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賞析

時間:2024-09-08 07:52:33 文天祥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賞析

  引導語: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衷心將永垂史冊。下文是相關的原文賞析知識,我們一起學習。

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賞析

  過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賞析一: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后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一首一尾兩件事以概其馀。中間四句緊承“干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于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里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一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一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范圍。

  賞析二:

  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詩。詩的開頭,回顧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經磨煉,無論什么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接著追述戰斗生涯:在荒涼冷落的戰爭環境里,我度過了四年。把個人命運和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從國家和個人兩個方面,繼續抒寫事態的發展和深沉的憂憤。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真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遭遇。國家民族的災難,個人坎坷的經歷,萬般痛苦煎熬著詩人的情懷,使其言辭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嘆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而顫栗的痛苦心靈。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收斂全篇,寫出了寧死不屈的壯烈誓詞,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這顆愛國忠心照耀在史冊上就行了。

  這句千古傳誦的名言,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全詩格調沉郁悲壯,浩然正氣貫長虹,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賞析三: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他抓住了兩件大事,一是以明經入仕,二是「勤王」。以此兩端起筆,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國家整個局勢而言。據《宋史》記載,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樣高舉義旗為國捐軀者寥寥無幾。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著對茍且偷生者的憤激,對投降派的譴責!

  如果說首聯是從縱的方面追述,那么,頜聯則是從橫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涼的自然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亡國孤臣有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無所依附,這際遇本來就夠慘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顯凄苦。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艱苦卓絕的斗爭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像鮮明,感情摯烈,讀之使人愴然!

  五六句緊承前意,進一步渲染生發。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后,曾從皇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當時前臨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惶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至,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而尾聯卻一筆宕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結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零丁洋:在廣東省珠江口外,內伶仃島和外伶仃島之間。鴉*戰爭前,伶仃洋和伶仃島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鴉*販子用躉船和快艇強占,成為對我國進行鴉*私運的跳板。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辛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年頭。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

  注釋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

  ⑶干戈:指抗元戰爭。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8)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主旨

  這首詩飽含沉痛悲涼,既嘆國運又嘆自身,把家國之恨、艱危困厄渲染到極致,但在最后一句卻由悲而壯、由郁而揚,迸發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慷慨激昂、擲地有聲,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語調顯示了詩人的民族氣節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思想感情

  “丹心”是指赤紅熾熱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來形容為國盡忠的人。

  “汗青”是指歷史典籍。古時在未有紙的發明之前,要記錄軍國大事,便只能刻寫在竹簡之上;但必須先用火把竹簡中的水分蒸發出來,這樣才方便刻寫,并可防蟲蛀;后人據此引申,把記載歷史的典籍統稱為“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一片衷心將永垂史冊。

  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為國為民而肯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其壯烈情懷均與這兩句詩的詩意吻合,那到底這兩句詩是誰人手筆呢?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元軍俘虜,并被帶往北方囚禁,途中經過零丁洋,便寫了《過零丁洋》這首詩來抒發國破家亡的抑郁。此詩的下半闕如下: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之情,體現了他的高風亮節,以及舍身取義的人生觀,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精神。

  其后,文天祥始終不被任何威迫利誘打動,慷慨赴義!

【文天祥寫的過零丁洋賞析】相關文章:

文天祥 《過零丁洋》賞析10-18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賞析02-26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及賞析08-10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及賞析10-28

文天祥過零丁洋翻譯及賞析09-04

文天祥《過零丁洋》審美賞析09-08

文天祥《過零丁洋》古詩賞析11-11

文天祥《過零丁洋》08-29

文天祥《過零丁洋》原文、翻譯及賞析07-27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原文翻譯賞析10-3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欧美日韩乱码中文电影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奶水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日韩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