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學案
《小石潭記》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下面是《小石潭記》學案,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目標】
①掌握文中基本的文言知識;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②分析多種寫景手法的綜合運用,初步提高同學們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③領會作者游山水之樂和貶謫后的凄涼、抑郁之情,激發同學們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學習重點】
掌握文言知識要點;分析多種寫景手法的運用綜合。
【學習難點】
體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一、自主預習
1.資料鏈接。
(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哲學家,世稱柳河東。 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寫作背景:革新失敗,柳宗元被貶后,政敵們仍不肯放過他。造謠誹謗,人身攻擊,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幾年后,也還罵聲不絕。在永州,殘酷的政治迫害,艱苦的生活環境,使柳宗元悲憤、憂郁、痛苦。但貶謫生涯所經受的種種迫害和磨難,并未能動搖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到永州后,他的斗爭則轉到了思想文化領域。寄情山水。
(3)記:“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梢杂洈⒚鑼,也可以抒情議論,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寫景狀物如《核舟記》,也可以敘事如《桃花源記》,也可以將寫景狀物與議論抒情結合起來像《小石潭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將本課生字詞整理在下面橫線上。
二、互助交流(10分鐘)
◎步驟方法:
1.課前預習檢查。
(1)字詞、作者相關內容。(見幻燈)
(2)齊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悟駢體文的語言特點。
2.疏通文意。
(1)在組長帶領下解決翻譯課文。要求:結合課下注釋,一人一句翻譯課文;組長負責記出翻譯時遇到的疑難,準備展示。
(2)展示疑難問題。
3.階段練習。(見幻燈)
4.朗讀課文,掌握朗讀技巧。
(1)指導朗讀技巧 → (2)師生合作讀 →(3) 生生合作讀。
三、合作探究(10分鐘)
◎步驟方法:
1.組內合作,探究疑難。(組內討論下面問題。組長分工,每一位組員負責主持交流并記錄一個問題,準備代表小組展示;組內不能解決的其他問題,由組長負責記錄并準備交流和展示。)
2.組際合作,交流疑難。(組長攜帶本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到其他小組尋求幫助。)
問題一:第一段描寫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問題二:第二段寫潭水和游魚,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問題三:第三段寫潭水來源及岸勢,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加以分析。
問題四:文章前面寫“心樂之”,“似與游者相樂”,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形容,該如何理解?
其他質疑:(組長集中質疑)
四、展示反饋(10分鐘)
◎步驟方法:
1.交流以上四個問題;解決組際合作后仍沒有解決的疑難。
2.朗讀課文,體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歸納梳理(5分鐘)
六、拓展生成(10分鐘)
1.小石潭因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而著名,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你結合著課文就文中某一景觀,如潭中石,或潭中水,或潭中樹,或潭中魚,或小潭源流向游客做一番介紹。
示例:
大家請向西南看,這是一條小溪,這便是小潭的源流!順著小溪看去,斗折蛇行,崎嶇蜿延,陽光照耀下,浮光點金,顯得格外動人。小溪的沿岸,都是天然而成的碎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象狗的牙齒,相互交錯,雖不整齊,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2.背誦課文,領略祖國河山的秀美。
歸納梳理: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于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拓展閱讀:小石潭記練習題及答案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為坻( ) ( ) 然不動
寂寥( )無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給下列形近字組詞。
3. 文學常識填空
、.《小石潭記》的“記”是一種文體,可記敘描寫,也可 ,是屬于 的范疇。
②.《小石潭記》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長于寫 ,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4.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環 如鳴佩環______________ (2)清 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四面竹樹環合__________ 以其境過清___________
(3)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 明滅可見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5.下列加點的字解釋相同的一項是( )
6.下面各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為 為坻為嶼 B 之 乃記之而去
為宮室器皿 余聞之也久
C乃 乃記之而去 D 爾 爾遠逝
乃不知有漢 惟手熟爾
二、閱讀下列語段,完成相關練習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 ,為 ,為 ,為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動, 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連。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在文中的橫線上填寫所缺的語句。
2. 下列帶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 )
A 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樣)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3、 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字的意思 新課 標第 一網
(1) 青樹翠蔓______________ (2) 潭中魚可百許頭_________________
(3)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 (4)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
(5) 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 (6) 乃記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下列句子
、偃展庀鲁海安际稀
、谄浒秳萑啦罨,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突出地表現了“小石潭”的什么特點?
6.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游覽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寫了潭水的什么特點?用的什么寫法?好處是什么?
8.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么在第四段又寫“悄愴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畫出文中的比喻句,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對本文的分析,其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開頭采用未見其形,先聞其聲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環境的清幽。
B、 文中采用了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筆墨經濟,語言優美。
C、 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從各個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動。
D、 本文所寫景物,透出作者與同游人的高興愉悅的心情。
《小石潭記》練習題答案:
1.huáng quán chí yí liào xī shuì cī
2、略
3.①抒情議論 散文 ②柳宗元 山水游記 《永州八記》
4、(1)玉環、環繞 (2)清涼、凄清 (3)大約、可能、可以、能夠
5、C
6、B
二、
1.略 2.C 3、略 4、略
5、游覽的先后順序 石奇、水清、魚活、溪流曲折、環境凄美
6.作者瀏覽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歡快的,但一經凄清環境觸發,憂傷、悲涼隨之而來。
7.清、澄。側面描寫,通過寫游魚、陽光、影子描寫潭水。無一字寫水,但無處不在寫水。
8.因為作者參與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調。寄情山水是為了擺脫這種心情,但歡樂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9.略
10、D
【《小石潭記》學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學案及答案08-07
《小石潭記》經典教學案09-07
小石潭記教學案08-02
《小石潭記》教學案05-10
《小石潭記》教學案例03-11
小石潭記課文導學案05-24
《小石潭記》導學案設計08-08
小石潭記導學案答案08-25
《小石潭記》自讀學案07-24
小石潭記優秀學案范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