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原文及注釋
引導語:《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此詩寫作者在乘船離開廣陵赴任洛陽的途中,對友人元大的離別之情。全詩如下: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釋】:
揚子:指揚子津,在長江北岸,近瓜州。
校書:官名。唐代的校書郎,掌管校書籍。
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
親愛:指好友。
殘鐘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賞析】:
這首詩由送友啟程到舟行江上,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詩人被罷官以后的心情。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后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難以自主。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拓展
貴族子弟韋應物
中唐是劉長卿、韋應物、戴叔倫、劉方平和大歷十才子的時代,也是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元稹和白居易的時代,我覺得中唐至少應該和晚唐平起平坐。如果把李賀也算進中唐,那么中唐詩歌的總體成績就算和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讓。
細心的讀者將會發現我有點搖擺。我在這里認為中唐超越晚唐,可是后面又會說更愛晚唐。其實這并不矛盾。中唐和晚唐詩歌就像兩個絕代佳人,燕瘦環肥,根本就分不出誰比誰美。只有那些愚蠢的選美比賽評委,才會根據一句俏皮話判斷誰更有智慧。
韋應物是京兆萬年人。京兆杜陵韋氏是關中的世家大族,衣冠鼎盛。《舊唐書》說:“自唐以來,氏族之盛無逾于韋氏。”韋應物曾祖韋待價武則天時拜相。他父親做過宗正少卿。他叔叔韋锜做過左千牛中郎將,卷入韋后和唐玄宗的斗爭被殺。家里出了亂黨,通常都會滿門抄斬。韋應物不但沒受株連,反而從十五歲起就做了唐玄宗的宮廷侍衛。這從另一個方面證明韋氏當時宗族之強,也說明唐朝比較寬宏大量。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原文及注釋】相關文章: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譯文10-28
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全文及鑒賞06-30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詩鑒賞12-06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原文07-29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原文賞析02-26
韋應物《贈舊識》原文及注釋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