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梁實秋簡介內容欣賞
梁實秋《雅舍》賞析情暖無寒室——梁實秋《雅舍》賞析體驗是賞析的基礎。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梁實秋簡介內容欣賞,希望對你有所借鑒作用喲。
為了賞析,我們必須首先進入到作者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的具體感受中去。抗日戰爭爆發之后,國min黨政府成立國民參政會,梁實秋被聘為參政員。北京落入日本侵略者的虎口之后,他離別一家老小,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由香港到漢口又由漢口到重慶。與此同時,他被國min黨政府教育次長張道藩聘為教育部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中小學教科書組主任,此后入國立編譯館。開始抗戰八年在重慶的生活。這里,我認為應當注意兩點:
一、梁實秋是愛國的?谷諔馉幈l,他結束了相對平靜的優裕生活,離開北平的親人,過客居在外的清冷、孤寒的生活;
二、對于這時期自己清冷、孤寒的生活,他主要是從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國家與民族的共同苦難來感受的。國民參政會雖然是國min黨專制統治下的一個民主花瓶,雖然是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設性的機構,但在一向受統治者冷落、歧視乃至迫害的中國知識分子中,尤其對于像梁實秋這樣的“重人情”的知識分子來說,參政員這一身份不能不是一種殊榮。國min黨及其下屬官僚對他的“重視”和“關心”,使他在本民族內部感到了溫暖。顯而易見,這種心理因素與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特別是左翼知識分子是不同的。但正是這種從民族內部“人情關系”中獲得的溫暖感受,對他的清寒乃至困難的客觀物質生活起了一種化解、一種消溶、一種稀釋作用。
在《雅舍》一文中,我們處處感到這種化解、消溶和稀釋的痕跡。也可以說,這是《雅舍》一文的最顯著的思想特色和藝術特色!把派帷笔橇簩嵡镌谥貞c北碚時的居所。關于它,梁實秋自己曾有過一個簡要的介紹:“因為要在北碚定居,我和業雅(龔業雅——引者)、景超(吳景超——引者)便在江蘇省立醫院斜對面的山坡上合買了一棟新建的房子。六間房,可以分為三個單位,各有房門對外出入,是標準的四川鄉下的低級茅舍,窗戶要糊紙,墻是竹篾糊泥刷灰,地板顫悠悠的吱吱作響。烽火連天之時有此亦可棲遲。沒有門牌,郵遞不便,因此我們商量,要給房屋起個名字,我建議用業雅的名字,名之為‘雅舍’。
雅舍命名之由來不過如此,后來我寫的《雅舍小品》頗有一些讀者,或以為我是自命風雅,那就不是事實了!保ā栋棕埻踝蛹捌渌け表张f游》)在這里,我們必須體驗到的有下列一點:正是在抗戰時期的顛沛流離中,正是在風雨飄搖的苦難日子里,梁實秋才與這座“四川鄉下的低級茅舍”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是它,在烽火連天之日給了作者以棲遲之地;是它,使作者得以在他鄉躲避風雨,阻擋嚴寒。不論它是何等的寒陋、何等的破敗,但作者在漫長的日子里所獲得的安適和溫暖卻是它給予的。它不但是作者全部物質生活的主要依靠,也是作者整個心靈的主要慰安。在日日夜夜的相處中,作者在實際的生活和內在的心靈上都與“雅舍”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成了作者朝夕與共的朋友和伴侶。
它給了作者以心靈的慰安,作者也對它懷有溫暖的情意。在這時,社會的情意與物質對象的情意融為一體了,主觀感情對象化為客觀物質條件自身的特征!把派帷眱叭怀闪俗髡叩囊粋朋友和情人,雖然寒傖和簡陋,但不令人感到畏懼或煩厭。作者對它的溫暖的情意,化解了它的弱點和不足。從以上兩個方面我們知道,《雅舍》一文的核心不在“舍”之“雅”,而在作者“意”之“暖”,“情”之“切”。統觀全文,我們首先感到的是該文的這樣一個特點,即:作者寫“舍”之“雅”、之“美”、之“愜意”者實未著幾語,通篇寫的幾乎盡是它的“敝”、它的“陋”和它的不適不于居住的特點。但在這全部的描寫里,我們感到的卻是雅舍的可愛、可親,并絕不生一絲憎惡它、厭煩它、疏遠它的感覺。在這里,包含的是藝術的辯證法,是作者的藝術匠心,而這種藝術匠心只能產生在作者真實的情緒和情感中。
我們說《雅舍》主要思想特征和藝術特征是用主觀感情的溫暖化解、消溶、稀釋了客觀物質生活的清寒乃至困難,其具體表現就在這種藝術描寫的特點上。人們通常有一種錯覺,認為一談到某物的缺點和不足便是對它的厭惡和否定。這實際是一種過于粗疏的感受,并且往往是心胸狹窄、有過分的自戀傾向的人的錯覺。實際情況遠非如此。一個年輕的母親是多么喜歡向鄰人告白她的幾歲的兒子所犯的一系列錯誤呵!一個要好的朋友是多|||雅舍梁實秋到四川來,覺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經濟。火燒過地磚,常常用來做柱子,孤零零地砌起四根磚柱,上面蓋上一個木頭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單薄得可憐;但是頂上鋪上了瓦,四面編了竹籬墻,墻上敷了泥灰,遠遠地看過去,沒有人能說不像是座房子。我現在住的“雅舍”正是這樣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說,這房子有磚柱,有竹篦強,一切特點都應有盡有。講到住房,我的經驗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廈”,“一樓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間”,“茅草棚”,“瓊樓玉宇”和“摩天大廈”,各式各樣,我都嘗試過。我不論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對那房子發生感情,非不得已我還舍不得搬。
這“雅舍”,我初來時僅求其能蔽風雨,并不敢存奢望,現在住了兩個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已漸漸感覺它并不能蔽風雨,因為有窗而無玻璃,風來則洞若涼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來則滲如滴漏。縱然不能蔽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
【梁實秋簡介內容欣賞】相關文章:
梁實秋簡介09-19
梁實秋的簡介10-07
梁實秋作家簡介08-08
梁實秋簡介資料01-20
梁實秋雅舍簡介08-15
梁實秋《談吃》簡介10-14
梁實秋資料簡介08-16
梁實秋經典散文欣賞09-23
梁實秋雅舍小品簡介06-11
梁實秋《廉》原文欣賞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