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說課稿

時間:2024-05-27 08:56:2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說課稿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今天我的說課是《正數與負數》,選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1節的內容。

  一、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節是在學習自然數與分數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有理數的相關知識打下基礎,在學生學習數的只是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所以《正數與負數》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正數與負數》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負數的概念,且了解負數是如何產生的

  (2)能力目標:能夠判斷一個數的正負性,并能進行負數的運算

  (3)德育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了解負數是從生活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負數概念的理解

  (2)教學難點:負數的意義及零的內涵

  二、教學方法

  結合基于上面對教材的分析,根據我對研究性學習“啟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初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

  在教法上:創設問題情境,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彌補學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師講解引導與學生自我歸納總結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在學法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對學生的回答與提問給出肯定,表揚。保護并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向著更高的思維層次發展,注意引導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教學過程

  在上面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引領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4)總結反思,發展情意;

  (5)布置作業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通過設置問題串,為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自然數和分數,讓學生了解到數是因為實際生活的需要產生的,同時增加一個新的問題:某人有100元錢,另一人欠別人100元錢。現在我們要用數表示著兩個人所擁有的錢,如果都用100來表示的話,、就不能把這兩種顯然不一樣的情況區別開來。所以學生很容易就發現,用以前學過的數不能簡潔清楚地表示這兩個數,由此需要產生一種新數,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課。這樣的引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提出疑問,從而引起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著,我根據學生已經產生的認知沖突及時地給出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環節,給出4個例子: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例1:氣溫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車向東行駛4千米和向西行駛3千米;

  學生對以上例子中出現的每一對量進行討論,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很容易就發現: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一對反義詞。于是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然后我讓學生自己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學生在閱讀課本后很容易就會回答:足球比賽中的凈贏球和凈輸球;花生產量的增長和減少;體重的增加和減少等這些例子。這樣的舉例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新知識的展開鋪平了道路。

  幫助學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后,我帶領學生回到創設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擁有100元與欠100元該如何表示?我將一邊引導學生一邊歸納總結: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如果其中一種量用正數表示,那么另一種量可以用負數表示。通常地,我們規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這里建立正數與負數的概念時,我會特別強調,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同時指出,0不僅僅是表示“沒有”的意義,比如0℃就是一個確定的溫度。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為了使學生實現由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的轉化,教師將通過形式不同的練習,讓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如課本上的練習:判斷正、負數以及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在判斷正、負數的時候,我將再一次強調學生的易錯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其中一道練習:如果水位升高3m時水位變化記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時水位變化就可以記作-3m,水位不升不降時水位變化可以記作0m。這里也要特別強調0表示的意義。由此讓學生加深對正、負數概念以及零的意義的理解,同時這種課內及時練習,反饋調整,又符合心理學特征,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同時這么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這是知識鞏固的過程,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來說,這是第二次學習負數知識的機會,對于我的教學來說,這也是盡量保證全體學生學習進度一致的一個方法。

  4、總結反思,發展情意的環節

  在結束本次教學過程之前,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快速地回顧一下這節課的所學,在這個過程中,采用集體回答的方式為主,必要時可以請個別學生回答,從心理學上來說,在主動去回顧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時,這種回顧可以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與長久。

  在回顧的過程,我們會點出重點,梳理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堅固的知識體系。還有,我會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

  5、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的過程要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作業太簡單,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題目很沒意思,從而挫傷其學習的興趣;而作業難度過高,則會挫傷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的積極性。 因此,我會布置作業時不是死板的,而是考慮各個層次,有學生自己去選擇自己能夠得著的題目。這樣來,適應了學生的不同要求,減輕作業負擔,關鍵這樣的作業,學生更加愿意去做,作業所帶來的對知識的鞏固效果也會更好。

  四、說課結束

【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08-20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12-01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04-22

初一數學《正數與負數》訓練題07-19

初中數學正數和負數說課稿(精選10篇)02-14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6篇01-04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8篇11-30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優秀02-20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7篇12-17

正數和負數說課稿10篇12-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偷怕自怕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中文在线欧美日韩视频 | 日本青青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