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東方未明》賞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詩經《東方未明》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詩經《東方未明》,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東方未明》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倒之顛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則莫。
譯文
東方還未露曙光,衣褲顛倒亂穿上。衣作褲來褲作衣,公家召喚我憂急。
東方還未露晨曦,衣褲顛倒亂穿起。褲作衣來衣作褲,公家號令我驚懼。
折下柳條圍籬笆,狂漢瞪眼真強霸。不分白天與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注釋
①衣裳:古時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②公:公家。
③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曉,天剛亮。
④樊:即“藩”,籬笆。圃:菜園。
⑤狂夫:指監工。一說狂妄無知的人。瞿瞿(qù 去):瞪視貌。
⑥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時間。辰,借為“晨”,指白天。
⑦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詩經》與楚辭
1、(《詩經》)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其收錄了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五六百年間的(305)篇詩歌。
2、中國文學史上往往將代表《詩經》的(國風)和代表《楚辭》的(《離騷》)并稱為“風”“騷”。
3、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政治傾向、崇高的愛國愛民精神,在文學史上素有“詩史”之稱。
4、中唐詩人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寫作“惟歌生民病”的“新題樂府”,他和元稹等發起進行的(“新樂府運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理論、有實踐的現實主義詩歌運動。
5、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一書中贊譽屈原的(《離騷》)一詩“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這里的“三百篇”指的是(《詩經》)一書。
6、漢代辭賦家(賈誼)繼承屈“騷”精神,創作了騷體賦《吊屈原賦》、《鵩鳥賦》,后人稱譽“騷人情境,于斯猶見”。
7、建安詩人(曹植)的詩歌作品《白馬篇》等以及抒情賦《洛神賦》都具有比較突出的浪漫主義傾向。
8、“思無邪”是(孔子)對《詩三百》的思想內容的評價,他還把《詩經》的政教功用概括為“興、觀、群、怨”。
9、漢代傳習《詩經》的齊、魯、韓、毛四家詩中,魯詩創建最早,影響也最大,它的創始人是魯人(申培)。齊詩的創始人是齊人(轅固),他采用陰陽五行學說,以《詩》來解說《易》和律歷。韓詩的創始人是燕人(韓嬰)。毛詩是魯人(毛亨)和趙人(毛萇)所創,特點是以詩論史。四家詩中,被稱為“今文三家”或者“三家詩”的是(魯詩)、(齊詩)、(韓詩)。
10、東漢末年,經學大師鄭玄所作的(《毛詩傳箋》)一書,集今古文經學研究之大成,主要為毛氏的《詩故訓傳》作注。三家詩自此漸漸衰亡。
11、唐代孔穎達主持撰定70卷的(《毛詩正義》)集唐前漢學之大成,是唐代科舉考試的官定標準《詩經》教本,在《詩經》研究史上,是《毛傳》、《鄭箋》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
12、南宋朱熹的(《詩集傳》)是宋代《詩經》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13、所謂的“六詩”之說出自《周禮?春官?大師》,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
14、“四始”說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他以(《關雎》)為國風之始,(《鹿鳴》)為小雅之始,(《文王》)為大雅之始,(《清廟》)為頌之始。
15、“四詩”說也稱“二南獨立說”,由北宋蘇轍首倡,他在自己的著作《詩集傳》中提出《詩經》應分為(《風》)、(《雅》)、(《頌》)、(《南》)四類,即二南當從《詩經?國風》中獨立出來,單列一類。這里的“二南”指的是(《周南》)、(《召南》)。
16、唐代的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提出“六義”中的(風)、(雅)、(頌)三者指的是詩的內容體裁,(賦)、(比)、(興)三者指的是詩歌的表現方法。
17、我們今天看到的《詩經》是按照風、雅、頌的體例編排的,其中包括十五國風,二雅(即(《大雅》)和(《小雅》))、三頌(即《周頌》、《魯頌》)和(《商頌》)。
18、宋代的朱熹在《詩集傳》中指出風、雅、頌三者中(風)是里巷歌謠之作,而(雅)、(頌)則是朝廷郊廟樂歌之辭。
19、“史詩”這個概念是亞里士多德在其文藝理論名著(《詩學》)中最先提出的,他將當時的文學作品分為史詩、抒情詩和戲劇。
【詩經《東方未明》】相關文章:
詩經《東方未明》賞析10-05
詩經05-27
《詩經》全文講解 詩經賞析05-25
詩經名句:《詩經·小雅·采薇》10-23
描寫東方的詩句08-25
詩經:長發06-20
《詩經》賞析05-27
詩經:出車05-18
詩經氓06-29
詩經《長發》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