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
中醫藥事業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實行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我國醫藥衛生事業中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1
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國以“兩級醫療衛生服務”為主體、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新型衛生服務體系,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計劃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CDC、健康教育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等)中建立“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實施健康管理在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實踐研究,切實推進我國社區健康管理事業快速健康的發展。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將緊緊圍繞“健康”主題,以“維護健康”為工作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立足社區,開展針對民眾的科學健康指導與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等健康教育,觸發其自我健康管理意識,防病于未然,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由“診療衛生中心”向“健康管理中心”過渡的角色轉變,使其真正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與此同時,“基地”還將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通過不斷“開發引進、調查反饋、研究分析、總結完善”,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科學運行機制和高效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包括相關投入運營制度、信息服務模式、考核評估體系、項目籌資與推進、人才培養計劃等。最終的試點成果,將歸納提煉為可復制的模式教案,組織邀請專家團隊進行審核評估,通過培訓、會議、論壇等形式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交流,爭取一兩年內把實驗基地創建為有代表性的“全國示范基地”,為中國健康管理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一、指導思想
依照我國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國情出發,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的方針,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加快建設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以維護社區居民健康為中心,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初級診療服務。轉變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堅持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逐步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
二、發展目標
通過基地建設發展的探索創新、不斷完善一整套可在全國范圍推廣的社區健康管理模式;依托社區,全面整合資源,構筑一個“政府支持、科技引領、社區參與、企業進入、多方支持”的社區健康管理發展平臺;轉變人才培養思路,打造一支扎根社區的專業化健康管理隊伍;集思廣益,開發一批優勢項目,如:慢性病控制、行為干預、中醫保健養生等,真正做到“中心有特色、基地有特點、個人有特長”;完成一個工程,既“十、百、千工程”——三年內要在上海建立十個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在長三角建立一百個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在全國建立一千個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
三、申建基地流程及要求
1、申報流程: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作為接收基地建設申請的唯一組織機構,全權負責基地申報工作。凡具備申請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可提出申請。所有申請材料以書面形式由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簽送,中心所屬街道及主管部門須在申報表內填寫意見。基地管委會將整理匯總所有的報送材料,定期安排專家團隊進行考察,公開評審,擇優略汰;最終通過評審的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負責人將與基地管委會正式簽訂,待中華醫學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辦公會議正式審議通過,協議生效日期依據會議發文內容為準。
2、申報條件:
1)提出申請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應根據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了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基本標準設置,設備完善、服務功能健全,人員素質較高,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范,并積極開展科研課題或特色服務項目。
2)申請建設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需承擔市科委課題、項目或市、區衛生局重點研究課題。特殊情況可以適當放寬。
3)申請建立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需籌備前期啟動資金5-10萬元,后續所需資金可以引入街道社區政府、上級主管部門、企業參與投入。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人口下限,視當地社會人口密度決定,一般設定在5萬人之上。
5)要有與開展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相適應的業務用房,房屋及設施布局合理、環境溫馨,體現人性化服務,符合衛生學標準。機構科室設置、人員配備、診療科目及設備配置。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要成立相應的組織(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辦公室),辦公室要有辦公地點(可聯合辦公)。
6)社區健康基地30%以上的醫護人員應(或者準備)接受健康管理師培訓并取得健康管理師培訓合格證書。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熟練、準確的專業技巧,還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社會學知識和溝通技巧,以滿足不同患者和轄區居民的健康需求。每年應該在省市級醫學刊物上發表論文至少3篇。
四、主要任務及要求
1、建設服務新模式,不斷升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和諧社區建設。保障基本醫療服務的基礎上,要把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預防保健方面的職能加強。對社區高危人群和重點慢性病定期篩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況,一方面對慢性病進行分類監測、登記、建檔、定期抽樣調查,做好慢性病體檢和防治管理工作,關鍵是“基地的評估”(一年時限為準);另一方面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實行規范管理,跟蹤隨訪,詳細記錄。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健康咨詢及危險因素干預活動,舉辦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材料。對本社區已確診的.五種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腫瘤)患者進行控制管理。聯合婦幼保健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社區衛生服務部門進行指導,把一些工作從預防控制中心移交到社區做。
2、建立健全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人員培訓制度。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健康管理師培訓、全科醫師培訓、心理咨詢師、中心主任等培訓班。不斷提高社區服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和業務水平。
3、全面貫徹落實基地發展規劃,多出成果,多做實事,爭取成為示范基地。各基地在健康管理分會的指導下,要結合自身的技術實力,建立起獨具特色的健康實驗基地;即:創建特色科室、特色項目,如: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健康飲食等。要大膽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康管理的新理念,不斷完善社區健康管理工作。
4、堅持理論實踐相結合,制定科學的驗收、評估機制。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組織專家團隊每季度、年終定期檢查評價項目執行情況,監督項目實施和經費使用情況;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會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考核。中華醫學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組織專家對完成項目進行評估驗收。對優秀的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進行表彰及獎勵,研究并在實驗基地進行推廣試點,并對試點經驗與成果及時總結改進。對不合格的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進行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單位通報并摘牌,四年之內不得重新申請加入,優勝劣汰,建立競爭機制。
5、合理利用資源,加快社區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設。有條件的基地要建立和醫療服務對接的用社區衛生服務整體信息管理系統(GIMS).,建立信息報送平臺,為醫療服務提供信息支持。要完善信息統計內容,通過信息收集、匯總、分析,對服務進行個性化分析評價。規范制定內部信息管理的規定和標準,建立覆蓋到戶的服務信息網絡。開展遠程醫療服務、遠程視頻會診等醫療衛生服務。
6、積極參加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社區專業委員會的一切活動。
五、資金籌集及管理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的項目資金,應本著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爭取當地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支持與捐贈。前期啟動費用為5-10萬元,項目應包含:組織專家項目評審及評估的相關費用(人員勞務費、郵寄費、交通食宿費、會務費用)及管理費等。管理實驗基地的資金要設立帳戶,實行量入為出、專款專用專人管理。
六、基地人員安排及其他。
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辦公室)一般設專(兼)職管理人員2名,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主任一職由該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人兼任,主要負責基地的常規運作和日常管理,重點落實“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慢性病防治網絡”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試驗基地的前沿優勢,積極探索健康管理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徑。基地辦公室另設副主任一職(異地兼任),原則上依照“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管委會”的統一安排,由各地社區衛生服務直接聘用上崗,主要負責與總部及和其他基地聯絡,匯總并編制培訓計劃,統籌策劃參與各基地科研立項、評估等相關事宜。
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全人類的健康問題提出了響亮的口號:“健康新地平線,從理想到實踐。”它要求衛生工作由傳統的以疾病治療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以人類發展為中心上來,其核心概念是維護健康和促進健康。中國的健康管理既處于重要轉軌期,又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社區健康管理試驗基地正是要抓住這一重要契機,以高科技、高起點、高效益作為支撐,嘗試建立一套規范化、國際化、人性化的社區運營體系,制定清晰可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真正實現健擁有健康的根本目標。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2
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衛計生發〔20xx〕26號),為實施好我毓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目標
到20xx年底,我轄區65歲老年人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群覆蓋率分別達到35%以上。
二、主要任務
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駐居民和0-36個月兒童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具體內容為:每年為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健康指導;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包括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三、實施主體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由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服務站具體實施。
四、工作步驟
(一)開展培訓
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培訓
培訓人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
培訓內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及其有關中醫藥政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關中醫藥內容概述、公共衛生的概念及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2.基層中醫藥服務團隊培訓
培訓人員:從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醫師、預防保健人員、注冊護士和鄉村醫生。
培訓內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及其有關中醫藥政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設計思路及其有關中醫藥內容概述、公共衛生的概念及中醫“治未病”的理念、老年人及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孕產婦、高血壓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技術規范。
(二)完成項目任務
10月8日-12月31日: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各社區衛生服務站按照《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對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駐居民和0-36個月兒童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三)組織調研督導
10月8日-10月30日:由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領導小組對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調研督導。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地要充分認識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把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列入本地區重點中醫藥工作,切實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要指定專人負責,做到任務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二)強化培訓,科學實施
要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中醫藥政策培訓,明確項目目標和任務。要把縣級中醫醫院作為基層中醫藥服務團隊的培訓基地,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中醫藥技能,規范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要結合當地實際,把項目實施與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有機結合起來,在工作中研究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加強督導,做好總結
各地要加強對項目的日常管理和調研督導,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基層了解項目實施情況,指導基層做好項目實施工作,及時發現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解決。同時,要努力挖掘、總結基層的好經驗、好方法,宣傳好典型、好事跡,調動基層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的積極性,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中醫藥改革與發展的成果。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3
一、背景
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共衛生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指標體系》及《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結合地區實際,特制訂淮安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細則―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實施方案》,以指導我區的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
二、目標指標
1、掌握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各鄉鎮有分村65歲以上老人名單,并有相應統計表,按季度動態更新。掌握老年人的中醫體質辨識情況。
2、每年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35%,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完整率≥90%。
三、對策措施
1、加強組織管理。各單位要成立專門的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形成管理服務制度,落實獎懲措施。各行政村有專(兼)職人員開展中醫藥服務,并做好工作記錄。各鄉鎮要按照區工作方案要求,加強對開展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工作的人員的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并加強與村(居)委會、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掌握轄區內老年人口信息變化。
2、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可結合老年人健康體檢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診療時間開展。
3、各鄉鎮要設置和配備開展老年人中醫藥管理服務的相應的設備和條件。
4、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務。5、及時完成老年人中醫藥服務健康管理檔案,完整記錄相關信息。
四、進度安排
1、10月份,全面啟動65歲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管理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召開村醫會議,安排各項工作。
2、11月份,完成轄區35%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五、考核評估
各單位對工作進度開展情況實行周報,區衛生局實施考核,對項目各項指標進行評價。考核嚴格按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方案》進行。考核結果直接與經費掛鉤。
六、經費兌現
參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兌現發放工作經費。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4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計委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做好20xx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國衛基層發[20xx]7號)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項目目標
通過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及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向老年人及兒童家長普及中醫基本知識與養生保健技術,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們自覺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起居、飲食,增強體質,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中醫藥服務滿意率和知曉率。
1、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90%
2、0—36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90%
二、范圍和對象
范圍:全鎮22個行政村。
對象:轄區內居住的所有65歲老年人和0—36月兒童。
三、項目內容
(一)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
每年為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藥保健指導。按照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采集信息,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根據不同體質從情志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中醫藥保健指導,建議定期進行中醫復檢;對所有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調攝、飲食調養、起居調攝、運動保健等養生保健方法,并記錄在健康檔案中。
(二)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
在兒童6、12、18、24、30、36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具體內容包括:向家長提供兒童中醫飲食調養、起居活動指導。在兒童6、12月齡給家長傳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齡傳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齡傳授按揉四神聰穴的方法。
四、管理措施
(一)組織領導
董家營鎮中心衛生院成立“董家營鎮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及技術小組。
(1)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xxx、xxx、xx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院公衛科,由張耿華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督導檢查和評估,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2)技術小組
組長: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
技術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張耿華負責日常管理工作。要在12月10前完成村級醫務人員培訓,12月底前完成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證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80%的工作任務。
(二)各級職責
1、醫院職責
(1)負責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2)組織村級衛生人員開展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知識技能培訓,使其基本掌握國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內容、方法和工作流程,確保老年人、兒童中醫藥保健服務質量。
(3)采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老年人、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宣傳,使老年人和兒童家長能夠及時獲取中醫藥健康服務的信息和服務內容,主動接受保健服務。
(4)掌握轄區內老年人、0—36月齡兒童信息,告知其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并為其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檔案,且醫院統一管理檔案(納入65歲老年人和0—36月兒童健康檔案中),定期對村醫進行督導檢查。
(5)0—36月齡兒童由醫院兒保門診在進行常規兒童體檢的同時進行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并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結果準確、完整的記錄在相應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中,向體檢兒童家長傳授中醫藥健康指導。
2、村衛生室
根據醫院安排,負責項目的執行、宣傳、動員和質量控制的具體工作,并承擔老年人健康體檢中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前33項問題信息采集,根據體質判定標準進行體質辨識,并將辨識結果告知服務對象,同時給予中醫藥保健指導。對于行動不便、臥床居民提供上門服務;開展健康指導、隨訪等工作,同時將每次保健服務的信息及結果準確、完整的記錄在相應的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中;開展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宣傳、動員工作,按時參加兒童體檢。每季度上報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進展情況。各村衛生室要熟悉服務項目要求,掌握技術操作規范。負責收集、登記轄區內服務對象人口信息、告知服務內容、預約服務時間,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三)保障經費,規范管理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所需經費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整體經費統籌安排,并進行績效考核。
(四)強化督導,嚴格考核
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督導和考核制度,不定期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及時分析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研究解決辦法,逐步建立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的長效管理機制。督導考核主要內容:
(1)老年人和0—36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2)老年人和0—36月齡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記錄表完整率;
(3)走訪調查核實中醫藥健康管理情況。
對完成工作指標的村予以表彰獎勵,對項目執行不力、完成情況較差的村,扣減相應經費。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5
一、目的意義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屬身心疾病之一,是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影響人的預期壽命和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中醫對高血壓的預防、治療及康復各個階段均有其優勢點和優勢環節,特別是將中醫藥理論、技術應用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廣闊的前景。中醫藥參與高血壓病的管理和高危因素干預,可以達到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的目的。
對于正常高值血壓,食療、導引、養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壓下降。對高血壓病人,食療、導引及養生功法助于血壓的控制,配合中藥內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壓恢復正常,對頑固性高血壓及合并有較多癥狀的患者,中醫藥方法可起到減輕癥狀,協助降壓,減少減緩靶器官損傷的作用,從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的作用。
二、高血壓篩查
1、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
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后預約其復查,非同日3次血壓高于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如有必要,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確診,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
3、建議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與中醫藥保健預防指導。
三.隨訪評估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1、測量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急癥狀,如出現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意識改變、劇烈頭痛或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痛、心悸胸悶、喘憋不能平臥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時血壓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其轉診情況。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就診到此次就診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心率,計算體質指數(BMI)。
4、詢問患者癥狀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煙、飲酒、運動、攝鹽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四、分類干預
根據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和癥狀體征,對患者進行評估和分類干預以及中醫藥的保健知識講解。
1、對血壓控制滿意、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無加重的患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時間及日常生活中中醫藥保健鍛煉。
2、對第一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即收縮壓≥140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必要時增加現用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壓藥物,如中醫藥制劑等,2周時隨訪。
3、對連續兩次出現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新的并發癥或原有并發癥加重的患者,建議其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4、對所有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
五、健康體檢
高血壓患者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老年患者建議進行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初篩檢查。
六、中醫、中藥保健指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生活、工作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不同,一般中醫將高血壓病的辨證類型分為肝陽亢盛型、肝腎陰虛型(含陰虛陽亢)、陰陽兩虛型(含氣陰兩虛)、痰瘀互結型(含痰濕壅阻)等類型。臨床上應針對不同類型進行中醫、中藥、藥茶、食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干預。
(一)肝陽亢盛證
【主癥舌脈】頭痛、眩暈、心煩易怒、夜眠不寧、面紅口渴、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清瀉肝熱,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龍膽泄肝湯
【中成藥】
【茶飲】可用夏枯草、玉米須、羅布麻、桑葉、菊花、石決明、山楂、枸杞子、桑寄生、五味子等1—2種中藥與綠茶一起泡服。
【食療方】推薦食物有馬蹄、梨、藕、芹菜、禽蛋、豬肉、魚類(有鱗)、黃豆、豆腐、龜肉、燕窩、鮑魚等。
鮮芹菜汁:鮮芹菜250克洗凈,沸水燙2分鐘,取出后切碎加冷開水100毫升絞汁。取汁分二次服用。
(二)陰虛陽亢證(含肝腎陰虛證)
【主癥舌脈】眩暈,頭痛,頭重腳輕,耳鳴健忘,五心燥熱,心悸失眠,舌質紅,苔薄白,脈象弦細而數。
【治法】滋陰補腎,平肝潛陽
【方藥】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湯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第二期代償階段。
【中成藥】腦立清膠囊,重鎮潛陽,平肝熄風。每次3粒,每日2次,療程4周。
牛黃降壓丸,平肝潛陽,清熱化痰。每次1-2丸,每日2次,療程4周。
杞菊地黃丸,滋補肝腎,每次5粒,每日2次,療程4周。
【茶飲】同上
【食療方】推薦食物有芹菜、綠豆、綠豆芽、萵苣、西紅柿、菊花、海蟄、山楂、薺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蘿卜、香蕉、黃瓜、苦瓜、紫菜、蘆筍。
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適量水,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1小時,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籠蒸后,取出曬干或陰干,然后磨成細末,備用。粳米淘凈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三)痰瘀互結證(含痰濕壅阻證)
【主癥舌脈】眩暈,頭重如裹,或伴頭痛,胸悶、惡心,形胖,食少多寐,舌暗,苔膩,脈滑或澀。
【治法】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方藥】滌痰湯與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病合并腦血栓形成。
【中成藥】愈風寧心片,活血化瘀,通絡定眩。每次5片,每日3次,療程4周。
【茶飲】降脂益壽茶:荷葉、山楂、丹參、菊花、綠茶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陳山烏龍茶:陳皮、山楂、烏龍茶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食療方】推薦常用食物有白蘿卜、紫菜、白薯、玉米、花生、洋蔥、木耳、山楂、核桃、桃仁、杏仁、海帶、海蟄、大蒜、冬瓜等具有化痰活血之功效的食品。
馬蘭頭伴海帶:馬蘭頭洗凈,用沸水燙至色澤泛青,取出后瀝水,切成絲備用。海帶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凈,用沸水燙10分種,取出切成絲,與馬蘭頭同伴,加鹽、味精、糖、麻油拌和均勻,佐餐用。
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當晚餐食用。
(四)陰陽兩虛證(含氣血兩虛證、氣陰兩虛證)
【主癥舌脈】頭昏眼花,耳鳴心悸,腰酸腿軟,步態不穩,口干咽燥,畏寒肢冷,失眠多夢,夜間多尿,陽痿滑精。舌質淡或紅苔薄白,脈象弦細。
【治法】補氣養血,調和陰陽
【方藥】:金貴腎氣丸加減。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第二期失代償階段。
【中成藥】歸脾丸,益氣養血,安神。每次1丸,每日2次,療程2周。
【茶飲】龍眼紅棗茶:龍眼肉,紅棗,白糖適量,開水沖泡飲服。
黨參紅棗茶:黨參,紅棗,茶葉各適量。開水沖泡飲服。亦可將黨參、紅棗、茶葉加水煎沸3分鐘后飲用。
【食療方】推薦常用食物有銀耳、枸杞子、黑棗、核桃仁、海參、淡菜、芝麻。大棗、銀耳、芝麻、桑椹。
當歸燉豬蹄:將豬蹄洗凈切成大塊,在開水中煮兩分鐘,去其腥味,撈出。然后再在鍋內加水燒開放入豬蹄,加入當歸及調料適量,用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煮至豬蹄熟爛。
歸芪蒸雞:炙黃芪,當歸,嫩母雞1只。將黃芪、當歸裝入紗布袋,口扎緊。將雞放入沸水鍋內氽透、撈出,用涼水沖洗干凈。將藥袋裝入雞腹,置于蒸盆內,加入蔥、姜、鹽、黃酒、陳皮、胡椒粉及適量清水,上籠隔水蒸約1小時,食時棄去藥袋,調味即成,佐餐食用。
【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12-18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12-18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13篇12-18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7篇12-18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通用9篇)12-15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必備7篇]11-26
(精華)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3篇11-25
健康管理項目實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12-16
健康旅游項目實施方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