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1 05:40:35 醉翁亭記 我要投稿

醉翁亭記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醉翁亭記的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朗讀、背誦全文;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鞏固對“駢散結合”句式特點的理解。

  2.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再現美文的意境,由此體會文章所構造的優美意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并學會在受到挫折不幸時,應持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具有曠達的情懷。

  二、教學要點

  重點:正確理解文章意思,體會本文婉轉化美的語言特點,欣賞作者構造的優美意境,這一學習重點,主要在反復誦讀中感悟。

  難點:歐陽修的“山水之樂”,為什么不是他消沉墮落的表現,而是他曠達情懷,積極的“與民同樂”的思想的體現?

  三、教學設想

  本文的語言代美,適于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語氣、語調,再現文章所構造的優美意境。主旨的理解,要通過找關鍵句,分析作者情感脈絡來完成。

  四、教學步驟

  四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千古傳誦的名文,古往今來,多少人們對此文百讀不厭,津津樂道,感慨萬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們為何而醉?本文有何獨特的魅力?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美文吧。

  【新課探究】

  一、解題

  1.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列為“唐宋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蘇、曾鞏、王安石]之一,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他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以荻桿畫地教讀。24歲考取進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

  2.背景

  本文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慶歷5年( 1045),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為其辯解而被貶為滁州太守。第二年,寫了本文。歐陽修寫此文時不過39歲,文中所說“年又最高”“蒼顏白發”,都是夸張的寫法。文章極其生動的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復雜感情。

  3.解題

  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悶,他經常去滁州西南的瑯耶山飲酒抒懷,并與山寺內的住持智仙和尚結為莫逆之交。智仙為方便好友游訪,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歐陽修休息、飲酒。歐陽修用自己的別號“醉翁”為這座亭子命名。后來,便寫了(醉翁亭記)。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老師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朗讀。

  要求:句讀分明,節奏合理,語速適中,語句流暢,注意音韻鏗鏘。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滁(chú) 壑(hè) 瑯琊(lángyá) 潺(chán)釀(niàng) 僧(sēng) 輒(zhé) 霏(fēi)暝(míng)朝(zhāo)而往 傴僂(yu)(lǚ)洌(liè 蔌(sù) 射者中(zhòng) 弈yì 觥籌(gōng) 翳(yì)

  2.讀課文,讀清句讀。

  讀清句讀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此次朗讀,完全可以借助課文下的注解,理解字義、詞義,把握句意。這樣在重新朗讀時,就能體味出語句的停頓,讀得韻味十足。

  指導: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相鄰的兩組驕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

【醉翁亭記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8-25

《醉翁亭記》經典教學設計07-26

《醉翁亭記》 教學設計04-28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5-31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6-05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10-05

古詩《醉翁亭記》教學設計07-24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推薦)06-05

《醉翁亭記》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1-13

語文《醉翁亭記》教學設計11-0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综合 | 五月亚洲国产婷婷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