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秋雨: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
余秋雨: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態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記自己的年齡。一會兒要別人像對待青年那樣關愛自己,一會兒又要別人像對待老人那樣尊敬自己,他永遠活在中年之外的兩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齡里落腳。
人類最愛歌頌和贊美的是初戀,但在那個說不清算是少年還是青年的年歲,連自己是誰還沒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種關及終身的情感選擇?因此,那種選擇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而人類明知如此卻不吝贊美,贊美那種因為不正確而必然導致的兩相糟踐;在這種贊美和糟踐中,人們會漸漸成熟,結識各種異性,而大抵在中年,終于會發現那個“唯一”的出現。
但這種發現多半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他們肩上壓著無法卸除的重擔,再準確的發現往往也無法實現。既然無法實現,就不要太在乎發現,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頷首、隨手揮別。此間情景,只要能平靜地表述出來,也已經是人類對自身的嘲謔。
誰也不要躲避和掩蓋一些最質樸、最自然的人生課題如年齡問題。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財富,再大災難,比之于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長幼對視、生死交錯,都成了皮相。
北雁長鳴,年邁的帝王和年邁的乞丐一起都聽到了;寒山掃墓,長輩的'淚滴和晚輩的淚滴卻有不同的重量。
文明的人類總是熱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壓縮在泥土里的歷史扒剔出來,舒展開來,窺探自己先輩的種種真相。那么,考古也就是回鄉,也就是探家。
探視地面上的家鄉往往會有歲月的唏噓、難言的失落,使無數游子欲往而退;探視地底下的家鄉就沒有那么多心理障礙了,整個兒洋溢著歷史的詩情、想像的愉悅。
我不贊成太多地歌頌青年,而堅持認為那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年代。陷阱一生都會遇到,但青年時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險。
一個橫貫終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時代形成的,可惜在那個至關重要的時代
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動永遠是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謂的成功總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記。結果,臉頰上還沒有皺紋的他們,卻在品德上挖下了一個個看不見的黑洞。
老人歌頌青年時代,大多著眼于青年時代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他們忘了,這種可能性落實在一個具體個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條。
錯選了一種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說起來青年人日子還長,還可不斷地重新選擇
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由種種社會關系和客觀條件限定在那里,重新選擇的自由度并不是很大!耙皇ё愠汕Ч藕蕖钡谋瘎√幪幇l生,只不過多數失足看起來不像失足而已。
【余秋雨: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相關文章:
余秋雨最經典的作品07-08
余秋雨的主要作品08-13
余秋雨《莫高窟》全文06-15
余秋雨經典美麗情話07-19
關于余秋雨的話10-26
余秋雨作品風格06-27
余秋雨《莫高窟》原文09-10
我眼中的余秋雨08-13
余秋雨經典語錄10-27
余秋雨寫雨的散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