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偉開講啦探索的動機演講稿
我在歐洲留學的時候,到阿爾卑斯山山區大峽谷,很少有外國人會到那個地方去游歷。我見到一個大概80多歲的滿頭白發老太太坐在輪椅上。她見到我之后,非常高興。聊起來她就問我是干什么的,我說我是做量子物理的。然后她進一步問我,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說我就是在做那個叫做量子信息,量子態隱形傳輸,用英文就叫做像時空穿越里面的這么一個東西,她說我讀過你在《自然雜志》發表的那篇文章。當時我非常感動,一個80歲的老太太,她還是對我們的科學保持著這樣一種原始興趣的初心。我覺得她也許是一個例外。
過了幾年之后,因為我的鼻子里面長了些東西。然后我在海德堡大學,做了切除息肉的手術。做完手術,我醒過來之后非常痛苦,正好護士站在我的床前。她說潘教授,你是不是就是研究跟時空穿越類似的東西啊?我說是啊。她說你能不能給我講講。但因為我當時鼻子里面插著兩個管子,非常痛苦。我說現在我講不了,我將來送給你點資料吧。我想講什么呢?我就覺得一個護士也是感興趣,一個鄉村里面老太太也是感興趣。剛才我在外面的時候聽,有多少人在學物理,好像聽說只有一個人舉手,對吧?那我覺得如果大家對科學沒有這種原始的沖動,沒有興趣的話,我們就不可能變成一個真正的創新的國家。
那么下面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就是探索的動機。就是作為科學家,特別關心的是兩個事情。第一,宇宙的規律是怎么樣的。他通過規律研究,希望能夠知道我們是從哪里來?會到哪里去?也就是說我們非常關心宇宙的生成跟宇宙的命運。
我曾經好多年之前,讀過房龍的一本書,叫做《圣經的故事》。那么當然我得宣稱一下我不是教徒。大家都在想這個宇宙肯定要有一個起源,上帝當時說要有光,然后要有云,要有天,要有地,這個過程就是想來告訴我們創世紀的過程。所以人類追求的過程當中,一直希望能夠理解我們是怎么來?我們的未來是怎么樣的?來尋找一種安全感。但是在過去,因為沒有科學,只有靠我們種種的想象。那么這個事情經過幾千年的知識積累之后,到了1687年其實有非常大的改變。在1687年之前,偶然的'一個機遇伽利略把玻璃片做成望遠鏡去看太空了,他看到了土星環等等。也就是我們開始能夠探索整個宇宙是怎么樣了,不僅是這個地球怎么樣。到1687年,牛頓在很多前人知識的基礎之上,發表了一部專著叫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改變了整個人類的進程。這部書告訴我們,我們的進化通過微積分是完全可以計算的。
這什么意思呢?我們本來覺得上天是非常神圣的。牛頓就表示蘋果掉地上,星星在天上轉,都可以算出來。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原來我可以計算神圣的上天、星星運行的軌道,這在科學上的自豪感是無比巨大的,我們還可以來計算未來。如果你進一步想的話,你就馬上會感到非常地失望,完了,我的命運是不是也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呢?
比如說潘建偉成為物理學家,撒貝寧成為主持人,其實根本不是我們自己努力的結果。就像是我們今天在這地方開講,也是在宇宙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切事情都已經注定了。為什么呢
【潘建偉開講啦探索的動機演講稿】相關文章:
探索的動機開講啦潘建偉演講稿10-05
開講啦王偉忠的經典語錄01-17
2017感動中國潘建偉的感人故事02-15
開講啦蔣昌建演講稿:在悲情中認識自己03-15
《開講啦》語錄03-25
成龍《開講啦》演講稿07-04
開講啦任泉演講稿07-06
蘇有朋開講啦的演講稿10-05
開講啦名家演講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