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手衛生管理制度

時間:2022-03-14 10:42:11 手衛生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手衛生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作用

  管理制度是對一定的管理機制、管理原則、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機構設置的規范。它是實施一定的管理行為的依據,是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保證。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簡化管理過程,提高管理效率。它具有如下特點:權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制定,在其適用范圍內具有強制約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隨意修改和違犯; 排它性。某種管理原則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與之相抵觸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實行; 特定范圍內的普遍適用性。

  手衛生管理制度(通用8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制度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手衛生管理制度(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手衛生管理制度1

  手部衛生管理制度:

  1、手衛生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全院必須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必須用流動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點部門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手術室、產房、急診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以及內鏡室,必須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潔和消毒,禁止將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須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5、手消毒劑的包裝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設施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個月對重點部門進行手衛生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流行爆發與義務人員手有管時,及時進行監測。

  7、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8、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

  9、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0、醫務人員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先用流動水沖凈,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手部衛生實施規范

  一)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6、進入或離開病房前后

  二)醫務人員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2、取適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

  步驟為: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5、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6、將五個手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

  7、必要時增加對手腕的清洗。

  8、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三)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當進行手消毒: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燒傷病房、新生兒重癥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四)醫務人員手消毒的方法

  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

  2、嚴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驟進行揉搓

  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使雙手達到消毒目的

  五)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

  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衛生應達到如下要求

  1、Ⅰ類和Ⅱ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5cfu/cm2。Ⅰ類和Ⅱ類區域包括:普通手術室、產房、供應室潔凈區、重癥監護病房、層流潔凈手術室、供應室潔凈區等

  2、Ⅲ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0cfu/cm2。Ⅲ類區域包括母嬰同室、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區、急診室、化驗室及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等

  3、Ⅳ類區域醫務人員的手衛生要求應≤15cfu/cm2。Ⅳ類區域包括感染性病科、傳染病科及病房。

  4、各區域工作的醫務人員的手,均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衛生設施和用品的配備

  1、處置室、換藥室、病房等應設有流動洗手設施,手術室、產房、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應當采取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皂液應當置于潔凈的容器內,容器應當定期清潔和消毒,使用的固體肥皂應保持干燥。提倡使用皂液,如使用固體肥皂,應保持肥皂干燥,盛裝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潔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設施應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紙巾,干凈的小毛巾擦干雙手。小毛巾應一用一消毒。

  手衛生管理制度2

  一、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二、全院必須配備合格的洗手與衛生手消毒設施。設臵流動水洗手,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皂液的容器為一次性使用,應配備干手物品或設施,避免二次污染,應配備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劑。

  三、遵循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嚴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指征。

  四、洗手之前應摘除手部飾物,指甲長度不超過指尖。醫務人員遵照六步洗手法洗手或衛生手消毒,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s,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指縫。

  五、手術室配備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設施,洗手池應每天清潔與消毒,配備清潔指甲用品及手衛生的揉搓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一人一用一清潔、滅菌或一次性使用,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手消毒劑采用一次性包裝、非手觸式手消毒劑的出液器。配備干手物品,干手巾應一人一用一滅菌,盛裝消毒巾的容器應每次清洗、滅菌。配備計時裝臵。

  六、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再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

  七、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

  (2)接觸不同病人間或從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3)無菌操作錢:處理清潔或無菌物品之前。

  (4)處理污染物品后

  (5)穿脫隔離衣服前后,摘手套后

  (6)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敷料后

  (7)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

  (8)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八、外科手消毒應遵守的原則

  a 先洗手,后消毒

  b 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嚴格按照外科手消毒流程圖進行手消毒,在整個手消毒過程中應保持雙手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流向肘部。

  九、院感科每季度對重點部門工作的醫務人員手進行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并進行相應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監測。

  十、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掌握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相應要求: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數應≥10cfu/cm。

  十一、醫務人員手如果沒有明顯的污染,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十二、加強手衛生監督管理:各科室院感質控護士每月隨機跟隨醫務人員、物業清衛工人操作,查看手衛生執行情況,將結果記入手衛生依從督查表(見附表1)并進行手衛生持續質量管理,提高本科室手衛生依從性。并定期抽查各級各類人員的清潔/消毒手做細菌培養

  十三、院感科根據各科室規范配臵手消毒劑、擦手紙、洗手液,手消毒劑月領用量;工作人員適時進行手衛生;正確執行七步洗手法;正確使用手套,戴手套;清潔/消毒手細菌培養等情況每半年進行手衛生綜合質量考核評分,總評分年終計入醫院總體質量考核體系,獎懲以年度為單位,未達標者按照醫院制定的處罰實施。

  手衛生管理制度3

  1、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配備合格的手衛生設備和設施,重點部門如 ICU、供應室、血透室、新生兒室、手術室、產房、急診室、消毒供應室、口腔科、內鏡室、檢驗科必須安裝非手觸式水龍頭開關。

  3、洗手必須使用流動水,提倡用洗手液或皂液洗手。

  4、盛洗手液或皂液的容器定期清潔和消毒,禁止將洗手液或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須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

  5、手消毒劑的包裝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設施應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月對重點部門進行手衛生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流行暴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及時進行監測。

  7、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正確掌握手衛生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

  8、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洗手指征,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10、醫務人員正確掌握手消毒指征,醫務人員手被感染性物質污染以及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應先用流動水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劑消毒雙手。

  12、本制度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療醫技科室。

  手衛生管理制度4

  為加強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要求如下:

  1、嚴格執行《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制定并落實院科兩級手衛生管理制度。

  2、醫院及科室必須每年度開展全員性培訓, 使所有醫務人員加強手衛生和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掌握必要的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洗手方法,保證洗手與手消毒效果。加強對醫務人員手衛生監督,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3、不同環境下工作的醫務人員,手衛生標準應達到如下要求:

  1) 外科手消毒應≤5cfu/cm2,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2) 衛生手消毒應≤10cfu/cm2,不得檢出致病微生物。

  4、醫院感染重點部門須配置安全持續的供水系統和足夠的流動水洗手設施、非手觸式水龍頭(感應式、腳踏式、肘動式、膝碰式等)、洗手液、干手物品或設施以及手消毒劑,避免二次污染。

  5、外科手衛生設施除必須符合上述要求外,洗手池應設置在手術間附近,水池大小適宜,池面應光滑無死角易于清潔。外科洗手池應每日清潔與消毒。洗手池及水龍頭的數量應根據手術間的數量設置,水龍頭數量應不少于手術間的數量,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干手巾應每人一用,如為復用,用后清潔、滅菌。進行外科手消毒時,應修剪指甲,不應戴戒指等飾物。

  6、醫務人員應掌握正確的七步洗手法,徹底洗凈雙手。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根據以上原則,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或手消毒:

  1) 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 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 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 進行無菌操作之前,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

  6) 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7、當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

  8、醫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對各重點部門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并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

  手衛生管理制度5

  一、 手衛生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二、全院必須配備合格的洗手與衛生手消毒設施。

  1、 設置流動水洗手,

  2、 重點部門如 ICU、手術室、導管室、供應室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3、 提倡用洗手液洗手,盛放洗手液的容器為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的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禁止將洗手液直接 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須在清潔、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4、 應配備干手物品或設施,避免二次污染,

  5、 應配備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劑。

  三、手術室、導管室配備合格的外科手消毒設施,

  1、配置洗手池,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水龍頭數量應不少于手術間數量,洗手池應每天清潔與消毒。

  2、配備洗手液,盛放洗手液的容器為一次性使用

  3、配備清潔指甲用品,用后放在指定的容器中,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4、手消毒劑采用一次性包裝、非手觸式出液器、并在有效期內使用。

  5、配備干手物品,醫用擦手紙應滅菌后使用,每次更換擦手紙前應對容器進行清潔消毒。

  6、配備計時裝置。

  四、全體醫務人員應遵循洗手與衛生手消毒的原則,嚴格掌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指征及方法。

  五、手術室、導管室手術人員應遵循外科手消毒原則,嚴格掌握外科手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項。

  六、感染管理科每月對重點部門工作的醫務人員手進行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并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監測。

  七、感染管理科至少每2年開展一次手衛生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和手消毒的效果。

  八、感染管理科每月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及設備進行監督檢查,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九、手消毒效果應達到相應要求: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數應≦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數應≦5cfu/cm2。

  十、本制度適用于全院各臨床醫技科室。

  手衛生管理制度6

  一、 目的

  手衛生是基本的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手段,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患安全,制訂本制度。

  二、 范圍

  全院各科室員工。

  三、 標準

  1、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用速干手消毒劑)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2、 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配備清潔劑;肥皂應保持清潔與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配備干手物品或者設施,避免二次污染;衛生手消毒劑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宜使用一次性包裝,重復使用的消毒劑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手衛生設施的設置應方便醫務人員使用。

  3、 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血液透析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治療室、換藥室、檢查室等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4、 醫務人員通過手衛生實施規范、相關培訓和圖示,有義務掌握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在診療過程中遵循手衛生原則。

  5、 院感科專職人員定期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和效果進行監督和指導,持續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6、院感科負責更新本管理制度。

  7、 各科室每月進行手衛生依從性自查。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發熱門診、口腔科等部門,每季度進行醫務人員手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并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同時立即上報醫院感感染管理科。

  8、 手衛生設施配置清單

  (1)基本配置 流動水洗手設施、感應水龍頭、洗手液 、 一次性擦手紙或消毒小毛巾、手衛生操作示圖、各病房至少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2) 重點部門配置: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血透室、多重耐藥菌病房、燒傷病房、感染性疾病科等需每床配置一瓶速干手消毒液。

  (3) 手術科室同時配置外科手消毒操作流程、計時器等。

  四、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313—20xx《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手衛生管理制度7

  手衛生是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洗手指醫務人員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衛生手消毒指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阜(或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臨床上對于手衛生的管理非常嚴格,根據《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要求所有的醫院都要對手衛生予以嚴格管理,加強醫院整體的衛生管理。

  1.制訂管理制度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長期的臨床實踐表明,機械的手部皮膚清潔是減少手部細菌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所以醫院應制訂相應的手衛生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2.配備必要設施醫院應在財力與物力上大力支持手衛生工作,配備有效、便捷、合乎要求的手衛生設施,為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措施提供必要條件。

  3.定期開展培訓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廣泛地手衛生培訓,培訓形式和內容應根據培訓對象不同而調整,使廣大醫務人員能掌握必要的手衛生知識和技能,提高其無菌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保證手衛生的效果。

  4.加強監督指導醫療機構應加強對臨床、醫技部門及其他部門人員的手衛生監督,包括對手衛生設施的管理;對醫務人員的指導與監督,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5.開展效果監測應加強手衛生效果的監測,每季度對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門診及病房)等部門工作的醫務人員進行手消毒效果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并進行相應的致病微生物檢測。衛生手消毒后,監測的細菌菌落數<5cfu/cm2。

  手衛生管理制度8

  為加強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和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根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醫務人員禁留長指甲,上班時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應當清潔雙手后,再進行其他操作。

  二、臨床科室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門診各診室要有流動水洗手設施,開關采用感應式。不便于洗手時,應配備快速手消毒劑。

  三、肥皂應保持清潔、干燥,建議采用液體皂或醫用洗手液。

  四、可選用紙巾、擦手毛巾等擦干雙手。擦手毛巾應保持清潔,干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觸病人前后,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后;

  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

  4、進行無菌操作前后,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后;

  5、 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后。

  六、洗手時用清潔劑認真揉搓掌心、指縫、手背、手指關節、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時間不少于10-15秒,流動水洗凈。

  七、手消毒指征

  1、檢查、治療、護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離病房、重癥監護病房、新生兒病房和傳染病病房等醫院感染重點部門前后;

  3、接觸具有傳染性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雙手直接為傳染病病人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者處理傳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雙手保持較長時間抗菌活性時。

  八、外科刷手應用刷子蘸洗滌劑將指甲內污物刷凈,并洗凈雙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劑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時間必須符合要求。具體方法見《醫院消毒技術規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無菌巾擦手,盛裝無菌巾的容器應當干燥、滅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綿、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應當一用一滅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應當每日清潔。

  十一、醫務人員手無可見污染物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十二、外科手消毒劑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手消毒劑的出液器應當采用非接觸式。

  十三、洗手區域應當安裝鐘表。

  十四、手衛生和消毒效果監測每月1次。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監測的結果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手衛生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餐廳衛生管理制度05-17

中學衛生管理制度05-08

內務衛生管理制度04-29

工廠衛生管理制度04-25

酒店衛生管理制度04-24

賓館衛生管理制度04-24

廚房衛生管理制度04-24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05-15

培訓學校衛生管理制度03-29

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05-10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十大国产精品污污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