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 岑參

時間:2024-08-16 20:33:37 岑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封常清 岑參

  引導語:岑參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那么,封常清是誰呢?封常清(?-756年1月27日),蒲州猗氏人(今山西臨猗縣),唐朝名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內容。

  封常清與岑參的邊塞詩絕唱

  臨猗人封常清的職位在唐代天寶十三年(754)達到高峰。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調他入朝為御史大夫,還授予他的一個兒子為五品官,并在長安城內賜宅第一座。雖然封常清自幼父母雙亡,但朝廷仍給他的父母贈以封號。

  封常清戰功卓著,他在唐以后歷代被人傳頌卻得益于與他同代的詩人岑參。封、岑二人曾同在另一位邊關大元帥高仙芝手下共過事,后來在封常清的表薦下岑參又重返邊關,在封常清帳下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

  在《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一詩中,詩人寫道:“前年斬樓蘭,去歲平月支”“天子日殊寵,朝廷方見推”“如公未四十,富貴能及時”。詩人對封常青的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邊關的環境是惡劣的,這從岑參的詩歌中可以體會得到。在《走馬川奉送封大夫出征》一詩中寫道:“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拔,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在這首詩里,岑參采用了其他詩人很少用的三聯句式。他破偶為奇,使邊塞詩在豪放壯偉的共性中呈現出奇麗的獨特風貌。另外他在構思布局、意象營造乃至字句錘煉上都下足了功夫。

  在《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中岑參寫道:“昨夜將軍連曉戰,番軍只見馬空鞍。”是封常清不分晝夜的英勇作戰和將帥知遇激發了岑參的創作熱情。而多年的軍旅生活和對邊塞風物的了解使他為艱苦的戍邊征戰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戰歌。

  從岑參流傳下來的詩歌中,發現了6首題獻給封常清的作品,分別是:《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軍獻上》《使交問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雨雪獻封大夫》《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走馬川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奉陪封大夫宴》。這六首詩幾乎囊括了岑參邊塞詩的精華。

  唐天寶十四年(755),39歲的岑參迎來了創作上的黃金時期。而李白在那一年已經55歲,被唐玄宗賜金放歸已有10年。而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盛唐詩歌已開始在走下坡路。因此,歷代詩評家一致認為岑參是盛唐時期最后一位浪漫主義詩人。

  南宋大詩人陸游在《跋岑嘉州詩集》中寫道:“予自少時,絕好岑嘉州詩。嘗以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他認為在盛唐詩人中除了李白、杜甫外,岑參應排名第三。

  雖然歷代評價唐代邊塞詩人以高適、岑參并列,但清朝的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說:“高達夫七古骨整氣道,已變初唐之靡。特奇逸不如李白,雄勁不如岑。”他又說:“岑嘉州七古,勁骨奇翼,如霜天一鶚,故施之邊塞最宜。”詩人正是在邊塞找到了能充分舒展自己想象翅翼的空間,而壯美瑰麗的邊塞風光通過詩人精彩的描繪才進入人的審美世界而得以詩化。閱讀岑參的詩,你會感到一種生命力舒張的快感。

  岑參是一個刻苦自礪有進取報國之心的詩人。他羨慕封常清“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因為他也有著以戰功被提拔到高位的理想,但終究未能實現。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765),49歲的岑參被朝廷任命為嘉州刺史。他于大歷三年七月期滿罷任,也算平安一生。而封常清卻不幸急轉直下。

  封常清的厄運從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開始。有一天封常清于華清宮晉見皇帝,那時安祿山已從范陽起兵南下,唐玄宗正為此事坐臥不寧,他向封常清言及安祿山忘恩負義與兇狠難敵。而常勝將軍封常清此時正急于報答唐玄宗對自己的重用之恩,對安祿山的軍事力量并沒有作充分的估量,便自告奮勇去洛陽御敵。他向皇帝保證:“……計日取逆胡之首懸于闕下。”他的表態正中唐玄宗下懷,第二天封常清便被朝廷任命為范陽平盧節度使。那時唐朝的國力已處于盛世之末,由于唐玄宗終日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各地將士也因為疏于訓練而防范薄弱,以至于安祿山的叛軍得以氣勢洶洶一路南下。

  封常清很快趕到洛陽,并在十日內招募到六萬人,皆為傭保市井之流。十二月七日,封常清的軍隊在葵園與叛軍接戰,他所率領的部隊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十一日封常清敗于泥水。十二日退回洛陽上東門。十三日,洛陽失守。唐玄宗因兵敗下令免去封常清的一切職務,并令他以白衣身份在高仙芝營中效力。

  當時,唐玄宗派心腹宦官邊令誠在高仙芝的軍營中作監軍。由于軍事失利,高仙芝和封常清不得不退守潼關。邊令誠由于和高仙芝結怨而入京向唐玄宗極言高、封不抵抗之敗績,唐玄宗聞之大怒,即譴邊令誠誅殺二人。

  封常清臨刑前寫有待罪表,表中說:“臣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眾,素未訓習。率周南市人之眾,擋漁陽突騎之師……”表中還寫道:“……仰天飲鴆,向日封章,即為尸諫之臣,死做圣朝之鬼,若使歿而有知,必結草軍前回風陣上,引王師之旗鼓,平寇賊之戈鋌。”

  待高仙芝歸帳,邊令誠率刀斧手百余人以圍之,即宣敕命。帳外將士大喊其冤,其聲震野。高仙芝望著已經陳尸蘆席之上的封常清不禁悲從中來。他說:“常清啊,你從微賤至顯著,皆我所為。今日同死,豈非命中注定。”遂就斬。

  被失敗氣昏了頭腦的唐玄宗不顧大敵當前,一日之內連殺兩員大將。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為使前線將士士氣大跌。這無疑為急于進攻長安的安祿山幫了一個大忙。此后,哥舒翰獨守潼關,接戰大敗,叛軍直搗長安,唐玄宗不得已向四川逃亡。

  封常清最后的下場雖然十分悲慘,但岑參贊頌他英勇奮戰的詩歌卻永遠流傳了下來。已經成為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的瑰麗珍寶。

  岑參的邊寨詩創作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它不僅發揚壯大了以李白為首的盛唐浪漫主義詩歌流派,還大大啟發了后世的邊寨詩創作。例如中、晚唐時期的盧綸、李益和王建等詩人在邊寨詩創作上均有佳構。

【封常清 岑參】相關文章:

岑參的“參”怎么讀?06-25

岑參經典名詩05-20

岑參的詩06-26

岑參的詩詞經典07-02

岑參的簡介11-24

岑參的古詩01-26

岑參的經典名篇11-15

岑參簡介07-16

岑參的讀音10-03

岑參的資料08-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五月丁香伊人青青草原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亚洲中文在线伊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亚洲综合夜夜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