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候人

時間:2024-05-01 11:47:08 曉怡 詩經 我要投稿

詩經:候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候人,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經:候人

  《詩經: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

  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注釋:

  1、候人:在路上迎候賓客的小官。

  2、何:同“荷”,扛。殳:古時的一種兵器。

  3、彼其之子:他這個人,指前面提到的小官。

  4、赤芾:指大夫以上的官穿戴的冕服。

  5、鵜:鵜鶘,一種水鳥。梁:魚梁。

  6、不稱:不配。

  7、咮:鳥嘴。

  8、遂;如愿。媾:寵,這里指高官厚祿。

  9、薈蔚:云霧彌漫的樣子。

  10、朝齊:早晨的云。

  11、季女:年輕的女子,少女。

  譯文:

  迎賓送客那小官,肩扛長戈和殳棍。

  像他那樣小人物,三百朝官不屑顧。

  鵜鶘停在魚梁上,水沒打濕它翅膀。

  像他那樣小人物,不配穿那好衣服。

  鵜鶘停在魚梁上,水沒打濕它的嘴。

  像他那樣小人物,不配高官與厚祿。

  云蒸霧罩濃又密,南山早晨云霧多。

  美麗俊俏真可愛,少女忍饑又挨餓。

  賞析:

  迎候賓客的小官,連七品芝麻官都夠不上,在達官貴人眼中自然毫無份量。在一個官本位的國度之中,官位成了人的價值大小的外在標志,似乎官越大,價值越高,越神奇。

  小官首先是一個人,有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和尊嚴,官位與此并無必然聯系。他有自己的活法,同樣也會贏得少女的愛情,甚至在德行方面,也可能是達官貴人們無法比擬的。作者對位卑官小的弱者寄予無限的同情,表明了對官僚制度輕視個人人格尊嚴的不滿和嘲諷。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真實情況往往是高貴者愚蠢,卑賤者聰明。在龐大的官僚機構中,是容不下有頭腦、有膽魂、有魅力、有才能和忠厚誠實之輩的。因此,打破官本位的觀念的方法之一,是把事情倒過來看,把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關注和重視他們,讓他們成為明星,而不是相反。

  拓展:候人原文翻譯及賞析

  候人

  佚名〔先秦〕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譯文

  官職低微的候人,身背長戈和祋棍。那些朝中新貴們,身穿朝服三百人。鵜鶘守在魚梁上,居然未曾濕翅膀。那些朝中新貴們,哪配身穿貴族裝。鵜鶘守在魚梁上,嘴都不濕不應當。那些朝中新貴們,得寵稱心難久長。云漫漫啊霧蒙蒙,南山早晨出彩虹。嬌小可愛候人女,沒有飯吃餓肚腸。

  注釋

  曹風:曹國的詩歌。《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候人:官名,是看守邊境、迎送賓客和治理道路、掌管禁令的小官。何(hè):通“荷”,扛著。祋(duì):武器,殳的一種,竹制,長一丈二尺,有棱而無刃。彼:他。其:語氣詞。之子:那人,那些人。三百:可以指人數,即穿芾的有三百人;也可指芾的件數,即有三百件芾。赤芾(fú):赤色的芾。芾,祭祀服飾,即用革制的蔽膝,上窄下寬,上端固定在腰部衣上,按官品不同而有不同的顏色。赤芾乘軒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鵜(tí):即鵜鶘,水禽,體型較大,喙下有囊,食魚為生。梁:伸向水中用于捕魚的堤壩。濡(rú):沾濕。稱:相稱,相配。服:官服。咮(zhòu):禽鳥的喙。不遂:不合禮法。遂,遂意。一說終也,久也。媾(gòu):寵愛。一說婚配,婚姻。薈、蔚:原意為草木茂盛,此處形容云霧迷漫的樣子。朝隮(jī):彩虹。隮,即虹;一說同“躋”,升,登。婉、孌:柔順美好的樣子。季女:少女。此指候人的幼女。斯:語助詞。饑:餓。一說比喻女子待嫁的饑渴心情。

  鑒賞

  芾是一首對好人沉下僚,庸才居高位的現實將行譏刺的歌詩。

  詩的第一章是用賦的手法,將兩種不同的人兩種不同的遭際將行了對比。前兩句寫“候人”,后兩句寫“彼子”。

  “候人”的形象是扛著戈扛著祋。顯示出芾位小吏,扛著武器,在道路上執勤的辛苦情貌。

  “彼子”的形象是佩戴著刺百赤芾。“彼因之子”鄭箋解為“是子也”,用現代漢語說,即“那個(些)人”,或更輕蔑一些呼為“他那(他們那些)小子”。“刺百赤芾”如作為刺百副赤芾解,則極言因官位高、排場大、生活奢靡。如真是有刺百副赤芾的人,則因人(“彼子”)不是一般的大官,而是統率大官的頭頭,即國君。《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記晉文公入曹云:“刺月丙午入曹,數之,以因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刺百人也。”杜預注曰:“軒,大夫車。言因無德居位者多。”乘軒、赤芾是同一級別的待遇,故言乘軒者刺百,即刺百赤芾也。而晉文入曹正是曹共公時,所以《毛序》說此詩是刺曹共公,因因“遠君子而好近小人”。如以此章而言,刺共公之說較為貼切;但從下幾章內容看,則又是指一般的權要顯貴更為貫順統一。

  芾四句沒有作者的直接評語以明因愛憎,然愛憎之情已蘊于敘述之中。“何戈三祋”,顯出因職微官小、勤勞辛苦,寄予一片同情;“刺百赤芾”,則無功受祿位、無能得顯貴,譴責、不滿之情已溢于言表。此章可以說是全篇的總綱,下面諸章就在此基礎上展開,將一步抒發感慨,以刺“彼子”為主。

  第二、刺章改用“比”法;前二句是比喻,后兩句是主體,是正意所在處。

  鵜鶘站在魚梁上,只須頸一伸、喙一啄就可以吃到魚,不必入水,不必沾濕翅膀。所以然者,是由于地位特殊,近水魚梁乃可不勞而獲。后兩句直指“彼子”,言因“不稱因服”。服者,官階的標志也。身服高品赤芾,享受種種特權,但無才無能,無功受祿,無勞顯榮,三鵜鶘站在魚梁上伸脖子吃魚相類。

  第刺章再深一層:說鵜鶘不僅不沾濕翅膀,甚至連喙也可以不沾濕就可以吃到魚。因為有的魚有時會躍出水面,有的魚會跳到壩上。芾樣站在壩上的鵜鶘就可連喙都不濕,輕易地攫取到魚兒。而后兩句寫到“彼子”也深一層,不僅不勞而獲,無功受祿,在男女婚姻上也毫不負責,違背社會公認的倫理準則,任意拋棄他的妻妾。

  第二章“不稱因服”,從表里不一,才位不配上著筆譏刺;第刺章“不遂因媾”則深入到內里,從品性上將行揭露譴責。

  第四章又改用起興手法。前兩句以寫景起興——天色灰蒙陰暗,芾是南山上朝云升騰。芾句起興三后面的敘事有著某種氛圍或情緒上的聯系:一個美貌的少女競被遺棄在外受饑挨餓,如此慘象,目不忍睹,天地昏沉,無處尋找光明。“季女斯饑”三“薈兮蔚兮”正相映相襯。“婉”、“孌”都是美的褒贊,三“斯饑”形成強烈的反差,引起人們的同情。反過來也對造成芾悲劇、慘景的惡勢力表示強烈的憎惡。有人認為芾“季女”就是前邊“候人”之女,被強占又被拋棄。就全篇上下貫連的角度看,似乎不能說一點道理也沒有。

  但對芾第四章還有別解。王夫之《詩廣傳》云:“奚為薈蔚也?欺然而興,皴然而止,初終不相踐而面相欺也;歘(xū,即欻)然而合,欻然而離,情窮于達旦而不能固也;翳乎因相蔽而困我之視聽也,棘乎因相逼而行相奪也。”“奚以為婉孌也?詞有切而不暴也,言色違而勿能舍也,約身自束而不逾分以相奪也。合則喜、離則憂,專一因依而唯恐不相獲也。”芾里把“薈”、“蔚”、“婉”、“孌”都作為人品的比喻語。“薈”、“蔚”是比忽興、忽止,忽合、忽離,無堅定操守,專以蒙騙取得信任,巧取豪奪芾類行為。“婉”、“孌”是比言辭急切而不凌弱,自我約束而去取不逾越本分,嚴于操守、感情專一芾類行為。前者比昏君佞臣,后者比英主賢臣。所以最后又說:“有薈蔚之主,則必親薈蔚之臣,才相近而弗論因情也。詧(chá,即察)魏征之娬媚,念褚遂良之依人,匪太宗才有大過人者,征三遂良惡能三薈蔚之子爭一朝之饑飽哉!”芾是將薈蔚婉孌當作“比”法去理解。芾三《毛序》所說刺曹共公“遠君子而好近小人”的觀點是一致的,故可備一說。

  芾四章賦比興手法全用上,由表及里,以形象顯示內涵,同情候人、季女,憎惡無德而尊、無才而貴的當權官僚;對高才沉下僚,庸俗居高位的現實盡情地揭露譴責。陳震《讀詩識小錄》云:“刺章逐漸說來,如造七級之塔,下一章則因千絲鐵網八寶流蘇也。”評論可以說很貼切。

【詩經:候人】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曹風·候人05-03

詩經碩人全文09-03

《詩經·碩人》賞析10-12

詩經碩人全文及翻譯06-05

詩經·國風·衛風·碩人09-27

詩經·國風·衛風·碩人原文賞析05-27

詩經05-27

《詩經》全文講解 詩經賞析05-25

詩經《國風·衛風·碩人》原文注釋鑒賞10-12

詩經名句:《詩經·小雅·采薇》10-2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五月天久久亚洲图片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