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秋雨散文好段
導語: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余秋雨散文好段,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鑒!
余秋雨散文好段(1)
友情這件事,比我們平常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表面上,它是散落四處的點點溫馨。平時想起一座城市,先會想起一些風景,到最后,必然只想這座城市里的朋友。是朋友,決定了我們與各個城市的親疏。初到一個陌生地,寂寞到慌亂,就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朋友。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突然見到一個朋友,那么,時間和空間就會在剎那間產生神奇的蛻變。兩個朋友見面時再夸張的動作聲調,四周路人都能原諒。有時久違的朋友會在我們還沒有發現時從背后狠狠地擂過來一拳,這一拳的分量往往不輕,但奇怪的是我們還沒有回頭就能感覺到這種分量所包含的內容,因此總是滿臉驚喜,然后再轉身尋找。我們走在街上,肩膀和后背總在等待著這種拳頭。等了半天沒等到,空落落地走一路,那才叫無聊。
我一再對學生們說,你們年輕,奮斗吧,追求吧,去創造什么事業吧,但請記住,一過中年,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朋友們活著了。各種宏大的目標也許會一一消退,而友情的目標則越來越強硬。報答朋友,安慰朋友,讓他們高興,使他們不后悔與自己朋友一場。所謂成功,不是別的,是朋友們首肯的眼神和笑聲。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在企盼著它們,而不是企盼那沒有質感的`經濟數字和任命文本。我們或許關愛人類,心懷蒼生,并不以朋友的圈子為精神終點,但朋友仍是我們遠行萬里的鼓勵者和送別者。我們經由朋友的橋梁,向億萬眾生走去。很難設想一個沒有朋友的人,居然能兼濟天下。
如此說來,友情確實重要,但又怎么說得上嚴重呢?
嚴重的是,我們無法辨別這一切的真偽。
余秋雨散文好段(2)
有人說,要達到奧地利農村的境界,需要經歷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即在富裕之初先讓人力畢現,富裕到一定程度就會提高教育水平和審美水平,再讓人跡收斂。這個過程也可稱之為低級自然化非自然化高級自然化三段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人們應該力爭少走第二段即非自然化的彎路,盡量讓山區農村在自然化的原則下從低級走向高級。這是因為,非自然化的進入和擺脫,都需要花費大量資金,而且終究對自然造成無法彌補的破壞。然而,要跳過這個階段很不容易,取決于農民自身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取決于高層設計人員的介入和引導。奧地利的山區農村完全看不到拆除那種非自然化建筑留下的任何痕跡,顯然沒有走多大的彎路,用最儉樸的方式抵達了高級自然化狀態。
甚至,在奧地利的山區農村,也幾乎看不到那些自以為非常熱愛自然風光,卻又以觸目的別墅、度假村之類損害了自然風光的城里人印跡。我們周圍的很多城里人不知道,當他們把回歸自然的口號付諸實踐的時候,實際上是騷擾了自然。他們為了謀取窗口的山野景象而帶來的建筑樣式和建筑材料,與山野的素樸本質格格不入,結果便點點塊塊地蠶食了山區農村的整體美學生態。奧地利這么美麗的山區農村中一定也有很多城里人居住,他們顯然謙遜得多,要回歸自然首先把自己回歸了,回歸成一個散淡的村野之人,居所當然也毫無市儈氣息,而是徹底消融,如雨入湖,不分彼此。
由此,便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繞口令:奧地利的山區農村由于居住著非常合適的人,因此非常適合人居住。
奧地利使歐洲的`山、水關系平衡了,這不禁使我想起中國古代的山、水哲學。
孫子對山、水并無厚此薄彼,說過很著名的八個字: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中國古人喜歡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尋找人生質量的對應物,因此,水的流蕩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的寧靜自守被看成仁者的象征。這還不僅僅是一般的比喻和象征,孔子分明指出,智者和仁者都會由此而選擇自己所喜愛的自然環境,這已近乎現代心理學所說的心理格式對應關系了。在我的記憶中,先秦諸子都喜歡以山水來比附人間哲理,但最精彩的還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個說法,直到今天還給人們許多聯想。
【余秋雨散文好段】相關文章:
余秋雨寫雨的散文10-04
淺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07-30
淺談余秋雨的散文特點06-23
余秋雨散文《莫高窟》原文07-10
有關于余秋雨經典散文09-02
余秋雨《我在等你》散文07-04
余秋雨散文垂釣原文及賞析10-25
余秋雨寫景散文摘抄08-16
余秋雨散文《垂釣》原文及鑒賞07-25
余秋雨散文我等不到了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