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匯編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和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逐漸恢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描寫,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
理解描寫潮來時的幾個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或從電影、電影中可能看到過海潮,但是,你們看到過江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觀看江潮的課文《觀潮》。
二、引導初讀課文。
提出要求: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景象,嘗試給課文分段。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檢查交流。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哪部分是寫潮來前的景象?哪部分寫潮過后的景象?
3、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為什么這樣分?
四、講讀課文。
。ㄒ唬┳x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問: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觀哪兒的潮?
2、這一段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ǘ┲v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人們是在什么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來,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思考:潮來前江面是什么樣子的?人們的心情怎么樣?并動手畫句子。
3、指名讀句子。
4、人山人海說明什么?等著、盼著說明人們心情怎樣?
。ㄈ┲v讀第三段。
1、學生自學。
2、交流討論。
。1)課文是怎樣描寫江潮聲音的?想象一下悶雷什么時候響起來?江潮到近前時,聲音是怎樣的?
。2)指導朗讀。
。3)師生評議,加深理解。
。4)指名讀描寫江潮形狀的句子。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條白線?理解詞語橫貫。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兩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么?浩浩蕩蕩說明什么?
(5)指導朗讀。
。ㄋ模┲v讀第四段。
1、大潮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潮過后是什么樣子的?齊讀最后一段,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
2、交流討論。
五、課堂小結: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二、補充介紹錢塘江大潮。
三、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1、《觀潮》的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這種觀察方法體現了大潮本身發展變化的特點。
2、大潮到來的時候有哪兩個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文主要抓住潮水發展變化的特點,是從聲音和形狀兩個方面體現的。
四、鞏固生字新詞。
五、課堂練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描寫潮來時聲音和形狀的句子抄寫下來。
3、練習背誦第三段。
六、布置作業 :熟練地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
聲 形
潮來前 平靜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11觀潮 潮來時 越來越響 橫貫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墻
潮過后 風號浪吼 漫天卷地
恢復平靜 水漲船高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的特點。
2、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的特點。
教具準備:
一個智慧大拇指、生字、詞語卡片、實物投影儀。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第16課,現在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右手,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個題目。板書:16 能干的鐘點工
2、齊讀課題
3、過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你們掌握的怎么樣了?老師這里有幾個難讀的生字卡片,誰愿意當小老師幫大家復習復習。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4、通過檢查,獎學生一個智慧大拇指。
5、昨天,我們不僅學習了生字詞,還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誰能告訴我,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樣子、能干
二、新課
1、過渡:現在老師就帶同學們走進湯姆家,看看機器人是什么樣子?它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感受一下科學的神奇,同學們想不想去?
2、投影儀出示機器人:同學們認真觀察,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機器人?學生舉手回答,然后讓學生找出有關段落。
3、讓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并說說那這個機器人給你留一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有關詞語。
板書:滑稽、笨拙、怪模怪樣
4、過渡:同學們,這樣的機器人你們喜歡嗎?可愛嗎?湯姆和我們一樣也喜歡這個機器人?更令湯姆吃驚的是,它還能說話,請同學們朗讀第6自然段,解釋 “突然”的意思,并讓學生用“突然”說話。
5、機器人不僅會說話,它還幫湯姆家干了很多活呢?它到底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會合作,聽清楚我們今天要合作的第一任務
(1)畫出表現機器人能干的句子,讀一讀。
(2)用自己的話概括說說機器人是怎樣能干的?
6、學生反饋:我讀懂了什么?出示文段,讓學生朗讀,再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7、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機器人到底幫湯姆家干了哪些活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擦窗戶、收拾房間
8、過渡:是呀,現在的科學那么發達,同學們想不想制造出這樣的機器人呢?(想)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一定制造出比現在更先進的機器人
9、出示插圖2
機器人確實很能干,你看,它正在跟湯姆說“再見”呢?請同學們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總結
1、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四、擴展延伸
湯姆家的機器人那么可愛、那么能干,你還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什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
五、作業
把好詞好句寫在摘抄本里。
樣子:滑稽、笨拙、怪模怪樣
板書設計:
16、能干的鐘點工
能干:擦窗戶、收拾房間
課后反思:
這篇課文是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課文敘述生動、語言淺顯、故事有很強的吸引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朗讀朗讀課文,感受機器人的樣子和能干,難點是激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完成目標一時,我抓住了課文的重點段落描寫機器人外形的第五自然段和機器人能干的七、八自然段進行有效的學習。
完成目標二時,讓學生感受科學和科學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這一點上,我學生大膽地去想象你知道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什么?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科學的神奇以及帶給我們日常生活的便利。
二年級下冊語文《能干的鐘點工》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寫了機器人到湯姆家做鐘點工干家務活的事,顯示了機器人的能干和神奇,展示了現代科技發展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感受到科技帶給人們的生活便利。課文重點寫了機器人外型和能干的特點。教學時我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看著圖片感受科學的神奇。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讀準、讀通課文,整體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激發學生了解機器人的興趣。
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課前進行有關機器人資料的交流,是對學習本課有效的補充。
2、學生對課題的質疑所提出的問題有價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扮婞c工是誰?鐘點工長什么樣?鐘點工都干了些什么?鐘點工為什么這么能干?”學生從課題提出的這些問題基本涵蓋了整篇文章。
3、識字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記憶字形的方法多樣:換偏旁、熟字加熟字、編順口溜!疤骸弊钟谩耙幻衅鸲稹边@句順口溜來記住,可見學生思維活躍、思路開闊。
4、體現了讀的層次性,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感知、理解、感悟。重視精讀環節的教學,鼓勵學生深入體會,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朗讀指導,鼓勵挑戰性讀課文,讀后進行評價。
美中不足的是學生就課題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可整理后板書,這樣在學生交流質疑的問題時,目的就更明確,也更便于整節課的組織教學。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短文,講“我”在學校里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感受,表達了“我”熱愛學校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指導該生學生認識“學、校、愛、有、老、師、習、親、熱、快”十個字。會寫“習、樂、有、同”四個字,學習新筆畫“提”。
2.輔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感受學校是樂園,老師、同學之間親親熱熱,大家一起做游戲快快樂樂。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學校。
【教學重難點】
1.用不同的方法識字。
2.正確朗讀課文,能照樣子說說自己的學校。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啟發,引入新課。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喜歡學校?你知道樂園是什么樣子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3課《學校是樂園》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筆畫出生字詞。多讀幾次,遇到不會讀的字用筆畫出來,請拼音朋友幫忙,再多讀幾次。
2.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詞語,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錯音,看誰進步最快,讀得最好。
3.再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四人輪流讀課文,看誰讀得最好,好在那里,還有那些要注音的地方。
三、再讀課文。感知內容。
1.朗讀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說學校是樂園?(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體會“樂園”的意思)
2.同桌合作,一人讀一段,看誰讀的最好。
3.說話訓練我們的學校里有些什么?你最喜歡的是什么?學校里有哪些人?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習、有、樂、同。2.指名認讀。
3.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讀?
4.用多種方式讀。
5.學會用生字組詞、說話。
6.指導書寫
(1)引導觀察田字格筆劃的位置,再觀察筆順。
。2)老師示范寫字并講寫字要領,學生仔細看。
。3)學生寫老師巡視,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同學,并展示給大家。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很棒!誰先來告訴大家節課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些什么?同學們回家后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掌握“癡想、隱秘、鐵青……”等詞語;
2、逐步掌握閱讀詩歌的技巧,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3、通過閱讀和思考,領悟“!迸c“山”的含義;
4、通過討論,明白關鍵句及優美句的含義與運用;
情感與價值目標:
5、培養學生戰勝困難,勇于追尋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
閱讀,從讀中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難點:
討論,討論的方法與過程都是作為第一節課的重點難點。
教學方法:
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夢想是什么?夢想就是隔著山的景象。那么,在山的那邊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近王家新的《在山的那邊》這首詩,去感悟夢想與追夢。
二、新授
(一)夯實基礎
1、字詞過關
默讀課文,給“讀一讀,寫一寫”注音,并選一個詞造句。
癡(chī)想 隱(yǐn)秘 鐵(tiě)青 凝(níng)成
誘惑(huò) 喧(xuān)騰 一瞬(shun)間
(抽生念讀,集體訂正并齊讀,抽生2—3人念讀造的句。)
2、知人論世
每讀一篇文章,每學一篇課文,我們都應該了解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這既是學習的需要,也是對作者的尊重。那我們來了解一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縣。1978年入武漢大學中文系讀書。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5年借調到北京《詩刊》社從事編輯工作,1990年離開。1992年去英國。1994年歸國,在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從事教學工作。出版的詩集有《紀念》(1985年)、《游動懸崖》(1997)等。
(不要求學生識記,只作宣讀了解,而且讓學生明確,只要知道王家新是一位當代作家即可,不必強行去記簡歷,今后的類似亦是如此。)
作者又是怎樣看他的這一首詩的呢?請同學們翻到書第5頁,我們一齊讀一讀。
(二)研讀文本
1、范讀課文(可以是聽錄音)
2、自行練讀(可個人斟酌朗讀,也可小組內相互聽讀)
3、抽生閱讀
4、研討問題(小組討論,并根據情況各小組分攤小題,提高效率,不必面面俱到)
、贋槭裁凑f是“隱秘的想望”?
②為什么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邸敖o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么意思?
④“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荨耙驗槲衣牭胶R廊辉谶h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呢?
⑥“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著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明確:
、傩r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為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并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秘”。
、谶@是擬人手法!拔摇迸郎仙巾,滿以為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著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著臉在那里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邸拔摇痹詾橐蛔降哪沁吘褪谴蠛,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④比喻一個信念,媽媽給我的信念,──山那邊是海。媽媽是由我的癡想、疑問而說起這話的,這話也并非確指理想,所以說是飄來的。
、菰娙舜_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蕩,鼓舞著“我”不懈地奮斗,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翱莞傻男撵`”,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著心靈,使心靈不再枯干,變得充實而有活力。
、尴纫霝槭裁础罢樟痢,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5、回顧課文,齊讀。
(三)鞏固練習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閱讀和討論,現在我想大家都知道“山”不只是那座山了,“!币膊恢皇悄瞧A税!那么,詩中的“!迸c“山”,蘊含著什么意思?
(抽生回答,且為中下生。)
明確: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艱難險阻。全詩表達了這樣的思想感情:要達到理想境界,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惟有不怕困難,百折不撓,才能實現人生理想。(由老師引申完成的中心思想)
2、作業本作業,練習習題二。(答案見《教師教學用書》)
3、拔高作業,以《我終于見到了大!窞轭}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三、小結
同學們,相信你們心目中也有一片海,但卻也隔著一座座山,只要我們鼓起勇氣,翻過那一座座山,一定會見到那一片海的。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內容。
3、自主閱讀,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課前準備
掛圖、課件、投影執筆人林中坤
教學過程:改進方法
第1教時
一、激趣導題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景的課文,板書:2、三亞落日。
出示中國地圖,介紹三亞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亞是觀看日落的好地方,課文寫的落日與我們這兒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讀課文(要對學生提出聆聽時的要求。)
三、初讀指導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利用工具書聯系課文理解課文詞語。(參考)
美妙絕倫
碩大無比
收斂
漲溢
赤朱丹彤
熱帶風情
悄然無聲
笑顏
2、交流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赤朱丹彤
濺出
收斂
光芒
碩大無比
玫瑰
漲溢
一盞蘸
椰子樹
搖曳
搔著
醉醺醺
軟軟
(2)指名讀,注意碩盞是翹舌音,碩的韻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興趣的詞語意思,教師視情況點撥:(以下詞語意思必須掌握:)赤朱丹彤悄然無聲碩大無朋美妙絕倫收斂
3、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句子。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
。3-5節)課文第1、2小節分別寫了什么?(在三亞看落日很有詩意;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學生分段、簡要說說段意。
四、再度課文
1、自由輕讀,畫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話,然后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感悟、理解的(板書:真有詩意)
2、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1)學生試讀。
(2)朗讀指導:重點讀好:真有詩意美妙絕倫一點也不遜色
(要求讀出喜愛、贊美之情。)
(3)多種形式朗讀。
五、寫字指導
六、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讀一讀,再抄寫4遍。
第2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欣賞并摘抄描寫落日的語句。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著你們到三亞觀賞那富有詩意,美妙絕倫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讀第二段
過渡:在三亞看落日怎么有詩意?三亞是個怎樣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亞風光)自由讀這一段圖文結合,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集體交流。(三亞洋溢著濃濃的熱帶風情,很美;作者非常喜愛三亞的熱帶風情。)(板書:熱帶風情)
(1)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三亞很美?在有關語句上作記號。交流:
①藍透了碧玉般玉屑銀末般金燦燦等詞語寫出了海、椰子樹、細沙的色彩美和形態美。
、谕Π慰⌒愕仍~語突出了椰子樹的姿態美。
③低翔和搖曳等寫出了白鷗、椰子樹的動態美。
(2)結合課文對白鷗、椰子樹和細沙的描寫,展開對三亞神奇而又瑰麗畫面的想象。
。3)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濃濃、金燦燦軟軟等疊詞的運用。蘸搔擬人手法的運用。真讓人擔心誰都想等心理描寫。
。4)指導朗讀,讀出喜愛之情。
三、精讀第三段
過渡:三亞的風采神奇而又瑰麗,在這樣的地方觀落日,的確真有詩意,下面我們和作者一起欣賞夕陽滑落的美景。
1、自由讀第3、4自然段。體會太陽滑落前與滑落時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陽比作什么?(板書:像孩童)
投影: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樂的孩童。
研讀:a
、哪些地方寫出了太陽像個快樂的孩童?(紅撲撲、抖落、濺出)
b、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鮮明生動,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c、想象夕陽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觀。
d、指導朗讀。抓住關鍵詞語,讀出對此種景象的無限喜愛。
(2)研讀第4自然段,畫出描寫夕陽滑落過程的語句。〔懸在海與天的邊緣在海面蹦跳輕快入水〕
①投影: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變得溫和起來,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
學法:a、輕讀這一組句子,比較哪種寫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說。(板書:像燈籠)C、指導朗讀第2句。
四、小結
五、作業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3教時
教學目標、
1、繼續精讀第三段,了解三亞落日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繼續精讀第三段
、谧x夕陽在還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陽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陽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導朗讀。
、弁队埃何业纱箅p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后像跳水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再見。
A、小組合作研究:a、品讀感悟,比較這兩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運用了比擬的方法,好在哪里?
c、組內交流。選派代表,綜合大家意見。
B、大組交流。(把夕陽完全落下時的情景寫得十分細致,而且寫活了,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板書:像跳水員)
C、想象夕陽滑落的情景。
D、激情賞讀。
。3)作者在寫夕陽滑落的情景時還寫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請畫出有關語句讀讀,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3、通讀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4、指導背誦第三段。
四、學習第5節
1、自由輕讀。
2、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作者為什么這樣寫?你想用什么話語贊賞?
五、總結全文
1、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三亞落日的美景,包含著作者對這大自然景觀的喜愛和贊美。
2、播放課文錄音,再次欣賞三亞落日的神奇景觀。
六、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綜合實踐活動:之(1)組織學生閱讀補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從光、色、日、霞四個字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查閱資料,進行課題研究。
板書設計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亞落日
真有詩意
像燈籠
像跳水員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簡析】
這是一首優秀的兒童詩。詩中描述了春天到來時最具特點的景物:春風、春水;小鳥、蝴蝶;雛菊、枝頭的綠苞;明麗的陽光、田野里的小草,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們告別冬天,迎來生機盎然的春天的喜悅之情,贊美了春天的美麗,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詩歌語言清新,節奏明快,讀來瑯瑯上口。
【教學目標】
1、在閱讀過程中認識5個生字“岡、蝴、蝶、耀、頰”。積累7個詞語“春裝、山岡、蝴蝶、雀躍、沉睡、照耀、面頰”。
2、按要求預習課文。能說出自己知道的春天的消息;用合適的.方式理解詞語“盼望”、“愛憐”、“雀躍”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春天來到時人們歡快的心情以及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建議】
●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喜歡春天嗎?說說你的理由。你是怎么知道春天來了的呢?
2、揭示課題:大自然中有許多事物會告訴我們春天到來的消息。
板書課題:1
春的消息
●字詞教學
1、課文有5個生字,可以讓學生在自讀課文時自學,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教師可以重點指導“岡”的讀音是第一聲,“頰”的讀音是jiá;指導記住“耀”和“頰”的字形,“耀”左邊“光”的最后一筆是“豎提”。
2、我們可以結合閱讀教學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讓學生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盡可能準確地理解詞義。例如:學生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盼望”就是希望的意思。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聯系課文內容,進一步體會“盼望”應該是迫切地希望的意思。理解“愛憐”可以用詞素分解的方法,“愛”是喜愛、疼愛的意思,“憐”是憐愛,合起來“愛憐”就是疼愛、憐愛的意思。
●閱讀教學
1、揭示課題后,可以讓學生在課堂里根據課后預習課文的要求進行預習:
(1)讀通課文,想想你知道了哪些春天的消息。
(2)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
盼望
愛憐
雀躍
教師可以巡視,及時指導學生預習的步驟,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可以查閱相關的工具書。然后組織學生交流預習的結果。
2、分小節讀詩歌,圈出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來說明春天的到來。想想,為什么選擇這些景物?通過這些景物,你能感受到什么?
作者描寫了春風、春水;小鳥、蝴蝶;雛菊、枝頭的綠苞;明麗的陽光、田野里的小草,因為這些都是春天到來時最具特點的景物。使人感受到春天是充滿生機的。
3、春天的到來,帶給人們的是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詩句中可以體會到?
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欣喜的感情。
4、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練習指導
1、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指導學生多音字組詞,可以先讓學生,看看這些多音字不同讀音的不同解釋,然后完成組詞。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首先要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其中“盼望”和“希望”意思相近,但盼望所表達的感情程度更深!霸竿币话闶亲髅~用!笆币馑己汀跋M毕喾。然后完成練習。
●語言實踐
學生已經積累了不少描寫春天的詩歌,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背誦,了解從古到今,詩人就喜歡描繪美麗的春天,借以抒發內心的情感。
【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說說春天還有哪些特有的景物,仔細觀察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介紹給同學聽。有條件的班級,可以讓學生寫一段話,或是用兒歌的形式贊美春天。
【參考資料】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縣。1957年考入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讀書期間,開始發表作品。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樂系授課。現為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
近四十年來,結集出版的有詩歌、童話、散文、幼兒文學、文學評論以及詩詞歌曲集四十余種,選集有《金波兒童詩選》、《金波兒童詩集》、《金波童話》、《金波兒歌》、《金波作品精選》等。作品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三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全國第一、二屆幼兒圖書獎,第二屆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大獎,第四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等。1992年被推薦為國際安徒生獎候選人。
《春的消息》選自于作者1981年發表在《巨人》上的組詩中的一首。
盼望——殷切地期望。
愛憐——憐愛,疼愛。
雀躍——高興得像雀兒一樣跳躍。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字,理解文中重點字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掌握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領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認清本質決定取舍”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進行語言的積累與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上一單元我們學習了三篇抒情散文,都是描寫祖國的
大好河山,并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那么這一單元我們將來到漢語家園,對文言文進行學習,我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大家有沒有信心學好它?(生答:有)
2、分別講《守株待兔》和《畫蛇添足》的故事引出寓言《買櫝還珠》。
二、新授
1、板書課題并解釋課題。
2、朗讀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倮蠋煼蹲x,同學們標注拿不準的字音并注意停頓(教師出示PPT停頓處)
②同學出聲自由讀,讀準字音并能自由停頓。③教師指名讀,糾正學生停頓錯誤。
3、指名同學匯報生字。
4、分析文言文
①結合書下注釋,同學自己標注理解。
、诮處熤攸c分析書下五注釋字詞,使學生理解句意。
、坌〗M討論,回報文言文大意。
、芡瑢W討論并總結文言文寓意。
5、表達訓練
、賹W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課文改變成一個小故事,并匯報給大家,在表達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诮o大家放一段改編的小動畫。
、刍ハ嗾f一說你身邊曾發生哪些買櫝還珠的事例。
6、作業
、儆心芰Φ耐瑢W可以把你改編的買櫝還珠小故事講給家長聽。
、诒痴b文言文
7、板書設計
買櫝還珠楚人————為、薰、綴、飾、輯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只注重外表二不顧實質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
方法與過程
1、邊讀邊想,體會小女孩生活的窘迫與艱難。
2、抓重點詩句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了解寫歌的過程。
3、學會在閱讀中了解聶耳為小毛頭寫曲子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珍惜今天幸福的新生活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一·二八”事件的資料,了解聶耳的有關資料。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學導綱
1、激情導入: 師引:你聽過《賣報歌》嗎?你會唱《賣報歌》嗎?(選生試唱) 評價鼓勵后你知道這首歌是誰創作的?他為什么要做這首歌?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 《賣報小姑娘的歌》板書課題。
2、出示導綱。
3、自學導綱。
二、簡要提示
1、1933 年秋天,聶耳在上海霞飛路幾次遇到一個賣報的小姑娘,小姑娘把報名喊得十 分順口悅耳,在聶耳聽來就好像是一首動聽的歌。回來聶耳了解到小姑娘家境貧寒,全家靠 她掙點錢維持生計。聶耳很同情她,決定創作《賣報歌》來幫助她。
2、“一·二八”指“一·二八事變”,即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犯上海的事件。
3、關于聶耳,請閱讀課本 181 頁《課文鏈接》。
三、認知與探究
。ㄒ唬┲R與技能性問題。
1、查閱相關工具書完成下列任務。
。1)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shēn tuǒ 申 報 橢 圓 zāo zuó 遭 遇 琢 磨 zhǎ jié 眨 著 睫 毛 pèi é 配 上 安 娥
。2)理解詞語,嘗試運用。
遭遇 迫不及待 清脆
2、走進詞吧,豐富詞匯。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寒冷 清脆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寒冷 匆忙 悲慘 匆忙 悲慘 悲慘
。ǘ┨骄啃詥栴}。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仔細體會這樣的句子對表現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2、“好,那么現在同我到街上去!馬上去!”這句話中連用了兩個感嘆號,你覺得與 下文中的那個詞語表達作用相輔相成?
3、從小姑娘和聶耳對對話中你能體會到小姑娘的什么特性和聶耳的什么態度?
四、梳理與反饋
1、熟讀課文,試著把《賣報歌》的創作過程簡要復述給身邊的同學。
2、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請你把它分成四個部分。
五、合作互動
1、小組或班內學生間互動:要求學生把《導學提綱》完成情況在小組內交流,相互評 價,并把解決不準或者解決不了的問題匯集一下。教師示例后巡視。
(1)我不太明白《申報》和《時報》的意思?
(2)我不明白“一。二八”的意思?
(3)我不知道“迫不及待”的意思?
。4)我不知道“琢磨”的意思?
。5)文中的“小毛頭”是怎樣一個孩子嗎?請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6)小女孩的家境又是怎樣的呢?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7)勾畫出能表現聶耳積極為小女孩寫歌的句子。
。8)文中那些句子表現出了聶耳愿意接受別人意見的虛心態度。
2、師生互動:針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誘導性動。
3、教師精講:以下是預設的問題。
。1)從第 2 段對小女孩外貌的細膩描寫中, 我體會到她的可愛, 又覺得她十分可憐。 (請 生讀讀。)
(2)這一段主要寫小姑娘外貌, 最后兩句又有什么用呢?小姑娘在電車站擁擠的人群里, 既然賣報的人少, 生意應很好, 為什么卻說人們一個個從她身邊匆忙走過, 是不是有些矛盾? 再體會“揮著”、“迎著”、“叫喊”等動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小姑娘多么想賣掉 一張報紙啊。)
。3)從第 3~9 段關于小姑娘和聶耳的對話中, 我知道了小姑娘這么冷的天還出來賣報的 原因, 她的遭遇真讓人同情。 這也是聶耳為小毛頭寫曲子的原因。 全班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4)從課文最后一部分我還知道了《賣報歌》是聶耳和安娥合作創作的,到現在還廣為 流傳。(抓“街頭巷尾”、“常常聽到”等詞理解。)
(5)你能在課文中找出這首歌到現在還是全國兒童愛唱的歌的原因嗎?
a“他想寫一支曲子反映報童的悲慘生活!保ɡ斫狻霸庥觥、“迫不及待”等詞。)
b“一首具有兒童特點的《賣報歌》。”
c“你認為哪里不順口,還有哪些話要說,我可以改。”(理解“琢磨”、“爽快”等 詞) 將這種方法介紹給學生, 讓他們從中悟出寫好作文的秘訣。 (此環節教師根據實際引導, 盡量手讓學生交流,教師再適時點撥,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六、導學歸納
1、學生歸納:選學生復述故事梗概。
2、師生共同歸納。
(1)小姑娘家境遭遇不幸靠賣報維持全家生計感動了聶耳。
。2)聶耳處于對聰明伶俐的小姑娘的同情和安娥聯手為她創作歌曲。
七、拓展運用
1、找出文中的反問句,然后改寫成陳述句。
2、練唱《賣報歌》,進一步體會聶耳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32 賣報小姑娘的歌感動 小毛頭
創作歌曲 同情 聶耳
【語文教案模板匯編8篇】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4-22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8篇03-16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5-12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4篇05-09
【必備】語文教案模板匯編6篇05-07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6篇05-09
實用的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5-09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5篇05-08
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10篇05-09
望岳語文教案模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