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古詩詞

時間:2024-09-30 16:21:13 詩詞 我要投稿

生查子古詩詞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查子古詩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生查子古詩詞

生查子古詩詞1

  古詩原文

  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譯文翻譯

  春山上的煙霧即將散去,淡色的天空上,星星稀疏且小。將落的月兒照在我們臉上,流著離別的淚水,天已經接近黎明。

  話已經說了很多,情意卻沒有盡頭。回過頭來仍說道:記得綠羅裙,無論走到何處都要憐惜芳草。

  注釋解釋

  生查子:詞調名,原為唐教坊曲名。

  煙欲收:山上的霧氣正開始收斂。

  臨:接近。清曉:黎明。

  重(chóng)道:再次說。

  羅裙(qún):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女孩衣裙。

  憐:憐惜。

  創作背景

  表現男歡女愛、離愁別緒是唐五代詞中最常見的題材。愛情是人生中的春天,春天是愛情的伴侶。但是,唐五代詞在表現愛情這類題材時,多是寫得浮靡被艷,辭彩華麗。詞人就是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寫下了這首詞。

  詩文賞析

  上片“春山煙欲收,天淡星稀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遠處連綿起伏的春山上,白茫茫的霧氣開始收退,依稀現出黑黝黝的如畫剪影;東方漸明,露出魚肚白色,寥落的幾顆晨星也慢慢黯淡下去。天很快就要大亮,一個美好的春日即將開始,然而無情的離別時刻也逼近了。詞以“欲收”、“淡”、“稀小”等含有動態的語詞,寫出天色由朦朧逐漸明朗的過程,暗示戀人抬望天色而漸漸收緊的心情。“春山”二句,在勾勒晨景中,挑明了季節、時間、環境、戀人早起等內容,為傷別墊下了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想象空間。

  接下,文筆從天色落到人物身上:清曉的晨光下,女主人公臉上一串串傷別的淚珠不斷地流落,西斜的殘月,照亮她的臉龐,好似暗喻女子的'眉黛;漣漣的別淚,在這清幽的晨光中顯得格外晶瑩前一句對女主人公的臉部來了一個特寫,將人物也攝進了春曉畫面。“別淚”二字,點醒題旨,與上片其他內容相結合,隱含他們從夜里室內話別對泣,直到天明路邊難舍難分的內容。

  下片“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執手歧路,細細叮嚀。別淚拭不干,別語囑不盡,有情人送別,情深意長。“語已多,情未了。”縱說了千言萬語,也難盡幾多情意。花前月下的歡快日子已成陳跡,此后是閨房孤燈、梧桐細雨,夢里相思,“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最后一句“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這里,詞人借助芳草與羅裙同色的聯想,生動地表現了女子臨別時的復雜心理和眷戀情緒。女子看見萋萋遮滿古道伸向遠方的芳草,想到行人將離開自己而跋涉天涯,又想到自己將苦苦地思念他,又轉想到他對自己的思念,猝而又擔心他會不會忘了自己。芳草與自己身上的綠羅裙顏色相同,女子由這一聯想生發開去:天涯處處有芳草,她希望行人睹芳草而記得綠羅裙(自己),行遍天涯,愛情永遠不變。“憐芳草”即戀女子也。這兩句詞化用前人詩句而翻進一層,把許多層的心情意思揉合進去,顯得更為出色。從女子回身再追補的這句話中,讀者可窺到女子內心深層的秘密。女子祈愿的是兩情久長,遠游他鄉的男子永不變心。意不明說,又非說不可,于是含蓄而婉轉地指草指裙鄭重叮嚀了這么一句癡語。女子的情深如海,韌如蒲草,自在言外不喻之中。南朝江總妻《賦庭草》云:“雨過草芊芊,連云鎖南陌。門前君試看,是妾羅裙色。”詠裙、草同色。杜甫詩云:“名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說睹景思人。結尾二句,通過聯想,將自然景色與心中感情巧妙地結合起來 。

生查子古詩詞2

  [宋]晏幾道

  長恨涉江遙,

  移近溪頭住。

  閑蕩木蘭舟,

  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云,

  暗作廉纖雨。

  翠袖不勝寒,

  欲向荷花語。

  注釋:

  作品賞析:

  【注釋】:

  此詞以一個看似平凡的少女蕩舟遇雨、嬌不勝寒的故事,喻寫了一幕愛情的悲劇,同時也寄托了一個不諳世故者生活坎坷、遭遇不幸的身世感慨。全詞意味深蘊,含蓄婉轉,手法新穎,別具一格。

  開篇兩句起筆不凡,想像奇特。“涉江”,本《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之意。女主人公感到離江邊路太遠了,遂移家近溪頭,以便涉江采芙蓉,而且溪水流入江中,也將會流到所思之處吧!慰情聊勝于無,兩句堪稱“癡絕”之語。三、四句又起波瀾,她搖蕩著木蘭船去采芙蓉,卻不知不覺誤入了雙鴛浦。“木蘭舟”,以香木制成的船只,泛指佳美的小船。芙蓉,即指荷花。她在蕩舟緣溪而去,可是卻來到觸動她孤獨情懷之地“雙鴛浦”——鴛鴦成雙作對的水邊。這里妙在一“誤”字,竟因“雙鴛”這樣美好的字眼引起她的不快,正所謂“傷心人別有懷抱”。

  過片二句借寫泛舟時遇雨,語意雙關,表達了女子被棄時復雜的.感情。“無端”,有料想不到之意。那象浮云般輕薄的男子,竟然毫無理由地玩弄女子的感情,被侮辱被損害的女子卻只能暗暗地忍受著無窮的痛苦。那幾乎是絕望的哀傷、綿綿的遺恨,在緊揪著人們的心。“云”、“雨”之喻,本指男女間的歡合,而在本詞中,卻顯得如此凄冷悲涼。這里用譴責、痛悔、愛憐幾層含意,深刻地寫出被棄女子的心理。末兩句承“簾纖雨”,意謂她那單薄的衣裳怎抵擋寒風冷雨?只好向荷花訴說自己的幽恨。“翠袖”句本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詩寫一位絕代佳人幽居深谷,與草木相依,而“輕薄”的夫婿卻另有新歡,把她遺棄,佳人貞潔自持,甘過清貧的生活。本詞寫女子“不勝”風雨之寒,既點出她的軟弱無依的可悲處境,也暗示她的清操獨守。然而心靈上的創傷是無法消除的,無人傾訴,只能悄悄地共荷花相語。“荷花”,與首句“涉江”遙相呼應,有回環往復之妙。

生查子古詩詞3

  古詩原文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譯文翻譯

  彩云飛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悵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見合歡花,只能獨自依在相思樹旁。

  與伊人道別的場景歷歷在目,內心的情感也說不清楚。心甘情愿地到深夜,去數盡那綿長的相思雨。

  注釋解釋

  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調見《尊前集》。仄韻,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為一首仄韻五言絕句。單數句不是韻位,但末一字限用平聲,在雙數句用韻。始見韋應物詞。生查子,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

  彩云飛:彩云飛逝。

  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后泛指天上。

  合歡花:別名夜合樹、絨花樹、鳥絨樹,落葉喬木,樹皮灰色,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白天對開,夜間合攏。

  相思樹:相傳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并囚憑。憑自殺,何氏投臺而死,遺書愿以尸骨與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嗚。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后以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判得:心甘情愿地。

  厭厭(yān yān):綿長、安靜的樣子。

  創作背景

  盧氏的去世,徹底打碎了納蘭的生活,這個多情種,把盧氏病逝的責任歸到自己身上。也正是因此,他的詞風大轉,寫下了無數叫人肝腸寸斷、萬古傷懷的悼亡之詞。這一首《生查子》,寫于盧氏去世之后,是天上人間的差別。

  詩文賞析

  上片首句一出,迷惘之情油然而生。“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彩云隨風飄散,恍然若夢,天空這么大,會飛到哪里去呢?可無論飛到哪里,我也再見不到這朵云彩了。此處運用了托比之法,也意味著詞人與戀人分別,再會無期,萬般想念,萬分猜測此刻都已成空,只剩下無窮盡的孤單和獨自一人的凄涼。人常常為才剛見到,卻又轉瞬即逝的事物所傷感,云彩如此,愛情如此,生命亦如此。“合歡花”與“相思樹”作為對仗的一組意象,前者作為生氣的象征,古人以此花贈人,謂可消憂解怨。后者卻為死后的紀念,是戀人死后從墳墓中長出的合抱樹。同是愛情的見證,但詞人卻不見了“合歡花”,只能空依“相思樹。”更加表明了納蘭在填此詞時悲傷與絕望的心境。

  下片顯然是描寫了詞人為情所困、輾轉難眠的過程。“總是別時情”,在詞人心中,與伊人道別的場景歷歷在曰,無法忘卻。時間過得愈久,痛的感覺就愈發濃烈,越不愿想起,就越常常浮現在心頭。“那得分明語”,更是說明了詞人那種悵惘惋惜的心情,伊人不在,只能相會夢中,而耶些紛繁復雜的往事,又有誰人能說清呢?不過即便能夠得“分明語”。卻也于事無補,伊人終歸是永遠地離開了自己,說再多的話又有什么用呢。曾經快樂的時光,在別離之后就成為了許多帶刺的回憶,常常讓詞人憂愁得不能自已,當時愈是幸福,現在就愈發地痛苦。

  然而因不能“分明語”那些“別時情”而苦惱的詞人,卻又寫下了“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這樣的句子。“判”通“拼”,“判得”就是拼得,也是心甘情愿的意思,一個滿腹離愁的人,卻會心甘情愿地去聽一夜的雨聲,這樣的人,怕是已經出離了“愁”這個字之外。

  王同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提到“愁”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寫這種詞的多半是不更事的少年,受到少許委屈,便以為受到世間莫大的愁苦,終日悲悲戚戚,郁郁寡歡第二種則是“欲說還休”,至此重境界的人,大都親歷過大喜大悲。可是一旦有人問起,又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而第i種便是“超然”的境界,人人此境,則雖悲極不能生樂,卻也能生出一份坦然,一份對生命的原諒和認可,爾后方能超然于生命。

  納蘭這一句.便已經符合了這第三種“超然”的'境界,而這一種境界,必然是所愁之事長存于心,而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折磨,最終達到了一種“超然”,而這種“超然”,卻也必然是一種極大的悲哀。納蘭此處所用的倒提之筆,令人心頭為之一痛。

  通篇而看,在結構上也隱隱有著起承轉合之意,《生查子》這個詞牌畢竟是出于五律之中,然而納蘭這首并不明顯。最后一句算是點睛之筆。從彩云飛逝而到空倚合歡樹,又寫到了夜闌難眠,獨自昕雨。在結尾的時候納蘭并未用一些凄婉異常的文字來抒寫自己的痛,而是要去“數盡厭厭雨”來消磨這樣的寂寞的夜晚,可他究竟數的是雨,還是要去數那些點點滴滴的往事呢?想來該是后者多一些,詞人最喜歡在結尾處帶入自己傷痛的情懷,所謂“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盡管他不肯承認自己的悲傷,但人的悲傷是無法用言語來掩飾住的。

  納蘭這首詞,寫盡了一份自己長久不變的思念,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他自己的一顆難以釋懷的心。

【生查子古詩詞】相關文章:

生查子·落梅庭榭香古詩詞09-24

蘇軾《生查子·訴別》全文及鑒賞09-05

生查子·重葉梅原文翻譯辛棄疾02-19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賞析08-03

歐陽修古詩《生查子·元夕》08-17

古代愛情詩《生查子》原文及賞析11-09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賞析08-08

生查子獨游西巖閱讀答案06-16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譯文02-27

辛棄疾《生查子·獨游雨巖》全文及鑒賞08-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视频区国产亚洲.欧美 | 青草久久久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