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數學教案匯總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5 以內數的次序
學習目標:了解 1- 5 的次序,能順序排列 1 - 5 。比較 5 以內數的多少。
活動準備:5 張船的圖片。1 - 5 的數字卡。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活動過程
1. 出示準備的圖片,請幼兒數數有多少張圖片。
2. 請幼兒將圖片一張接一張,貼在展覽區藍色背景紙上。
3. 出示 1 - 5 數字卡,以配對的方式,按次序貼在船圖片的上面或下面,以表示船只的排列次序。
4. 幼兒可在分組活動時間,在藍色的底紙上加畫出海浪和魚兒。
活動評價:能順序排列 1 - 5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4以內的數量(數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按同一數量歸類,匹配數量相應的同類實物。
2.通過嘗試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場地上畫有1-4個點的小動物家4個。
2.教具一套:投影機、錄音機、磁帶、投影片4張。
3.學具人手一套、動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點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嘗試欲望,引導幼兒感知4以內的數:
1.聽音樂《騎小車》去參觀動物村,依次出現投影小貓、小狗、小雞、小兔的家,讓幼兒說說每種小動物有幾只?可以用幾的點卡表示?動物家的標記是幾個點?
2.嘗試按動物的數量模仿動物叫幾聲。
3.幼兒按點卡數找相應數量的小動物,并拿相應數量動物愛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兒,教師作適當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個蘿卜。
二、幼兒玩“找小動物回家”的游戲
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教師注意幼兒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點卡找相應數量動物的家,并送相應數量的食物給動物。觀察幼兒的嘗試活動,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適當的提示。
三、游戲“小貓小狗小刺猬”
脖子上戴著1-4點卡的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組合玩“小貓小狗小刺猬”游戲,結束課題。
附《小貓小狗小刺猬游戲》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組,請一位小朋友手捂著眼睛蹲在圓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邊走邊念兒歌: “小貓小狗小刺猬,請你猜猜我是誰。”當念到“誰”時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動,讓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說出被摸著的是幾個點的誰。
小班數學教案――感知4以內的數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4以內的數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感知4以內的數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量,能按同一數量歸類,匹配數量相應的同類實物。
2.通過嘗試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場地上畫有l~4個點的小動物家4個。
2.教具一套:投影機、錄音機、磁帶、投影片4張。
3.學具人手一套、動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點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嘗試欲望,引導幼兒感知4以內的數
1.聽音樂《騎小車》去參觀動物村(音樂附后),依次出現投影小貓、小狗、小雞、小兔的家,讓幼兒說說每種小動物有幾只?可以用幾的點卡表示?動物家的標記是幾個點?
2.嘗試按動物的數量模仿動物叫幾聲。
3.幼兒按點卡數找相應數量的小動物,并拿相應數量動物愛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兒,教師作適當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個蘿卜。
二、幼兒玩“找小動物回家”的游戲
讓幼兒在活動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教師注意幼兒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點卡找相應數量動物的家,并送相應數量的食物給動物。觀察幼兒的嘗試活動,對能力弱的孩子給予適當的提示。
三、游戲“小貓小狗小剌猬”
脖子上戴著1~4點卡的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組合玩“小貓小狗小刺猬”游戲,結束課題。
附:
“小貓小狗小刺猬”游戲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組,請一位小朋友手捂著眼睛蹲在圓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邊走邊念兒歌:“小貓小狗小刺猬,請你猜猜我是誰。”當念到“誰”時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動,讓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說出被摸著的是幾個點的誰。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學習5以內的計數
活動目標:
1、復習5一杯的計數,進一步感知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通過操作,學習5以內的等量對應。
3、培養觀察力和對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數量1—5的拼圖卡片。
2、幼兒用書,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復習5以內的計數和等量對應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拼圖,漂亮拼圖都藏在這些五顏六色的小花后面,只要找出數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麗的圖畫,大家快來找找吧。
2、教師拿出其中一張卡片: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張卡片上有幾朵小花?哪張卡片上的小花和紅色色的數量一樣多?
3、小朋友說藍色的小花和紅色的小花一樣多,我們一起來數數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等量關系。)
4、3朵紅色的花可以用幾個圓點來表示?3朵藍色的話用幾個圓點來表示?所以這兩種小花一樣多,我們來看看對不對?(拼圖驗證)
5、還有誰來把剩下的拼圖找出來?
二、鞏固5以內的等量對應
1、還有一些小動物帶著漂亮的氣球和彩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發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第3頁的內容。)
2、小老虎拿了幾個氣球?誰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氣球數量一樣多?我們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3、數一數還有哪兩個小動物拿的氣球和彩旗數量是相同的呢?請小朋友用筆把它們連起來。
4、幼兒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兒作業,收拾操作材料,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游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鏈打扮自己”等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并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么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鉆“山洞”,并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里發現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蘆”。
幼兒制成“糖葫蘆”后,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復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并說出總數。
(2) 穿項鏈。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里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制作項鏈、手鏈、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鏈、手鏈、腰鏈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鏈、手鏈、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并進行品嘗。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能很快辨別數量為1、2、3 的物體。
2、理解1、2、3之間的等差關系。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順序。
準備:
1、每個幼兒1、2、3的點卡各1張,小圓片6片。
2、貼絨圖片:小雞6只。
活動與指導:
1、山示1、2、3的點卡,讓幼兒在桌子上分別擺出相應的數量的小圓片,井大聲點數,檢查擺出的圓片是否正確。
2、將小雞的圖片按第1行1個,第2行2個,第3行3個,并放對應比較,讓幼兒再次感知1、2、3相鄰數多1或少1的關系。
3、教師敲鈴鼓一下,讓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教師說:“我敲比一下還多一下的鈴鼓數。”或“我敲比兩下還多1下的鈴鼓數。”幼兒應分析教師的話.舉起相應的點卡,然后讓幼兒大聲點數每張卡上的圓點數,并說出這些點卡哪張排在最前面,哪張排在后面,哪張排在最后面,讓幼兒將點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擺成一行。
4、指導幼兒練習。
(1)讓幼兒目測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明確它們之間多1或少l的關系。
(2)點數并說出蘋果的個數,在空白處畫出3個氣球和1個西瓜。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與三角形。
2、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兒歌《快樂小魚》;
2、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魚圖形;
3、待涂色圖形;
4、蠟筆;手帕;音樂磁帶。
5、場地上劃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區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拼小魚圖形,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變出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形狀拼出來的?
二、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導幼兒將其變成三角形。
幼兒人手一塊手帕,操作一下。
三、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三角形,說說它是什么樣的。
四、游戲《快樂小魚》。
1、幼兒念兒歌,做動作。
2、老師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池塘里”,幼兒游向相應的區域,并做小魚的動作。
3、一名幼兒當小老師,來發出指令,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
五、欣賞掛圖,你覺得好看嗎?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狀。老師與一名幼兒來給它打扮一下。
幼兒分組操作,給小圖中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配樂)。
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給老師或其他幼兒看,并說說自己給哪些圖形涂了什么顏色。
附:兒歌《快樂小魚》
小魚小魚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蟲,吐泡泡,真呀真快樂。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并幫助他們梳理總結。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計數、匹配等數學操作能力.
2.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鍛煉幼兒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糖(幼兒每人15顆)、小籃子8只、小杯子幼兒每人5只(里面裝有數量為1-5的點卡),數字卡片1—5.,糖果圖片5張,圓點卡片5張,猴子卡片5張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我們教室里什么東西最多呀?(糖果)你吃過什么糖?味道怎樣?
師:糖果不但好吃,還可以用來和我們做游戲二.夾糖游戲:主要練習數數把手做成夾子(幼兒用兩只手指頭做“剪刀”狀),伸到籃子里去夾一夾糖,能夾住嗎?其他的手指不能幫忙哦。
1.好,下面,我們來玩夾糖游戲,游戲有一個規則,當聽到鈴鼓聲,你開始把糖一粒一粒桌上,鈴鼓聲一停,你的手馬上停下。
*數一數你夾了幾粒糖?(幼兒自己數數)用我夾了*顆糖回答2.請一個幼兒到展示臺上數數,(要求手口一致),大家一起數3.第二次操作,提高速度這次你夾了幾顆糖?誰也夾了*顆糖?(你們夾的糖是一樣多的)4.第三次操作后:先數一數自己的糖,再看一看桌上其他小朋友的糖,看看誰的最多。
三、猜糖:點數師:猜猜我手上的圖片上有幾粒糖?你們可以在1、2、3、4、5這5個數里猜一個數)。
1.數一數證實。(可以請個別幼兒數或全體數)2.*粒糖可以用幾個點來表示?
請一個小朋友把它送到*個點的下面,邊送邊說一句話:點寶寶我送給你*粒糖四.匹配1.現在這些糖果要找圖片上的點寶寶做朋友了,一顆糖和一個點寶寶做朋友,那么兩顆糖和幾個點寶寶做朋友?
誰來給這些糖果找朋友?(幼兒上來操作)并說:*粒糖果和*個點寶寶做朋友2.小猴子看到這么多糖果真想吃很多,但是糖果吃多了會爛牙,現在我們讓一只猴子吃一顆糖果,應該怎樣分給它們吃?
(幼兒遍操作邊說:*只小猴子分給你們吃*粒糖果)四.裝糖果:小猴子吃到了糖果很高興,老師也想吃糖果,現在你們來裝糖果,等一會賣點糖果給我好嗎?
請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碟子拿起來。數一數有幾個杯子?馬上請小朋友來裝糖,每個杯子里有一張圓點卡片,,先數數杯子的卡片上有幾個圓點,然后在杯子里裝和點子一樣多的糖,聽清楚了嗎?
(幼兒裝糖,教師觀察與指導)。
五.買糖、品糖游戲:
1.糖都裝好了,我想買你們的糖,行嗎?
師:我想買杯子卡片上有*點寶寶的杯子里的糖,如果你裝對了,我就用一個棒棒糖來買你的糖。現在請大家舉起來。
請個別幼兒說說*個點寶寶應該裝幾顆糖。如果對了,獎勵一個棒棒糖。
2.你們喜歡吃嗎?糖吃多了可不好。那我們今天就選一粒自己喜歡吃的糖果吃吃,再選一顆大人喜歡吃的'糖果送給他們吃。其余的糖果如果你想帶回家給其他人一起吃可以,如果不想帶回家的話,就倒在婁子了,下次繼續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律排序。
2、通過操作活動,發展和探索簡單的排序規律。
3、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小白兔玩偶一個,彩色項鏈(3條),小星星。
2、學具準備:“小星星”。
3、《操作冊》第一冊第7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咦,誰來啦?(小白兔)今天小白兔到我們小(2)班想請大家幫一個忙,讓張老師來問一問。
小白兔: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要去幫媽媽買一條項鏈,你們幫我一起去挑一條漂亮的項鏈送給我媽媽,好嗎?
二、集體活動。
1、出示項鏈,這條項鏈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綠色)紅珠珠、綠珠珠是怎樣排列的?
原來這條項鏈是紅珠珠、綠珠珠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
2、出示沒有貼完的項鏈圖案。
師:這里還有一條項鏈,這條項鏈是什么顏色的呀?(紅、黃),它是怎么排列的?
這條項鏈是紅珠珠、黃珠珠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這里缺了兩個珠珠,我們來把它補上去,好嗎?請一名幼兒師范。
3、這里還有一條項鏈,這條項鏈是什么顏色的呀?(黃、綠),它是怎么排列的?
這條項鏈是黃珠珠、綠珠珠一個隔著一個排列的。呀,這條項鏈還沒做完呢,我們一起來幫它做完,看看后面應該排什么顏色的珠珠呢?(請一幼兒師范)做完后完整說一說。
4、先后出示星星(紅、綠)(黃、藍)
看,張老師這里有許多漂亮的星星,這些星星是什么顏色的?讓我們一起來做一條星星項鏈送給小白兔的媽媽吧!讓紅星星、綠星星(黃星星、藍星星)一個隔著一個串起來。請個別幼兒操作。
三、幼兒操作。
這里有很多小花的項鏈,請你給它按照顏色順序排列。
四、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起數數的興趣。
2。培養按數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活動準備
1。課件:大樹、小鳥;
2。在教室里擺放許多小兔(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小兔來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開
1。體驗2的形成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只小兔來。
——你找到了幾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請幼兒再找一只小兔
教師:這一只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伙伴好嗎?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里,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兒找到另一只小兔。
(3)現在你有幾只小兔?
(現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1添1是2)
(4)請幼兒復述:1添1是2。
2。課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卜和青菜
(1)課件播放:
先請1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再請另一只小兔吃1個蘿卜,
1個蘿卜添上1個蘿卜是幾個蘿卜?1添1是幾?(1添1是2)
()
(2)教師用貼絨教具演示2的形成過程:
先請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請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3。認讀數字2
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幼兒認讀數字2,2像什么?(2像小鴨水中游)
4。理解2的實際意義。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卜、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么?
小結:2能表示所有數量是2的物體。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活動:樹葉分類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里,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里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甜甜的糖果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小班數學教案:下雨啦_小班數學教案07-15
小班數學教案:小貓摸魚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數學教案:好玩的輪子_小班數學教案07-05
小班比長短數學教案07-22
小班《鋪路》數學教案09-02
小班數學教案10-01
小班下數學教案06-23
小班數學教案09-27
小班數學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