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龍門鎮》杜甫的詩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龍門鎮》杜甫的詩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
龍門鎮
[唐]杜甫
細泉兼輕冰,沮洳棧道濕。
不辭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門雪云隘,古鎮峰巒集。
旌竿暮慘澹,風水白刃澀。
胡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爾遠戍人,山寒夜中泣。 《水經注》:洛溪水,北發洛谷,南徑威武戍,又西南與龍門水合。水出西北龍門谷,東流與橫水會,又南徑龍門戍東。【朱注】洛谷,一作駱,在成縣西。《一統志》:龍門鎮,在鞏昌府成縣東,后改府城鎮。
細泉兼輕冰
①,沮洳棧道濕
②。不辭辛苦行
③,迫此短景急
(此往龍門之路,言行遲而日促。迫屬行程,急屬日影。)
①庾信詩:“山深足細泉。”
②《詩》:“彼汾沮洳。”《傳》:“沮洳,水浸處下濕之地。”《元和郡縣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張良令燒絕棧道,即此。
③曹植詩:“能不懷辛苦。”
④庾信詩:“短景負余暉。”《舞鶴賦》:“急景凋年。”【吳注】舊引《舞鶴賦》“急景調年”,似將景急二字相連。按庾信詩“短景負余暉”,則短景微讀。公詩“歲暮陰陽催短景”,又其較著矣。
石門云雪隘
①,古鎮峰巒集。旌竿暮慘澹
②,風水白刃澀
③。胡馬屯成皋
④,防虞此何及。嗟爾遠戍人
⑤,山寒夜中泣。
(此見龍門景事,而嘆戍卒之苦。石門古鎮,有險可憑,亦何必屯兵戍守乎?譏之也。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①《蜀都賦》:“岨以石門。”注:“在漢中之西,褒中之北,蜀之險隘。”《水經注》:褒水,西北出衙嶺山,東南經大石門,歷故棧道下,又東南歷小石門。
②崔湜詩:“霜氣下旌竿。”
③陶潛詩:“風水互乖違。”《秦國策》:“白刃在前。”
④趙曰:成皋,乃鞏洛之地。
⑤陰鏗詩:“遠戍唯聞鼓。”《唐書》: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陷東京及齊、汝、鄭、滑四州。黃淳耀曰:時東京為史思明所據。秦成間密邇關輔,故龍門鎮兵有石門之守。然旌竿慘淡,白刃鈍澀,既無以壯我軍容,況此地又與成皋遠不相及,而防戍于此,則亦徒勞吾民而已。使之山寒夜泣,亦何為哉。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作者相關資料:
1、語言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郁”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郁”一詞最早見于南朝,“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后來杜甫寫更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系。同時,杜甫處于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后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
2、意象
杜詩對意象選擇的個性化,是杜詩語言的基礎。常在杜詩中出現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嘯、殘炬、急峽、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觀,以及織女、老婦、老農、嫠婦等普通百姓,還有官吏、將軍、惡少等權貴勢力,都表現了杜甫對“中興濟世的熱切,對淆亂乾坤的指斥,對橫行霸道的憤慨,對漂泊流離的悲傷,對生靈涂炭的悲憫,對物力衰竭的惋惜,對博施濟眾的贊美”,而正是這些沉重情感的表達,使得杜詩的語言趨于“沉郁頓挫”。
吳沆《環溪詩話》評杜甫晚期詩句“恣肆變化、陽開陰合”又云:“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吳沆又說:“凡人作詩,一句只說得一件事物,多說得兩件。杜詩一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十里內,杜詩一句能說數百里,能說兩軍州,能說滿天下,此其所為妙。
【《龍門鎮》杜甫的詩詞】相關文章:
杜甫經典詩詞03-24
杜甫的詩詞05-08
杜甫的詩詞11-08
杜甫經典詩詞11-04
杜甫的的詩詞全集03-24
杜甫的詩詞賞析12-12
《晚》杜甫的詩詞12-27
關于杜甫的詩詞11-07
有關杜甫的詩詞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