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錢塘湖春行有感

時間:2024-11-06 14:30:19 錢塘湖春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讀錢塘湖春行有感

  有了馬蹄就有了馬,這不言而喻,更為精彩的是,不但有了馬,讀者心目中,還隱約出現了那個在馬背上的人,他的心情是得意、豪邁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讀錢塘湖春行有感,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瀏覽(m.miyingbi.com/wenxue)。

  白居易對杭州的早春充滿了熱愛,不過他熱愛的方面比較多。開頭第一句起得很從容,并不想一鳴驚人。他用了平和的敘述語氣,交代了景點的準確位置,在孤山之北,在賈亭之西。第二句,水平就比較高了,強調的是江南平原的特點:“水面初平。”這句是說,春水充盈,關鍵在“平”字,這是江浙平原特有的。如果是在山區,水越是充足,就越是洶涌澎湃,滔滔滾滾了。這里不但突出了地勢的平坦,而且突出了水面的平靜。“云腳低”的“低”,說明視野開闊。極目遠眺,天上的云彩才能和地上的水面在地平線和水平線上連接在一起。

  下面寫的都是唐代詩歌里充分認同了的景觀,不過,寫鶯啼沒有杜牧那樣大膽夸張,他不說“千里鶯啼”,而只說“幾處早鶯”,這是比較婉約的境界,也給人“到處”的感受。“爭暖樹”,“爭”字,更含蓄地表現了鳥語的喧鬧,“暖”,看來也很有匠心,留下的想象余地比較大,是樹和天氣一起暖了起來,是黃鶯在樹上感覺到了暖氣,還是黃鶯的爭鳴造成了樹林間“暖”的氛圍呢?不必細究。“誰家新燕啄春泥”,對仗很工細,“幾處”和“誰家”,把句子語氣變成了感嘆和疑問,避開了一味用肯定和陳述句可能產生的單調。看來,技巧是很嫻熟的,都是按規范寫作的,但是沒有多少獨特的發明,就是到了頸聯的第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也還是平平,情緒上、感覺上都太常規了。苛刻的讀者可能覺得,這樣寫下去,難免要陷入套話了,有危機了。幸而,接著一句神來之筆,把詩的境界提高了一個層次:

  淺草才能沒馬蹄

  這也是通過青草來寫早春的,但是和韓愈不同,他有自己的發現。草是淺的,沒有長多高,春天還早呢。這當然是有特點的,但光是這樣的特點,還僅僅是物候的特點,沒有人的感受。而“沒馬蹄”,就把人的感受和發現帶出來了。寫馬,不寫全部,只寫馬蹄。這在唐詩中已經是通用的技巧了,比如孟郊《登科后》: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再比如王維《觀獵》: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有了馬蹄就有了馬,這不言而喻,更為精彩的是,不但有了馬,讀者心目中,還隱約出現了那個在馬背上的人,他的心情是得意、豪邁的。而“淺草才能沒馬蹄”,則讓人感到,詩人體驗到的早春的特點,不是別人早已習慣了的,這不是任意一看,也不是認真的觀察,而是一種偶然的發現:馬蹄沒有被完全淹沒呢。這個現象,也許常人也能發現,但是沒有人感到這里有詩意,就輕輕地忽略過去了。白居易的功勞,就在于發現了這種被輕輕忽略過去的現象,傳達出一種內心的微微的激動。這首詩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這個句子決定的。但是白居易好像沒有十分在意這一點。他在尾聯,沒有像韓愈那樣,抓住自己的發現再強化一下,而是寫到了別的地方去: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淺草才能沒馬蹄”,本來是最有個性、最有心靈含量和藝術創新的力量,可是白居易覺得還有比之更美好的,就是到白沙堤上步行。在這樣的步行中,可以看到水面和云腳,聽到黃鶯的鳴叫,可以讓花來迷自己的眼睛。這樣當然有詩意,但這種詩意幾乎是所有詩人都感受過了的,白居易在這里,不過把詩人們早已認同了的形象和境界組裝了一番。“最愛”步行,也許是在強調自己不把騎馬當一回事,也許步行更具平民色彩吧!但是,這種平民色彩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沒有心靈發現的奧妙和激動。

【我讀錢塘湖春行有感】相關文章:

《錢塘湖春行》之錢塘湖09-09

《錢塘湖春行》09-03

錢塘湖春行06-27

錢塘湖春行08-18

讀《錢塘湖春行》隨筆10-09

賞析《錢塘湖春行》08-17

《錢塘湖春行》的賞析08-30

《錢塘湖春行》的鑒賞09-14

《錢塘湖春行》詩句09-14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09-0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三级a∨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综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 亚洲天堂午夜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