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黃庭堅的藝術人生

時間:2024-07-31 20:13:50 黃庭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黃庭堅的藝術人生

  引言:黃庭堅,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兩宋時期,雖國運多艱甚至無力抵御外侮,但文化領域卻群星璀燦,黃庭堅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來談談黃庭堅的藝術人生 ,歡迎大家閱讀和借鑒!

淺談黃庭堅的藝術人生

  詩書之家又見神童

  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六月十二日,洪州府分寧縣(今江西省修水縣)高城鄉雙井里一個有著良好文化傳統仕的宦家庭里,誕生了一個小生命。這位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的孩子,就是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的黃庭堅。

  分寧黃氏是詩書世家,黃庭堅祖父一輩同族兄弟共十三人,均以學問文章顯名,其中有十人考中進士,時稱“十龍及第”,名聲遠揚。黃庭堅的父親黃庶也在仁宗慶歷年間登進士第,雖一生仕宦不達,但為人守正不阿,這種品格對黃庭堅有很大的影響。

  黃庭堅是家中次子,黃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時帝顓頊(zhuān xū)高陽氏的后裔“八愷”之一“庭堅”為其命名。等弱冠之后,再以“魯直”為字,希望兒子像宋真宗時的直臣魯宗道那樣剛直忠正。

  黃庭堅幼時聰穎早慧。據傳滿周歲時,家里人讓黃庭堅“抓周”,在弓、矢、紙、筆等物件中,小庭堅一手拿起毛筆就不愿放下。幼年時,黃庭堅讀書即能一目五行,讀過幾遍就能默誦,被鄉人稱作神童。

  父親去世后,他跟隨舅父李公擇讀書。有一天,李公擇到家塾來,見到四周堆得到處都是書,就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來提問,黃庭堅應對如流,舅父大為驚異,感嘆他“一日千里”,前途不可限量。

  黃庭堅7歲時就曾作過《牧童》詩,曰:“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垅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詩題雖平常,但文字卻異常老練,不像是7、8歲孩童的口吻。令人感嘆的是,幼年黃庭堅對世道雖已有深刻洞察,后來他仍避不開“名利場”的坎坷跌宕。

  嘉祐八年(1063年),18歲的黃庭堅以鄉試第一名赴京參加翌年的禮部省試,卻落了榜。到了治平三年(1066年)的秋天,他再赴鄉試。這次考試的主考官是廬陵人李詢,當他讀到黃庭堅詩題《野無遺賢》中“渭水空藏月,傅巖深鎖煙”一句時,不禁拍案贊嘆,認為這個青年假以時日可以名揚四海、冠絕詩壇。黃庭堅于是再拔鄉試頭名。第二年神宗即位,他終于進士及第,當上了汝州葉縣尉。

  黃庭堅的政治生涯就此開啟,那個芊芊神童,走入了更廣闊的天地。

  剛正不阿的性格

  幼年那首《牧童》詩已顯示出黃庭堅孤高傲世的性格,進入仕途之后,他的憤世嫉俗也就更加強烈。

  神宗年間,黃庭堅連著做了幾個縣的父母官,他以平易治理地方。當時朝廷頒布征收鹽稅的政策,各地可視具體情況決定稅額多少,按現在的話講,這和地方官的政績直接掛鉤。其他縣都爭著占多數,黃庭堅卻量力而行,不讓老百姓給政府“埋單”。所以黃庭堅主政的縣征到的鹽稅很少,這固然取悅了百姓,卻得罪了不少同僚。

  哲宗即位后,黃庭堅被召為校書郎,負責撰修《神宗實錄》。《實錄》一年后修成,他被提拔為起居舍人,這期間,黃庭堅遭母喪,按慣例回鄉守喪三年。喪除后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不想這時,幾年前參與編纂的《實錄》給他惹上了麻煩。

  北宋中期以后,朋黨之爭有愈演愈烈之勢。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后,在章惇、蔡卞等人的帶動下,所謂的“紹述派”開始清算“元祐派”,黃庭堅被誣蔑成元祐一黨,他的《神宗實錄》成了證據。章、蔡及其黨羽摘錄了其中千余條內容,認為是對神宗的誹謗。

  《宋史·黃庭堅傳》里記載了這次“文字獄”的審訊情況。黃庭堅在《實錄》中寫有神宗“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的話,遂被對方視為大不敬之詞,要他作出解釋。黃庭堅答道:“庭堅當時在北都做官,曾親眼看到這件事,當時的確如同兒戲。”凡是有所查問,黃庭堅都照實回答,毫無顧忌,甚至連過堂的人都稱贊他膽氣豪壯。

  事后,黃庭堅被貶為涪州別駕、黔州安置,被流放去了大西南,攻擊他的人還認為他去的是好地方,誣他枉法,于是移至戎州(今四川宜賓)。

  從此,一身正氣的黃庭堅對官場已不再抱有希望,“山谷道人”的別號也取自這一時期。黃庭堅將更多的精力寄托在詩歌、書法、禪學修養等雅好上,年輕時文學創作中的嫉惡如仇,很大程度上被灑脫靈逸取代。

  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少了一位為民請命的清官,多出一個在藝術領域縱橫捭闔的大家。

  和老師一樣好酒的“學士”

  說黃庭堅,離不開蘇軾,自古就有“蘇黃”并稱的美譽。黃庭堅33歲起就與蘇軾有了書信來往,常有詩歌唱和,但都不曾見面。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41歲的黃庭堅與49歲的蘇軾相繼入京為官,他們才結束神交的歷程。

  從這年秋天黃庭堅至京任校書郎,到三年后蘇軾被革除龍圖閣學士赴杭州任職,蘇黃二人在一種暢快的心情和環境中,于政暇時雅集,講道論藝,酬唱贈答,切磋詩文,鑒書賞畫,大暢平生師友之情。

  黃庭堅和蘇軾除了在文學方面的惺惺相惜外,書法也是一樣的品味,他們都擅寫行楷,只是在風格上大為迥異。有一次,黃庭堅問蘇軾,我的字寫的如何?蘇軾開玩笑說,你的字是“樹梢掛蛇”。黃庭堅聽后大笑,那您老的字便是“石壓蛤蟆”了。拿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和卷后的黃庭堅跋作一比較,蘇字飽滿而不失靈逸,而黃字纖細卻略帶凝重,他們的比喻十分傳神。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中最突出的一位,他和蘇軾在年齡、仕宦經歷、性情上最為接近。而蘇黃除了亦師亦友的交情外,和蘇軾一樣,黃庭堅也一生好酒。

  紹圣五年(1098年),黃庭堅被貶到四川宜賓,自此擺脫朝政,寄情于山水詩酒之中。四川自古是酒的重要產地,在寓居的三年時間里,黃庭堅遍嘗宜賓佳釀,寫下17篇論酒的詩文,其中最為后世推崇的是《安樂泉頌》和《荔枝綠頌》。

  有一日,當地名流廖致平邀好友黃庭堅到家中品“荔枝綠”這種本地酒,他們學晉唐古風,將酒杯置于水面,漂到誰的面前就由誰獻詩一首。當輪到黃庭堅時,他試傾一杯,先聞其香,其香沁人心脾,再觀其色,其色碧綠晶瑩。黃庭堅頓時興奮起來,當即吟詩一首《荔枝綠頌》。從此以后,“荔枝綠”聲名鵲起,成了進貢朝廷的名品。

  黃庭堅還為另一款當地酒“姚子雪曲酒”作《安樂泉頌》,其中有謂“杯色增玉,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濁,甘而不噦,辛而不蟄”。被黃庭堅高度贊美的這種酒,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糧液的前身。

  今天,五糧液酒城的安樂泉景區里面屹立著黃庭堅青石雕塑,當地人以這種方式,表達了對這位“品酒家”的懷念。

  一代書法大家

  北宋書家,歷來以蘇、黃、米、蔡為代表,四大家中,黃庭堅是極特殊的一位。他和蔡襄一樣法古,也和蘇軾一樣創新,黃庭堅的書法展現出了高度的技巧和深厚的功力,令無數人贊嘆、著迷。

  黃庭堅早期學習草書十分用力但并不成功,作品都平淡無奇。有一次他與蘇軾、錢勰同游京師寶梵寺,黃庭堅應主持之請作草書數紙,蘇軾甚是贊賞,但錢勰認為他的草字太俗,黃庭堅很不解,錢勰說是他沒見過懷素《自敘帖》的原因。黃庭堅自信心受到打擊,自此不肯為人作草書,暗地里思索著草書技法的突破。

  此后,在游黃龍山時,黃庭堅初悟草書真諦。他在道上見船工劃槳,整齊的動作激發了黃庭堅的靈感,他尋思如果船工們手里握著的不是木槳,而是毛筆,滔滔的江水就像一大張紙,這些船工在不停的劃動中寫出的就是無數優美的草字。

  這以后,黔南的貶謫生活激發了黃庭堅在草書上的創作靈感。他在《書自草<秋浦歌>后》中說過,這一段時間,平日無事可做,伴隨著“幽鳥相語”,開始嘗試自己草書技法的變革,于是先后寫下了李白《秋浦歌》共15篇。幽雅的環境和李白飄逸的詩作,成為了黃庭堅創作的催化劑,如現存他尺幅最長的草書作品《廉頗藺相如列傳卷》就是這一時期以筆墨遣懷的成果。

  不久,黃庭堅又被貶為涪州別駕,戎州安置。紹圣五年(1098年)三月到涪陵,他于石揚修處見到懷素《自敘帖》真跡,終于彌補了當初錢勰提到的遺憾。于是黃庭堅將《自敘帖》借回家,廢寢忘食地臨摹和研究,草書技法突飛猛進。

  盡管在藝術上已經登上高峰,但他的政治命運卻與日俱下。在戎州之后,他相繼又被貶到鄂州(今湖北武漢鄂城區)和宜州(今廣西宜州)。他一貧如洗,在宜州竟然連一間民居也租借不起,最后只能躲進城樓上的一間潮濕而狹窄的小屋,聊以度日。

  崇寧四年(1105年),宜州秋暑很重,連日高溫,直到九月三十日晚上才迎來一陣小雨。黃庭堅心情大好,登樓觀雨,飲酒作詩。他喝得微微醉,坐在胡床上,把赤著的腳丫伸到欄桿外感受雨滴的清涼。

  悠然恍惚間,黃庭堅回頭對來訪的朋友范寥說了一句,“吾平生無此快也”!那是他最后的日子,不久,一代大家便溘然長逝了。

  一顆文星就此隕落,但黃庭堅波瀾壯闊的人生,還有用這個人生領悟到的藝術世界,千余年間感動著無數的人。他“世道之頹,吾心如砥柱”的堅定從容,正是今日的俗世最最缺失的精神。

  拓展閱讀:

  黃庭堅生平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修水縣人。生于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兆诔,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政,屢遭貶,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于宜州貶所。

【淺談黃庭堅的藝術人生】相關文章:

詩人黃庭堅的藝術人生09-09

淺談黃庭堅草書07-24

梁實秋的藝術人生06-16

蘇軾黃庭堅08-26

宋代黃庭堅05-28

黃庭堅題跋08-21

黃庭堅清明07-27

黃庭堅生平08-16

牧童黃庭堅09-20

黃庭堅墓06-0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男女精品天堂 | 天天天澡天天天碰青青视频 |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不卡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字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