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錢唐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景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下面是yjbys文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篇錢塘湖春行說課稿,僅供參考!
一、說教材
《錢塘湖春行》是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代詩歌四首》中的第三首,出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之手。從體裁看屬于七言律詩。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寫的,錢塘湖即杭州西湖。通過對西湖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詩歌。
2、學習閱讀詩歌的方法并初步賞析詩歌。
3、培養學生想像能力,朗讀能力及初步賞析能力。
4、了解我國古代詩歌重要性,培養閱讀詩詞興趣。
二、說教法
新的語文教材更為注重學生想像能力培養,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在發現理論中認為:“應可能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過程中去。”葉圣陶也有理論:“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學習古代詩歌主要是學習鑒賞詩歌的方法。
1、強調誦讀,讀出節奏,讀出輕重,讀出韻味。
2、體會詩歌感情。
3、品味字句,體會詩歌語言精妙。
4、體會詩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讀和初步賞析詩歌的能力。
三、說學法
七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詩歌積累,但是仍以形象思維為主,理解能力低,鑒賞能力更有待于提高,而且也沒有學習詩歌的意識和方法, 再加上詩歌教學一定的難度性。必然采用靈活多樣、形象直觀的方法突破難點。方法定為:情境法(直觀畫面,音樂)、誦讀法(反復誦讀)、討論法(交流體驗)、競賽法(提高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錢塘湖又名西湖,說到西湖,我們自然想起蘇軾的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蘇軾筆下的西湖怎樣都是美的,那么,在白居易的筆下西湖又是怎樣一種美景呢?今天,我們來走進白居易,欣賞這首《錢塘湖春行》。
(二)初讀—感知全詩
1、自主學習,指導學法
(1)反復誦讀 (2)抓住詩眼 (3)弄懂詩意 (4)品味語言 (5)把握情感
2、誦讀詩歌,把握節奏
(1)學生聽讀,要求正字正音,劃出節奏,標出韻味。
(2)朗讀指導: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韻味。
3、個別抽查,其他學生劃出詩中的景物。
(三)再讀——理清游蹤
1、分析標題:看看標題寫了幾方面的內容?
2、理清詩人的游蹤。(行)
(四)精讀——尋覓春蹤
1、學生自由閱讀全詩,看看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一個階段?
2、思考: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來描寫西湖早春風光的??
(方法:學生精讀詩歌,劃出詩中的景物)
(五)品讀——詩中妙筆
(方法:教師示例,抓關鍵詞,進行品析鑒賞,采用剝而復加方式賞析頷聯;學生合作,用這種方式賞析頸聯。)
(六)悟讀——景中情語
思考:詩中哪一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情感??
(學法指導: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七)小結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詩人從孤山、賈亭開始,寫到湖東、白堤為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于鳥語花香。最后,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八)作業:
1、背誦《錢塘湖春行》
2、摘抄、積累描寫“春”的詩句(不得少于五句)
3、把這首七言律師改寫成一篇游記,以《游西湖》為題,不少于400字。
《錢塘湖春行》賞析:
《錢塘湖春行》也是一首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言律詩。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讀后會同詩人一樣,愛上這湖光山色。822年(長慶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825年(寶歷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當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錢塘湖即西湖。
景中寄情是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它既寫出濃郁的春意,又寫出了自然之美給人的強烈感受。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中,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
尤其是中間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寫出了自然美景給予人的感受。如不說綠草如茵,而說“淺草才能沒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從結構上看,從描寫孤山寺一帶景色到描寫白沙堤一帶景色,中間的轉換不露痕跡,銜接十分自然。
妙處: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描寫西湖早春景色“漸”字寫出了詩人是騎在馬上邊走邊看漸入佳境的。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8-13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9-03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人教版06-16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教案06-10
《錢塘湖春行》之錢塘湖09-09
白居易詩作《錢塘湖春行》說課稿07-30
錢塘湖春行06-27
錢塘湖春行說課稿(通用9篇)09-29
《錢塘湖春行》教案09-25
《錢塘湖春行》經典賞析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