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安全制度
社區安全制度該具備什么特性?
1.權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范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2.完整性。一個組織的管理制度,必須包含所有執行事項,不能有所遺漏,如發現或新的執行事項產生,應相應的制定管理制度,確保所有事項“有法可依”;
3.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范圍內的普遍適用性。各種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適用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所有同類事情,均需按此制度辦理;
4.可執行性。組織所設置的管理制度,必須是可執行的,不能偏離組織本身事務,成為一紙空文;
5.相對穩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時間內不能輕易變更,否則無法保證其權威性。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當現行制度不符合變化了的實際情況時,又需要及時修訂。
6.社會屬性。因而,社會主義的管理制度總是為維護全體勞動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7.公平公正性。管理制度在組織力對每一個角色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在管理制度之外。
社區安全制度(精選10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社區安全制度(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安全制度1
一、消防安全檢查必須堅持上下結合、自查與抽查、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原則,防止圖形式,走過場。
二、日常的消防安全檢查由社區居委會安全管理員負責,并要有檢查記錄。
三、社區居委會消防安全
四、國家規定的節日放假前,要組織進行安全大檢查,特別是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存在隱患未整改的部位、特種設備要加強監督,落實防范措施。
五、在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問題,及時督促排除隱患;對一時不能整改到位的,落實責任人,明確整改時限;需要協調處理的及時上報。
六、在檢查中,發現有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立即進行排除;在重大安全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停止日常工作并向街道安委辦報告。
七、在安全檢查中查出的安全隱患,有關責任人要按整改要求抓緊整改;凡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而導致發生事故造成損失的,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社區安全制度2
一、每周五下午定期對社區內各單位和居民住戶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活動。
二、消防安全檢查由社區民警和社區居委會共同組織,社區消防聯防中隊人員參加檢查。每逢重大節日社區主任應親自參加消防安全檢查活動。
三、每次檢查后,檢查人員都應填寫消防安全檢查記錄,并按照規定,要求有關人員在記錄上
四、檢查中發現火災隱患,檢查人員可填寫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要求隱患單位限期改正存在的火災隱患。
五、火災隱患整改通知書,檢查人應
六、防火檢查的內容包括:
1、火災隱患的整改及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
2、有關場所、部位在施工使用或開業前的消防審核、驗收或者檢查手續是否完備;
3、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情況;
4、單位員工的消防宣傳教育和消防培訓情況;
5、滅火器材的配備和維護情況;
6、燃氣、火源、電源的管理情況;
7、社區內部防火巡查的落實情況;
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社區安全制度3
為了更好地開展我社區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使安全生產檢查起到應有的作用,成為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生產大檢查由社區組織、日常檢查由社區安全辦組織。安全檢查的內容和
二、檢查的形式。
1、每周一小檢,每月一大檢,平時常巡檢。
2、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和火災多發季節的必要檢查。
3、對群眾舉報、投訴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為的迅速檢查。
4、根據上級有關部門部署需要進行的監督檢查。
5、行業專項整治的專項檢查。
6、實施突擊抽查和交叉檢查制度。
三、檢查的主要內容。
1、有無經營證照以及證照資料是否合格;
2、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情況;
3、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
4、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培訓情況;
5、安全生產會議記錄材料;
6、安全生產檢查整改記錄;
7、安全生產事故管理情況;
8、重大危險源及重大事故隱患監控措施;
9、特種設備、設施的報裝、年檢情況;
10、安全防護設施及警示標志。
四、安全檢查前要制定好安全檢查表,按照表上內容逐條進行對照檢查,防止走過場(臨時突擊檢查除外)。
五、檢查人員應當將檢查的時間、地點、內容、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作出書面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簽字。被檢查單位的負責人拒絕簽字的,檢查人員應當記錄在案,并向社區
六、檢查時發現的安全隱患,應逐項登記,發出整改指令書,能整改的應立即整改;不能及時整改的要定人、定時、定措施限期整改,并登記造冊,存檔備查、跟蹤,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要及時上報鎮府有關部門。
七、被檢查單位收到整改指令書(含現場檢查記錄),應按整改指令書(現場檢查記錄)提出的整改要求按時整改完畢,并向檢查單位申請組織復查。
八、檢查單位收到被檢查單位申請組織復查報告之日起,三天內(特殊情況除外)應對申請單位進行復查,復查合格的發出復查意見書,不合格的按“行政執法”的有關規定上報鎮府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處理。
九、安全檢查結束后,要認真研究
十、本修訂制度自
社區安全制度4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抓好安全生產檢查工作有效減少安全生產隱患,特制定本制度。
一、社區每月應組織不少于一次對轄區單位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做好記錄。
二、加強對轄區內容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單位、設施、場所的防范,明確責任,采取措施,并進行嚴格檢查。
三、在檢查轄區單位時發現隱患應立即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四、“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節”特重大節假日前,社區要認真組織對轄區內公共聚集場所、娛樂場所、
五、在安全生產檢查中發現有重大安全事故隱患的,在責令立即整改時應同時報告街道安監辦;及時排除事故隱患保證安全。
社區安全制度5
為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提升我社區食品安全工作綜合監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如下:
一、成立食品安全協管小組
1、由社區主要領導擔任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小組組長,社區3-5名兩委成員為成員,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食品安全工作。
2、明確責任分工。社區主要領導對本轄區內的食品安全負總責,為第一責任人。協管小組成員各盡其責。
3、食品安全協管小組一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研究處理食品安全重大事項,部署食品安全有關專項整治及其他統一行動;協調解決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組織協調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指導、檢查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等。
二、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及時向辦事處食安委上報,報告發生事故的單位、地址并組織協調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報告事故現場采取的措施和調查處理的工作進度。對食品安全事故隱報、遲報、漏報、不報的有關人員,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
三、建立信息聯絡報告制度
為第一時間掌握社區的食品安全信息,確保信息反映靈敏、準確、及時、有效,特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聯絡制度。
1、食品安全信息網絡組織: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工作。
2、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內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的監管執法情況、存在問題及擬采取的措施,專項整治進展情,食品安全動態,重大事故查處信息等。
3、安全信息報告時間:工作信息每季度報告一次,品安全動態信息隨時報告。
四、投訴舉報處理制度
1、社區向社會公開食品安全案件舉報電話,安排專人負責受理投訴舉報工作。
2、按照首接負責的原則,對每起投訴舉報要認真記錄、及時處理或報告。
社區安全制度6
1、在上級領導下承擔社區食品安全工作的日常事務;
2、承擔本社區食品安全、示范社區創建等年度計劃、工作方案、總結匯報等資料的起草;
3、認真做好轄區內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定期開展社區食品安全的監管與檢查,認真實施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與普及;
4、做好全社區食品安全監管有關信息的收集、整理、上報與歸檔;
5、督促、指導社區信息員開展食品安全工作,做好信息員業務培訓;
6、負責本社區食品安全事件(故)的上報,協助有關部門做好調查和處理工作;
7、完成社區和區食安辦交辦的其它事項。
社區安全制度7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制度。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組織協調機構,保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站人員配備、辦公設施裝備等基本工作條件。
3、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街道和本社區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并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及時研究解決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防止和減少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和杜絕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充分發揮社區在食品管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4、及時報告食品安全事故,積極協同相關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調查處理和應急救援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5、主動做好本轄區內有關食品安全工作,協同或配合有關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做好各項食品安全工作。
6、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議事日程。
7、及時舉報,發現本社區范圍內有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和無證無照生產經營食品(藥品)行為的,馬上制止,并及時上報辦事處食品安全工作站或市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
8、加強對“連鎖超市”“放心店”的動態監管。
9、定期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定期召開食品安全工作例會,互相交流信息,促進提高管理水平。
10、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食品安全工作責任。
社區安全制度8
一、大洼鎮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制度
(一)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由組長或委托副組長組織召開,由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每半年一次,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
(二)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內容是落實國家、省、市、縣有關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研究轄區食品安全檢查工作計劃,協調解決食品檢查發現的問題,指導檢查村和社區食品安全工作。
(三)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由辦公室主任組織召開,由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參加,每兩月召開一次,特殊情況可隨時召開。
(四)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內容是研究落實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決策和工作部署,討論決定食品安全信息上報工作。
二、大洼鎮食品安全工作檢查制度
(一)鎮食品安全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食品安全檢查員,每年對轄區內涉及食品的單位組織開展2次以上的食品安全檢查。
(二)食品安全檢查員對轄區內涉及食品的單位每季度開展1次食品安全檢查。
(三)主要檢查內容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證照是否齊全有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環境衛生是否符合要求、基礎臺賬是否完整、是否公布咨詢、舉報、投訴電話。
(四)對食品安全助理檢查員的工作進行指導檢查。
(五)發現違法違規問題,認真做好現場檢查記錄,及時報告相關監管部門,并做好跟蹤落實工作。
(六)及時匯總檢查結果并上報縣食品安全辦公室。
三、大洼鎮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制度
(一)鎮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負責向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報告鎮和村(社區)食品安全信息,突發重大食品安全時間隨時上報。
(二)大洼鎮食品安全檢查員和助理檢查員及收集到食品安全信息后要隨時報告給大洼鎮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大洼鎮食品安全信息員收集到食品安全信息后隨時報告給村(社區)食品安全領導小組。
(四)大洼鎮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社區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在收到報送的信息后要詳細記錄收到時間、報告內容、報告人等,以便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五)對食品違法案件處理結束后,各級組織要把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下級組織或者舉報人。
四、大洼鎮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度
第一條: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對事故進行隱瞞、謊報、緩報或阻礙他人報告,報送不及時的;未采取積極有效的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的;食品監管部門失察、監督不力和監管不到位的;生產經營企業(或個人)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不落實,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經營環節銷售假劣食品或“三無”食品的;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阻礙、干涉調查工作,拒絕和拖延食品安全事故調查、提供事故情況和資料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第二條:一旦發生了是食品安全事故,經調查認定為責任事故的,首先要嚴肅追究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行政單位一把手的行政責任,同時要嚴肅追究分管領導,分管部門及直接責任人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
第三條:實行食品安全責任制可追溯管理,按照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從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環節逐一追查,一直追查到源頭,各環節的相關責任人都要受到從嚴查處。
社區安全制度9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社區消防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創建良好的社區消防安全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城市街道辦事處、公安派出所、社區居委會和居民住宅區物業管理單位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民政部門、公安機關消防部門的指導下,按照本規定負責社區消防安全工作。
第三條
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應當立足現有社區組織機構,發揮管理、教育、服務和保障功能,發動和依靠群眾,實行群防群治。
第四條
社區消防安全工作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居民住宅區物業管理單位的主要領導對管理范圍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負總責,并確定專人具體負責社區消防安全工作。
第五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由辦事處負責人任主任,綜合治理辦公室、公安派出所、社區居委會負責人組成的消防安全委員會,負責所轄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的組織、指導、督促和協調。
第六條
社區居委會應當建立由居委會主任、責任區民警、駐社區單位有關人員組成的社區消防工作小組,組織開展社區消防安全工作。
第七條
社區居委會興辦公共消防事業,可以向社區單位和居民協商籌集經費,并充分利用社區單位的現有資源,保障消防工作同社區建設同步發展。
第八條
街道辦事處在社區消防安全工作中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將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內容,制定消防工作計劃,定期召開社區消防工作會議,組織、督促、協調社區消防工作的開展;
(二)督促指導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單位定期開展社區消防安全檢查,提高社區防范火災的能力;
(三)定期對轄區消防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
(四)組織開展社區消防宣傳教育和消防培訓,提高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與轄區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單位簽定年度《消防安全責任書》,并組織年度考評,落實獎懲措施。
第九條
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單位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按照街道辦事處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做好轄區的消
防安全工作,維護轄區消防安全;
(二)對居民住宅樓院的消防安全進行檢查,發現和糾正消防違章行為,受理群眾舉報,開展消防咨詢服務
(三)負責轄區消防設施、器材的維護,確保完整好用;
(四)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完善消防檔案;
(五)制定居民防火公約,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定期向居民家庭發放消防宣傳材料,為轄區老、弱、病、殘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務;
(六)轄區發生火災,及時報警并疏散周圍群眾,組織人員撲救初期火災,并協助消防部門保護火災現場,調查火災事故原因。
第十條
公安派出所在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應履行下列職責:
(一)設置社區警務室,開展轄區單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
(二)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對社區消防管理人員進行消防專業培訓;
(三)幫助社區消防組織建立健全各項消防規章制度,完善消防業務檔案;
(四)指導社區開展消防宣傳活動,及時總結和推廣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經驗;
(五)把社區消防安全工作列為社區民警職責,作為評比考核內容。
(六)參與組織轄區火災撲救,維持火場秩序,保護火災場,配合公安消防部門調查火災事故原因。
第十一條
街道辦事處每季度應當對所轄社區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檢查,檢查的主要內容:
(一)社區居委會依照本規定履行消防工作職責的情況
(二)單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情況
(三)滅火器材的配備和維護及燃氣、火源、電源的管理; 防火檢查應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檢查時發現問題應及時督促單位整改,對單位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應向轄區公安派出所或區(市)公安消防部門通報。
第十二條
社區居委會、居民住宅區的物業管理單位應對轄 區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檢查:
(一)結合查水、電、氣表等工作對居民家庭進行防火提示;
(二)將社區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消防車道、住宅樓通道是否暢通納入治安巡查的重要內容進行檢查;
檢查(巡查)應認真填寫記錄,內容包括檢查(巡查)的時間、內容、部位、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措施。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督促糾正,較大火災隱患應及時報告責任區民警查處。
第十三條
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和物業管理單位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
(一)組織好本轄區每年一度的“119”消防宣傳日活動;
(二)設立消防公益廣告牌、消防宣傳欄,在居民樓道設置消防警示牌等,營造社區消防安全氛圍。
第十四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下列消防業務檔案:
(一) 防火檢查及火災隱患整改檔案;
(二) 消防宣傳教育及消防會議檔案;
(三) 街道辦事處與轄區單位、社區居委會簽定的《消防安全責任書》檔案;
(四)年度考評檔案;
(五)其他有關檔案。
第十五條
社區居委會應當建立下列消防業務檔案:
(一) 消防設施建設及消防器材配備檔案;
(二)防火檢查及火災隱患整改檔案;
(三) 火災統計檔案;
(四)消防宣傳活動檔案;
(五) 其他有關檔案。
第十六條
對在社區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對因社區消防安全工作失職造成重、特大火災事故的,依法給予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社區安全制度1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本社區居民區衛生管理,創造整潔、優美、有序的生活環境,促進環境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社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社區居民區的所有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享受良好衛生環境的權利,也有遵章守法、維護和改善居民區衛生的義務。 公民對違反本辦法的單位和個人有權勸阻、檢舉和控告。
第二章 居民區衛生管理要求
第四條 居民區街巷、樓幢、公共場所應保持整潔,無亂搭亂建、亂寫亂畫,無污水、污物,無隨地便尿,無違章種植,無飼養家禽家畜,無違章養犬。
第五條 居民區道路應路面平整,無坑洼,無積水,無積存垃圾;道路兩側無雜草、雜物,溝渠暢通。
第六條 居民區商店門前應保持整潔,不得存放貨物及店外經營;經批準臨時設置的銷售網點應配備密閉垃圾容器,及時清除垃圾,做到攤收地凈;飲食店有下水設施,無污水溢流。
第七條 居民區內的農貿市場、小商品批發市場、夜市應定點定時經營,保持攤位整潔。
第八條 居民要自覺遵守規定,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按期繳納衛生管理有償服務費用。
第九條 居民區衛生設施應布局合理,管護良好;使用煤制氣、天然氣的居民區應當實行垃圾袋裝清運措施,用于收集垃圾和廢物的容器應密封性好并定期消毒;居民區公廁要有專人管理,堅持經常消毒,做到無糞便溢流,無糞垢,無尿堿,無異味。
第十條 居民區內無衛生死角,實行“一天一掃,全天保潔”制度;樓道內無亂堆亂放、亂貼亂畫,地面無積塵、垃圾;樓頂整潔無雜物。
第十一條 居民區內花壇、綠化帶、草坪要造形優美,修剪整齊,無缺株、雜草和雜物,樹木管理良好。
第十二條 開展除“四害”活動,無“四害”滋生地,“四害”密度應當達到國家標準。
第十三條 積極開展創建衛生先進社區和健康社區活動。
第三章 居民區衛生管理職責
第十四條 居民區衛生管理實行屬地管理、統一領導、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原則。
第十五條 社區職責:
(一)具體組織并負責居民區衛生的日常管理;
(二)制定居民區衛生管理制度和措施,健全居民區清掃保潔隊伍,落實衛生責任制、門前“五包”和門內達標制度;
(三)充分發揮社區居民區和單位的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四)每月組織開展一次街、巷、樓幢檢查評比,參與流動紅旗競 賽活動;
(五)在居民中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的衛生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第十六條 居民區清掃保潔人員職責:
(一)認真落實所管理地段的“一天一掃,全天保潔”制度,使街巷衛生達到“四凈六無”標準,即:路面凈、道沿墻根凈、下水口凈、綠化帶及樹根凈;無煙頭紙屑及果皮殼、無痰跡、無污物積水、無暴露垃圾、無磚塊砂石、無廢棄堆積物;
(二)積極完成社區組織的衛生整治任務;
(三)對違反行為的人和事進行勸導、教育。
第十七條 居民區樓長職責:
(一)管理好樓幢衛生,組織居民參加周末衛生日和衛生責任區清掃活動;
(二)建立樓幢衛生管理制度,加強樓幢衛生的日常管理,及時解決樓幢的臟、亂、差問題;
(三)實行樓幢衛生規范化管理,樓幢樓道、走廊、院落等公共場所要達到“十無”標準,即:無亂堆放雜物、無亂倒(扔)垃圾、無違章飼養家禽家畜、無亂貼亂畫、無亂掛曬、無糞便、無污水外溢、無雜草、無亂搭亂建、無違章種植。
【社區安全制度】相關文章:
社區學校管理規章制度12-09
2022社區安全應急預案12-08
社區消防安全簡報05-06
社區安全工作簡報06-16
社區安全生產月總結06-20
05-16
學校教室安全制度12-08
社區火災安全的應急預案12-23
2022年社區安全應急預案12-07
社區消防安全培訓簡報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