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會響的玩具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人教版第五冊第十四 課《會響的玩具》是一堂很有趣的美術制作課,重溫陪我們走過了童年的玩具,回憶一下玩過的那些會響的玩具,學習制作一件會響的玩具,還要比一比誰的玩具發出的聲音更好聽。這些活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將想象變成現實。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學習,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2、學情分析與教學思路
我認為三年級學生對于可塑性差的材料,使用工具、動手能力方面并不是很強。于是,我把這節課定位在“簡易”的層次上,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會響的簡易玩具。并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教學開始,引領學生迅速進入主題;欣賞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小玩具產生感情,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直觀演示制作過程,學生仔細觀察,自行揣摩、總結制作方法;直觀化的操作過程有助于學生對表現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并接受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師以學習者的平等的心態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去,協同合作,師生互動,
二、說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使本課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審美的效果,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情景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感染、暗示、激勵等作用,一個好的情景創作可以為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創設教學情景,提高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2、演示操作法:為了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知道藝術創作的步驟和方法,提供可借鑒的范例,在講解時,我運用演示操作法組織教學.
三、說學法:
美術創作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過程,采取二人或四人小組交流,選擇可行的、較好的方案共同制作。這樣有助于學生解決制作過程中出現的.形式和技巧上的問題,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這樣做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整個制作過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眼、腦、收手的協調運用,同時也得到了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為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自己的作用定位在引領學生用銳利眼睛去發現美、用一雙巧手去創造美。
四、說教學程序:
1、引導階段
展示一些會響的玩具示范作業,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
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示范的玩具會發出聲響。
2、發展階段
(1)、教師講述幾種示范作業的設計思路,制作方法。
(2)、教師演示說明撥浪鼓的具體制作方法與步驟。
(3)、鼓勵學生用找到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一個會響的小玩具,采用畫,剪,拼貼等造型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
(4)、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與設計。要認真仔細地進行制作。
(5)、作業完成后讓學生在教室里互相評價,欣賞,并分成小組,比比誰的玩具發出的聲音更響,更優美動聽。
3、收拾與整理
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4、課后拓展:
讓學生回家改進會響的玩具的設計創意。
【三年級美術會響的玩具說課稿】相關文章:
石頭碰碰響說課稿11-12
自制皮影玩具說課稿11-04
美術說課稿12-16
《會走的玩具》教學反思04-16
三年級美術 門窗墻說課稿11-02
美術的世界說課稿11-15
我的美術日記說課稿12-03
美術手工活動說課稿04-28
【精選】小學美術說課稿03-16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