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通用9篇)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帶來的演講題目是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現在的生活條件往往離不開手機電腦,每家每戶都有,甚至是每個人都有,但也正因為網絡上面的評論、揭發、爆料……造成了不好的結果。就舉例來說,近日韓國的兩位女明星相繼因為抑郁癥而去世了,而導致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因為網絡暴力,導致了人的心理防線被摧毀。
現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鍵盤俠,他們不顧人、事情的原委和真相,就去網絡上面隨便散播謠言,看見不好的人就會去評論她,辱罵她,這些都是屬于網絡暴力的行為。很多的女生喜歡在網上發一些自拍,但有一些長得不討人喜歡,這時就會有鍵盤俠出來說一些沒有素質的話,但他們不知道,這樣會傷害發帖人多大的自尊心,如果有人在網絡上面一再地說你,你會當做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嗎,不,這樣的人很少有,F在網絡這么發達,不是讓我們來當鍵盤俠,不是讓我們來評價別人的,而是讓我們知道如何用網絡傳播正能量,用網絡做好事,用網絡學找走失的人,用網絡查找資料……網絡應該用在正處。
網絡暴力是我們一向拒絕的東西,你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你被鍵盤俠攻擊了,你會怎么樣,你承受的了嗎,那樣你就會想到當事人的感受了。人家父母把他生下來不是讓你們欺負的,他們好不好自會有人管教,何須你們在網絡上面去插嘴呢,這樣只會害了別人也拉低了你自己的道德。
讓我們一起來拒絕網絡暴力,讓網上世界成為一個和諧相處的平臺,不再有那些爭論與不好的事發生。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2
當下,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特別是網絡讓更多的人擁有了向大眾發聲的機會,傳播思想和理念,或者表達意見和不滿!熬拥廊艘匝远艘孕校恃员貞]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開放的環境更需要人們對自己的言論負責,網絡雖然可以暫時屏蔽發言者的社會身份,營造一個看似自由寬松的環境,但也可能引起某些人的恣意妄為,毫不負責地宣泄自己的情緒。網絡不文明現象就像一場風暴,從論壇博客席卷到QQ和微博,從普通民眾到演藝界、文化界的名人,網絡罵戰烽煙四起,語不驚人死不休。
現實中說一句臟話,引來口角紛爭甚至群毆械斗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在網絡上說臟話是傳遞一種負能量,又像病毒一樣將之感染給更多的人。正因為網絡是個虛擬的平臺,太多人就卸下面具逃開偽裝,無所顧忌出口成“臟”,但一個人的素質和文明應該是根深蒂固的,文明應該是我們的一種素質,無論在何地。在網絡上以臟話痛罵別人仿佛很過癮,很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殊不知自己以為在充當正義卻是變相對別人施以暴力。
最近備受熱議的兩次“到此一游”事件,一經曝出就遭到眾多網友的謾罵和人肉,迫使孩子的家長哭著道歉,村民也嚇得“再也不出去旅游了”。網上的謾罵和無理的人肉都壓得當事人驚慌失措,在這樣的網絡暴力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反思“到此一游”和網絡暴力兩者所反映的公民素質,似乎沒有什么區別 。因此,有評論就表示,“有多少人在這方面的憤慨,不是因為事情本身的對和錯,而是因為發泄?不是基于對是非的判斷,而是因為關乎面子。這樣的憤慨,并不能真正促使公民素質的提高,倒是可能促使公民出國裝文明,回國便野蠻地兩面做人”。
文明不僅應該體現在現實社會的各種場合,同樣也應該體現在網絡上。雖然網絡是一個特殊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穿著各種“馬甲”表達情緒,甚至說話都不用負責任。但是,在網絡上罵臟話的人很難保證不會在景區刻下“到此一游”,很多網民都樂于關注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事件,與事件本身相比,他們更愿意放大事件的危害性,引發公眾的負面情緒,充分發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電影《搜索》就講述了一個關于網絡暴力的故事,導演陳凱歌所要表達的是:不管一個人犯了多大的錯誤,普通網民是否就該有對他人進行道德懲罰的權力?一個人不在網上說臟話,就傳遞了很好的正能量,一群人不在網上說臟話就可以積極帶動一個良好網絡環境的形成,環境一旦形成,個別人的負面言語只會越來越少,這和你走在一條干凈的街道,看見沒有一個人亂扔垃圾,自己也會不好意思亂扔是一個道理。即將推行的網絡實名制或許能對這一現象有所約束,但規矩是強制性的,與其受相關規章制度的約束,倒不如擺正心態,做公平正義的傳播者,引導公眾關注真正的輿情焦點。網民擁有表達意見、提出批評與建議的權利,另一方面,網民也需要自省與提高,去除浮躁,變得更加理智,保持理性與冷靜、不爆粗口,讓網絡成為傳遞正能量的平臺。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3
作為過去、也許將來還會遭到網絡暴力的過來人,我不希望有人因為網絡暴力而受到傷害,請善用語言,讓人言可敬。
特別感謝在那段特殊時間陪伴我的家人和朋友,感謝他們承受住了一個當時還沒有來得及減肥、各方面份量都很重的我,經歷了這些。并不是想說明自己有多強大,但確實因為這些切身經歷讓我有了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我曾經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當時真的不堪重負放棄了演員這個職業,是否網絡暴力就會消失?答案是當然不會,既然還是要面對,就應該積極面對。
前不久,我參與了一部公益電影的拍攝,電影傳遞了一個非常積極的理念: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權利,無論叫你生下來是幸運還是不幸的,我非常贊同,所以我選擇做一個積極快樂的自己,不在受控于網絡暴力中,不再只能看到積極的一面。都說做公益是在幫助他人,在我身上成全了一個更加快樂的自己。
電影的名字叫《有一天》,我在這里特別推薦一下,雖然我只參演了電影的一部分,但也給我帶來很多啟發和感動。這部電影關注了九類特殊兒童群體,我參與拍攝的故事和聾啞兒童有關,跟我一起搭檔演出的也是一名聾啞兒童。
拍攝之前我還有些顧慮,我不知道該怎么去跟他交流,我擔心會因為自己都不小心的舉動傷害到他。但是見面之后,我猜發現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因為想太多而變得復雜,只要我們保持一個平常的心,用平等的方式去交流,就不會存在特別的障礙。重要的是你怎么看,而不是他怎么想。
拍攝的那幾天,我平靜而快樂。每當完成一個鏡頭,這個小少年都會跟我豎起大拇指示意。他這個小小的舉動也提醒了我和我們,有人選擇贊美,有人則不!感謝“愛的罵罵”,感謝《有一天》,感謝喝倒彩時刻提醒我的人,感謝一直鼓勵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像我一樣主動地從逆境中走出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需要我們關系的事去做,需要我們關系的人去愛,保持自己的真實,倔強地活下去!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4
今天演講的內容和主題的相關性比較小,說起互聯網+,因為剛看了陳凱歌制導的電影《搜索》讓我對網絡暴力有一些看法,影片看完之后還是有很踏實的感受,網上對此評價不一,電影的好壞看能不能吸引人,能不能引起人們更多的思考,
影片一開始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她在得知身患絕癥,心神俱亂的時候在公交車上未給老人讓座的這一過程,同時被身為實習記者的楊佳奇拍攝到,之后被其領導陳若兮爆光出其視頻并不推動升溫。媒體的不斷推動加上三個激烈辯論的專家,還有在找保姆時大罵葉藍秋并轟走她的大媽,黑她的博客,用最亞毒的話漫罵的網民。這些無以造成葉藍秋最后慘死的推手。葉藍秋也只是做了一件不讓座的小事然后就陷入萬劫不復甚到連所剩的生命也無法完整。對她的同情到無以復加,人們在漫罵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只是被臆想中被妖魔化,成為人們炫耀道德宣泄情感的工具。是否只是了解了局部真相而進行的批判。而做為媒體影片中陳若兮有一句話更能體現現如今的形態:大致意思是說我們追求的是新聞的真實,可真實往往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呈現。她用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諷刺了這個逐漸真假難辨是非模糊的社會,這一秒,她是洞穿社會的局外人,下一秒當楊佳琪送來了葉藍秋不讓座視頻,她又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投入自己的諷刺中。
關于給老人讓座,前兩年乘B支3上下班,此班車途經浙二,終點終站;每天早上在鼓樓會有很多老人上車,車上每次也是人滿為患,親眼目睹搶座而發生的爭執,都為老年人之間所起,后來在新聞中也陸續看到小年輕因不讓座而被老人出手相打,自己的天平再也不會傾向于老人,雖然說從小被教育要為老人讓座,但也不能被這種“美德”所綁架,老人們也不要依老賣老。
網絡帶給大家方便也同時更容易對別人造成批評,在娛樂圈里有這么一個姑娘一年365天被罵滾出娛樂圈,她所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被批評,她就是袁珊珊,評心而論除了她飾演的任盈盈毀掉了我心目中的任大小姐其他的角色也還好不至于被罵慘,其實如果不喜歡不看她的作品即可,這也是網絡不僅給大家帶來更時效的溝通方式同時對他人的傷害也越來越泛濫,袁珊珊是不幸的,她沒有做什么壞事被罵至慘,她也是幸運的,自從她曬出馬甲線多少黑轉粉,用她的勤奮也幸運地走出了低谷,15年她走上TED全球最大演講平臺,成為成為迄今為止受邀登上該平臺最年輕的中國演員,也成為90后眼中最勵志的中國面孔之一。
在美國有40%的年輕人遭遇過網絡欺凌侵害,甚至有些受害者因此而患上精神疾病,身心受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4年發布的一則消息:在法國6到18歲之間的青少年有12.5%的人都有在網上被攻擊的經歷,在中國因為網絡暴力而結束生命的人離我們越來越近。
總上:互聯網時代讓人與人的溝通方式越來越便捷,溝通成本越來越小,足不出戶可以干很多事,每天面對著海量的信息有誰還愿意去核算實它的真實性,也不太會為自己轉發出去的信息深思熟慮。 那么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讓語言成為致命的利器,網絡的誕生也應制造更多的困擾,而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當某件事發生時做為普通的網民我們如果幫不上什么忙至少我們可以做到不添亂,而做為媒體人也希望能為民眾提供更真實,更全面的報道,而不是斷章取義的報導。
謝謝!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正確看待網絡世界》。
時代的遷移,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正在邁入信息網絡化時代。網絡給人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繽紛的世界,特別是青少年更難以抵擋誘惑。據有些專家調查表明,青少年上網時間偏長。30.1%的調查對象有經常上網的習慣,82.5%的調查對象擁有自己可以上網的電腦。調查中,當問到最長的.一次上網時間時,回答9小時的竟占31.8%,5-8小時的占25.9%。調查還發現,男生比女生的上網時間多。學生上網究竟在做什么?調查表明:用于聊天、玩游戲、下載娛樂內容的比例高達55.7%.
不容置疑,網絡是功能最全應用最廣的媒體,它為青少年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寬廣平臺,它使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知識,“足不出戶”,“盡覽天下風云”;它為學生提供參與社交活動的廣闊空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它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擺脫了“兩點一線”讀書生活的單調.網絡世界好精彩!
但更不能忽視,網絡這把雙刃劍,刺傷了多少缺乏自護意識的青少年.網絡的開放性與隱蔽性使多少精神垃圾灌輸到一個個單純的心靈。有的輕信網站教唆,釀成人間悲;有的輕率會網友,無辜遭傷害;有的沉迷黑網吧,棄學難自拔;還有的熱衷于網絡游戲,被其中的弱肉強食、爾虞我詐搞的道德觀念模糊,甚至心智混亂;有的被賭博、色情等網上黃毒感染,最終誤入歧途。他們陶醉于虛擬的空間,開始逃避現實,荒廢學業,搞的自己形容枯槁,神思恍惚。讓家長嘆氣,老師搖頭。
青少年,處于人生的黃金時代,美麗的大自然向我們招手,科學的高峰需要我們去攀登,含辛茹苦的父母期望我們健康成長,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鑄造輝煌……我們該做的實在太多了!一方小小屏幕,豈能涵蓋我們生活的全部?
“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倍缃,青少年的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家興盛、社會安定、學校教育、家庭和諧的隱患,真希望我們所有的青少年朋友,能對網絡有清醒的認識,在頭腦中建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墻”!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6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網絡暴力》。
當今世界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學習和交往打破了時空界限。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網絡正以神奇的速度介入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當前的學習、工作以及今后的發展都產生著積極的、極其重要的影響。網絡是一個新事物,網絡世界也是以個精彩的世界。網絡信息傳遞速度之快,信息容量之大、范圍之廣,信息呈現方式之靈活對人極具誘惑力,也把我們當中許多同學吸引到了網絡的世界。
從積極的意義上來講,網絡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許多有益的地方。首先,上網能激起好奇心,激發求知欲望,培養了同學們對科學的興趣。其次,上網可以促使同學們計算機和網絡應用技術的提高。第三,上網可以開闊視野,活躍思維,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第四,上網還能豐富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同學們精神的和心理的需要。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7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第三次科技改革的結束,人們都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也成為了這一代的標志,然而人心的險惡使網絡從萬能轉變成一把雙刃劍,網絡也隨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網絡就像一個無形的大黑洞,向我們伸出邪惡的大手,網絡是多么深不可測,它在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又使我們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落入大網。
“網絡暴力”我們都知道,躲在屏幕后施暴的人,我們稱他為“鍵盤俠”,這類人,在網絡上惡意詆毀他人,卻一直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很多人都追星,這些人叫做“追星族”,對于追星族來講,網絡暴力并不陌生,比如肖戰、蔡徐坤,喜歡他們的人都知道,在他們“巔峰”時期,遭到了網絡暴力。這兩個大男孩,滿身黑料卻無一實捶,粉絲們是“敢怒不敢言”,因為他們知道,反擊只會帶來更多的惡意。
再拿前幾年的喬任梁來說,被別人說“滾出娛樂圈”,這對一個演員來講是多么可悲啊,患上抑郁癥的他,最終在家中自殺而亡。
這也只是國內,在國外這類事數不清。
我曾看到這樣一句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部分人可能不理解,這句話呢?是說:雪崩是萬千雪花造成的,沒有誰無辜,而造成特別令人悲傷的后果時,比如部分被施暴的人承受不住而自殺這種事情時,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你可能說,“我沒有詆毀他,我只是個旁觀者而已”。在這些事情面前,無論旁觀者也好,施暴者也罷,他們都是造成這次事件的罪魁禍首。
在生活中,網絡暴力與校園暴力是一樣的,我們不僅不能做施暴的人,也不能做一個旁觀者,我們要勇于制止,做一個勇敢、善良、充滿正義感的人。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8
當今21世紀已然成為互聯網時代,家家戶戶也許都有了電腦電視,趕時髦的學生也許衣兜里都裝著一部手機。移動公司的盈利已然呈上漲趨勢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電子設備與網絡固然對學習有益,能足不出戶便廣闊擴大知識面,能足不出戶便了解今日新聞;能足不出戶便交到五湖四海的好友……然而,網絡并不像人們所贊頌的那般無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網絡暴力。
相信在看文的各位都安裝或知道一個社交軟件——QQ。QQ和微信已然成為全國最知名的社交軟件,通過私信和群聊織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社交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加入某群并熱情地與陌生人聊天,卻被群員辱罵甚至因為一句別人不愛聽的話就被移出此群,這便是網絡暴力。
而在網絡暴力的圈子里,包含了各個黑界家族。其中出名的家族有:血櫻、情戰、藍貝等。所謂黑界家族,便是通過前期訓練打字時速達到后期能快速打出臟話并發送的言語攻擊團體。而黑界家族的族員,也被“尊稱”為“扣字大佬”。一旦招惹到黑界族員,就會被他們私信辱罵或討論組轟炸。
網絡暴力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犯罪趨勢。正常人在被辱罵后第一想法是去反擊,然而反擊的結果不過是一時的快感,但如此繼續進行,就會導致與黑界家族族員融為一體,也會有不可觸碰、不可招惹、唯我獨尊的狹隘想法。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拌嘴失利,便會進行暴力行為,肉搏或用管制刀具導致犯罪。
心理陰影。溫潤且懦弱的人在被辱罵后,第一想法是在自己身上找錯誤。如此下去,輕則變成一個內向且好欺負的沙袋,重則擁有大片心理陰影且患上抑郁癥導致死亡。
網絡暴力已然成為社會的毒草,但也不是不可克制。在你遇見他們,請果斷避開;在你發現身邊的人有這個意向,請幫忙制止并緩和。把哦變成嗯嗯,把呵呵變成哈哈,不要去傷害身邊的每一個人。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 篇9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既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卻也埋下了隱患地雷。一高中女生因不堪忍受服裝店店主截取監控錄像發布上網對她進行人肉搜索以及身邊同學對她的指指點點,最終走向了自殺的道路。這不正是濫用網絡造成的悲劇嗎?而這真正的兇手其實是操作網絡的人性冷漠的網民。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網民在使用網絡。作為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網民的數量之多和網民素質的高低參差不齊,是惡性網絡環境出現和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如高中女生琪琪一事,店主把監控視頻往網絡上一擺,數以萬計的點擊率讓琪琪處于輿論的中心,對其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傷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店主追逐利益,罔顧法律并發布侵犯他人隱私的信息,以及辨識能力差的網民而已附和,使得悲劇最終釀成。
網絡是否就意味著一切好處一無壞處呢?網絡是由人搭建的交流平臺,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臺供人類操作的機器,它毫無感情。但是,如果我們合理使用網絡,遵守國家法律文明上網,那么這臺機器就是富含人情味兒的;倘若我們肆意在網上發表惡言惡語,傳播謠言,那么網絡就是在助紂為虐,讓世界變成邪惡世界,傳播負能量,造成人性冷漠。
過去幾年,經常出現在我們電腦屏幕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犀利哥走紅”的惡意的娛樂大眾的信息越來越多,揭露他人私人信息越來越徹底。而如今,曽上過湖南衛視的《變形計》節目的女孩李耐閱近期也被人拉出來在網絡上“扒皮”。只因為她沒有“變形”成功,反而越變越壞。網民就對其大肆惡語相對。這是網民為了發泄自身情緒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惡意攻擊,對李耐閱的私生活的不尊重,最終在網民的炮轟之下,李耐閱無奈地在微博上作出鄭重聲明:與養父母斷絕關系。這樣的結果難道就是網民們想要的嗎?沒有人站出來勸說她,而是一字一句地攻擊這個17歲的女孩,這就是網絡暴力,以惡制惡。
網絡確實是需要人性的溫暖,而且只有每個網民都合理上網,心存善念,網絡才會成為人們溫暖的交流平臺,才能推動社會的正能量的傳播。例如湖南一網民朱某利用網絡平臺呼吁人們參加社會義工活動,關愛空巢老人;浙江一對夫婦的兒子遺失助聽器,人們在網絡上自發進行幫助,全城尋耳,最后“耳蝸”失而復得;福建一對夫婦在工作中遺失血汗錢六千,是網絡的力量讓他們找回血汗錢。
所以我呼吁大家合理上網,切勿濫用網絡,您的一份溫暖會在網絡大平臺傳遍,讓網絡成為溫暖平臺。
【拒絕網絡暴力演講稿(通用9篇)】相關文章:
2022拒絕網絡暴力議論文(通用6篇)01-26
拒絕網絡暴力,我們在行動作文900字(通用14篇)05-05
網絡暴力作文(通用8篇)01-26
關于網絡暴力作文(通用25篇)05-06
拒絕網絡誘惑作文(通用6篇)04-01
2022有關網絡暴力的作文(通用10篇)01-27
2022防止網絡暴力的作文(通用11篇)01-26
2022禁止網絡暴力作文(通用6篇)01-26
關于網絡暴力的看法作文(通用6篇)01-26
談網絡暴力議論文(通用23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