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說課稿

時間:2025-01-16 17:25:00 詩琳 將進酒 我要投稿

《將進酒》說課稿(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將進酒》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將進酒》說課稿(精選6篇)

  《將進酒》說課稿 1

  一、 說“課標”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依據,也是新課程組織教學的依據。準確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并在實際教學中加以落實,這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經常性的研讀《語文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作出恰當的評價,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學習鑒賞詩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散文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二、 說教材

  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包括詩歌、散文兩部分,詩歌、散文各三個單元。詩歌部分,教材第一單元“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從把握詩歌的創作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經歷、把握作品主旨入手;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從把握詩歌的意境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鑒賞的方法;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從詩歌聲韻的角度,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古代詩歌美妙的音韻,感受作者濃烈的情懷。

  三個單元,各有側重,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在閱讀鑒賞中,提高學生對古詩文的感受能力,發展學生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第三單元“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單元設計的意圖就是培養學生誦讀詩詞的習慣,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語境,體會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狀態,真正進入作品的情感世界。單元所選的作品,都是極富音韻、情韻、美感的經典之作,是對學生進行誦讀指導,培養學生語感最為適用的材料。

  因此,誦讀教學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對精要語句的玩味、賞析,進而達到品味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情感世界的目的。

  《將進酒》是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作品,單元設計是通過本文的賞析示范,引導學生學會賞析古代詩歌作品的方法,感受詩歌音韻、情韻、美的意蘊,獲得審美的愉悅,獲得情感的陶冶,獲得思想的提高。

  三、 說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賞析指導》和單元教學重點的要求,結合文本的藝術特點,確定如下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復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四、說教法

  1.借助《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對作者的介紹,借助課文注釋,借助《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的“背景資料”,了解詩人特定的時期的人生經歷,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作品的創作背景。

  2.借助《賞析指導》,借助文后賞析,結合單元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學會進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從關鍵詞句的揣摩、賞析、玩味入手,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復雜情感的變化。

  4.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師與學生一同誦讀,一同寫作,品嘗下水的快樂。

  5.靈活的課堂組織方式,或默讀、朗讀、齊讀、指名讀、品讀,或小組研討,或課堂成果展示,或教師明確,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閱讀、鑒賞、寫作。

  五、說教學過程

  (一)目標定向,知人論世。

  1.導入: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在吟誦詩文時可以說既是歌者,又是舞者;這種獨特的誦讀方式,是歷代文人欣賞經典詩文的一種獨特手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學。這個單元我們將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特點的把握,通過對《將進酒》學習,學會有感情的吟詠、誦讀作品,品味作品音樂美、音韻美,理解作品的情感。(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

  ①掌握誦讀的要領:掌握關鍵字的讀音、語句的節奏、語氣,體會作品的音樂美、情韻美;

  ②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理解作者復雜的情感;

  ③學會古詩鑒賞的方法:個性化解讀文本,寫出鑒賞文字。

  3.背景預覽。

  ①學生圈劃教材43頁注釋①,了解作品產生的背景;

  ②學生閱讀《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相關鏈接”閱讀圈點“背景資料”;

  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4頁《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第三部分對李白的介紹:“李白并不完全是一個超現實的浪漫主義者……而李白卻毫不掩飾他對功名事業的向往,同時又因為自己不能為富貴利祿而自卑其格,故多苦悶憤激之詞。他熱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對其中不合理的現象毫無顧忌地投之輕蔑……他詩中的形象往往是個性化的,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想像奇特,手法夸張。”

  (二)誦讀文本,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注釋、工具書標注重點詞語的讀音,要讀準字音,正確斷句,了解關鍵句子的意思,掃清文句障礙;

  2、同桌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讀準字音,正確把握節奏、語氣;

  3.同桌交流《高中課程新學案》30頁“知識清單”的題目,教師巡視,糾正明確關鍵字音。

  4.學生朗讀:學生糾正朗讀錯誤,教師進一步明確;

  5.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準易讀錯的字音,把握節奏,注意斷句、停頓;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圈點關鍵詞語、停頓、重音、語氣,體會作者感情。

  7.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概括層次要點,整體把握文本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8.小組研討、小組發言,教師點評。

  9.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同桌相互檢查。

  (三)涵詠品讀,揣摩探究。

  1.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最后一段的賞析說明,結合具體詩句,圈點詩中句式變化,并進一步誦讀全文。

  2.學生研讀文后賞析文字:結合對詩句賞析,找出表達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3.小組研討:誦讀要抓住文中關鍵詞語(“悲”、“歡”、“樂”、“寂寞”、“愁”),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由“悲”為“歡”,進而“歡暢”、“憤懣”,最后轉為“激越”、“超脫”、“曠達”。

  4.學生齊讀:鞏固品讀成果。

  (四)鑒賞交流,展示成果。

  1.教師賞析指導:

  《將進酒》感情色彩濃烈,行文氣勢恢宏。在鑒賞本文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結合《賞析示例》,在準確把握文本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詩作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作者大筆一揮就有雷霆萬鈞之勢,筆挾天風,墨裹海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極寫自然的偉力與永恒;筆鋒一轉,“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慨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心中不免悲涼。但,詩人性格狂放,消沉在他心中僅是曇花一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也是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

  第二部分,酒香飄逸、情懷畢露,詩人舉杯、豪飲、高歌,心中涌動的是感情的激流:狂放之情,愈變得憤懣、激越。

  (2)把握詩作句式長短的變化,韻腳的轉換。在誦讀中,準確把握聲音這種變化,急緩交錯,高低回環,進一步加深對詩作情感,對作者特定背景下復雜情感的理解。

  (3)詩作比、興、對仗手法的運用,找出相關詩句,可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鑒賞。

  2.學生小組研討:結合課文背景,討論文中“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愁”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3.學生鑒賞成果交流: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有據,就應該予以肯定。

  4.創新提高:

  教師提示:剛才我們已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的內容、作者的情感變化,“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是全詩的主旨,詩人借題發揮,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也流露了施展抱負的愿望。你對此是如何認識的,請寫一段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作要求:應當是課文詩意的再現,可以是自己對原文個性化的解讀,自我獨創的發揮)

  ①學生寫作,小組交流、評點,典型習作展示。

  ②教師下水文展示。

  與太白先生對飲

  一生不離詩與酒,明月相伴山川行。

  先生,你為歌詩而生:百姓的口耳相傳中,你是天上的太白星,他們把你奉為文明的使者,一代代吟詠您的詩篇,在您激越的情懷里,后世子孫獲得的是精神的滋養。

  先生,你為明月而生:那朗朗月輝,曾引發您多少美妙的詩情,曾引發您多少往事的追憶,曾引發您對故園多少拂不走的懷念。

  先生,你為山川而生:萬里江山如錦似畫,您駕長風仗劍獨行,您與先哲對語,您與明月傾談,您與江河凝眸,您踏遍秀美山川,于是,在您的身后,是千百年來不朽的詩篇。

  先生,你為美酒而生:“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你從孟德先生那兒品到了濃濃的醇香,那香飄泗溢的美酒啊,是您一生的所愛!您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您對姣姣明月發出志士的追問、哲理的追思:“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您月下獨酌,花間一壺,舉杯邀月,對影成三。這濃香的美酒讓您排解智者的孤獨,“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酒中豪飲,月下放歌。您醉乎?醉也非醉也,以醉眼看朦朧世界,舉世皆醉您獨醒啊,先生!

  誰說您是一書生?您懷濟世之才,抱治國宏愿,為天下蒼生一展自己雄才大略。奔長安,遇知己,放翰林,應對外使,揮灑自如。天下儒者,誰不仰慕您的才華,誰不艷羨您的時運。可您骨子里就是一個讀書人,就是一介書生,“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您傲視朝野,您讓力士脫靴,國忠研墨,您怎能長安久居?賜金放還,對您已是皇恩浩蕩,恩遇有加了。

  于是,您訪名山,游大川,伴明月,飲美酒,把酒放歌抒胸臆,仗劍獨行覓仙蹤。

  先生,我真想化一縷清風,與您結伴而行。我知道您是酒中仙客,“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我也斗膽執一支酒樽,與您對飲,感受您酒仙的灑脫。

  我默默坐在您的身邊,讀您月色般的容顏,您宏鐘般的朗朗樂音飄灑在月光下,飄散在晚風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真的感到被您的激情裹挾,腳下生風,立于云端,俯瞰這人間的勝景。

  一杯酒,一句詩,一段情。“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是您對人生苦短的慨嘆。人生是這樣短暫,又是這樣美好,我隱隱覺得這不能成為您的隱痛。您又順勢吟詠:“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您的自信,您的豪放,讓我看到了曠世飲者的豪氣。是的,您是飲者,我一下明白了,您所有錦繡般的詩篇,都是這美酒所賜予。“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您哪是一介書生,您是上天下到凡間的詩仙,您是天上的酒仙啊!您壓根就不應該居留長安,我覺得,一曲“云想衣裳花想容”,僅僅算作對凡間知音的一種回報吧。您就應該情寄秀美山川,足踏清風明月,豪飲金尊美酒,吟詠曠世詩篇。因為,只有這些,才是上蒼賦予先生您的使命啊!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手舉美酒何言愁,先生,干!

  (五)熟讀成誦,涵養情感。

  1.回扣單元標題:學生瀏覽《賞析指導》,在教材中找出對“因聲求氣”和“吟詠詩韻”的解釋。(教師明確:“因聲求氣”是指通過感受詩文語言的節奏來把握作品的精神,“吟詠詩韻”是指通過吟詠詩文的音韻來體味其中蘊含的情感。)

  2.背誦指導:①理清感情線索;②注意詩作層次;③把握停頓、節奏、重音、語氣;④朗讀時的角色意識。

  3.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六)鏈接相關,觸類旁通。

  1. 學生齊背李白《行路難·其一》(見本冊教材13頁),比較在情感變化上與本詩的相似點。

  2. 比較兩詩抒情方式的異同。

  六、說教學體會

  兩年的新課程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我有如下幾方面的體會:

  1.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尋求教學的突破口。詩歌部分和散文部分的教學,先從《中國古代詩歌發展概述》和《中國古代散文發展概述》入手,引導學生學習詩歌散文發展的歷史,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讓學生平時接觸到零散的古代詩文作品,與文學史的相關知識對接,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具體作品的研讀鑒賞時,能讓學生從宏觀上來把握作品。

  2.認真研讀文本,把握教材體例結構。教材仍按單元進行編排,每個單元由《賞析指導》、《賞析示例》、《自主賞析》、《推薦作品》等構成。

  在進行以單元為單位的學習中,首先引導學生研讀《賞析指導》,從《賞析指導》中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重點,學習欣賞方法,獲取古詩欣賞的具體指導。

  其次,對《賞析示例》精研細讀。《賞析示例》所選的都是經典的古代詩文作品,通過對“示例”作品的學習,讓學生品味古代詩文凝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引導學生既要借助教材中的賞析幫助自己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又要有自己的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學會賞析古代詩文作品的方法,學會能夠獨立賞析古代詩文作品。

  再次,《自主賞析》的作品,大膽放給學生,讓學生借助在《賞析示例》所學的方法,結合文后的“探究·討論”和“相關鏈接”進行獨立賞析,寫出賞析短文。

  3.在誦讀中“披文入情”。語文課堂應當充滿朗朗的讀書聲,古詩文的鑒賞評價更不能離開誦讀。古詩文的誦讀教學中,要靠教師的示范帶動,要靠教師的誦讀指導,要靠師生共同進入古詩文的境界中,“情動于中而行于言”,誦讀詩文,能夠培養對古典詩文的良好語感,能夠深切體會詩文的情感,聆聽作者的心音,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與作者發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升華自己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味。

  4.抓好課堂的讀寫訓練。高考中,詩歌鑒賞題是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展示對詩歌作品的理解,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讓課堂訓練與高考接軌,在學生閱讀、研討、揣摩、品味的基礎上,我常常要求學生拿起筆來,鞏固自己的思維成果,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寫出來,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成果機會,并現場給予指導和鼓勵。

  5.和學生一同享受“下水”的快樂。古詩文作品的解讀和鑒賞,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我和學生一塊讀,一塊寫,一起展示。既摸準了課堂教學的脈,又贏得了學生的尊重,提高自身的執教能力,我感到:老師,其實就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和學生一同成長。

  6.充分發揮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的輔助課堂教學的功能。實際教學中,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給廣大一線教師帶來了很大方便,幾年來,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不斷充實新鮮材料,始終與教學同步,幫老師備課,引導學生學習,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整合,注重教法與學法的指導,已經成為我市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輔資料。運用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老師們可以進行課前語言知識預習、課堂拓展訓練、相關資料延伸,也可以在具體教學中對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進行進一步整合,進行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使之更有利于課堂教學。臨沂市編《高中課程新學案》已成為語文課堂訓練的重要材料,成為語文課堂訓練成果展示的平臺。

  《將進酒》說課稿 2

  一、說教材

  《將進酒》是編排在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要是學習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的詩歌。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學習,了解李白和杜甫的創作風格。李白、杜甫是唐代詩壇上雙子星座。李白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杜甫沉郁頓挫、語言極其精練,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其中李白的《將進酒》是張揚個性的一首勸酒詩,學習此詩有助于同學更進一步理解詩人的思想及其詩風,由于此詩易有及時行樂、悲嘆人生的消極思想,如何看待這種思想,如何理解詩人的狂歌痛飲。通過對詩歌的學習,對同學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三階段的`語文學習,特別是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求要讀懂,還要求學生學會鑒賞。因此,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高中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念態度。據此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體會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鑒賞詩歌中比興、夸張等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聲情并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2)背誦課文,積累古詩文名篇名句;

  (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等名句。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學習并背誦古詩文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文學素養。)

  3、情感目標:珍惜現在的時光,培養學生勇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閱讀詩歌、背誦詩歌、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2)鑒賞此詩的比興、夸張等藝術特色。

  2、教學難點:

  這首詩整體基調是豪放的,但是詩中詩人的情感是復雜的,詩中一方面大喊“鐘鼓饌玉不足貴”表現出蔑視權貴世俗的人生態度,一方面又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負,學生對此又是怎樣看待的,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學生發表自我見解,加深對詩歌的主旨理解。

  二、教法和學法

  1、教學方法:我采用朗讀法,提問法,討論法,對比法等,使學生動口動腦,積極思考,踴躍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手段上,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制作七個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2、學法: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再由學生自主鑒賞,教師指導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展示課件一)導入

  (二)解題:將字的讀音、字義并聯系《詩經衛風氓》詩句“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中將的意思加深對詩題的理解。 (三)解題之后請一位同學朗讀一遍李白的這首詩,讓其他同學注意他朗讀時的字音和節奏,明確個別字詞讀音。(展示課件二)

  (四)討論的問題,理解詩意和詩人情感變化

  1、讓學生依據詩歌的內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后的李白

  可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并說出你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老師明確

  形象:大醉,酣臥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展示課件三)

  2、李白為什么要這么狂喝痛飲啊?從詩歌的內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學生討論后老師明確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銷萬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3、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學生討論后老師明確寫作背景進行解釋

  4、播放朗誦錄音(展示課件四)讓學生找出李白的愁懷在詩中具體表現為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及相關的句子學生討論后老師明確并板書

  悲傷

  歡樂(展示課件五)

  酒→愁→ 憤激

  狂放

  5、課堂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讀李白的這一首《將進酒》飲酒詩確實能讓我們產生的審美感受,但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還是一種消極行為。這種豪放不羈的灑脫一但與酒結緣是要以付出生命的健康為代價的。所以,敬其人,好其詩,卻不可模其行。正所謂美酒誘人,可不要貪杯呦!

  6、課堂練習(展示課件六)

  7、課后練習(展示課件七)

  《將進酒》說課稿 3

  一、本詩在教材中的地位及特點:

  高三階段對詩歌的學習不能僅限于讀懂而要鑒賞。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他的古體詩和七絕尤為后人所稱道。《將進酒》是一首鮮明體現詩人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為快,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李白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蘊涵其中的開闊與曠達打動人心而又引發思考。教材雖然是一個例子,但又是一個很特殊很重要的例子。李白及李白的詩歌學生較熟悉,以此為例培養學生理性的鑒賞詩歌,學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會更好。

  二、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高二詩歌單元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對詩歌不感興趣,很少能深入挖掘,而詩歌本身表達含蓄,跳躍性又大,學生對詩歌產生了敬而遠之望而卻步的態度,這節課就要以《將進酒》為例結合實踐滲透學法激發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體會詩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在情感及潛在的郁怒情緒。

  2、體會李白詩歌夸張的藝術手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聲情并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2、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分析的能力。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勇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整體內弄,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學難點:發表對李白痛飲狂歌的見解,從而加深學生對詩歌主旨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授之以魚”的基礎上“授之以漁”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和學生共同鑒賞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帶著問題讀這些方式使學生在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在突破學習目標的鑒賞中力圖結合時代背景體會情感、感受形象。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采用朗讀、討論、質疑這些方式使學生動口動腦。教學手段是多媒體。

  五、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是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根本途徑,因此本節詩歌教學也十分注重學法的滲透:1通過強調朗讀加強學生讀的意識,尤其是詩歌這一體裁。2李白其人及其詩歌學生略知一二,通過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加深學生對詩人的了解和對作品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詩仙是哪位大詩人,酒中仙又是誰的自稱?李白一生詩酒相隨,“李白一斗詩百篇”而又“舉杯銷愁愁更愁”。大濟蒼生而又處處碰壁的李白有悲嘆,有憂愁,但李白畢竟是李白,他的悲愁不是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不是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也不是賀鑄“一川煙草,梅子黃時雨”的愁,李白的憂愁中有達觀,李白的憂愁中有豪放,《將進酒》就是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

  說明:《將進酒》是鮮明表現詩人個性的勸酒詩,導入時將詩和酒聯系起來,既關照了全詩內容,又感受了詩人飲酒悲歌的形象,更主要的是突出李白的悲而不傷,憂而不愁的開闊、曠達,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

  (二)多媒體展示配樂朗誦,同時,展示于本詩相關的`畫面,如李白狂歌圖、黃河奔流圖等。

  說明:朗讀詩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教材也非常重視誦讀和背誦,朗讀錄音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讓學生整體感知又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和感情中。

  (三)學生準備后,指明朗讀詩歌

  (四)師生研討,完成教學目標

  師:《將進酒》中的“將”是什么意思,從內容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首什么詩?

  說明:學生根據注解和預習提示首先明確這是一首勸酒詩,這樣才能照應導入,也讓學生有整體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學會讀書,從注解、預習提示、課后習題、補充知識等篩選有用的符合要求的信息。

  師:雖然是勸酒詩,詩人一落筆卻先寫了一個什么闊大的場面,詩人在描寫時視角是什么樣的?山巔俯瞰詩人聯想到什么?

  說明:這一問題的設計主要讓學生感受詩人的慷慨生悲并不是沒來由的,而這來由與悲嘆構成了詩歌的“興”的手法。讓學生通過具體分析感受“興”的手法的特點:“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師:整日窮愁并非李白本性更何況白發如絲悲無益,所以詩人的情感陡然變化,哪個詞表明詩人從悲嘆中跳出來,這個“歡”字控制到哪句?

  師:“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不同于凡夫俗子的一醉方休,你怎樣理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說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中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事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設計此問讓學生通過討論,透過現象看到詩人的這種蔑視權貴、建功立業的心志和報負。

  師: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酣暢淋漓地向友人一吐為快,李白狂歌的12句話根據感情的不同可以怎樣分為兩個層次

  說明:讓學生以感情為標準劃分層次,還是繼續體會詩人感情上的起落,只不過由悲到歡這一感情變化過程很明顯,學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而這兩個層次中作者的激憤與狂放并沒有明顯的語言標志,問題難度的加大會讓學生知難而進,深入探究,準確與否畢竟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如不準確或不到位可做如下啟發:

  師:第一層次中直接表明詩人態度的詞有哪些?(“不足貴”和“不復醒”)“鐘鼓饌玉”指什么,“鐘鼓饌玉”真的不足貴嗎,詩人說富貴不足貴是出于什么,詩人為什么愿長醉不醒?請大家聯系背景思考這個問題。

  說明:電腦屏幕打出寫作背景。這首詩大約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年唐玄宗眈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

  師:所以這兩句集中表現了詩人的什么情感。(激憤)

  師:詩人的激憤不僅是為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和自己命運相同的古來圣賢,古來圣賢皆寂寞,豈止寂寞,為人民苦難疾呼甚而拋灑熱血的經天維地之才大有人在,請學生追念歷史長河中可親可敬的他們,請舉出你崇敬的抑郁不得志的古來圣賢。

  說明:通過此環節激發學生對那些有經天緯地才能的大圣賢的深刻理解,感受他們壯志難酬的苦惱。

  師:古來圣賢不計其數,何以偏舉陳王?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郁不得志的圣賢中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猜忌,這是典型其一;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是典型其二。

  師:第二層次的內容是什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盡顯詩人怎樣的氣魄?

  師: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激憤,轉狂放,最后結穴于“萬古愁”,但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什么?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明確什么是感情基調。基調,指的是一篇作品整體上感情色彩或氛圍。這首詩初讀一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后,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占主導地位,確切的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激憤。

  (五)體會藝術特色:詩人好用夸張寫法,這和他的浪漫氣質和狂放性格有關,所以不使人感到言過其實,試從這首詩中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將進酒》說課稿 4

  一、教材分析

  1、本課的地位與作用。

  《將進酒》是編排在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文,本單元主要是學習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的詩歌,了解他們不同的創作風格。李白是唐代詩壇上的一座高峰,他的詩飄逸豪放、語言流轉自然,為后人稱道。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過李白的《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文,而《將進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鮮明體現詩人風格的勸酒詩,李白飲酒悲歌,一吐為快,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詩人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學習此詩,有助于同學們更進一步理解詩人的思想及其詩風,而如何理解詩人在詩中所表現出來的狂歌痛飲、悲嘆人生的感慨,對于同學們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教學目標。

  高三階段的語文學習,特別是古詩詞的學習,不僅要求讀懂,還要求學生學會鑒賞。因此,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自身特點和學生現有知識能力儲備,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積累文言詞語和古詩文的名句,提高古詩文文學素養。(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等名句)。

  ②理解李白詩歌中比興、夸張的等藝術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培養學生聲情并茂、準確傳達情感的朗讀能力

  ②培養學生篩選信息,抓住關鍵詞進行分析的能力

  ③反復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課文。從中體會詩人感情的起落,感受詩人充實深厚的內在情感及潛在的郁怒情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珍惜現在的時光,培養學生用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教學重點

  根據語文學科和詩歌體裁的特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①閱讀詩歌、背誦詩歌,體味詩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①啟發點撥法。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朗讀,并帶著問題去讀。同時通過討論和提問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了解詩歌主旨,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②美讀感知法。新課標重視感性層面,重視美讀,按照“音讀、意讀、情讀、美讀”的閱讀過程與學生共同體會詩歌情感,感受詩歌形象,讀出語氣、語調和韻味。在美讀中,體會“夸張”的藝術手法在詩歌中的作用,通過拓展練筆,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

  ③分小組討論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詩歌內容進行交流和討論,充分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④多媒體演示法。借助圖片、音樂等音像資料,制作課件,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以便營造一種情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⑤板書輔助法。

  2、學習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后繼續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我將采用這樣的學法:

  ①讓學生充分預習,運用參考書等資料對李白其人及作品、本詩的創作背景等做一定了解,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為上課的相關環節做好準備。

  ②通過對朗讀的強調來加強學生對讀的意識,尤其是詩歌這一體裁,加強學生的韻律感。

  ③結合自主、合作、質疑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歸納詩歌背誦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1。第一環節: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求知欲同樣是學生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我將這樣導入:

  在中國詩歌史上,詩與酒總是相隨相從的,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許多詩人在飲酒忘卻人間痛苦憂愁之后便借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翱翔,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有關酒的詩篇。因此,可以用多媒體快速向學生展示幾條與酒有關的詩歌名句,如魏晉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唐代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北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讓學生感知到詩與酒的關系。然后展示杜甫的《酒中八仙歌》對李白的描寫的名句,“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配以李白狂歌圖或黃河奔流圖,讓學生對李白飲酒的形象有一個感性認識,導出本課馬上要學習的這一篇酒助詩興、筆酣墨飽的豪放之作《將進酒》。

  2。第二環節:預習檢查

  ⑴請學生介紹自己所了解的李白,簡單地分析評價李白。

  ⑵談談自己讀了這首詩后的感受或者提出自己的疑問。

  3、第三環節:新課研習

  第一步:課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紹。“知人論世”在文學類作品的教學中是必要的。對

  詩人生活背景、遭遇做適當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走入詩人的內心,設身處地地深入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同時,學生在接受課件基本背景介紹的時候,才可以檢查自己在預習中的不足或理解有誤的地方,得到及時的反饋性指導和補充。

  第二步:解讀題目,多媒體展示配樂朗誦,讓學生對詩歌已經有初步的整體感知,然后老師逐字逐句指導朗誦,解決生字難字,帶領學生一起朗讀詩歌。

  第三步:由學生自由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思考幾個問題:本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詩人是

  怎樣飲酒的?詩人在飲酒的時候內心感受如何?我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應該有怎樣的情緒變化?通過邊朗讀邊思考的方式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思考主動性,為學生參與后面的鑒賞品評做好準備。

  第四步:個別學生朗讀,仔細體味詩人情感變化,引導學生體味出詩歌由悲轉喜、轉狂放、

  轉激憤、再轉狂放的情感變化。老師只適時啟發點撥。

  第五步:鑒賞品評(解決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積極性,指導學生結合剛才自我朗讀時對幾個問題的思考結果,一起探討和理解詩歌主旨和情感。

  (1)感情上大起大落。可指導學生按詩人情感將詩歌劃分為四個層次:

  ①開頭四句寫悲。流光易逝,生命如朝暮之間一般短促。

  ②“人生”以下六句寫歡。詩人深知“白發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立即轉悲為歡。

  ③“鐘鼓”以下六句寫激憤之情。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由歡樂轉激憤,想借此把長久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宣泄出來,為結尾“萬古愁”埋下伏筆。

  ④“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狂放到了極點。這種狂放剛好照應了前面的“千金散盡還復來”。實質上,這種狂放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用“同銷萬古愁”結尾,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2)體會藝術特色。讓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在課文中勾畫出課文中夸張手法的運用,仔細體味夸張的藝術手法所帶來的創作效果和閱讀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詩人李白的浪漫氣質與他豪放飄逸的詩風。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用“朝如青絲暮成雪”表現人生短促等。

  4、第四環節:課堂小結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改變傳統的教師總結學生被動聽教學模式,為學生小結教師適時引導補充,這樣,既強化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歸納和概括能力。最后讓學生再次全體朗誦全詩,嘗試背誦,再次整體感知全詩情感。

  5、第五環節:作業安排

  (1)對全詩進行反復朗讀已至成誦。

  (2)盡量揣摩李白在狂飲時的內心情感變化,以現代白話文的方式用第一人稱(如果“你”

  就是當時的李白)寫一段小文。

  五、板書設計

  《將進酒》

  悲——歡——憤激——豪放

  我今天說課《將進酒》就全部結束了,如有不妥之處,請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將進酒》說課稿 5

各位專家、評委:

  上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將進酒》,《新課標》對閱讀與鑒賞的要求是:發展獨立閱讀能力,注重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新課程理念下怎樣進行有效教學,引導學生進入美的意境?我從如下幾個方面說一下我的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為《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三單元的開篇課。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進入詩詞的情感世界。作為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將進酒》對后面的詩歌學習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學生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習并掌握“因聲求氣、吟詠詩韻”的方法,才能在后面的詩歌賞析中更好地運用并實踐它。《將進酒》是李白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內心的情感。李白當時與朋友岑勛在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喝酒,飲酒悲歌,一吐心中塊壘,既有治國齊家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他傲世的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又使全詩悲而不傷,憂而不愁。

  【學情分析】

  學生對李白的詩歌積累較多,對《將進酒》也很熟悉,但還只是停留在積累名言佳句的層面上,很少體味詩歌的“韻味”,還缺乏審美品位和文學鑒賞能力。 在“原始的起點”與詩歌鑒賞之間缺少聯系的“橋”。而教師要幫學生建起這座“橋”。這個“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建設,從認知階段到解讀階段再到鑒賞階段,由“表”及“”里,體會詩歌音韻美、意境美、語言美、思想情感美。

  【設計理念】

  1、發揮選修課的特質,培養學生誦讀鑒賞、自主探究的能力,自主獲得審美體驗。

  2、營造一個開放性、真實性、動態生成的課堂。

  3、善于設疑,并激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激發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4、帶領學生走進語文美的殿堂,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對詩句的鑒賞來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2、培養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語及知人論世的方法分析鑒賞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以讀帶講、以講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中詩人情感的起伏變化。

  2、課上激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難,師生共同探討釋疑,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詩中蘊含的真實而豐富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走近李白”的過程中獲取寶貴的精神財富。

  【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品味詩歌中情感激越跳蕩、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教學難點】

  在質疑釋疑中發揮聯想和想象,再現詩的意境,領會詩中宏大廣闊的意境美。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學法】

  1、誦讀法——把握語言特色, 感受美

  2、導讀法——感悟作者情感,體味美

  3、點撥法——還原詩歌意境,鑒賞美

  4、質疑法——主動質疑問難,發現美

  據本單元的要求以及詩歌教學的特色,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多種形式并用(自由讀、齊讀、朗誦、學生評價、老師指導、聽名家配樂朗誦),在誦讀中進入詩人情感世界,突破重難點;學生質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難得”。學生問在疑問處,教師講在關鍵時,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知

  1、一個驚心動魄的開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一從空間夸張,一從時間夸張。真是“巨人式的感傷”。

  2、兩處用典:(1)烹羊宰牛且為樂 (2)陳王昔時宴平樂。

  3、三種主要情感:

  (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

  (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郁積在胸的不平之氣。

  4、四個層次的感情脈絡:

  (1)感傷之情 (2)歡樂之情 (3)憤激之情

  (4)狂放之情 5、五處典型夸張

  二、為引導學生對以上五個方面做到深層次感知,我設置如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掀開中國文壇的紅蓋頭,酒香隨清風徐來。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李白的勸酒詩也是古代宴飲詩中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今天就讓我們借薄薄的一頁紙,傾聽李白心靈深處吶出的《將進酒》。 (二) 以讀帶思,精心設疑

  教師要深度備課,立足教材內容挖掘美的因素,巧設“引路點”,喚起學生對美的向往。 根據本單元的要求以及詩歌教學的特色,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多種形式并用(自由讀、齊讀、朗誦、學生評價、老師指導、聽名家配樂朗誦),在誦讀中解決如下問題:突破教學重點——體味詩歌中情感激越跳蕩、跌落起伏的抒情美

  【問題一】李白為什么要這么狂喝痛飲?從詩歌的內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問題二】嗜酒反映著李白的失意人生,聯系李白的人生經歷,分析他為何會如此失意? (引出李白被排擠的史實,進而引導學生知人論世,與詩人做心靈的對話)

  李白有“濟蒼生,安社稷”的雄心壯志,30歲時第一次到長安,但四處碰壁,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當他離開長安時寫下了一首詩《行路難》,最后一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42歲時他第二次進長安,這次是“奉詔入朝”,他躊躇滿志: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但他進京后才知道自己不過是充當為唐玄宗裝飾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最后李白由于受到排擠,被“賜金放還”。第二次離開長安后,他也寫了一首詩《夢游天姥吟留別》,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理想再次破滅,不能施展抱負。而《將進酒》這首詩是他在第二次離京后八年后寫的,那時李白大概50歲。李白當時與朋友岑勛在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喝酒,這是安史之亂前四年,朝廷已是一片黑暗。唐玄宗不理政事,朝政先后交由李林甫與楊國忠把持,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朝政已經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李白當時與朋友岑勛在元丹丘的穎陽山居喝酒,因感嘆時光流逝,自己功業無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憤填膺,在酒酣胸膽開張之時,借《將進酒》之調,吟出此千古絕唱。李白借酒興詩情,盡吐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氣。

  【問題三】李白自稱“我本楚狂人”,杜甫說他“痛飲狂歌空度日”,如何理解李白的“狂放”?

  【問題四】如何評價李白在失意的暮年還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高度自信的豪邁詩句?對后世有何影響?

  (此處結合學生早已掌握的《早發白帝城》,感知李白暮年仍渴望有所作為的自信與豪邁) 利用質疑法,解決如下問題,突破教學難點——領會詩中宏大廣闊的意境美

  2 【問題五】李白為什么說“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歷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賢”,留名的“飲者”,李白為何單說曹植呢?

  (說明:此環節讓學生體會作品中作者所用材料的典型性。在遭遇排擠,抑郁不得志的圣賢中曹植記不得意于乃父,又不見用于乃兄,備受猜忌,此其一;陳王與酒聯系較多,此其二。陳王詩才出眾,七步詩即為明證,與詩人更加相似,此其三。李白與曹植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詩才敏捷,才華橫溢,遭受排擠和壓抑而命運坎坷,大志難酬而沉溺酒鄉。曹植《名都篇》中有“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的詩句,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問題六】體會一個驚心動魄的開端,詩人用怎樣的手法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現詩歌的意境,并在此環節中體會李白詩歌中大意象的運用。

  (四)拓展延伸 啟迪心智

  1、在李白廣為傳誦的名句中,你最喜歡哪句?在這名句的背后,站著怎樣的一個李白?用一句妙語點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走近李白,獲取寶貴的精神財富及文化熏陶)

  2、酒中寄予的心靈苦旅——李白、李賀詩歌《將進酒》對讀

  (設計意圖:在掌握《將進酒》誦讀要領的前提下,進行對比鑒賞,提升審美能力)

  (五)、教師課堂小結

  這就是李白,那個醉出一個詩仙,灑出千古詩章的李白。他用手中如椽巨筆奏響了唐代詩歌的最強音,若聞天籟,令人思之,慕之,拜之,神往之,傾倒之。他選擇了眾星璀璨的“詩唐”,非但沒有淹沒于群星交會的輝煌,反而成為眾星爭輝中的焦點。在他身上,濃縮了唐代詩歌的精神特質。

  三、自選作業

  布置不同角度和難度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

  1.對《將進酒》做到熟讀成誦;

  2.在李白其他的作品中進一步品情悟境,知人論世。

  四、板書設計:引導學生結合詩中李白情感的變化繪出曲線圖,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李白感情的曲折復雜性。進而熟知李白,感知李白,與李白做心靈的對話與交流。

  五、教學評價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置了兩種評價方式。

  1、關注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成果,教師給予激勵性評語。

  2、根據作業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與調整】

  教學過程中及時關注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程度,指導學生在誦讀中體現出情感的變化,并熟知李白,知人論世。對學生存在困惑的地方教師應及時進行點撥,并進一步調整教學的呈現方式及方法手段。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思考和處理,有不當之處,懇請得到各位專家的指正,謝謝!

  《將進酒》說課稿 6

  一、教學設計的憑據

  1、說教材

  《將進酒》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第二課。該單元主要學習李白和杜甫的詩。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詩壇上兩座并立的高峰,學習本單元,讓學生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并著重領會他們不同的藝術風格。

  2、說學情

  雖然處于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和《高中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更要求學生學會鑒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重點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3、說教學理念

  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學生已有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重視討論交流及合作,重視自主探究的習慣的培養。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都有發展,有進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二、教學設計及其理由

  總體設計及其理由

  (一)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認識,再加上《將進酒》情感線索較為明晰,學生可以找到相關詩句進行分析,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將設計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達到背誦全詩的目的。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新課標倡導的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得知識。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把課堂當做自我展示的平臺,我設計的教法是:

  (1)誦讀指導法

  (2)提問分析法

  我的過程與方法將在以下的說課中進行解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李白樂觀自信的精神。

  (二)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閱讀詩歌體味詩人情感(契訶夫曾說:“冷漠無情就是靈魂的.癱瘓,就是過早的死亡。”)

  (2)鑒賞此詩的比興、夸張等藝術特色。(根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培養學生鑒賞文學作品能力的要求。)

  2、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可知,本詩雖是李白的代表作,但也是爭議最大的一篇。創作此詩時,詩人處于積極用世和懷才不遇、向往官場和蔑視權貴的矛盾之中。所以學生稍有不慎,就會理解為詩人想表達的是及時行樂、悲嘆人生的消極思想,從而對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本詩的教學難點在于:

  體味作者思想情感的復雜性、矛盾性,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學生發表自我見解,再由教師引導,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說教學法

  1、說教法

  2、說學法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所以課堂教學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在師生互動中生成好的課堂效果。鑒于此,我設計了比較學習法,將本文與李清照的《醉花陰》相比,得出本文的愁緒中是含有激憤之情的。

  (四)說教學用具

  多媒體

  (五)說教學時數

  一課時

  具體設計及其理由

  (一)教學過程設計及其理由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3分鐘)

  精彩的導入可以創設一個好的課堂情景,因此我的導入語為:國人愛酒,桃園結義要一杯血酒,臨陣御敵要一杯溫酒,祭祖掃墓要三牲烈酒……倘若沒了這酒氣,不知要少掉多少韻味。醉酒有雅俗之分,楊玉環望月迎風,醉得儀態萬方;武松仰脖抖腕,酩酊大醉,可謂是醉態萬千,然而文人有像歐陽修那種與酒無緣的飲少則醉,未飲先醉;也有李白那種放蕩無羈的狂飲爛醉,酒醒何處不知道了,寶馬金裘也不要了,全拿去換酒喝了得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今天我們就來領略李白的豪情之醉。

  2、學生齊讀,教師范讀(8分鐘)

  為了幫助學生大致疏通文意,對文章思想情感進行初步感知。首先讓學生齊讀,并讓其在朗讀過程中為生字詞注音,使其對課文有初步感知。然后由我范讀,糾正學生朗讀中的錯誤。

  3、積累知識,加深理解(10分鐘)

  首先對難點字詞如“將”“饌”“沽”等進行解釋,比如“將”字,我會聯系《詩經衛風氓》詩句“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中將的意思加深學生對詩題的理解,然后最后講解本詩的表現手法和藝術特色。

  4、聯系作者,把握情感(22分鐘)

  狄德羅曾經說過:“感情淡薄使人平庸。”所以,這一環節我將重點講解。對感情的整體把握可以找體現感情的關鍵字眼“悲” “愁”,而分析愁情產生的原因才是關鍵。

  ①我把過渡提問語設計為:當一個人愁腸百結時,排解的方法有很多,而酒就是解愁的一個良方,當曹操求賢才不得時感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就連女詞人李清照面對國破家亡夫死時也端起了“三杯兩盞淡酒”。那李白到底有哪些愁?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從具體詩句中說出你體悟到的是何種愁情?并說說你的理由!(聯系李白的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人生理想)再引導學生分析感情:人生苦短、懷才不遇。

  ②為了進一步理解李白的愁,我設計了一個比較閱讀的環節。通過與李清照《醉花陰》中愁緒的對比,體會李白的愁中是含有激憤之情的。

  5、小結新課,學以致用(1分鐘)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還在于學生是否有所收獲,所以我的小結語為:一首《將進酒》,李白留給我們的,不僅是優秀的詩篇,還有他那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豁達之情,李白的詩我們要品,李白的人生態度我們更要學。

  6、布置作業(1分鐘)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初步實現單元教學目標。我布置了以下兩個作業:

  1)完成課后習題。

  2)預習杜甫的《兵車行》,試體會李白與杜甫不同的創作風格。

  (二)板書設計及其理由

  明德博學篤行創

【《將進酒》說課稿】相關文章:

將進酒說課稿08-06

將進酒說課稿09-08

《將進酒》的說課稿07-04

李白《將進酒》說課稿08-17

《將進酒》說課稿范文11-12

將進酒說課稿(6篇)08-12

將進酒說課稿6篇06-18

《將進酒》參賽課件及說課稿09-12

《將進酒》說課稿3篇10-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 亚洲高清乱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