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促進教學設計更合理;有利于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有利于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1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口語發展實際,我想一堂好的口語交際課,應該達到讓學生敢說、會說、樂說的效果。這一堂口語交際課,我為學生的交流創設了情境,把教室變成動物園,讓學生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參加了在動物園舉行的“有趣的動物大聚會”,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展開交際,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能暢所欲言。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2
這節口語交際課,我們認識了這么多有趣的小動物,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外閱讀或戶外活動的時間,更多地了解他們,我們也知道了向別人做介紹時,要做到吐字清楚,聽的時候要認真思考,有問題時可以有禮貌地提出來,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要不斷運用這些方法,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3
口語交際的核心就是雙向互動。我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在這一堂口語交際課上,我為學生的交流創設了情境,把教室變成動物王國,讓孩子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參加在動物王國舉行的“有趣的動物大聚會”,通過這些有意思的活動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動逼真的情景中展開交際,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達欲望,孩子們能暢所欲言。在整堂課中,學生始終興趣盎然,在討論交流中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4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他們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寶藏,需要我們去開掘。《有趣的'動物》教學時我突出了交流與評價,引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贊賞,相互完善,從而實現互學樂學的目的。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進一步鉆研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文本,以文本為依托,建構豐富的寫話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寫話教學綻放出動人的“新顏”,為高年段的習作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5
《有趣的動物》符合低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貼近兒童的生活,是學生最熟悉、最珍貴的學習資源,也是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相互促進的紐帶。我以教材為載體,創設有趣的情境,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可以激發學生“多元”思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部分的要求中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低年段小學生的主觀感受,尊重該年段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和兒童化的語言,在寫話教學中注意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去表達生活,并且大膽表達自主性的感受和見解,從而切實提高低年段小學生的寫話能力。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應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新課程觀要求每一位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對教材進行創新,這是教師智慧的一種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這一“知識容器”角色,而是回歸到了“人”這一本質的角色。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科書知識結構內容適當調整,合理開發并利用課程資源,即“教材處理”是教師教學的前提。這節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就是生本教學理念下對教材的拓展延伸,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在充分的交流中學會了與他人分享、合作的快樂。確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變“我要教”為“我樂學”,及時進行師生傳統的“教”與“學”的角色互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興趣。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7
《有趣的動物》口語交際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語文園地一》中的內容。第一組教材是以科學為主題編排的,力求通過這次口語交際訓練,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動,植物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由于低年級學生對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本堂課的教學策略是:嘗試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一種有趣的動物或,通過創設情境、示范引路、嘗試接觸、小組交流、班內交流的教學流程,體現出學生學習口語交際時循序漸進、逐步遞升的特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反復強調“認真傾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抓住特點介紹”、“注意有禮貌”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進行介紹和交往,使學生養成善于交際、樂于交際的好習慣,并能在活動中感覺到動植物的有趣以及保護動植物的重要性。
【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有趣的游戲》教學反思08-20
《口語交際·有趣的游戲》教學反思03-17
《有趣的動物植物》口語交際教學設計12-16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6-27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8-27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3-21
口語交際教學反思06-27
口語交際反思教學反思04-10
語文《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教案06-16
口語交際《勸說》教學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