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人與海鷗》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老人與海鷗》是小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文章。本組課文向我們講述了發生在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展示了動物豐富的情感世界,讀來令人難以忘懷。
1、課文簡說。課文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飛到昆明越冬的紅嘴鷗。從此,老人與海鷗結下了不解之緣。每逢冬季來臨,海鷗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趕赴約會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鷗,風雨無阻。他視海鷗為兒女,給它們起名字,喂餅干,照顧傷病的海鷗。久而久之,海鷗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鷗們在老人的遺像前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后又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兒女”,不忍離開自己的親人。
2、課文結構清楚,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通過老人喂海鷗、呼喚海鷗的名字、與海鷗親切地說話等事例表現了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后一部分則通過老人死后,海鷗在老人遺像前翻飛、盤旋、肅立、鳴叫等悲壯畫面,展示了海鷗對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這篇課文所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兩幅動人的畫面,更是那無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動。課文語言樸實,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讀過的人無不為人與動物這樣真摯的感情而動容。
二、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經過五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理解課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我班學生多數思維較活躍,課堂上敢于發表個人的見解。孩子天生就喜歡小動物,每個人與動物之間都可能發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難忘的事,所以學習這篇課文,很容易和學生產生共鳴,教師只需精心設計好問題,引領學生自主的探究,發表個性化的見解。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要關心個體差異和共同的學習需求,要保護好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意識。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并進行語言積累。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讀、有感情的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
(2)通過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
4、教學重點: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5、教學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
一)品讀送別段,感悟海鷗情
過渡:海鷗善解人意,是人類的好朋友。海鷗把老人當朋友,老人把海鷗當親人,海鷗已經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導入課文)
1)學生自讀15~17自然段,感受海鷗送別老人的內容。
2、提出自讀要求: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你又怎樣的感受?進行批注。
3、學生再讀課文,快速閱讀,勾畫出相關的語句,在書的空白地方寫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4、小組內進行交流。
5、全班交流。(進行交流感悟的同時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指導。)
二)深情朗讀,升華情感
1、學生自己深情的朗讀觸動自己心弦的段落。
2、指名朗讀。
三)表達祝福海鷗老人,出示CAI課件。
1、老人離我們而去了,許多人來送他,沒有悼詞,沒有哀樂,只有那張與海鷗一起的照片相依相隨,你想不想來祝福一下老人?假如你是海鷗,你會怎樣祝福老人?假如你是人們,你會怎樣祝福老人?
2、如果那位老人此時會說話,他會說什么?(預設答案:老人可能會說:再見了海鷗,我的朋友;孩子們,人類是愛您們的……)
四、總結話和諧,激發和諧情
1、我們回頭想一想,課文的作者是如何圍繞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情誼寫具體的,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寫的好,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啟發。
2、同學們,課文學到這,我想大家一定悟出了一點小道理,誰來說說?
五、拓展延伸
深化對本單元主題的認識:人類愛護動物,動物回報以愛。
1、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收集的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2、就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提出建議。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2
《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展現給我們是一個人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動人畫面,更是一段真摯的情感。為此,本課教學我以“情”為線索,以“讀”為抓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對話升華中,抓重點詞句,品重點文段,充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那份親人般的令人震撼的情。
一、說教學目標:
1、人文切入,品讀悟情,是這堂課的第一個教學目標。
語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讓每一篇課文提供給學生們的總是不同的閱讀感受。因此,我制定了在情感朗讀中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靈魂的課時目標。以讀為抓手,品詞品句,深入感悟,讓學生們充分領略著這個文本獨特的魅力。
2、語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語文教學讀寫不可分割的特點又決定了本課時的第二個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課文的細節描寫,學會如何真實具體地表達感情,并進行語言積累。
二、教學重點:
練習以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三、說教法
本篇課文感情真摯,文字流暢,特別適合學生讀中感悟,采用以讀悟情的方法將更利于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課文中描寫海鷗的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傳神,也十分感人。教學中我會將朗讀和體會結合起來,在學生品味理解課文后適時指導學生朗讀。寫應成為閱讀教學中不該淡化的環節,讀寫應有機結合。因此,我在教學中趁熱打鐵,進行了讀寫結合,在學生充分品讀感悟的基礎上,安排學生小練筆。讓學生把在學文中的真情流露記錄下來。
四、說學法
本節課,學生采用如下方法學習。
(1)用質疑法閱讀課文,通過邊讀,邊質疑的過程學到新的知識。
(2)勾畫、批注。通過圈化。品味重點詞句,讓學生體會蘊含其中的深厚感情。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想象法。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識,對知識的接受,點燃他們情感的火花。
五、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還是本著以“情”為線索,以“讀”為抓手而設計。大致可分以下幾大板塊。
第一板塊:復習回顧,激情導入。
通過回顧老人對海鷗的愛,為新課作鋪墊,同時在復習中,對文章寫作方法進行小結,也為本課時的領悟文章表達方法打下伏筆。
第二板塊:品讀課文,感悟深情
圍繞著一個問題質疑: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意想不到了。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讀、思、悟,讀去體會、感悟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教學時,不僅要實現讀中悟情的目標,同時在閱讀中訓練學生品詞、解詞、朗讀、想象等各種語文能力,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第三板塊: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在學生充分感悟了海鷗對都比那份意想不到的情后,以一張海鷗撲向老人遺像的照片引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白色旋渦中的小海鷗會做出刮目相看的舉動,會鳴叫些什么?設計意圖一是為文本的第18自然段省略號內容進行補白,同時也是為了讀寫遷移,用所學到的寫法運用于練筆之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一板塊:同時,老師教給了學生多種方法搜集資料的方法,達到揚情寓意的效果。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相關文章:
老人與海鷗的說課稿10-04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07-12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06-19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09-13
《水調歌頭·盟鷗》賞析08-17
《水調歌頭盟鷗》賞析08-30
《老人與海鷗》說課稿范文11-08
水調歌頭盟鷗賞析古09-11
水調歌頭盟鷗辛棄疾賞析07-11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賞析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