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優質說課稿

時間:2024-08-30 14:24:28 雨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雨巷》優質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雨巷》優質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雨巷》優質說課稿范文

《雨巷》優質說課稿范文1

  一、說教材

  首先談一談我對于教材的理解,《雨巷》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組第2課《詩兩首》的第一篇,本首詩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詩沒有直白的“情語”,只有委婉的“景語”,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濃、抒情色彩濃烈的現代詩歌,這給學生感知、體驗、認識帶來了困難。

  二、說學情

  高一的學生生理、心理都經歷著巨大的變化,而又面對著的是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學習。這些所形成的跨度勢必導致學生心理體驗、心理傾向的極大不同。他們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適應、不習慣,懷舊、厭學、缺乏信心,沒有清醒的認識、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甚而焦慮不安。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對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生情況的了解,設立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代詩歌的方法,鍛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三維教學目標的.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重點】

  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五、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我本堂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播放《丁香花》,并順勢導入新課《雨巷》。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本篇文章的興趣。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范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現代詩歌斷句的正確方式。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后,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寫了哪些意象?創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征著什么?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么?

  4、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設計意圖: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能夠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導學生分組討論也能養成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再一次一起聆聽《雨巷》。

  設計意圖: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

  2、舉辦詩朗誦比賽。

  設計意圖:掌握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情況,并通過詩朗誦競賽的方式劇激發學生學習現代詩歌的興趣。

《雨巷》優質說課稿范文2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別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奏中,在優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教學目標。

  1、情感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把握文章情感,理解意象。

  2、知識和能力:了解有關戴望舒的知識,欣賞詩歌的形式美,分析詩歌的表達技巧。

  3、過程和方法:探討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詩歌的音樂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三、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悟雨巷詩情詩境。

  2、難點:體會本詩“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義,學習象征的手法,初步學會鑒賞象征詩。

  四、說學情: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了現代詩歌,懂得一些鑒賞詩的基本方法,但象征詩還是第一次碰到,所以理解象征手法還有一定難度。另外本詩寫作年代久遠,學生很難理解其歷史背景。

  五、說教法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采用朗讀法和討論法進行教學。詩歌是一門抒情的`藝術。情感抒發是詩歌最主要的美學特征。要讓學生反復誦讀作品,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以豐富思想、陶冶情操,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使學生走進詩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學生對詩歌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討論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對意象進行多角度理解,發揮學生自主性。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詩歌重在朗讀,所以本課四個環節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二)說學法。

  關于學法,依據對話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本詩歌意象比較朦朧,對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鑒賞本課的關鍵,多元解讀和問題探究能有效促進對話教學,實現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語: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

  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這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是那么完美,而詩歌本身,不就是一曲動人的旋律嗎?

  再聽配樂朗誦,思考:詩人的音樂美是怎樣造成的?

  (三)深入研究。

  1、在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且畫在紙上,并口頭描述。有何人、何物、何景、何情?朦朧、凄清、悠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有時怎樣的一個姑娘?

  2、品讀內涵,品思想之美。

  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徘徊惆悵?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傾注了如此愁怨的諸多意象?詩人為什么想要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這個愁怨的姑娘又是誰?(同學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四)結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隱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深入的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他的其他作品,學習他高尚的審美情趣,學習他的愛國情懷。

  (五)作業: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景,展開想象,描寫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雨巷》優質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雨巷》10-04

說課稿:雨巷09-11

雨巷的說課稿09-01

《雨巷》說課稿08-01

《雨巷》說課稿【薦】08-14

雨巷說課稿【精】09-19

【推薦】《雨巷》說課稿06-17

【熱門】《雨巷》說課稿10-19

【熱】《雨巷》說課稿08-05

《雨巷》說課稿【推薦】08-1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综合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亚洲步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