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劉禹錫和白居易唱和詩的藝術特色
在中晚唐詩壇上,以劉禹錫、白居易為代表的唱和詩創(chuàng)作可謂風靡于一時。
作為中唐時期杰出的詩人,劉禹錫、白居易均在詩壇上享有盛名。陳寅恪先生曾說:“樂天一生詩友,前半期為元微之,后半期則為劉夢得。”以唱和詩為例,可見劉白二人的深厚感情。唱和詩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創(chuàng)作體裁作品,在傳統(tǒng)詩歌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要全面古人的思想世界以及文學創(chuàng)作動態(tài),有必要研究唱和詩,尤其是在中晚唐時期里,劉白二人的唱和詩活動就值得我們去認真探究。本文將從體裁運用、風格互仿等層面淺析劉白唱和詩的藝術特色。
一.體裁運用
劉、白二人作為一代文壇英寸,在唱和作品中,二人自然會運用到多種體裁,諸如古體詩、近體詩均有涉及。尤為特殊的是,二人除了詩歌唱和體裁之外,還有詞體的唱和,即《憶江南詞》的唱和詞。這兩首詞被后人一致認為是“詩人‘依聲填詞’的最早自白”i,而筆者以為,這種詞體唱和亦是劉、白詩風成熟的標志之一。
《憶江南詞》所配音樂為燕樂,白居易依聲填詞,改名為《憶江南詞》。后來它又有許多別稱,如《望江南》、《春去也》等詞調。其名目雖多,但詞調依舊為單調,詞體形式為二十七字、五句,長短依次為三、五、七、七、五言,平仄層次錯落,通首平韻,且三、四句相互對仗。
劉禹錫受此影響,亦作《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附和。由于劉禹錫長期處于貶謫之地,所以他沒有白居易那份閑情逸趣,因而,詩人在傷春而兼懷人中,語言雖俏麗,感情卻深沉婉轉,這使得他的這首詞具有婉麗之風韻。因此,況周頤評價劉禹錫詞說,其詞“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二.風格互仿
劉白二人唱和時間一長,其詩風必定會在互相感染、互相促進。從總體上看,白詩受到劉禹錫詩風的影響,其詩風趨于凝練含蓄,而劉詩受白居易詩風的影響亦有趨于平易淺近的傾向。
1.白居易仿效劉禹錫的凝練含蓄。清沈德潛在《說詩語》里就曾說:“大歷十子后,劉禹錫骨干氣魄,似又高于隨州。人與樂天并稱,緣劉、白有《唱和集》耳,白之淺易,未可同日語也。”就劉禹錫的具體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其詩風游離在中唐兩大詩派之外,他的詩風既不同于元白詩派的通俗平易,也有別于韓孟詩派的奇險怪僻,其詩風大致為骨干氣魄、格意奇高。他在《董氏武陵集記》所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片言可以明百意”要求文學創(chuàng)作要凝練且深蘊。基于這種文學理念,劉禹錫認為詩歌“工生于才,達生于明”。他的詩歌意境往往因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的互相交融,而形成了渾融完美的藝術境界。另外,所謂“境生于象外”,是指作者通過文字刻畫的種種物象來表達其在作品中的意旨,其妙處就在于言簡義豐中能提供藝術美感,以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從而使詩歌有韻外之致。
劉禹錫的詩多用凝練含蓄的語言表現社會世事,以再現詩歌的現實意義。白居易詩受其藝術感染亦十分明顯,如《春詞》:“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詩歌在凝練傳神之中,將詩人一腔幽怨、哀戚之情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2.劉禹錫仿效白居易的平易淺切。劉禹錫在唱和詩中多次贊賞過白居易的才華:“才子聲名白侍郎,風流雖老尚難當”。可見,劉禹錫對于白居易的詩歌才華十分欣賞、欽佩。在劉白二人唱和之中,二人經常在談文說道中,互相學習。白居易“意到筆隨,景到意隨”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劉禹錫影響亦頗大,如劉禹錫的《秋中暑退贈樂天》:“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彈。人情皆向菊,風意欲催蘭。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全詩因眼前景,而寫心中事,景因情而現,情因景而生,將好友之間的相互關切之情,在“意到筆隨”之中,自然貼切地融化在詩中。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劉禹錫所創(chuàng)作的帶有濃厚民間文學色彩的《楊柳詞》、《竹枝詞》等詩歌佳作,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受到了白居易主張學習民間歌謠的文學主張和創(chuàng)作實踐的影響。
透過劉白的唱和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中唐文人的哀恨離愁與情感波動,也可以從中看出中唐文人在思想世界里的微妙變化。雖然現代學者多鄙薄此類藝術價值不高的唱和詩,但存在即合理,筆者以為,唱和詩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它不僅涉及到詩人文化精神領域的變化,更與古代文學傳播以及社會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因而,要深入研究中唐文人的思想精神世界以及文學發(fā)展特點,決不可忽視對劉白唱和詩的藝術研究。
【劉禹錫和白居易唱和詩的藝術特色】相關文章:
元稹唱和詩的藝術特色07-22
白居易詩歌的藝術特色09-13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藝術特色03-26
白居易新樂府詩的藝術特色09-18
分析白居易新樂府詩的藝術特色08-13
白居易諷喻詩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08-05
白居易昭君怨詩歌藝術特色探微的論文06-05
《木蘭詩》的藝術特色和深刻內涵10-28
劉禹錫人生理想在唱和詩中的體現10-22
劉禹錫和柳宗元合稱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