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伯兮原文
原文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作者小傳:
《詩經》約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編纂成書,據說是由儒家創始人孔子編定的。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都因音樂得名。“風”是地方樂調,收錄當時十五國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為貴族所作的樂章;“頌”是用于宗廟祭祀的樂歌。
注釋:
伯:古代兄弟姊妹中長者為伯。婦女也稱丈夫為伯。
朅:音切,英武高大,威武健壯的樣子。
桀:通“杰”才智出眾的樣子。
殳:音書,竹制兵器,長丈二。
前驅:走在前面的將士。
杲:音稿,明亮的樣子
諼草:萱草,忘憂草
樹:種植。
背:通“北”。古人以為指北堂。在北堂種植萱草。
痗:音妹,憂思成病
賞析:
《伯兮》描寫在家思婦想念出外遠征和丈夫,表達了無法忍受的強烈感情,詩首先想象丈夫在外“為王前驅”的英武形象,生動浮現在腦海中,這才更激起刻骨銘心的思念,連打扮也無心了,思念的深沉和強烈,有如久旱渴雨。但是,這種思念之強,簡直叫人無法忍受,班干脆寄托在北堂下種植的忘憂草,來消解這種沉重的思念,一層深似一層,而又層層變換抒寫的方式,正是《伯兮》特點。
【詩經伯兮原文】相關文章:
詩經伯兮全文05-16
詩經《國風·衛風·伯兮》原文注釋及鑒賞10-09
詩經衛風伯兮賞析07-09
詩經·國風·衛風·伯兮10-10
詩經簡兮全文及注解07-24
詩經·國風·邶風·簡兮06-29
[詩經木瓜原文及賞析] 木瓜詩經原文賞析04-16
[詩經] 國風·邶風·簡兮介紹06-28
詩經《小雅·巷伯》翻譯鑒賞08-17
詩經氓原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