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組織、機構、單位管理的工具,對一定的管理機制、管理原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機構設置的規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精選1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保證保健食品質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第三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以下簡稱衛生部)對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說明書實行審批制度。
第二章 保健食品的審批
第四條 保健食品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經必要的動物和/或人群功能試驗,證明其具有明確、穩定的保健作用;
(二)各種原料及其產品必須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三)配方的組成及用量必須具有科學依據,具有明確的功效成分。如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能成分,應確定與保健功能有關的主要原料名稱;
(四)標簽、說明書及廣告不得宣傳療效作用。
第五條 凡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須經衛生部審查確認。研制者應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初審同意后,報衛生部審批。
第六條 申請《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必須提交下列資料:
(一)保健食品申請表;
(二)保健食品的配方、生產工藝及質量標準;
(一)毒理學安全性評價報告;
(四)保健功能評價報告;
(五)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名單,以及功效成分的定性和/或定量檢驗方法、穩定性試驗報告。因在現有技術條 件下,不能明確功效成分的,則須提交食品中與保健功能相關的主要原料名單;
(六)產品的樣品及其衛生學檢驗報告;
(七)標簽及說明書(送審樣);
(八)國內外有關資料;
(九)根據有關規定或產品特性應提交的其它材料。
第七條 衛生部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分別成立評審委員會承擔技術評審工作,委員會應由食品衛生、營養、毒理、醫學及其它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
第八條 衛生部評審委員會每年舉行四次評審會,一般在每季度的最后一個月召開。經初審合格的全部材料必須在每季度第一個月底前寄到衛生部。衛生部根據評審意見,在評審后的30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衛生部評審委員會對申報的保健食品認為有必要復驗的,由衛生部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復驗。復驗費用由保健食品申請者承擔。
第九條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合作者共同申請同一保健食品時,《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共同署名,但證書只發給所有合作者共同確定的負責者。申請者,除提交本辦法所列各項資料外,還應提交由所有合作者簽章的負責者推薦書。
第十條 《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持有者可憑此證書轉讓技術或與他方共同合作生產。轉讓時,應與受讓方共同向衛生部申領《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副本。申領時,應持《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并提供有效的技術轉讓合同書。《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副本發放給受讓方,受讓方無權再進行技術轉讓。
第十一條 已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生產經營的藥品,不得申請《保健食品批準證書》。
第十二條 進口保健食品時,進口商或代理人必須向衛生部提出申請。申請時,除提供第六條 所需的材料外,還要提供出產國(地區)或國際組織的有關標準,以及生產、銷售國(地區)有關衛生機構出具的允許生產或銷售的證明。
第十三條 衛生部對審查合格的進口保健食品發放《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取得《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產品必須在包裝上標注批準文號和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
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憑《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進行檢驗,合格后放行。
第三章 保健食品的生產經營
第十四條 在生產保健食品前,食品生產企業必須向所在地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同意并在申請者的衛生許可證上加注"××保健食品"的許可項目后方可進行生產。
第十五條 申請生產保健食品時,必須提交下列資料:
(一)有直接管轄權的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有效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證;
(二)《保健食品批準證書》正本或副本;
(三)生產企業制訂的保健食品企業標準、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及制訂說明;
(四)技術轉讓或合作生產的,應提交與《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持有者簽定的技術轉讓或合作生產的有效合同書;
(五)生產條件、生產技術人員、質量保證體系的情況介紹;
(六)三批產品的質量與衛生檢驗報告。
第十六條 未經衛生部審查批準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義生產經營;未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批準的企業,不得生產保健食品。
第十七條 保健食品生產者必須按照批準的內容組織生產,不得改變產品的配主、生產工藝、企業產品質量標準以及產品名稱、標簽、說明書等。
第十八條 保健食品的生產過程、生產條件必須符合相應的食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或其它有關衛生要求。選用的工藝應能保持產品的功效成分的穩定性。加工過程中功效成分不損失,不破壞,不轉化和不產生有害的中間體。
第十九條 應采用定型包裝。直接與保健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或容器必須符合有關衛生標準或衛生要求。包裝材料或容器及其包裝方式應有利于保持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穩定。
第二十條 保健食品經營者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索取衛生部發放的《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復印件和產品檢驗合格證。
采購進口保健食品應索取《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復印件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
第四章 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及廣告宣傳
第二十一條 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并標明下列內容:
(一)保健作用和適宜人群;
(二)食用方法和適宜的食用量;
(三)貯藏方法;
(四)功效成分的名稱及含量。因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成分的,則須標明與保健功能有關的原料名稱;
(五)保健食品批準文號;
(六)保健食品標志;
(七)有關標準或要求所規定的其它標簽內容。
第二十二條 保健食品的名稱應當準確、科學,不得使用人名、地名、代號及夸大容易誤解的名稱,不得使用產品中非主要功效成分的名稱。
第二十三條 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和廣告內容必須真實,符合其產品質理要求,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傳。
第二十四條 嚴禁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的宣傳。
第二十五條 未經衛生部按本辦法審查批準的食品、不得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宣傳。
第五章 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
第二十六條 根據《食品衛生法》以及衛生部有關規章和標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監督、監測及管理。衛生部對已經批準生產的保健食品可以組織監督抽查,并向社會公布抽查結果。
第二十七條 衛生部可根據以下情況確定對已經批準的保健食品進行重新審查:
(一)科學發展后,對原來審批的保健食品的功能有認識上的改變;
(二)產品的配方、生產工藝、以及保健功能受到可能有改變的質疑;
(三)保健食品監督監測工作需要。
經審查不合格或不接受重新審查者,由衛生部撤銷其《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合格者,原證書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 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一般衛生監督管理,按照《食品衛生法》及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罰則
第二十九條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按《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五條進行處罰。
(一)未經衛生部按本辦法審查批準,而以保健食品名義生產、經營的;
(二)未按保健食品批準進口,而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經營的;
(三)保健食品的名稱、標簽、說明書未按照核準內容使用的。
第三十條 保健食品廣告中宣傳療效或利用封建迷信進行保健食品宣傳的,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衛生部《食品廣告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一條 違反《食品衛生法》或其它有關衛生要求的,依照相應規定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保健食品標準和功能評價方法由衛生部制訂并批準頒布。
第三十三條 保健食品的功能評價和檢測、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由衛生部認定的檢驗機構承擔。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衛生部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1996年6月1日起實施,其它衛生管理辦法與本辦法不一致,以本辦法為準。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2
一、依據“按需購進,擇優選擇”的方法,依據行業動態、庫存構造及品質部門反應的信息編制購貨規劃,報主管同意后執行。要實行供銷平衡,保證供給,避開脫銷或品種重復積壓以致過期失效導致損失。
二、嚴格執行本店建立的保健飲料購進程序,確保從合法的。本店購入合法和品質牢靠的保健食品。
三、要仔細核查供貨單位的法定資格、經營范圍和品質聲譽,考察其履行協議的素養,必要時會同質量管控部門對其進展現場考察,簽訂質量保證合同書,協議書應注明購銷雙方的質量責任,并確立有效期。
四、加強合同治理,建立協議檔案。簽訂的購貨合同應當標明相應的質量條款。
五、質量管控部門要做好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工作。向供貨單位索要加蓋企業公章的、有效的《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保健制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檢測合格證》保健食品批文轉讓,以及美容食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樣品實樣,執行《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核制度》。
六、購進保健飲料應有合法憑證,按規定做好購進記錄,做到票、帳、貨相符,購進記錄儲存至低于保健制品有效期三年,但不得超過五年。
七、嚴禁選購以下保健食品:
(1)無《衛生許可證》生產單位生產的保健食品。
(2)無保健食品檢測合格證明的保健食品。
(3)有毒、變質、被污染或其它感觀性狀特別的保健食品。
(4)到達保質期限的保健食品。
(5)其它不依照法律規章條例的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3
1、為規范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管理,根據《保健食品安全法》、《河南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保健食品安全員制度試行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2、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根據其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配備專兼職保健食品安全員,參加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培訓和考核,取得相應培訓考核合格證書。
3、組織從業人員開展保健食品安全培訓及健康檢查,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安全管理檔案。
4、監督落實保健食品經營過程的安全控制制度,組織落實本單位保健食品安全自查和不合格保健食品召回處置制度,履行保健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配合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
5、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每年應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保健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4
1、為規范保健食品安全檢查管理,及時發現和消除保健食品安全隱患,保障保健食品安全,根據《保健食品安全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2、依法從事保健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并在經營場所醒目位置懸掛保健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接受社會監督,承擔主體責任。
3、建立本單位保健食品安全管理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保健食品安全員,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全過程實施內部檢查管理并記錄,責任到人,嚴格落實監管部門的監管意見和整改要求。
4、保健食品安全員應每天至少進行一次保健食品安全檢查,檢查各崗位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告知改進,并做好保健食品安全檢查記錄。
5、保健食品安全員定期對單位保健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經營條件發生變化,不再符合保健食品安全要求的,應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發生保健食品安全事故潛在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并向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6、各種檢查結果記錄及報告情況歸檔備查。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5
為了確保本企業經營行為的合法性,把好保健品購進質量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1、業務部嚴格執行企業制定的保健食品購進程序,確保從合法的企業購進合法和質量可靠的保健食品。
2、業務部負責企業和品種的資料索取工作,建立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初審工作;并加強合同管理,建立合同檔案,簽訂的購貨合同必須注明相應的質量條款。
3、審批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必備材料:
3.1、首營企業的審核要求必須提供加蓋供貨單位原印章的、有效的、《衛生許可證》或《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企業質量認證情況的有關證明;銷售人員需提供加蓋企業原印章和企業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簽字的委托授權書,并標明委托授權范圍及有效期限,銷售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并對銷售人員及其身份證原件進行審核;還應提供供貨單位發票、銷售清單式樣和加蓋的印章式樣(復印件)。
3.2、首營品種必須有《保健食品注冊批件》(《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產品檢驗報告書》,保健食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以及該產品所對應生產企業的《衛生 許可證》和《保健食品 gmp證書》。
3.3、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還同時必須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或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官方網站上進行核查。因網上信息更新不及時核查不清時應電話查詢。查詢后應在首營審批表上作好查詢記錄。
4、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負責對業務部門填報的表格及資料進行審核后,報安全管理負責人審批。
5、首營企業及首營品種的審核以資料的審核為主,對首營企業的審批如依據所報送的資料無法做出準確判斷時,業務部應會同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對首營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由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根據考察情況形成書面考察報告。再上報審批。
6、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必須經審核批準后,方可開展業務往來并購進保健品;首營企業和首營品種的'審批要在 2 天內完成。
7、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負責將審核批準的“首營企業審批表”、“首次經營其他類審批表”及報批資料等存檔備查,并將審批后的企業名稱輸入微機。建立合格供貨方檔案。資料不全或未經審批,一律不準錄入。
8、購進保健食品應有合法票據,按規定做好購進記錄,做到票、帳、貨相符,購進記錄保存期不得少于二年。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6
為規范保健食品出庫管理工作,確保本公司銷售的保健食品符合質量標準,杜絕不合格保健食品的流出,特制定本制度。
1、保健食品出庫必須經發貨、復核并加蓋質量“未見異常”專用章等手續方可發出。
2、保健食品按先進先出、近期先出、按批號發貨的原則出庫。如果“先進先出”和“近期先出”出現矛盾時,應優先遵循“近期先出”的原則。
3、保管人員先按“銷售單”的內容在微機內準確復核,而后按照“銷售單”取貨完畢后,交復核人員復核,復核員應根據蓋有財務章的銷售清單核對購貨單位、品名、規格、生產廠商、數量、批號、有效期等項目內容和外觀質量后,并檢查包裝的質量狀況,方可出庫。出庫復核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4、整件與拆零拼箱保健食品的出庫復核:
4.1、整件保健食品出庫時,應檢查包裝是否完好;
4.2、拆零保健食品應按逐批號核對后,由復核人員進行拼箱加封。
5、保健食品拼箱發貨時應注意:
5.1、盡量將同一品種的不同批號或規 格的藥品拼裝于同一箱內;
5.2、若為多個品種,應盡量分劑型進行拼箱;
5.3、若為多個劑型,應盡量按劑型的物理狀態進行拼箱;
5.4、液體制劑不得與固體制劑拼裝在同一箱內。
6、出庫復核與檢查中,復核員如發現以下問題應停止發貨,并報告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處理:
6.1、保健食品包裝內有異常響動和液體滲漏;
6.2、外包裝出現破損、封口不牢、襯墊不實、封條嚴重損壞等現象;
6.3、包裝標識模糊不清或脫落;
6.4、保健食品已超出有效期。
7、下列保健食品不準出庫:
7.1、過期失效、霉爛變質、蟲蛀、鼠咬及淘汰保健食品;
7.2、內包裝破損的保健食品,不得整理出售;
7.3、瓶簽(標簽)脫落、污染、模糊不清的品種;
7.4、懷疑有質量變化,未經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明確質量狀況的品種;
7.5、本公司質管部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知暫停銷售的品種。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7
為有效控制不合格保健食品的管理,保證所經營保健食品的質量符合規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質量管理部是負責對不合格保健食品實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機構。
2、質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購、入庫和銷售。
3、不合格保健食品須存放在不合格品區,掛有紅牌標志,不合格品庫設專人、專帳管理。
4、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在檢查保健食品的過程中發現不合格保健食品,應開具停售通知單,及時通知倉儲部、業務部門立即停止出庫和銷售,追回售出保健食品,不合格保健食品及時移入不合格品區。發現假、劣產品,要報告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得擅自退貨。
5、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查、檢驗判定為不合格保健食品時,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發文、通知查處發現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時,應立即停止銷售,并追回售出的不合格保健食品,將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品區。
6、在庫過期失效、破損保健食品由保管員填寫《報損審批表》,經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簽字確認后移入不合格品庫,銷毀時倉儲部應填寫《銷毀清單》,報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審核后,由總經理批準。
7、銷后退回、配送退回的質量可疑保健食品,驗收員及時報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確認不合格后,移不合格品庫。
8、不合格保健食品的報損和銷毀應有記錄,保存二年。
9、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會同業務部每半年對不合格保健食品情況進行分析,分清質量責任,以便及時制定糾正、預防措施,減少經濟損失。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8
一、所有入庫保健食品都必須進行驗收,核實產品的包裝、標簽和說明書與批準的內容相符后,方準入庫。
二、倉庫保管員應根據保健食品的儲存要求,正確存放保健食品。
三、保健食品應離地、隔墻放置,各堆垛間應留有一定的距離。搬運和堆垛應嚴格遵守保健食品外包裝圖示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堆放必須牢固、整齊,不得倒置;對包裝易變形或較重的,應適當控制堆放高度,并根據情況定期檢查、翻垛。
四、應保持庫區、貨架和出庫保健食品的清潔衛生,定期進行清掃,做好防火、防潮、防熱、防霉、防蟲、防鼠和防污染等工作。
五、應定期檢查保健食品的儲存條件,確保在售保健食品質量。
六、應根據庫存保健食品的流轉情況,定期檢查質量情況,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在該存放處放置“暫停發貨”牌,并填寫《質量問題報告表》,上報企業負責人進行處理。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9
為保證保健品質量,保證職工身體健康,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及傳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1、凡直接接觸保健食品的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體檢,合格者方可從事直接接觸保健食品的崗位工作。
2、每年定期組織一次健康檢查,負責衛生監督檢查。
3、新工上崗、員工換崗前、必須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試用期。
4、健康體檢應在具備體檢資格的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進行。嚴格按照規定的體檢項目進行檢查,不得有漏檢或找人替檢行為。
5、每位員工均有義務向部門領導報告自己及家人身體情況,特別是痢疾、傷寒、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有礙保健食品安全的疾病時,必須立即報告,以確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
6、在崗員工應著裝整潔,注意個人衛生。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0
1、采購保健食品時必須選擇合格的供貨方,須向供貨商索取加蓋紅色印章的有效的《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產品檢驗合格證》,以及保健食品的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樣品實樣,并建立合格供貨方檔案。進口保健食品必須有對應的《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復印件及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合格證明。
2、采購保健食品應簽訂采購,并有明確質量條款,采購合同如果不是以書面形式確立的,雙方應提前簽訂明確質量責任保證。
3、購進的保健食品必須有合法真實的票據,做到票、帳、貨各項相符,并按日期順序歸檔存放,票據至少保存二年。
4、對購進保健食品的品名、規格、批準文號、批號(日期)、有效期、生產廠商、包裝、標簽、說明書等內容進行查驗,按規定建立完整的購進記錄,購進記錄必須注明保健食品品名、規格、有效期、生產廠商、供貨、購進數量、購貨日期等,購進記錄至少保存壹年。
5、購入首營品種還應向供貨商索取加蓋企業紅色印章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證明文件、質量標準和該批號的保健食品檢驗。
6、嚴禁采購以下保健食品:
(1)無《衛生許可證》生產單位生產的保健食品。
(2)無保健食品檢驗合格證明的保健食品。
(3)有毒、變質、被污染或其他感觀性狀異常的保健食品。
(4)超過保質期限的保健食品。
(5)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保健食品。
7、保健食品驗收工作應在待驗區內進行,保健食品質量驗收包括保健食品外觀質量的檢查和保健食品包裝、標簽、說明書和標識的檢查,以及購進保健食品及銷后退回保健食品的工作。
8、對包裝、標識等不符合要求的或質量有疑問的保健食品,應報質量管理人員進行處理、裁決。
9、保健食品必須驗收合格后才能入庫或上柜臺,如發現假保健食品就地封存及時上報質量管理人員。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1
為有效控制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的管理,保證所經營保健保健食品的質量符合規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質量管理部是負責對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實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機構。
2、質量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不得采購、入庫和銷售。
3、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須存放在不合格品區,掛有紅牌標志,不合格品庫設專人、專帳管理。
4、保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在檢查保健保健食品的過程中發現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應開具停售通知單,及時通知倉儲部、業務部門立即停止出庫和銷售,追回售出保健保健食品,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及時移入不合格品區。發現假、劣產品,要報告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得擅自退貨。
5、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查、檢驗判定為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時,或保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發文、通知查處發現的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時,應立即停止銷售,并追回售出的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將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移入不合品區。
6、在庫過期失效、破損保健保健食品由保管員填寫《報損審批表》,經保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簽字確認后移入不合格品庫,銷毀時倉儲部應填寫《銷毀清單》,報保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負責人審核后,由總經理批準。
7、銷后退回、配送退回的質量可疑保健保健食品,驗收員及時報保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員確認不合格后,移不合格品庫。
8、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的報損和銷毀應有記錄,保存二年。
9、保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會同業務部每半年對不合格保健保健食品情況進行分析,分清質量責任,以便及時制定糾正、預防措施,減少經濟損失。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2
一、保健食品經營者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保健食品經營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參加工作。
三、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保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
四、從業人員體檢合格證明應隨身攜帶,以備檢查。
五、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不得涂改,過期、筆跡不清無效。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3
1、驗收員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由市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培訓合格,熟悉保健食品法律法規和理化性能,了解各項驗收標準內容的人擔任。
2、保健食品進貨驗收必須在指定區域內進行。
3、進貨驗收必須按法定保健食品標準和合同規定的質量條款,對購進保健食品的質量包裝、標簽、說明書以及有關要求的證明文件進行逐批檢查。內容包括:保健食品品名、規格、數量、保質期、生產廠名、生產批號、批準文號、注冊商標、合格證等。
4、驗收整件保健食品按5%上、中、下分別取樣,零散保健食品少于10瓶(盒、袋)按數驗收,10-100瓶(盒、袋)按5%抽樣,特殊品種、貴重品種逐一驗收。
5、進口保健食品除按規定驗收外,還應檢查是否具有加蓋供貨單位紅色印章的《進口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和《進口保健食品檢驗報告書》復印件,進口保健食品的中文標簽、說明書。
6、驗收首營品種,應向生產企業索要隨批保健食品檢驗報告書。
7、凡驗收合格的保健食品,必須填寫保健食品質量驗收記錄,內容包括:供貨單位、數量、到貨日期、品名、規格、批準文號、生產批號、生產企業、保質期、質量狀況、驗收結論和驗收人員等。驗收員要簽字蓋章,保健食品質量驗收記錄必須完整、準確、書寫工整。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8、凡經驗收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存入不合格品區,并立即報告經理。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4
一、采購食品,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保健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應當建立保健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如實記錄保健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保健食品進貨查驗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保健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保健食品進貨查驗記錄。
二、采購保健食品應注意生產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標識,不應采購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購時應向銷售方索取該批產品有效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四、禁止采購腐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購摻假、摻雜、偽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保健食品。
六、采購人員應記錄采購保健食品的來源及保管好相關的資料,注意個人衛生并隨時接受管理人員檢查。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5
一、配備專職或者兼職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檢查。
二、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堅持落實每天檢查各部門、各崗位的衛生狀況和崗位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并作好登記。
三、每日組織一次衛生檢查,單位負責人每月組織考核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工作。
四、每次檢查,都必須有記錄。
五、發現問題,應有人跟蹤改正。
六、檢查內容應包括保健食品儲存、銷售過程;陳列的各種防護設施設備,冷藏、冷凍設施衛生和周圍環境衛生。
七、對損壞的衛生設施、設備、工具應有維修記錄,確保正常運轉。
八、各類檢查記錄必須完整、齊全,并存檔。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16
為保證保健品質量,保證職工身體,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及傳播,《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保健食品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特制定本制度。
1、凡直接接觸保健食品的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體檢,合格者方可從直接接觸保健食品的工作。
2、每年定期組織一次健康檢查,負責監督檢查。
3、新工上崗、換崗前、必須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
4、健康體檢應在具備體檢資格的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進行。嚴格按照規定的體檢進行檢查,不得有漏檢或找人替檢行為。
5、每位員工均有義務向部門報告自己及家人身體情況,特別是痢疾、傷寒、甲/戊型病毒性肝炎、性肺結核等有礙保健食品安全的疾病時,必須立即報告,以確保保健食品不受污染。
6、在崗員工應著裝整潔,注意衛生。
【保健食品經營企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保健食品經營制度04-05
保健食品經營制度優秀04-12
經營企業食品管理制度12-20
企業經營管理制度04-25
企業經營管理制度09-02
保健食品經營自查報告04-10
保健食品經營制度優秀5篇04-22
保健食品誠信經營倡議書06-27
保健食品經營自查報告04-10
企業經營方針管理制度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