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時間:2022-01-17 10:24:5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教材在學習了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安排了多個數學活動,讓學生探索和理解數的奇偶性,嘗試運用“列表”和“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二、說學情:

  五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時,大多數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絕大部分學生愿意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內和全班范圍內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識。

  三、說教法:

  為適應數學學科“實踐與應用”的需求,根據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節課我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策略,扶放結合,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究和發現,使他們能自主的總結規律、解決問題。

  四、說學法:

  1、通過動手操作,運用列表法和畫圖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

  2、運用觀察、猜測、驗證方法得出結論,探索加法中奇偶的變化的過程,在過程中發現規律。

  五、說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實際操作,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并運用其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探索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六、說重、難點:

  1、掌握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2、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七、說流程:

  (一)、舊知回顧:

  1、什么是奇數?什么是偶數?

  2、下面的數哪些是奇數?哪些是偶數?(課件出示)

  3、判斷: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

  在此處設計導語:在我們研究的自然數中,可以把它們按奇偶性分為奇數和偶數兩類,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數的奇偶性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上一節數學活動課,繼續探究一下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在南方的水鄉,有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是船,有很多人以擺渡為生,請看王伯伯的船,最初小船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船擺渡11次后,船停在南岸還是北岸?

  (1)探究小船所在的位置:

  師: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分析。(生口答)

  師:請同學們選出其中一種分析方法,把分析過程寫在草稿紙上。

  小組交流,匯報。

  擺渡次數船所在的位置

  1北岸

  2南岸

  3北岸

  4南岸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內容及農遠資源說明。

  《數的奇偶性》是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最后一課時;是在學生掌握奇數、偶數特點等知識基礎之上的一次延伸;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策略解決生活問題的一次嘗試。因此,本課時教學資源的使用目的主要是幫助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種數學研究方式。農遠資源我主要應用于課前的情境創設;教學中對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數學研究方式的輔助;以及學生應用數學模型解決問題中的游戲等環節。

  二、說教學目標。

  我從知識與技能角度確立目標一: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從過程與方法角度確立目標二: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角度確立目標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感悟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提高推理能力。

  三、說設計理念及農遠資源的輔助使用。

  本課我是四個方面進行設計的。

  第一,我從故事引入,創設一個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學生們幫他解決一個問題這一情境。學生遇到這樣一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問題,便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情境創設中,多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牢牢地把學生吸引在對未知內容的探究之上了。

  第二,我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感受數的奇偶性,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研究方式。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安排三個活動,層層推進,幫助學生學習。

  活動一:對于船夫提出的劃11次船在南岸還是北岸這一問題,我組織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全班匯報交流時,利用媒體展示“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讓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活動二:讓學生翻動自己準備的紙杯子,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同時讓學生想若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并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再用硬幣操作驗證。安排這一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假設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研究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能力。

  活動三:是讓學生合作探究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讓學生體驗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數學研究方式。本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相互之間加強交流,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的使用有效的幫助學生建構出數學模型。

  第三,運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部分我安排三個內容。第一個內容是出示幾個算式,讓學生判斷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這一內容在學生已有數的奇偶性特征這一數學模型經驗之后,獨立完成已經沒有障礙。第二個內容是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這一內容是對前面同一問題的拓展,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奇偶性,同時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第三個內容,我安排的是一個游戲,也是一個實際問題,游戲是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從A點開始,連續走兩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通過這個游戲讓學生明白無論擲幾,走兩次都是偶數,而獎品都在奇數區域里,所以不論怎樣都不能獲得獎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解開其中的奧秘,獲得情感體驗。

  第四,總結反思,交流收獲,同時進一步拓展知識視野,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應用能力。

  以上四步驟,讓學生經歷從情境創設到建構數學模型,再到運用模型解決解決問題三個階段,三種層次。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策略解決問題。媒體資源的輔助使用,讓學生的體驗更深刻,教學效果更顯著,完全實現了課前確立的教學目標。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篇3

  一、教材與學生

  1、教材

  《數的奇偶性》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奇數和偶數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這個知識才剛剛從中學數學,或小學奧數系列進入教材學生不熟悉,,教師也陌生,我就想,能否讓學生親身體會一下奧數并不神秘,同時能在快樂中去學有價值、有難度的數學。

  2、學生

  五年級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思考、分析、交流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但基礎的差異,環境的不同,后天開發的不等,故我在循序漸進,步步為營的同時,準備放開手腳,讓學生去動手探索。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觀察中自然認識奇數和偶數;掌握數加減的奇偶性;

  2.運用設疑——猜想——驗證—運用的教學模式,培養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讓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思考、學習,增長數學興趣和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三、教法和學法

  主要是自主探究與開放式教學相結合.

  1、讓學生自主探索規律,并全程參與。

  我想,什么也不能代替學生的親身體驗。這里我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說,也不想動,就說:孩子們,今天講臺就交給你們了,我就是一個擦黑板工。同學們笑了,盡管我講的是租船和租車的復雜問題,但孩子們講的頭頭是道,寫的一絲不茍。為什么不在適當的時候把課堂還給學生呢?!

  2、大膽開放,拋棄束縛。

  我的教學不想拘泥于一點,不想修建一個房屋讓孩子們在里面玩,在思維的國度,應該是平等的,自由的。這難道不是北大的思想嗎?開放式教學不是我們北大附中的精髓嗎?

  因此我打破了教材的局限,設計了一個嶄新的思路——

  四、教學設計和思路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戲一:6只小鴨子、5只蝴蝶找伴

  2、游戲二:轉輪盤

  (1)講要求:指針停在幾上就再走幾步;

  (2)獨白:

  A請他們全班去吃飯,地方嗎

  B學生開心極了,當聽到是東方餃子王………一片贊嘆。

  C結果: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有的指責我—騙人

  (我—我怎么騙人了?)

  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如果游戲一是感知數的奇偶,開始了微笑,那么游戲二就徹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笑聲中,嘆息聲中,在失敗中開始了思索,在思索中尋找答案。

  (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最佳時機)

  3、板書課題,加以破題,加以過渡。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1、為什么沒有人中獎呢?(學生猜想,教師板書)

  2、真的是這樣嗎?(教師加以驗證)

  (我在驗證的同時,表揚學生達到了一年級水平,二年級的高度,三年級的容量,學生在笑聲中體驗了愉悅,在開心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能力)

  (而在我展現了驗證的過程后,開始表揚自己,這個人多帥,多聰明,像不像我------,哈哈不服氣,你來呀!?)

  (三)大膽猜想,細心求證

  1、獨立來寫(寫出了加法,又寫出了減法,我提示—有沒有乘除呢?)

  2、小組合作驗證糾偏

  3、小組展示(滿滿的一黑板,加減乘除都有.而且欲罷不能,我就在表揚學生的基礎上,圈出我們今天應該掌握的加法的奇偶性.)

  (四)坡度練習,層層加深

  1、填空

  2、判斷(這些內容,由淺入深,由難及易,層層推進)

  3、填表(著重講解了這一道題—因為它是例題,我把填表作為要點,學會觀察與思考,從而得到規律.)

  4、動手(有動腦的,動口的,這里的翻杯子就是動手了.)

  五、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說的?

  2、思考題

  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篇4

尊敬各位領導、在座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倍數與因數》中的最后一節課《數的奇偶性》。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及學生分析

  1、教材分析

  《數的奇偶性》這一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認識及四則運算、奇數和偶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活動一:通過主題情境,讓學生發現小船“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對學生進行畫圖、列表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活動二:探究加法中奇偶的變化規律。通過兩個活動訓練學生學會運用數的奇偶規律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科學的研究態度和學習方法,拉近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到學有生命的數學,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樂趣。

  2、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交流等能力。進行小組合作和交流時,大多數學生能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主張和見解。絕大部分學生愿意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內和全班范圍內交流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自己對問題的認識。但在學習中,教師必要的引導與幫助也是他們不可缺少的外力因素。

  二、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根據對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經驗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這個目標我將在第二個環節落實。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這個目標將落實到第三個環節。

  三、教材處理

  教學重點: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解決問題的策略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在活動中自主探索和發現奇偶性變化規律的策略。

  教具學具的準備:

  1、故事引入(小船擺渡)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

  2、創設操作情景,(翻硬幣、翻紙杯、抽獎等)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知識的價值。

  四、教學流程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基于這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數學活動為線索安排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的參與探究和交流,具體設計如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教材中“劃船”這個教學情境對于班級的學生來說,離他們的現實生活比較遠。因此,我通過《兔子與狐貍》這個童話故事,將教材中小船擺渡的情境有機地融入到故事中:小兔子是怎樣回答的,是否會被狐貍吃掉,深深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

  二、探索劃船中的奇偶性

  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猜猜看小免子回答的是南岸還是北岸,再動手來驗證自己的猜測,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使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到可以應用數的奇偶性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加以升華——在學生匯報時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去發現規律。在這部分的練習中,出示書上的試一試讓學生填一填,再自已動手驗證,從而使學生發現翻動奇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反,偶數次與開始狀態相同的變化規律。學生在完成試一試后教材安排讓學生利用硬幣提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將這個練習改成了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提出類似的問題,擴大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使學生在有趣的互動活動中反饋所學知識,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

  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一個有獎游戲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長方形與圓中分別任意選兩個數相加,得數是幾就可以得到禮品單中對應的獎品,一下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學生想得獎,可是在游戲中又怎么也中不了獎,這樣的抽獎游戲一下子激起了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為什么中不了獎,這個問題就會很自然的在學生頭腦中產生,此時及時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研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觀察、研究討論驗證,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發展能力同時體會猜想、驗證、歸納的學習方法,學生則在不斷猜測驗證中實現了真正有效的學習,發現了為什么抽不到獎的原因。總結出加法中奇數加偶數等于奇數的變化規律。要使每個參加抽獎的人都得到獎怎樣修改規則呢?學生在改變游戲規則的過程中,繼續探索了加法中奇偶的變化規律。最后讓學生判斷一組算式得數的奇偶性使學生感受到了“規律”的應用價值。

  四、總結

  說說這節課的收獲?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同時再次體會學習的方法。(在這里簡單談一下這樣設計作用,一句話或者兩句話都可以。)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14-15頁《數的奇偶性》。《數的奇偶性》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數的奇數和偶數的基礎上進行的。

  教材安排了幾個不同的數學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變化規律,引發學生的思考,讓他們在探究規律的活動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運用這些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本課主要設計了兩個活動:

  活動一: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數的`奇偶性規律,會利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主要是讓學生發現小船開始狀態在南岸,“奇數次在北岸,偶數次在南岸”的規律。(我將教材改為學生翻手掌,得出規律)對學生進行列表、畫圖等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活動二:主要是運用上面的奇偶規律探索數學計算中的奇偶變化規律。通過經歷嘗試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過程,探索奇數、偶數相加的規律,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二、說學生分析

  五級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總結規律的經驗,思維比較活躍。他們能隨時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根據具體問題選擇有效的解決方法和策略,并能及時地總結自己的方法,在運用中積累經驗。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極強,渴望發現規律。通過前側,我發現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所學知識,我通過下面的教學,可以讓大部分學生掌握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形成認識,實現學習目標。

  三、說學習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問題。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變化的過程,在活動中發現計算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3、在學習“數的奇偶性”的活動中,能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發現加減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下面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做游戲——翻手掌),大家玩過了嗎?其實在翻手掌中也有許多數學知識,你留心了嗎?今天老師就看誰細心觀察,在翻手掌中獲得數學規律,大家有信心嗎?

  二、探索新知

  (一)、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奇偶性

  活動一:師生互動,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發現規律(翻手掌)

  1、讓全體學生做游戲(翻手掌)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所有學生手心向下,然后依次手心向上還是向下,再把手心向下,這樣來回翻。

  2、思考你翻5次后,手心向下還是向上?

  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要解決翻100次后你的手心向下還是向上?該怎么辦?1000次、9999次怎么辦呢?

  (1)獨立思考

  (2)集體匯報交流

  (3)老師進行解決問題方法的指導:列表或畫圖。

  4、通過解決這些問題,觀察板書,你有什么發現?

  翻奇數次后,手心朝。

  翻偶數次后,手心朝。

  5、學以致用:翻100次、1000次、9999次,手心向上還是向下?

  6思考:只要確定第幾次的位置,就能確定所有奇數次的位置?也就能確定所有偶數次的位置?

  7、思考:有人說手心翻了999次后,手心向下,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8、同桌問一問:手心翻了()次后,手心向(),為什么?

  活動二:擴展延伸、鞏固所學

  1、原來利用數的奇偶性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1)請同學用手里的杯子,完成第14頁的試一試(課件出示: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翻動19次后杯口朝。嘗試說說理由)

  a、獨立思考

  b、集體交流,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2)體會奇偶數的相對性

  改變杯子開始狀態杯口朝下,看有什么規律

  質疑:為什么剛才奇數次杯口朝下,現在奇數次的杯口確向上呢?

  小結:因為每次的起點不一樣。所以的奇數次位置也會發生改變。但我們只要記住第一次的位置,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

  2、結合生活實際,運用所學解決問題

  根據你的生活經驗,你能舉出和今天學習的類似的例子嗎?

  (二)自主探究奇偶性在計算中的作用

  1、出示下面的數,讓學生判斷圈里、方框框里的數各是什么數?

  1、11、21、49、21、25、37、3、101、87

  2、12、18、20、6、34、80、16、52

  偶數奇數

  2、探究奇偶性的規律:

  (1)你們從圓中任意選兩個數相加或相減,我就能判斷它們的和或差是奇數還是偶數?(不信或信)

  想知道老師這么快說出來的奧秘嗎?

  (2)讓學生從正方形中任選2個數相加或相減,看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3)再寫幾組兩個偶數相加減的算式,進行驗證.

  (4)得出結論:當兩數都是偶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

  (5)如果從圓中任選兩個數他們的和或差是奇數還是偶數?嘗試驗證并得出結論。

  當兩數都是偶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

  (6)如果要使兩個數他們的和或差是奇數,該怎么辦?

  個別學生可能說:我想從圓中任選一個數再從正方形中任選一個數,他們的和是奇數。

  讓學生嘗試驗證并得出結論當兩數一個是偶數、一個是奇數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奇數

  3、總結: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能用一句話概括嗎?

  (1)、對于確定的兩個數,無論加法還是減法,運算后的奇偶性是一樣的。

  (2)、當兩數的奇偶性相同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偶數;當兩數的奇偶性不同時,加減后的結果一定是奇數。

  4、考考你:完成數學書上15頁第(7)題: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287-163 357-168 1024-268 1024-267

  思考:你是怎樣判斷的?

  5、你敢來挑戰嗎?

  2+4+6+8+10……+998+1000

  2+4+6+8+10……+998+1000+1

  同學們學得很好,掌握了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秘密。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小小編輯

  你能從我們天天翻看的數學書里發現有關數的奇偶性的問題嗎?

  a、獨立思考。

  b、集體交流。

  打開和閉合書分別對應著翻的次數;奇數頁在正面,偶數頁在背面……

  2、開關的秘密

  一天晚上,淘氣在家做作業時停電了,(此開關為一開一關)淘氣按了12次開關,等到來電時,燈亮著還是不亮?假若按了201次開關呢?

  (1)獨立思考,同桌討論。

  (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

  你學到了什么?

  五、實踐作業的布置

  判斷結果的奇偶性,并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07-13

  207-13-11

  207-13-11-43

  207-13-11-43-25

  207-13-11-43-25-49

  板書設計:

  列表法畫圖法

  上面

  五、說課后反思

  我的感受是:

  1、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在于上課時創設一種學生探索的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根據學生對游戲更感興趣的特點。我設計了翻手掌的游戲活動,從課堂的效果看學生非常感興趣爭先恐后躍躍欲試,但在翻100次后,學生試過幾十次之后,停下了,同學們的學習情緒逐步高漲,要急于發現規律。這時學教師適時抓住學生好奇的時機,提出“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的問題,這一提問適時地把學生引入到探究的問題中。

  2、重視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用“經歷嘗試列式計算—初步得出結論—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方法解決奇數、偶數相加減的規律,提高學生推理能力。

  3、本節課,教材上僅有兩個活動和兩個“試一試”,練習幾乎沒有,兩個活動的探索過程也非常簡單,學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課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將“翻杯子游戲”和“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進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內容更加豐滿,但是練習的典型性、層次性仍然不夠,還需要改進。

  4、對于數的奇偶性的運用的舉例有些不恰當。我應該利用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練習。

  5、數學課上的板書必須要能詮釋重點,疏通難點。我的板書太簡單了。

  6、我能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的情感,用我的態度影響學生的態度,讓學生在樂中玩,玩中思,充分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標。

  7、對學生適時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反思這堂課,我覺得應及時審視自己的教學,調控學生的情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在練習題的設計中,可以利用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練習,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教師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資源。還應該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處理好課堂隨機生成的隨機情境,加強對學生及時準確恰當的評價。

【《數的奇偶性》優秀說課稿(精選5篇)】相關文章:

數蛤蟆說課稿11-13

數蛤蟆說課稿11-02

《看報學數》說課稿11-24

有理數的減法(說課稿)11-24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10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13

千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1-02

有理數的乘法說課稿11-02

數與倍數說課稿11-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先锋亚洲国产AV |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密桃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