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的出塞的詩意

時間:2024-09-20 19:10:52 王娟 王之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之渙的出塞的詩意

  王之渙的《出塞》展現了邊疆的荒涼景象、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王之渙的出塞的詩意,歡迎大家閱讀。

  《出塞》

  作者: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注釋:

  1、萬仞:一仞八尺,萬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2、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種管樂器,有二孔。

  3、楊柳:指“折楊柳曲”,是一種哀怨的曲調。

  4、玉門關: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詩意:

  黃河發源于黃土高原,

  高入白云之間,

  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

  背倚萬仞高山。

  莫須埋怨,

  羌笛吹奏折楊柳的悲調曲,

  誰還不知道,

  春風歷來就不度玉門關。

  賞析:

  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詩的首句,寫洶涌澎湃的黃河,發源于云端,突出其源遠流長,展示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次句寫涼州城的戍邊堡壘,地處險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詩常用詞,通常與“孤”相連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遞轉,寫所聞。羌笛奏著《折楊柳》的曲調,勾起征夫離愁。唐時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因而見楊柳而生愁,甚至聽《折楊柳》歌而生怨。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無法折柳寄情,聽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凍”、“征戰無期”、“歸家無望”。然而,“怨”也罷,愁也罷,都是枉然,因而作“何須怨”。這種寬解語,著實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尋味,不愧為邊塞詩的絕唱。

  知識擴展:另一首邊塞詩作《塞下曲》

  塞下曲

  作者:王昌齡年代:唐體裁:樂府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咸:都。

  【詩意】: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簡析】:

  寫出征戰的殘酷,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歷史的縱深感。語言簡煉,極富表現力。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后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邊塞詩選

  塞下曲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征人盡望鄉。

  軍城早秋

  嚴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云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之渙的出塞的詩意】相關文章:

出塞王之渙10-06

王之渙出塞賞析05-24

《出塞(涼州詞)》王之渙07-04

王之渙出塞古詩原文08-11

王之渙的出塞和涼州詞09-05

涼州詞的詩意王之渙11-25

古詩涼州詞王之渙詩意07-31

王之渙涼州詞詩意賞析06-29

詩人王之渙涼州詞的詩意05-24

王之渙詩詞《登鸛雀樓》的詩意賞析07-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大片久久精品 | 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