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時間:2024-11-08 10:10:18 蝶戀花 我要投稿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常用7篇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1

  【原文】

  面旋落花風(fēng)蕩漾①。柳重?zé)熒睥冢┬躏w來往③。雨后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④。

  枕畔屏山圍碧浪⑤。翠被華燈⑥,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⑦,月明正在梨花上。

  【注釋】

  ①面旋落花:面前出現(xiàn)被風(fēng)吹旋轉(zhuǎn)而落的花瓣。

  ②柳重?zé)熒睿簾熿F籠罩柳樹,顏色深暗、不明。

  ③雪絮:此指柳絮。飛來往:飛來飛去。

  ④惆悵(chóu chàng):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的樣子。

  ⑤枕畔(pàn):枕邊。屏山:屏風(fēng)。

  ⑥翠被:一作“翠袂”。華燈:指裝飾華美的燈。

  ⑦褰(qiān):撩起,揭開,拉開。繡幌(huǎng):繡簾,用各色絲線刺繡而成帶有圖案的簾子、帷幔。

  【譯文】

  面前飛旋而落的花瓣在微風(fēng)中飛舞,仿佛在水中浮蕩。翠柳重重疊疊,如同濃重的綠色云煙,雪白的柳絮飛來飛去,宛如漫天飛雪。這一場春雨過后,還是沒有轉(zhuǎn)暖,仍然令人感到微微的寒涼,春天的愁緒與微醉的病態(tài)交織在一起,自然而然就生成了無限感傷。

  躺在床上順著枕邊看去,怎奈這屏風(fēng)圍擋了春天撲面而來的碧浪。如今身邊只有翠被和裝飾華美的燈相伴,每天晚上只能于空寂中默默相對無言。寂寞中站起身來,掀起繡花窗紗,忽然眼前一亮,只見此刻的月光明凈,正好潑灑在潔白的梨花之上。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

  上闋開篇寫女子在戶外之時所見所感。面對片片落花飛旋而落,柳絮在空中飄蕩紛飛,似乎不甘心像花瓣一樣落在地上,體現(xiàn)了一派春事闌珊的景象,但春歸花落總會使人感傷,加上“雨后輕寒”“春愁酒病”,使人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傷春的`惆悵。下闋寫女子在房中情景。她慵懶地撩開錦被,埋怨枕邊的小屏風(fēng),仿佛有意把自己與情郎遠(yuǎn)遠(yuǎn)地隔開,回想起曾經(jīng)與情郎同眠共擁的錦被、曾經(jīng)見證二人歡愛無限的華燈,如今都顯得孤孤零零,只能夜夜空相對了。這種夜夜寂寞孤單的感覺不言而喻。但人忽然筆鋒一轉(zhuǎn),女子不再將自己鎖在孤單寂寞中。她站起身來揭開窗簾,看見“月明正在梨花上”,心情豁然開朗。此刻,美人與梨花,都在月光的籠罩映襯之下,令人忍不住心生憐惜。

  全詞畫面鮮明,形象生動,情景交融,且于艷麗處忽生清淡,傳達出一種難以排遣而又百無聊賴的惆悵。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2

  蝶戀花 歐陽修 北宋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fēng)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注釋】:

  ①閑情:閑散之情。

  ②病酒:飲酒沉醉如病,醉酒。

  ③朱顏:這里指紅潤的臉色。

  ④青蕪:叢生青草。

  【譯文】:

  誰說閑情意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一如故舊。為了消除這種閑愁,我天天在花前痛飲,讓自己放任大醉,不惜身體消瘦,對著鏡子自己容顏已改。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見到如此美景,我憂傷地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我獨立在小橋的橋頭,清風(fēng)吹拂著衣袖。只有遠(yuǎn)處那一排排樹木在暗淡的月光下影影綽綽,與我相伴。

  【賞析】:

  這首詞寫戀情的苦腦,不能解脫,以獨特的的筆法寫盡了一個“愁”字。前半片寫年輕人的.春愁。愁因春起,賞花有愁,舉杯有愁,對鏡也有愁,家里處處都是愁。表現(xiàn)了在情感方面欲拋不能的一種盤旋郁結(jié)的痛苦。抒寫主人公想要掙扎出來卻不可能。以下各句所寫均由此生發(fā)而出,故此句有籠罩全篇之效。接下寫春來閑愁依舊,寧可瘦也要飲酒來打發(fā)閑愁。詞的后半片仍在寫愁,不過是從家里擴展到家外,河畔青草、堤上綠柳蒙上了愁,天色薄暮更引起了愁,一人獨立小橋還在品味首愁。下片前后均是景語,中間兩句是情語,使前后之景均為情增添色彩。見到青草綠柳,又增新愁,故獨立小橋望月,任憑春風(fēng)吹拂。全詞通過寫情感交織的愁悶,徘徊在心,從而產(chǎn)生一種對韶光易逝,人生苦短,世事變遷的感嘆。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3

  原文:

  蝶戀花

  簾幕風(fēng)輕雙語燕。

  午后醒來,柳絮飛撩亂。

  心事一春猶未見。

  紅英落盡青苔院。

  百尺朱樓閑倚遍。

  薄雨濃云,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須吹別怨。

  無腸更為新聲斷。

  譯文:

  簾幕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款款擺動,燕子輕語呢喃,像是交流著情話。酒醉醒來,柳絮隨風(fēng)紛飛凌亂。整整一個春天,心里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見。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

  在百尺高樓之上,將所有的欄桿倚遍,但那細(xì)雨和濃云,總是將視線遮攔。還不知道情人早晚歸來的確切消息,只能望著斜陽映照水流,流向遠(yuǎn)方。

  注釋:

  ①撩亂:紛亂,同“繚亂”。皎然《古別離》:“使我歸夢兮撩亂。”

  ②心事:心中所思慮或期待的事。謝眺《新亭清別范零陵云詩》:“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③猶:還,仍。

  ④百尺朱樓:朱樓即紅樓,富家女子所居,“百尺”形如其高。

  ⑤倚(yǐ):靠。

  ⑥抵死:總是,老是。

  ⑦平波:平緩而廣漠的水流。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yuǎn)之作。

  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傷春懷人的悲愁和由此引發(fā)的紛亂心緒。開篇三句寫閨婦觸目所見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風(fēng)輕輕地吹動著簾幕,燕子雙雙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話語。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對遠(yuǎn)方戀人的深切懷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澆愁。然而,愁而飲,飲而醉,碎而睡,一覺醒來,只見庭院的柳絮隨風(fēng)舞。“雙語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襯,即以樂景寫哀情,以成對燕兒的親切話語,對照閨婦塊然獨處的'孤獨和凄冷。一個“醉”字,展示了主人公憂愁之深。兩句合起來,寫出了主人公所處的季節(jié)(晚春)、時間(午后)、地點(閨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繪出一幅暮春時節(jié)的風(fēng)物圖畫,明里寫景,暗里抒情,寫物亦人。“心事”一句,明點出閨婦的心態(tài)。整整一個春天,在孤單、愁寂中度過,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說不清。“猶未見”與柳絮的“飛撩亂”相呼應(yīng),用的是陪襯,即以哀景寫哀情,沸沸揚揚的柳絮在風(fēng)中飄飛與閨婦思念情人的紛亂心緒是極相吻合的。“余花”句,進一步點染了暮春時節(jié)的濃重氛圍。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語人不歸,春老紅殘,香消色減,青春飛逝,襯托出主人公的悲傷。整個上片,以景語為主,景語與情語互見,物象與心緒交融,反襯與陪襯雜用。特別是最后一句,寫得情味雋永,深曲委婉,具有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

  下片通過對景的拓展來達到對情的深化,進一步從視野的被阻隔來表現(xiàn)相思之無極。“過片”三句,寫閨婦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樓望遠(yuǎn),以從“天際識歸舟”中求得一絲半縷精神上的安慰。可是,展現(xiàn)在她面前的是如煙的春雨和布滿濃云的灰黯的天空,眼前的一切都被嚴(yán)嚴(yán)實實地遮蓋了,什么也看不見。“百尺”句,勾勒出閨婦倚樓悵望的癡情形象,朱樓而“百尺”,狀樓之高,望之遠(yuǎn)。“閑倚遍”,言登樓之頻繁,盼歸之殷切,懷人之情深,惆悵之濃重。“薄雨”句,再次點明季節(jié)的特征。“抵死”句,說視線被阻,世事多艱,難如人意。主人公不能“望盡天涯路”,而是“抵死遮人面”,望而不能,盼而難求,足見“天地終無情”,其愁苦之深可想而知。由于主人公盼歸不能,音信又?jǐn)啵跃椭荒苁恰跋⑽粗獨w早晚”,游人什么時候回來,無處得知。末句“斜陽只送平波遠(yuǎn)”,寫得極為疏淡、含蓄,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層次:一說閨婦登樓倚望從薄雨之日到斜陽之時,景觀的變換暗示盼歸持久;二說游子取水路而歸;三說閨婦等待心愛之人而每每落空,終究失望;四說閨婦盼歸的離情愁緒如悠悠江水,“無窮無盡”、“欲斷更流”。

  本詞全篇寫得語淺情深,詞約意濃,反映了封建社會癡情男女悲歡聚散的人生苦難。全詞通過暮春景象的描寫,表現(xiàn)了閨婦對游子的殷殷思念之情和盼歸不能的惆悵、幽怨的心緒。通篇寫得淡雅、含蓄、和婉,體現(xiàn)了晏詞的一貫風(fēng)格。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4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

  宋代:歐陽修

  嘗愛西湖春色早。臘雪方銷,已見桃開小。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

  且趁余花謀一笑。況有笙歌,艷態(tài)相縈繞。老去風(fēng)情應(yīng)不到,憑君剩把芳尊倒。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譯文

  我曾愛西湖的春天來得早。冬雪才消,小小的桃花枝頭笑。轉(zhuǎn)瞬春光過去了,如今是綠葉成蔭紅花少。

  剩下的花兒還妖嬈,抓住時機看個飽。何況有美女笙歌供一笑。只可惜老來的風(fēng)情不及從前好,聽你開懷暢飲人醉倒。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注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diào)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diào),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嘗愛:曾經(jīng)愛。嘗:曾經(jīng)。西湖:此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

  臘雪:冬雪。方銷:剛剛?cè)诨M。

  綠暗紅英少:謂紅花大多已經(jīng)凋敗,所剩無幾,滿眼所見都是綠葉。紅英:紅花。

  謀:圖謀,營求。

  艷態(tài):美艷的姿態(tài),指酒席上的歌妓。

  風(fēng)情:風(fēng)月之情。此處是作者自稱年已老去,沒有了少年時的風(fēng)月情懷。

  剩把芳尊倒:只管將酒杯斟滿。剩把:只管把。芳樽: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賞析

  上片寫作者第一次于早春時節(jié)賞游西湖的情景。西湖之春來得早,去得快,蘊含時光易逝的遺憾。“嘗愛西湖春色早”直抒胸臆,以西湖早春與暮春相對比,表明對西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早春雖是“臘雪方銷”,乍暖還寒,但“已見桃開小”,預(yù)示好景在前,風(fēng)光無限。而暮春卻是“頃刻光陰都過了”。“傾刻”句表明在作者的.感受中,美麗的春天一下子就過完了,很快就看到那綠葉蒼翠成蔭、紅花稀少凋零的暮春了。這種感受中作者傷感的不僅僅是春天過快地逝去,他傷感的是韶華和生命如這春光一樣無情而逝,充滿了悲愴的味道。只余“綠暗紅英少”,沒有什么可期待的了。這同下片“老去”構(gòu)成對應(yīng),使人明白他為什么喜愛早春了。上片作者描繪了一幅早春圖:冬天的雪剛剛消融,桃花就蓓蕾初綻,顯得特別美麗可愛。西湖的春天可謂既來得早又很美麗。不過,在此時的作者眼中,美麗的西湖春景稍縱即逝。

  下片以闊達的胸懷寬慰自己,抒發(fā)作者趁有余年以及時行樂的心態(tài)。“且趁余花謀一笑”的“余花”,表面是指“紅英少”,但實際是指作者余年。雖有“笙歌”、“艷態(tài)”“縈繞”周圍,但已無“風(fēng)情”可言,只能任人斟酒,以謀一醉。即使光陰易逝,也要把握現(xiàn)在的美好,快樂地生活,所以趁著西湖還有幾朵余花,趕緊欣賞。何況此時身邊還有佳人在吹笙歌唱助興呢。這是作者自我寬解之辭,詞情轉(zhuǎn)為曠達。然人老了,無論怎么樣盡情暢飲,但畢竟不如少年風(fēng)情,不可能再有少年時的浪漫豪放情懷。“老去”句,詞情又一轉(zhuǎn),曠達中又有幾分無奈。

  全詞樂景入筆,詞情由樂而哀,變而為曠達,轉(zhuǎn)而為無奈,將遲暮之人賞春時的復(fù)雜心情表現(xiàn)得細(xì)致人微,形象生動。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的春天(一說熙寧四年),此時作者已經(jīng)退居潁州。之前曾多次賞游西湖。他第二次游賞西湖春景是在第二年晚春。詞中“頃刻光陰都過了,如今綠暗紅英少”云云,指的就是第二次,時年四十四歲。

  《蝶戀花·嘗愛西湖春色早》作者介紹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5

  《蝶戀花》

  宋代:歐陽修

  畫閣歸來春又晚。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細(xì)雨滿天風(fēng)滿院,愁眉斂盡無人見。

  獨倚闌干心緒亂。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風(fēng)月無情人暗換,舊游如夢空腸斷。

  譯文

  從樓閣歸來,才發(fā)現(xiàn)今年的春天又遲到了。燕子雙雙齊飛,垂柳低軟,桃花已經(jīng)凋零殘敗。落花像撩人的細(xì)雨灑滿了半空,和風(fēng)習(xí)習(xí)充滿了庭院。獨自皺眉,滿懷的愁苦沒有人能感受。

  一個人孤獨地靠著欄桿,心思如麻又煩亂。芳草萋萋,回憶了一番江南岸。清風(fēng)明月沒有感情,暗將人的模樣改變,昔日的游覽如夢一樣,哪里經(jīng)受得起重提?我這里白白地極度悲痛。

  注釋

  ①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diào)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diào),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nèi)容。

  ②畫閣:華美的'樓閣。

  ③桃花淺:是說春晚桃花開殘,樹上的花朵顯得稀薄了。

  ④細(xì)雨:小雨。

  ⑤愁眉:發(fā)愁時皺著的眉頭。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貧賤日,隨分開愁眉。”斂盡:收拾、整理干凈。

  ⑥心緒: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綿:草木茂密繁盛。劉禹錫《省試風(fēng)光草際浮》:“乍疑芊綿里,稍動豐茸際。”

  ⑧暗換:不知不覺地更換。

  ⑨舊游:昔日的游覽

  賞析

  上片側(cè)重描寫女主人公從畫閣歸來所見的晚春景象。首句一聲“春又晚”的嘆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燕子雙飛,柳軟桃花淺。”從這兩句可見歸者是獨歸,所以用此景反襯孤獨。“細(xì)雨滿天風(fēng)滿院”此句既是寫景,又襯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綿密的情感。“柳軟”、“細(xì)雨”兩句,具體描寫晚春時節(jié)令人傷心的風(fēng)雨落花景象。“愁眉斂盡無人見”將女主人公的形象畫進了這幅殘春風(fēng)景圖中,人景交融,凸顯了他的憂愁孤獨之狀。此片情景交融,將人的哀婉之情融進殘春風(fēng)雨中。

  下片主要寫主人公的傷離怨別之情。“獨”字描繪出女主人公的孤獨寂寞,“亂”字則寫出她內(nèi)心的悲涼愁思,表現(xiàn)其形單影只,心煩意亂的心境。“芳草芊綿,尚憶江南岸。”二句描繪她此時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道出愁思的原因,點出離別相思之愁。“人暗換”不僅惋嘆當(dāng)年志同道合之友風(fēng)流云散,或死或老,也暗寓對朝政日非的憤慨,詛咒歲月“無情”,也暗含對朝廷的貶刺。末兩句點出傷春怨別的主題,一直抒胸臆結(jié)束全篇。此片主要是由景及情,直接抒發(fā)傷春怨別之情。

  此詞由景及情,情景交融,以凄婉纏綿的筆調(diào),曲折盡意地抒寫了傷春女子的滿懷離思和一腔哀愁。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6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注釋】 ①幾許:多少。②楊柳堆煙:謂層層霧氣籠罩著楊柳。無重數(shù):即無數(shù)重。③玉勒雕鞍:代指華麗的車馬。玉勒,鑲有玉飾的馬籠頭,雕鞍,雕有花飾的馬鞍。游冶處:指歌樓妓館。章臺:本是漢代長安城西南街,因唐代許堯佐《章臺柳傳》以章臺為背景寫妓女柳氏故事,后人遂用作游冶之地的代稱。④雨橫(heng):雨勢很猛。⑤亂紅:指落花。

  【譯文】庭院深深,到底深多少?叢叢楊柳籠煙霧,簾幕重重沒法數(shù)。金車玉馬停在游樂處,獨處高樓凝神望,怎么也,看不見那章臺路。風(fēng)狂雨驟,三月將了,黃昏時悄悄地把門掩上,無計把春留住。眼含清淚問花兒,花兒緘默不言語,紛紛飛過秋千去。

  【集評】宋·李清照:“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shù)闋,其聲即《臨江仙》也。”(《臨江仙》詞序)

  清·毛先舒:“詞家境欲層深,語欲渾成。作詞者大抵意層深者,語便刻畫;語渾成者,意便膚淺,兩難兼也。或欲舉其似,偶拈永叔詞云:‘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因花而有淚,此一層意也。因淚而問花,此一層意也。花竟不語,此一層意也。不但不語,且又亂落。飛過秋千,此一層意也。人愈傷心,花愈惱人,語愈淺而意愈入,又絕無刻畫費力之跡,謂非層深而渾成耶?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筍未出而苞節(jié)已具,非寸寸為之也。”(王又華《古今詞論》引)

  清·張惠言:“‘庭院深深’,閨中既以邃遠(yuǎn)也;‘樓高不見’,哲王又不悟也。章臺游冶,小人之徑。‘雨橫風(fēng)狂’,政令暴急也。‘亂紅飛過’,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為韓、范作乎?”(《詞選》)

  近代·王國維:“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又:“固哉,皋文(張惠言字)之為詞也!飛卿《菩薩蠻》、永叔《蝶戀花》、子瞻《卜算子》,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人間詞話》)

  現(xiàn)代·愈平伯:“‘三月暮’點季節(jié),‘風(fēng)雨’點氣候,‘黃昏’點時刻,三層渲染,才逼出‘無計’句來。”(《唐宋詞選釋》)

  現(xiàn)代·唐圭璋等:“作者善于以形象的語言抒寫感情上的各種變化,雖然不出閨情范圍,但情韻已較花間詞為勝。”(《唐宋詞選注》)

  【總案】這首詞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或說為馮延巳,但李清照及宋人選集《樂府雅詞》、《草堂詩余》、《唐宋諸賢絕妙詞選》皆定為歐詞,當(dāng)比較可信。這首詞的題旨,歷來也頗多歧見,張惠言認(rèn)為是一首有寓意的政治詞,喻指北宋大臣韓琦和范仲淹遭受斥逐事,王國維則認(rèn)為這是一種“深文羅織”的說法,這不過是一首“興到之作”。還有人認(rèn)為詞的上片是寫公子王孫走馬章臺的'游冶之樂,下片則是寫娼妓歌姬的遲暮之感。甚至還有人認(rèn)為是追懷過去的游樂生活的。細(xì)揣詞意。這應(yīng)當(dāng)是一首閨怨詞,寫的是一個封建社會上層婦女的苦悶。她獨處深院高樓,既惆悵于夫君的浪蕩不歸,又悲哀于美好春色和青春年華的倏然消逝。全詞語意渾成,刻畫深致,情思綿邈,意境幽邃。末二句以眼前之景曲折層深地寫內(nèi)心的傷春之情,寓深于淺,情景交融,成為傳誦不衰的千古名句。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 篇7

  【原文】

  越女采蓮秋水畔①。窄袖輕羅②,暗露雙金釧③。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鸂鶒灘頭風(fēng)浪晚④。霧重?zé)熭p,不見來時伴。隱隱歌聲歸棹遠(yuǎn)⑤。離愁引著江南岸。

  【注釋】

  ①越女:越地自古多出美女,后常用越女泛指美女。畔:旁邊,邊側(cè)。

  ②輕羅:質(zhì)地輕軟而薄的絲織品。

  ③釧(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穿起來做成的鐲子。

  ④鸂鶒(xī chì):一種類似鴛鴦的水鳥,喜歡水上雙雙共游,故又稱紫鴛鴦。灘頭:指江、河、湖、海邊等水漲淹沒、水退而顯露的淤積平地。

  ⑤歸棹(zhào):指歸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遠(yuǎn):遠(yuǎn)去。

  【譯文】

  越女采蓮在明凈的秋水湖畔。身穿輕紗羅裙,揚起窄小的衣袖,一雙金光閃閃的手鐲在玉腕上時隱時現(xiàn)。她那綽約的風(fēng)姿和婀娜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抬起纖纖玉手摘下鮮艷的蓮,花兒好似她的`臉頰一樣嬌艷。不忍折斷花莖,總是被那扯不斷的絲絲縷縷亂了芳心,撩起了心中的綿綿情思,與那藕絲爭比誰更繚亂。

  轉(zhuǎn)眼間天色見晚,采蓮船在風(fēng)浪中搖蕩,只見一對對紫鴛鴦雙宿雙棲在淺灘。此刻,霧氣濃重輕了云煙,沉浸于遐想的少女驀然回神,不見了同來的伙伴。這時,遠(yuǎn)處隱隱傳來了棹歌聲,隨著歸去的行船越走越遠(yuǎn)。撒下一路離愁,牽引著長長的江南兩岸。

  【賞析】

  因得罪宰相而遭到貶謫,被降知夷陵縣。這首詞大約作此期間,描寫了一位采蓮女,展現(xiàn)了越女采蓮的動人情景,表達了她的相思離愁,借以抒發(fā)自己官場失意的情懷。

  此詞以通俗的語言、鮮明的形象、明快的節(jié)奏,仿佛令人看到一群妙齡采蓮少女,用靈巧的雙手采擷蓮花的情景。玉腕上的金釧時隱時現(xiàn),有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接下來分別描寫了采蓮姑娘的動作和表情,在明白曉暢的語言中蘊藏著美好的形象與情感。一句“芳心只共絲爭亂”,巧妙地表現(xiàn)了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以“此絲之亂”擬化“彼心之亂”,語淺意深,構(gòu)想絕妙。

  下闋寫天色漸晚,采蓮船在風(fēng)浪中顛簸,似乎只剩下一個采蓮姑娘。“鸂鶒灘頭風(fēng)浪晚”七個字渲染出一種緊張氣氛。接著“露重?zé)熭p”,是說天幕漸漸暗下來,也許失散的伙伴相去不遠(yuǎn),但天色已晚,暮色深重,采蓮姑娘卻找不到同伴,其焦急之情可想而知。接著一句“隱隱歌聲歸棹遠(yuǎn)”,引人遐想,忍不住關(guān)心她們是否都已快樂歸去,而“離愁引著江南岸”,則使人似若有所失,心緒為之牽絆。

  通篇委婉回環(huán),如此曲終而蘊味不盡,正是這首詞的絕妙之處。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歐陽修《蝶戀花》賞析05-17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11-06

蝶戀花 歐陽修賞析經(jīng)典(9篇)11-07

歐陽修《蝶戀花》古詩詞賞析12-23

蝶戀花歐陽修11-20

歐陽修《蝶戀花》鑒賞06-20

《蝶戀花》歐陽修原文06-19

《蝶戀花》歐陽修教案11-21

蝶戀花 歐陽修答案07-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日本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伊人久久中文大香线蕉综合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