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

時間:2023-03-22 08:52:43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 我要投稿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

  《中華經典誦讀(初中篇)》包括了吟詩、誦詞、賞曲、讀典、記文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精選20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

  暑期間,我和爸爸媽媽共同閱讀了《中華經典誦讀》,它教會我禮樂詩書的知識,受到了經典的浸潤和熏陶,得如下感受:

  第一,人要有堅強的信念,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一個人在低谷時期,要做到不氣餒,不放棄,不要妄自菲薄,堅持生活的信念,自信方能能自強。

  第二,人要以德至上。《資治通鑒》中的”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北大校訓”厚德載物“這都說明對個人來說,在才與德之間,德比才重要。它教會我們要先做人,再成才,德才兼備。

  第三,人要有博大的胸懷和職責意識。人的博大胸懷是成就事業的基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注社會,心系祖國,這是我們少年兒童應當具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國家的期望。

  讀《中華經典誦讀》,我受益匪淺,讓它深邃的思想和智慧滲入我們腦海,伴隨我們茁壯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2

  《中華經典誦讀》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寶藏。讀過之后,收獲十分大。我不僅僅學到了不少知識,還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文人豐富的情感……

  這本書里的篇章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有寫清風明月,大好河山的,有寫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有寫忠君報國的,其中還有不少名言警句……每一首都令人心動,每一篇都妙趣橫生,意味深長。

  讀李白的《獨坐敬亭山》時,那“相看兩不厭,僅有敬亭山”,讓我體會了李白此時因懷才不遇而磁生的孤獨寂寞的情感。對著這敬亭山兩兩相望,互不厭煩,誰能理解李白此刻的心境?大概僅有這高高的敬亭山吧!

  書中還有許多關于朋友送別之情的詩,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千古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讓我體會到了王維對好友的不舍和關切之情,同時表露了自我從此要離開一個能把酒言歡,對月論詩的知己的無可奈何,便會強烈地感到一份孤單和失意。

  我必須要把這本書繼續讀下去!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著我們人生旅途的前行。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3

  開學發了新書,我看見一本《中華經典誦讀》這是以前沒有的。我隨意翻了翻,就被書中的資料吸引了。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中華經典誦讀》讀本,一口氣讀完了全書。

  本書主要寫了以唐詩宋詞為主的經典詩詞;還有以孔孟老莊等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和韓柳歐蘇為主的名人名言,名言名典;以及現當代最有影響的足以流傳千古的典范之作,包括領袖詩詞等紅色經典。

  讀完《中華經典誦讀》后,讓我像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千古美文;讓我明白了什么是道家精髓;讓我明白了什么是禮、仁、德、謙,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本書中《論語·陽貨篇》節選之一,讓我感受頗深。文中寫到了“古時”做一個“仁人”要做到的五點“恭、寬、信、敏、惠”它的意思就是做一個仁德的人要有五種品德,分別是指“莊重、寬厚、誠實、勤敏、慈惠”。看完本章節后,我在心中用這五種品德來衡量了自我,覺得自我做得還遠遠不夠,所以我以后必須要更加努力,盡量做好這“五點”,成為一個真正的“仁德”之人,報效祖國。

  經過讀《中華經典誦讀》能夠讓我們學到很多,所以我向大家推薦好好讀讀這本書。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4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書是人類提高的階梯——高爾基”古今中外許多杰出的人物都十分熱愛讀書。而我也不例外,可我最喜歡讀的書還是《中華經典誦讀》!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和《中華經典誦讀》打了交到,教師剛發給我的時候我看的那些唐詩十分乏味,我到一年級都快放暑假了竟才想起它來。當二年級教師說要背誦古詩的時候,我當時晴空霹靂,可是為了應付過關也只好硬著頭皮枯燥無味的背著古詩,最終也只能死記硬背,根本沒了解古詩的意思,背的一點感情都沒有。到了三年級我和古詩文有了必須的感情,這是因為……

  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教師讓我們說一說有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同學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句來。而我想起了前幾天才看的關于月亮的古詩文,我像酵母一樣發揮了它的作用,“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的.發言讓同學們大吃一驚,教師也對我贊不絕口。

  我從這以后就熱愛上讀書,古詩文就像我形影不離的朋友也像一架時光機。沒事干的時候我就會和“朋友”聊聊天,聽它給我講故事。有些讓我哈哈大笑,有些讓我同仇敵愾,并且它還帶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雄偉的長城、美麗的西湖、壯麗的黃鶴樓……這是多么愜意呀!

  《中華經典誦讀》你在我心中永遠銘記,多謝你伴著我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5

  亙古至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中孕育,中華兒女在“名句”中成長,我也不例外。

  第一次接觸《中華經典誦讀》時,是在幼兒園。那時候,只管咿咿呀呀地讀,搖頭晃腦地背,卻從不明白詩中的意思,更不明白“借景抒情”“反襯”等等修辭手法,只是聽教師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說詩詞的優美,感覺毫無生趣可言,更別提有興趣讀詩了!漸漸地,我長大了!上小學了!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對古詩的看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三年級時,我能夠做到自主理解詩意了,還能夠從中悟到道理。《憫農》教會我節儉糧食,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粥一飯;吳嘉紀的《絕句》: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更讓我體會到勞動工作者的辛苦。這些發現讓我對古詩產生了興趣。此刻我五年級了,對詩的體會又上了一層臺階。當我讀到《惠崇《春江晚景》》時,情不自禁地為蘇軾筆下的初春兒喝彩!詩中有許多小動物,為詩增添了情趣。

  古詩不僅僅只在于吟誦、背誦。我讀一首詩,先要流利朗誦,再弄懂詩意,最終體會詩中的含義、道理。

  《中華經典誦讀》中的詩句表達了詩人不一樣的心境。有些詩人一心為國,滿腔正義,詩也寫得慷慨激昂!我要以他們為榜樣,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6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古今中外許多杰出的人物都十分熱愛讀書。而我也不例外,可我最喜歡讀的書還是《中華經典誦讀》!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和《中華經典誦讀》打了交到,老師剛發給我的時候我看的那些唐詩十分乏味,我到一年級都快放暑假了竟才想起它來。當二年級老師說要背誦古詩的時候,我當時晴空霹靂,可是為了應付過關也只好硬著頭皮枯燥無味的背著古詩,最后也只能死記硬背,根本沒了解古詩的意思,背的一點感情都沒有。到了三年級我和古詩文有了一定的感情,這是因為……

  三年級的一節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說一說有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 同學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只能想出“ 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 “ 抬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這些詩句來。而我想起了前幾天才看的關于月亮的古詩文,我像酵母一樣發揮了它的作用,“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我的發言讓同學們大吃一驚, 老師也對我贊不絕口。

  我從這以后就熱愛上讀書,古詩文就像我形影不離的朋友也像一架時光機。沒事干的時候我就會和“朋友”聊聊天,聽它給我講故事。有些讓我哈哈大笑,有些讓我同仇敵愾,而且它還帶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雄偉的長城、美麗的西湖、壯麗的黃鶴樓…… 這是多么愜意呀!

  《中華經典誦讀》你在我心中永遠銘記,謝謝你伴著我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7

  《中華經典誦讀》是一本集合了古文古詩于一體的課外書。讀了它,我們能夠明白華夏民族幾千年以來的歷史和禮貌,還能夠培養常讀書和背古詩的好習慣。下面就讓我具體談談我讀了這本書之后的感想吧!

  讀了《農家》這首詩以后,我體會到了在田里耕種的農民們的辛苦。他們起早貪黑,在月光還未消失時就開始耕作,那一滴滴汗珠如同珍珠般滾落下來,可依然在松土,澆水,施肥......而那些統治者呢?在家里喝著水酒,吃著肉,看著歌妓在跳舞,生活是多么愜意啊。可是他們的揮霍,才更使那些在田里耕作的農民們更加辛苦,我真期望把那些統治者與農民的身份換一換,讓農民舒服幾天,讓那些統治者體會體會農民的生活。可惜,這些只是幻想,為此我深感悲痛。

  《論語學而篇》我相信五年級的同學必須不陌生,可如果細細品味。也能夠品出許多新的資料。孔夫子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了學習要時常溫習,做人要對朋友真誠等等,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常識。孔夫子教導學生,期望學生做個正直的人的話,這句話,包涵了教師對學生的濃濃的愛與期望。每個教師都期望自我的學生變成偉人,有文化的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那里,我看到了孔夫子濃濃的父愛。

  總而言之,《中華經典誦讀》是一本很深奧的書,值得我們細細琢,磨細細品味。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8

  當我捧著散發著墨香的《中華經典誦讀》時,我在內心熱切地呼喊:“讓我們充實的度過每一天吧,我永遠不會讓你孤獨。”

  新學期的《中華經典誦讀》里增添了許多文言文,它讓我們能高質量地與人交流,能高品質地與人交往。讓我們更進一步增加了對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了解,積累了必須數量的經典詩文名篇和名人名言,為日后立身處世,穩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中華經典誦讀》的選材十分好,注重了三大點:一是通俗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記易誦;二是這些詩文表現了勵志勤學的夢想情懷和國家意識,發揚了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引領青少年確立人生信念,構成核心價值理念和世界觀。我相信:經過日積月累地讀,溫故而知新地思,人人將能出口成章地說,下筆如神地寫,身體力行地做。

  《中華經典誦讀》里有許多詩文都讓我銘記在心,這些詩有寫清風明月、大好河山的,有寫朋友之間深情厚誼的,還有抒發愛國情懷的……每一首都那么令人心動,讓人陶醉,每一篇都那么妙趣橫生、意味深長。比喻:讀了《孟子盡興》節選之四,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韌而不及泉,猶為井也。”它告訴我做事要有恒心,堅持不懈,只要有一線期望都不要放棄。又如《論語衛靈公篇》節選之三,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和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短短片語就告誡我們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遇事不冷靜,不能忍耐就會壞了大事,有了錯而不改必將釀成大錯。

  《中華經典誦讀》短小精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它豐富的知識和內涵。它就像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著我在人生的旅途中邁步前行。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9

  讀了《中華經典誦讀》,我深受啟發,它像一個無聲的長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的意思是:三軍的統帥可以取代之,一個人的志向不能改變。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樹立志向是多么重要!正如我在《史記》中所看到的,陳勝吳廣因為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所以發動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留下了千秋功業。回頭反思我自己,我平時在學習過程總是稀里糊涂,得過且過,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志向,我不知道自己要向誰學習,要趕上誰,將來我要考什么樣的高中。媽媽常常說這孩子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開竅呀?今天,孔子的話似乎震動了我,是呀,沒有志向就沒有動力,以后學習中我也要給自己定一個志向:那就是爭取在本學期達到班級中等水平。我要爭取每次多考幾分,爭取多進步幾名,這樣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前,我對自己沒有目標,于是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我自然就沒有了成績。

  "子曰:'之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句話告訴我,作為學生,首先應該追求真理的遠大志向,據守道德,以仁愛之心為歸宿,然后學習技藝,掌握專業知識。我們應該樹立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才會有努力的力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之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我講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中華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于向別人學習等等。

  我平時也沒有禮貌,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有時還會和他們吵架,我太任性了,爸爸和媽媽是為我好,我卻不好好聽他們的話,不好好學習,還和他們吵架,太不應該了!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0

  在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讀《中華經典誦讀》。第一次拿到手,就喜歡上了。它只有語文書的一半大,封面是淡黃色,很好看,很精致。翻開里面,有我們學過的《一去二三里》和《詠華山》。別的詩沒學過,讀起來不太懂,我們就問老師。就這樣,我一首一首地讀,一本一本地看,一直讀到了五年級。

  六年來,我讀背了里面許多的詩歌和韻文,語文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也從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更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它教我愛國,有陸游、辛棄疾、文天祥、夏完淳這些榜樣在。他們有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有的“醉了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有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的“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這些詩句充滿了愛國主義的英雄氣概。每次讀到它們,都讓人心潮澎湃。

  它教我做人,做感恩的人,做敬老的人,做勤勞的人,做勵志的人。要像李密、匡衡、孫靜、蘇秦、祖狄一樣,勤奮讀書。要像子路、王祥、黃香一樣,孝敬父母。

  它讓我感受到了祖國河山的壯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些詩句氣象闊大,讓人讀了,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

  它也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優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每每讀到這些詩句,總讓人感覺到清風拂面,溪流潺潺,心里感到無比地輕松和愉悅。

  《中華經典誦讀》是我的心靈雞湯,是我的精神家園,我將讀它一生,他會伴我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1

  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教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獲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節選《戰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午時教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復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復習,心想:唉!復習還有什么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樣也考不到第一。教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簡便一下!我拿著作業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么快就復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樣就明白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能夠打電話問教師呢!如果此刻放棄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可是你這段時間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復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最終如愿以償地當上了語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可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里忽然想起了《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于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間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夫》);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從讀詩中,我誦讀經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典,伴我成長。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2

  有一天,我隨手翻開《中華經典誦讀》中的一頁,幾行《三字經》映入眼簾:“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覺得這一段話寫得很好,它肯定對我們的學習大有好處,于是我又仔細看了看這段話的大意。哦,原來講的這幾件事呀:西漢時路溫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閱讀。公孫弘講《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們兩人都很窮,買不起書,但還不忘勤奮學習。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發栓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我被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再想想自己,真是自愧不如呀!媽媽給我許多課外書,我很少如饑似渴地去讀,買的很多學習資料,我也很少主動去做,總是讓大人督促我,而且我上課時還有時走神……,這時我又想起我們班的很多同學也有我這樣的毛病,如果他們讀過這段《三字經》,他們肯定會悔過自新的!

  萬萬沒想到第二天,這段《三字經》就真派上了用場!現在想起這事來,我還真自豪!

  那天早上我去收我們組的作業,又遇到了“作業釘子戶”小浩。我提高了聲音問他“作業呢”?他很不耐煩的說:“沒做,行了吧?”我一聽這話,“噌”地一下火氣就上來了!我忽然想起昨天背的《三字經》,壓住肚里的火氣,苦口婆心的勸他:“《三字經》——你讀過吧?那里面有很多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呢!我給你背一段關于學習的‘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像路溫舒.公孫弘.孫敬等人不用別人督促就能自覺刻苦學習,你卻還要老師和組長天天跟在你屁股后面要作業!你真不害臊啊!反正是為自己學習的,自個兒思量著辦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難道你想像蘇泉那樣上了年紀才后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嗎?我們現在這么小,更應該把握大好時光,勤奮學習!更何況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那么好,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教科書,老師們是那么認真的教給我們知識,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你回家好好讀讀《三字經》吧!”他聽了這番話紅著臉,低下了頭!

  第二天,他果然按時交上了作業,一個題也沒有錯,原來潦潦草草的字變得工工整整。我高興地鼓勵他說:“就得這樣堅持下去!到期末,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他照我的話去做了,每天都能按時交作業,期末考試,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大大的提高!他還得了“優秀少先隊員”的獎狀呢!我看到他這一系列可喜的變化,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有些人學習不好并不是因為笨,而是他不肯學。如果每個人都按照《三字經》上的這幾句話去做,那每個人的成績都會提高很多,將來也一定會為國家作貢獻的!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3

  讀了《中華經典誦讀》,我深受啟發,它像一個無聲的'長者,教會了我許多道理。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它的意思是:三軍的統帥能夠代替之,一個人的志向不能改變。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樹立志向是多么重要!

  正如我在《史記》中所看到的,陳勝吳廣因為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志向,所以發動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留下了千秋功業。回頭反思我自我,我平時在學習過程總是稀里糊涂,得過且過,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志向,我不明白自我要向誰學習,要趕上誰,將來我要考什么樣的高中。

  媽媽常常說這孩子不知什么時候才能開竅呀今日,孔子的話似乎震動了我,是呀,沒有志向就沒有動力,以后學習中我也要給自我定一個志向:那就是爭取在本學期到達班級中等水平。我要爭取每次多考幾分,爭取多提高幾名,這樣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以前,我對自我沒有目標,于是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沒有了動力,我自然就沒有了成績。

  子曰:“之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句話告訴我,作為學生,首先應當追求真理的遠大志向,據守道德,以仁愛之心為歸宿,然后學習技藝,掌握專業知識。我們應當樹立遠大的志向,有了志向,才會有努力的力量。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之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我講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中華經典誦讀》還告訴了我做人要守禮儀,守誠信,要自強不息,樂于向別人學習等等。

  我平時也沒有禮貌,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可我,總是不聽他們的話,有時還會和他們吵架,我太任性了,爸爸和媽媽是為我好,我卻不好好聽他們的話,不好好學習,還和他們吵架,太不應當了!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爸爸和媽媽,之所以會啰嗦,是因為他們關心我,我還這樣,真是太不因該了,以后我必須會聽他們的話,再也不和他們吵架了。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學習要勤學多思。我也要學習不懂就問的精神,學習生活中,我有不懂的題目我不問,不懂就不懂了,隨他去,就這么稀里糊涂地過了,我怕問教師和同學,怕麻煩,怕動腦,。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一向這樣,日積月累,不懂的題更多了,直接導致我成績下滑嚴重,到最終考試,這不會那也不會,最終考得很差。在家里,我也要多多問家長,但我太懶了,懶得問、懶得想,最終使我成績慘不忍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必須要牢牢記住這句話。

  子曰:古之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告訴我說到就要做到,這是一個人的信用。我有時,會不誠實,為了自我的利益,去騙人或做出一些不誠實的事來獲取個人的利益,看了這本書后,我對自我的過失感到十分的后悔莫及,我不該做那種事情。

  《中華經典誦讀》歷經千百年讓人百讀不厭,我將把這本書當成我的一位教師,因為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4

  《經典誦讀》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籍,作為小學生的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

  一個人要有禮貌,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更該有。作為道德規范的禮,不僅僅是約束自身行為的規范。原則,在我看來,一個人是否有禮,不在于他是否恪守本分,不去冒犯他人,而在于他是否對他人恭謹謙讓,互相尊重。就像《荀子。臣道》中所說,“仁者必敬人。凡人非賢,則案不肖也。人賢而不敬,則是禽獸也;人不肖而不敬,則是狎虎也”。我認為仁德之人必定是懂得尊重他人的。在應對他人之時,其品德有高下之分,而無論應對哪種人,都應當尊重他的人格。只可是尊重的態度有所區別罷了。

  做人,也應當講究誠實忠信。“烽火戲諸侯”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如果周幽王沒有多次無故點燃烽火,從而失去了諸侯的信任,他也不會慘死于戎人之手。所以誠信是寶貴的,你能夠欺騙一個人一次兩次,可是你不能再欺騙他第三次,因為你失去了他的信任,他不會再相信你了。比如你今日作業沒做,告訴教師同學你忘帶了,大家會相信你。當你作業又沒完成的時候,你再次告訴大家一個虛假的理由時,大家可能會再相信你一次。當你又一次沒有完成作業時,大家可能會選擇再相信你一次。可是但你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六次再欺騙大家的時候,是不會有人再相信你了的。因為你一次又一次欺騙大家,早在眾人面前失了誠信,你的話已經沒有可信度了,所以,當你在欺騙大家時,已不會再有人相信你,原諒你。

  《經典誦讀》是一本書,一本好書,只要你用心去細細品讀它,相信你必須能夠從中悟出大道理!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5

  經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明白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十分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教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當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并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理解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提高。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夢想之花必須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6

  說到經典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人會說“萬里長城”是世界的一個經典建筑,也有人說“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的一個經典傳奇。在公公、婆婆的眼里,經典歌曲必然是《洪湖水浪打浪》;那爸爸媽媽對經典電影的推選當然選擇《少林寺》,但經典的詩文在他們那卻愣住了,答案各不相同。于是我大聲地對他們說:“是《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讀本》。”

  為什么說它是經典呢?因為這些美文蘊藏了中華五千年的喜怒哀樂,它是中華博大精深寶貴的文化。

  我們的先人孟子寫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認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同情心,就是仁愛的表現;羞恥心,就是正義的表現;恭敬心,就是禮節的表現;是非心,就是智慧表現。人具有這四種品性,不正說明其內心都有善良的特質嗎?

  讀到這里,不禁讓我聯想到了我的生活

  學校會組織同學們為“希望工程”募捐,或是為在校的困難學生,社會那些得上疾病,卻付不起醫療費的人們,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為他們以交換讀書,公益獻愛心一些活動募捐。看到那些孩子,渴望知識的眼神,與窮困潦倒的生活,很多同學不約而同的把自己的零花錢,自己的衣服,鞋子,學習用具捐獻給了他們,為那些孩子創造學習的條件。這就是人們的“仁愛之心”。

  犯了錯,同學會羞愧,臉變得通紅,這是內心羞愧的體現。這就是人們的羞愧心。

  上學的早晨,與站崗的保安,值班的老師打招呼,過年的時候給長輩跪地拜年。生活中遇到長輩,都會說“奶奶好”“爺爺好”,這就是人們的恭敬心,變現自己的禮節,是潛藏在人們心底的一種本能和習慣。

  我們雖然現在并沒有明確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會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遇到事情,也會求助父母,老師,也會看書吸取知識,說明我們已經有要明辨是非的意識了,這就是我們的“是非之心”。

  在這本《中華經典詩文誦讀讀本》中,共收錄了諸子百家經典及史傳文學作品570余篇(則)。它不但將經典詩文中的精華全部展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弘揚了中華的文明。學習這些經典美文,提高我們的修養,品味,了解中華文化文明的博大精深,他將是我們終身受益。

  這是我的夢。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7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年紀一大把”,其實”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唐詩三百首》到《論語》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匪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38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熱心助人的劉振鵬,勤于思索的袁欣欣,做事麻利的孫云昊,老實厚道的文樹群……他們的才華和品行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吧。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8

  《論語》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朋友信之”;“民無信不立。”《墨子》日:“言必信,行必果。”《禮記》日:“君子誠之為貴。”《孟子》日:“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不講誠信,就不明白如何立身處世;與朋友之間要誠信,否則就沒有朋友。可見,誠信是立人之本,成事之本。

  自古以來,誠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的歷史上,誠信的例子舉不勝舉。古代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現代,又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周恩來,按時歸還圖書。作為華夏子孫,龍的傳人,繼承它,弘揚它,是民族的召喚,祖國的需要。可是,時代提高到今日,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做到“誠信”?在社會上,小商小販貪小便宜,缺斤少兩;小偷小摸,不勞而獲,偷取別人財物;虛假廣告,謀財害命。在學校里,有些同學作業抄襲,考試作弊,以虛假成績,蒙騙父母教師;同學之間不守諾言,答應人家卻又隨意改變。

  古人曾說過許多關于誠信的格言,難道古人的話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在學習中,我們更需要用誠信的態度應對知識和文化。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如果大家相互幫忙,一個人的知識就是很多人的。同學之間應用誠信的心進行交流,在學習上相互幫忙,不欺騙,不隱瞞,這樣大家才能共同提高,共同發展。我們能夠看到,教師把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毫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們,他們用自我換一個支點,讓我們撐起整個世界。教師用誠信實現自我“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誓言。他們認真地授課,對我們是從來都講信用。我們也應當沿著他們的誠信之路走下去,追求屬于自我的成功。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才能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明白,擁有誠信我也許會失去一些,但沒有誠信我將失去一切。所以,我決心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上時刻用“誠信”規范自我,誠信二字鑄造屬于自我的人生。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19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

  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宋代詩人陸游。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為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他不畏強權,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山月》,深切地體現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占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里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于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銹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著讀著,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我為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為老百姓感到不平,為自己感到后悔。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游那般憂國憂民,關心國家大事。平時什么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只是那些趕時髦的流行歌曲,什么超級女生,“狀元360”,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也長大,該關心關心國家大事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布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么不應該呀!讀了陸游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噢!古詩,謝謝你。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

  古詩,我們的傳家寶,你真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20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千古傳誦的佳句,讓我第一次認識《詩經》。閱讀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諧、神秘的氣質所吸引,愛不釋手。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是戀愛中人的典型心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一位厭戰思妻士兵的內心獨白。“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是征人對父母深深的思念;“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是身在衛國的宋國人的思鄉之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某種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生動地展示了一名堅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衛自己愛情的決心;“雖速我獄,亦不女從。”是一位女性對逼他從婚的貴人的斬釘截鐵的答復。“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是人民愛屋及烏,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跡的珍重;“民之罔極,職涼善背。”是詩人對昏庸腐敗的統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憂患。“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剝削壓榨,忍無可忍,幻想投奔“樂土”的詩。

  睿智、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樸素而又精致,是詩的語言,詩人用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他們并不平靜的心靈。對愛的自主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奉……每一種感情都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顆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誠。閱讀《詩經》,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著每一首詩。那么和諧,那么執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中華經典誦讀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總結03-29

小學中華誦讀課件06-11

小學中華經典誦讀總結06-11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方案09-20

誦讀中華經典手抄報06-11

小學中華經典誦讀美文篇目06-12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策劃方案06-13

學校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總結07-14

中華頌經典誦讀活動方案07-09

“中華經典誦讀”活動策劃方案08-1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一本免费视频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 日韩精品另类图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导航 | 亚洲AV极品视觉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