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家庭的力量》有感
讀《家庭的力量》有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家庭的力量》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家庭的力量》有感1
日本池田大作曾說過:家庭是心靈唯一的綠洲和安憩之地。
家庭是一個人的心靈棲息地,如果沒有家庭,一切都是虛無縹渺。
《家庭的力量》這本書是寫給家長與孩子看的,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彥儒一家,一個考上香港中文系大學,另一個考上北京大學,這令人羨慕的背后其實是他們父母不懈地付出,從小他們的父母就給孩子極力營造一種”書香門第“的氛圍,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兄弟兩人的家就是一個小型圖書館。這有沒有讓那些整日沉迷在麻將桌上的家長幡然醒悟呢?或那些經常盤恒在網吧的學生痛悔呢?
有好就有壞,這本書另一個故事就向我們形象的展現了父母對子女的重要影響,誰能不為之動容?故事主人公經歷著”成績差到成績好到逐漸變壞,最后走了監獄!暗詈笏赣H的自責與他自己的后悔,誰能不為之動容?但無可置疑的是,后悔沒有用,世界上沒有后悔藥,這使我聯想到我一個同學,他的父母在外打工,自己就只有爺爺奶奶帶,但他并沒有讓這成為不學習的理由,他持之不懈的努力學習,并使自己成績成為全校前茅。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所以學習先哲前賢很重要,書中就有廣為流傳的“四大賢母,分別是孟母,缶母和歐母。這些古代的家長,可以很好的為我們展示如何正確的做一個家長,并成功教導自己的子女走上輝煌的道路。
所以說,家和萬事興,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讀《家庭的力量》有感2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于我天使般的母親——美國林肯
在我的生活中,我閱讀過眾多書籍:《草房子》、《青銅葵花》……但在它們之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家庭的力量》了,這本書里的'每點內容我都依然記得,因為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家風正,孩子就能健康成長,成人成才。
“孟母三遷”“陶母截發筵賓”“歐母畫荻教子”“岳母刺字”一個個光輝的母親形象,培育了四個賢人君子。而這些只是一些典范,在中國的歷史太陽花,相夫教子的偉大女性更是比比皆是,正是在她們的明理重教下,培育的賢人君子更是無數。她們的教子故事不僅成就了孩子的一生,還成就了自身的千秋萬歲之名。
其實這些光輝的母親形象不僅僅存留在歷史的長流中,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不少:例如鳴山鄉石峰村郭家山村的陳苦珠,本是家鄉中最貧困的一戶人家,又生育了六男三女,生活變得愈加貧困,但她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咬咬耳硬是將它們一個個都送進了學堂。雖然有時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但看到孩子有書可讀她就毫無怨言。這樣一個窮苦的家庭,也硬是在她的操持下,變成了一個“書香門第”。
一位好母親就是孩子的一面好鏡子。母愛就是孩子的精神源泉。母愛似水,源遠流長。智慧人生母,光輝前程兒。連一位母親的力量都如此之大,更不用說一個家庭的力量了。我們身邊的王志剛老師的家庭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走進王志剛老師的家庭,你就會看到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爺爺在瀏覽當天的報紙、奶奶在看雜志、爺爺在看雜志、爸爸在閱讀名著、媽媽在那忙家務,撲鼻而來的不是香水味兒,而是濃濃的書香。也正是這個充滿書香的家庭,養育出了兩個同樣高分的佼佼男兒……
好家庭能培育出好孩子,那么壞家庭自然就會培育出壞孩子。這并不是杞人憂天,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真實的例子。
小波本是媽媽的好兒子,卻因迷上了上網成績一落千丈,母親想盡了辦法終于把他拉回來了,自己卻掉進了賭博的深淵,從此對小波不管不顧,不久,小波也漸漸墜入了深淵。母親發現后,一邊賭博一邊要求小波好好讀書。但是沒用了,因為她自己親手把小波推進了深淵……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自己在打麻將卻要求孩子去背課文;自己粗話連篇卻要求孩子懂禮貌;自己整天玩手機卻要求孩子不打游戲……
對此,就有人為各位家長提出了“六個要”:
一、條件再苦,也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環境。
二、工作再忙,也要創造條件陪伴孩子。
三、愛子再切,也要孩子學會感恩。
四、孩子再差,也要學會注意批評藝術。
五、文化再低,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六、老師再錯,也不要當著孩子面指責。
為人父母,就是一場養不停歇的修行,育兒實難,但請你足夠努力。因為“家庭的力量”是巨大的!
【讀《家庭的力量》有感】相關文章:
讀《情緒的力量》有感02-17
讀夢想的力量有感五篇02-10
讀傷逝有感02-15
讀《畫眉》有感02-22
讀臺階有感02-22
讀《窮人》有感02-19
讀《童年》有感12-08
讀《李白》有感06-25
讀《老舍》有感02-20
讀張愛玲有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