- 相關推薦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通用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1、 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學反應和能量變化作為主要線索貫穿在整個高中化學教學中,這是教材體系的總體安排,新教材除了以物質結構知識統帥整個化學教材外,還以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來組織教材。其原因是化學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對人類十分重要。能源又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人們目前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化學反應產生的,又通過化學反應來利用能量,因此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充分利用能源的方法,更可促使學生找到新能源以及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本節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為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即放熱反應、吸熱反應;二為燃料的充分燃燒的條件。教材內容重視理論聯系實際,注意反映了化學的發展與現代社會有關的化學問題。如把一些問題放在社會的大背景下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等密切聯系,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效益觀念,以有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和學以致用。如放熱反應中的熱量的利用,煤的燃燒,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減少污染,開發新能源等。
3、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伴隨能量變化,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了解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學習資料的查找,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結論的自學能力。又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教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和辨證唯物主義思想,通過化學實驗的創新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通過設置家庭小實驗和研究性學習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4、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難點:化學反應中能
量變化觀點的'建立
二、說方法
因為大綱對本節的要求都是A層次要求,我們可嘗試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使具有不同思維優勢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自由表達各自觀點來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又使學生體會到合作的必要與快樂,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競爭,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課堂。
改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體現教材改革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說程序
本節內容學生在初中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且內容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當今家喻戶曉的話題,學生很易于發揮,是學生把廣泛興趣與中心興趣有機結合,同時培養自學能力的較好內容。
首先提前1~2天要求學生預習好本節內容并設計好問題上報教師,教師提前把問題按思維發展的過程提煉出幾個核心問題,通過問題串連課堂,通過問題鼓動學生踴躍小組合作討論,發表各組見解,不斷完整問題的答案。主要問題如下:
1) 化學反應有用嗎?化學反應都有用嗎?舉例說明。
有些有用、有些有害。
2) 化學反應都伴有能量變化嗎?這里所指的能量你有何認識的嗎?
一定。能量可能熱能、光能、化學能。
3) 化學反應常常伴隨熱量的變化,你有體會嗎?為什么化學反應中會有吸熱和放熱現象?學生猜想,教師總結。
強調“常常”,并非一定。做好實驗是建立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概念的關鍵。
①新舊物質組成結構不同,本身具有能量不同。
②反應中能量守恒。
③反應物生成物若以熱量形式表現為放熱或吸熱。
∑E(反應物)>∑E(生成物)------放熱反應(能量釋放)
∑E(反應物)<∑E(生成物)------吸熱反應(能量貯存)
④反應的吸放熱與反應本身是否需要加熱無關。
媒體演示非常形象直觀,便于理解。
4) 人類現階段是如何利用能源?利用這些能源有何利弊?舉例說明.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電力、水力、太陽能等等.
5) 你認為如何來提高煤等燃料的燃燒?
從燃燒的條件上分析,充分燃燒放熱多:足量空氣(適量);增大接觸面(固、液→氣).
6) 人類很多時候在利用反應放熱,是否有利用反應吸熱?
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進行探究性實驗.
7) 閱讀課后”資料”,你有何認識?
為何要發生伊拉克戰爭?我國為何要實施西氣東送?西電東輸?
媒體演示”能源的儲量”、”可開采年限”
8) 人類利用能源可分為哪幾個時代?
利用課后”閱讀”,體會到人類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對未來充滿信心。
本節作業:調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價格、燃燒產物對環境的影響及提高燃燒效率的措施。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2
一、說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2、常識性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學生節約能源及環境保護等意識。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化學反應解其能量變化,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2、難點: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觀點的建立。
三、說教學方法步驟
本節教學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錄像、影碟等多媒體手段,加強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觀的認識,讓學生通過閱讀、觀摩、討論等學習形式,主動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具體教學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
四、說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說教學內容
[引言]
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現象是什么?(燃燒)
早期古人怎么取火?(鉆木取火)
[講述]
在第一節中就講到,人類的進步和發展與火有密切的聯系,對于燃燒的探究是一個既古老而又年輕的課題,過去我們曾經研究過,現在仍然在研究,將來還會繼續研究。
為什么對燃燒這一古老的化學現象我們要一直研究下去呢?因為,研究燃燒中的反應、能量變化、燃燒效率及產物對環境的影響,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板書]
第三節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提問]
在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能源是那種能源?你身邊接觸到最為常見的能源是什么樣的能源?(化學反應釋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為常見的能源是熱能,比如:燃燒放出的熱。)
[邊講述邊板書]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提問]
寫出至少四個可燃物燃燒的反應。
[學生板書]
H2 + O2 -----H2O
CO + O2 ------CO2
C + O2 --------CO2
CH4 + O2 ------CO2 + H2O
[講述]
可燃物的燃燒是最常見的有熱量放出的反應。
[提問]
什么是燃燒?(通常講的燃燒是指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是什么?(燃燒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二是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提問]
燃燒是一種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那么,化學反應都是放熱的嗎?(不一定。)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3
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2 、常識性介紹燃燒的條件,明確燃料完全燃燒的方法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學習圖表表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方法,培養觀察分析實驗、閱讀圖表的能力。通過研究性課題學習調查研究的方法,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對家庭所用燃料問題進行專題調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說教學重點: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說教學難點:
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貯存”和“釋放”的理解。
說教學方法:
邊講邊實驗
說教學過程:
[引言]
在我們所學過的化學反應中,有的化學反應是為了制取某些物質的,比如:實驗室制取H 2: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而有的'化學反應是為了利用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比如:炭的燃燒和氧炔焰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所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
請同學看書P19 1-14,所以研究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板書]
第三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請同學們舉出見到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實例。
[實驗]四人一組做課本實驗1-3 、 1-4
請同學們歸納實驗現象。
[ 小結 ]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鋁片與鹽酸反應、燃料的燃燒都要放出熱量,這類反應叫做放熱反應;Ba(OH)2.8H 2 O與NH 4 Cl的反應要吸收熱量,這類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放出熱的化學反應
[板書]化學反應
吸熱反應:吸收熱的化學反應
[討論]
為什么有的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而有的化學反應卻需要吸收熱量呢?
[ 小結 ]:
1、化學反應的特點是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和反應物總能量不同。
2、反應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熱能形式表現即為放熱和吸熱。如果二者能量比較接近,則放熱和吸熱不明顯。
[板書] ∑ E(反應物)>∑ E(生成物)——放熱反應(能量釋放)
∑ E(反應物)<∑ E(生成物)——吸熱反應(能量貯存)
反應熱=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
[板書]
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學生閱讀]
教材相關內容
思考下列問題
1 、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是什么?
2 、燃料不充分燃燒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3 、為使燃料充分燃燒,要充入足夠多的空氣。是否空氣越多越好?
4 、增大燃料與空氣接觸面積可采取哪些措施?
5 、煤直接燃燒會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
6 、高效、清潔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徑有哪些?
[師生活動]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板書]
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
一是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
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討論]
1 、煤易自燃,如何防止煤自燃?
2 、怎樣使煤燃燒更充分?
3 、常用的滅火材料有哪些?
[講述]從環境保護方面考慮,發展潔凈煤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已成為我國及國際上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練習]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B、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發生吸熱反應
C、Ba(OH) 2 ·8H 2 O與NH 4 Cl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D、木炭在氧氣中的燃燒是吸熱反應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某一反應的反應物能量總和高于生成物能量總和,則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我國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料是酒精
C、煤炭直接燃燒不僅產生大量煙塵,而且生成SO 2,導致酸雨的形成
D、煤經過處理后制得水煤氣、干餾煤氣等,可提高燃燒效率和減少環境污染
3、 1998年出現的全球溫度大幅度升高,產生了顯著的“厄爾尼諾”現象,干旱和暴雨災難危害了許多地區。為了防止氣候變暖的進一步惡化,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于1998年通過大會要求各國減少工業排放量的氣體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的氧化物D、氟里昂
4、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間接獲得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解是二級能源B、水力是二級能源
C、天然氣是一級能源D、煤氣是一級能源
[布置作業] P 24習題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4
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介紹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培養學生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意識;
通過學習和查閱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儲備和開發;
通過布置研究性課題,進一步認識化學與生產、科學研究及生活的緊密聯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現在,開發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培養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擴展是很難得的。注意科學開發與保護環境的關系。
說教材分析
本節是第一章第三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可以講是高中化學理論聯系實際的開篇,它起著連接初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本節教學介紹的理論主要用于聯系實際,分別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和能量變化等不同反應類型、不同反應過程及實質加以聯系和理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對知識深化和總結,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說教法建議
以探究學習為主。教師是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建議教材安排的兩個演示實驗改為課上的分組實驗,內容不多,準備方便。這樣做既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和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教師不能用化學課件代替化學實驗,學生親身實驗所得實驗現象最具說服力。教學思路:影像遠古人用火引入課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學生實驗驗證和探討理論依據→確定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討論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和保護環境→能源的展望和人類的進步→布置研究學習和自學內容。
說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影像:《遠古人用火》01/07
[過渡]北京猿人遺址中發現用火后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
[板書]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過渡] 化學反應中能量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分組實驗]請學生注意
①操作方法;
②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③總結實驗結論;
④寫出化學方程式。
(1)反應產生大量氣泡,同時試管溫度升高,說明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化學反應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2)混合攪拌后,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說明該反應吸收了大量的熱,使水溫降低結成冰。化學反應方程式: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結論]
放熱反應:化學上把有能量放出的化學反應叫做放熱反應。
如 CH4(g)+2O2(g)CO2(g)+2H2O(l)
吸熱反應: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如 C(s)+H2O(g)CO(g)+H2(g)
[討論] 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
結論:現代人利用化學反應主要是
①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②利用化學反應制取或合成新物質。
[板書]二、燃料燃燒的條件和環境保護
[學生分組討論]
(1)燃料充分燃燒條件?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缺點?
[結論]
(1)使燃料充分燃燒需要考慮兩點:
①燃燒時要有足夠多的空氣;
②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空氣不足:
①浪費資源;
②產生大量一氧化碳污染空氣,危害人體健康。
空氣過量:過量空氣會帶走部分熱量,浪費能源。
增大接觸面:改變燃料的狀態。如固體燃料粉碎、將液體燃料以霧狀噴出、固體燃料液化等。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①能引起溫室效應;
②會造成化石燃料蘊藏量的枯竭;
③煤燃燒排放二氧化硫,導致酸雨;
④煤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塵。
[板書]三、現代能源結構和新能源展望
[討論] 現代人怎樣利用化學反應中釋放出的能量?
結論:人類所需要能量,絕大部分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或它們的制品燃燒所產生的。
[講述]現代能源結構。
[討論]我國能源結構的缺點和新能源展望(環保、防止能源危機)。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
[結論]得出以下結構。
[閱讀]能源與人類進步。
請學生閱讀教材22——23頁。
[本節課的總結和評價]——根據實際完成的情況和教學效果而定。
[尾聲]《太陽能》05/34
說教學手段:
設計思想:教師應從課堂的知識傳輸者和灌輸者,變為組織者、學習上的服務者、探究學習的引導者和問題的提出者。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5
【說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轉化的原因和常見的能量轉化形式;
2、認識化學反應過程中同時存在著物質和能量的變化,而且能量的釋放或吸收是以發生的物質為基礎的,能量的多少決定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
3、了解反應熱和焓變的含義。
【說重、難點】: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2、對△h的“+”與“-”的理解。
【說學習過程】:
一、反應熱焓變
(一):反應能量變化與反應熱
能量就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杠桿”!能量使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野蠻,進入繁華多姿的文明。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現代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一般以熱和功的形式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所以,研究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就顯得極為重要。
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的關系
任何一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與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是相等的,在產生新物質的同時總是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即在一個化學反應中,同時遵守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兩個基本定律。
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形式
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是現代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一般以熱和功的形式與外界環境進行能量交換,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3、類型
(1)放熱反應:即化學反應中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如:燃料的燃燒、中和反應、生石灰與水化合、金屬和酸的反應、鋁熱反應等都是放熱反應。
(2)吸熱反應:即化學反應中放出熱量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如:h2還原cuo的反應,灼熱的碳與二氧化碳反應,caco3分解等大多數分解反應,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說明:吸熱反應特征是大多數反應過程需要持續加熱,但有的不需要加熱如:ba(oh)28h2o和nh4cl固體反應,放熱反應有的開始時需要加熱以使反應啟動。即反應的'吸、放熱與反應條件無關。形成原因
從微觀上分析:從宏觀上分析:
預測生成:
(二):反應熱焓變
兩個概念:環境一切影響化學反應要素的總稱體系反應物和生成物按一定的規律組合成的整體。
1、定義:化學反應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反應熱-。
2、表示符號:△h
3、單位:kj/mol (或j/mol )。
4、計算方法:△h =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或△h =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因此,△h<0時, h=””>0時,為吸熱反應。
5、“反應熱”與“熱量”的區別:反應熱有“+”、“—”之分;而熱量是標量,但要注明是“吸收”、還是”放出”。
知識拓展:焓是與物質的內能有關的一個物理量,但它又不同于物質的內能。單位為kj/mol,不可以測量。化學研究表明,對于在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如果反應中物質的能量變化全部轉化為熱能(同時可能伴隨著反應體系體積的改變),而沒有轉化為電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則該反應的反應熱就等于反應前后物質的焓的變化,即焓變。即在此,可用焓變代替反應熱。但焓變與反應熱是不同含義兩個的概念。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6
【說學習目標】
1.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概念。
2.認識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
3.了解人們如何應用化學變化實現能量的轉化。
4.能舉例并學會歸納物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能量相互轉化形式。
5.學會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伴隨有能量的變化。
【說教學重點】
1.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著能量變化。
2.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概念。
3.物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能量相互轉化形式。
【說教學難點】
應用化學變化實現能量的轉化并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伴隨有能量的變化。
【說教學手段】
實驗、討論、多媒體
【說教學課時】
1課時
【說教學用具】
試管、燒杯、玻璃棒、鎂條、碳酸氫銨、醋酸、碳棒等
【說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探究實驗→討論、觀察、記錄[引入]化學變化過程中存在著吸熱和放熱現象。請大家舉出幾個例子?
是不是只有通過燃料燃燒才能得到熱量呢?
巡回指導思考、舉例
學生做實驗、觀察現象
[現象]實驗1,試管中有大量氣泡冒出,試管壁發熱;實驗2,由于結冰,玻璃片與小燒杯粘在一起。
知道化學反應有吸熱和放熱之分,存在能量的變化。
通過親身探究實驗來觀察、思考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B.教師提示→自學課本→學生討論→教師講解[設問]這兩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評價]回答得很準確。
大家閱讀教材找出放熱反應、吸熱反應的概念,以及它們伴隨著怎樣的能量變化?
[講解]化學反應在生成新物質的同時,伴有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類似于可燃物燃燒,鎂和鹽酸這樣的反應,我們稱之為放熱反應。像碳與二氧化碳、碳酸氫銨晶體和醋酸的反應,稱之為吸熱反應。
[板書]
單元1化學變化與能量
吸熱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放熱[回答]化學反應中都伴隨有能量的變化,有些化學反應中有熱量放出,有的則從外界吸收熱量。
閱讀教材
討論回答
化學上把有熱量放出的反應叫做放熱反應;把吸收熱量的反應叫做吸熱反應。放熱反應將化學能轉變為熱能;吸熱反應將能轉化為化學能。
理解記憶,整理筆記通過討論、回答問題的手段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了解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的概念。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
C.教師引導→自學課本→聯系實際,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引導]放熱反應對人類的生活、生產有哪些重要意義?
[板書]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對生活、生產的.意義。思考、閱讀
討論、交流、得出
1.維持生物體溫和就提供肌體活動所需的能量。
2.利用反應放出的熱量來取暖、煮食物、發電、冶煉金屬、燒制陶瓷、發射火箭等。通過自學、交流、聯系實際了解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
D.教師引導→自學課本→聯系實際,學生討論→教師講解
[引導]物理中我們學過哪些形式的能量可以轉化為熱能?請舉出一些實例。
[演示實驗]
講評補充
能量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
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如:干電池;
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如:燃氣灶;
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如:電解水;
歸納分析學生的答案
自學教材相關知識、討論交流并回答。
電能轉化為熱能:電磁灶、電飯煲、電熱毯等;
光能轉化為熱能:太陽能熱水器等;
機械能轉化為熱能:摩擦生熱;
觀察實驗得出: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
學生能舉例并學會歸納物質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能量相互轉化形式。
聯系實際、靈活應用
E.嘗試練習,理解知識出示嘗試題見附題
巡回指導思考、做練習讓學生學會知識、當堂掌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 7
一、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吸熱、放熱反應的概念,理解反應熱的含義。
2、理解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能正確判斷熱化學方程式。
3、應用反應熱的數據,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能量變化及化合物反應中生成物的熱穩定性。
情感目標:
1、創設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氛圍。
2、樹立起能源節約的意識,養成環保的理念。
技能目標: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推理等學習能力。
二、說重點和難點
1、反應熱的含義和應用,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2、應用反應熱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三、說教學過程
引入: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會發生變化。物質的變化總是和能量變化聯系在一起,而能量變化通常以熱量變化表現出來。
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要遠大物理變化中的能量變化。
[引入]
1、相關材料閱讀和分析。
2、演示實驗:
1)、不用火柴點燃酒精燈
2)、鋅和碘反應
3)、原電池反應
化學變化中有能量釋放出來,形式有光能、電能、熱能等,其中以熱能最多見。
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熱現象
1、反應的熱效應:化學變化中普遍伴隨著能量變化。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叫做反應的熱效應。
2、反應熱效應的表示
放熱反應用”+Q”表示
吸熱反應用”—Q”表示
3、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4、反應熱可以用實驗方法測定
[過渡]:我們把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直接寫入化學方程式,用來表示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這種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
[討論]:熱化學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不同點
2H2+O2點燃2H2O2H2(g)+O2(g)→2H2O(l)+571.6KJ
2H2(g)+O2(g)→2H2O(g)+483。6KJH2(g)+1/2O2(g)→H2O(g)+241.8KJ
熱化學方程式
1、定義:表示化學反應中的放出或吸收熱量化學方程式,叫做熱化學方程式。
2、要點:
(1)、不在方程式中表明反應條件
(2)、在方程式的右端注上熱量的數值與符號,放出熱量用”+”,吸收熱量用”—”
(3)、反應物和生成物要注明其聚集狀態
(4)、分子式前的系數只表明物質的物質的量,不表示分子數,可以用分數
[過渡]:化學變化中會為什么普遍伴隨著化學變化?
[討論]:
1、放熱反應中放出的能量從何而來?吸熱反應中吸收的能量又轉移到了哪里?
(物質內部積聚著能量)
2、為什么有的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而有的化學反應卻需要吸收熱量呢?
(各種物質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反應物能量>生成物能量放熱反應物能量<生成物能量吸熱)
3、請用圖像表示出H2(g)+1/2O2(g)→H2O(l)+285.8KJ的能量變化。
提問:若將箭頭方向反轉,如果將箭頭方向反轉,這張能量變化圖代表什么反應?兩個反應的能量變化有什么關系?
化學變化中的能量變化
1、化學能:這種潛藏在物質內部、只有在化學反應時才釋放出來的能量,化學家們稱它為能。
2、反應熱:當反應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表現為熱量時,反應物具有的能量總和與生成物具有的能量總和的差值,即為反應熱。
3、大量化合反應的事實表明,物質化合時,放出的能量越多,生成物的熱穩定性越大。
[結論]:在化合反應中生成等物質的量的生成物時,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大小是生成物熱穩定性的有效標志。
討論:請你談談對這張圖表組成的看法。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相關文章: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說課稿12-14
高一化學《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說課稿05-18
化學《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教案08-30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12-03
化學反應速率的說課稿01-08
《化學反應速率》說課稿 6篇01-07
初中化學反應中的置換反應總結06-20
變化中的滄州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