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清明節小報模板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時,氣候溫暖、桃花初綻、楊柳泛青,正是祭祖掃墓的日子。下面給大家分享了清明節小報,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清明節小報
清明節的對聯
上聯:杏村沽酒
下聯:柳苑飛花
上聯:桐花吐艷
下聯:榆火分新
上聯:桃花作粥
下聯:薺菜懸燈
上聯:芳名垂青史
下聯:勛業昭國光
上聯:春風重拂地
下聯:佳節倍思親
上聯:淘井黃州俗
下聯:分煙漢殿春
上聯:煙景催槐葉
下聯:風期數楝花
上聯:翠竹標亮節
下聯:紅梅頌高風
上聯:痛心傷永逝
下聯:揮淚憶深情
上聯:先烈功垂千古
下聯:英名留傳萬年
上聯:英雄萬民尊敬
下聯:烈士百世流芳
上聯:燕子來時春社
下聯:梨花落后清明
上聯:山清水秀風光好
下聯:月明星稀祭掃多
上聯:相逢馬上紛桃雨
下聯:喜見樹前鬧杏花
清明養生保健禁忌
不靜: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借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是“動”,切忌“靜”,人們應積極到室外鍛煉,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后外出鍛煉,鍛煉前應喝些熱水、牛奶、蛋湯等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
不濕:居室每天中午要開窗通風,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氣,春季多穿純棉的寬松衣服,可避免發生濕疹。另外,不要選擇潮濕的地方進行鍛煉,運動出汗后要及時擦干。
不凍:春季氣候忽冷忽熱,要遵循“春捂”之說,不宜馬上脫下棉衣,換裝時應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先把上衣減掉一些,褲子可晚一些減,下身寧熱勿冷,以助養陽氣。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有痛經史的年輕女性,初春時要盡量使身體“不凍不寒”。
不酸: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不怒: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抑郁會導致肝氣郁滯,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要養肝
清明主要是掃墓祭祖的季節,是對那些亡靈的祭奠,外地的兒女都要想方設法趕回家鄉去祭祖,所以難免舟車勞頓,導致體質下降,在加上祭悼故去的親人,難免心情也會比較沉重,也非常容易導致情緒的激動,這些都會讓我們的肝臟負擔加重,所以,清明時節要注意保護我們的肝臟,回鄉祭祖也要少飲酒,少吃一些過于油膩的食物,還要避免長時間的熬夜和宵夜。
甘味滋脾胃,山藥煮紅棗。大家不妨多吃些甘味食物,既能滋補脾胃,還有利于春天陽氣生發和肝氣的疏泄。甘味食物中,最值得推薦的'是山藥和大棗。山藥味甘性平,益氣健脾,經常食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可有效預防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的發生。而紅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還能補氣養血,尤其適合女性。乍暖還寒時節,備齊山藥、紅棗、枸杞、冰糖、大小米等材料,煮上一鍋山藥紅棗粥,一家人其樂融融相聚而餐,養生且溫馨。此外,糯米、黑米、燕麥等谷類,牛肉和各種魚類,南瓜、扁豆、桂圓、草莓等果蔬類食品,也是補肝不錯的選擇。
預防感冒
清明雖然是春天,但是這個時段確實氣候變化無常,而且往年全國各地很多城市在清明都會降雨,導致溫度驟然下降,所以,清明預防感冒是必須要做的功課。因此清明前后注意保暖,避免傷風,這個時段可以在飲食中多補充一些蛋白質,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抑菌防感冒,辛溫很重要。清明前后濕氣加重,各類細菌、病毒也更加活躍,這時要多吃抑菌驅寒的食物,韭菜、蔥蒜、魔芋、香菜、生姜都屬此類。洋蔥性溫味甘辛,有“天然殺菌劑”的美稱,適時食用洋蔥不僅能祛陰散寒,還可健脾消食,理氣和胃。
春天氣候變化比較大,容易引發肝火郁熱,要適當地吃些清熱解濕的食物,如蕎麥、薏仁、菠菜、茄子、薺菜、蘑菇等。
【小學生清明節小報】相關文章:
清明節小報內容04-07
關于清明節的小報04-07
清明節的小報內容04-02
清明節小報(精選12篇)04-09
清明節小報黑白材料04-07
清明節小報全字09-10
清明節小報內容匯總04-10
清明節手抄小報內容04-03
清明節電子小報背景內容04-08
清明節祭英烈電子小報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