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學語文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捉蟲、年輕力壯、危險、傷害、只好、枝條、干枯”等詞語的意思。
2、學習課文2----9段,正確體會感嘆句和反問句所強調的不同語氣。
3、明白大樹枯死的原因,懂得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一個人有了缺點、毛病,應該真心誠意歡迎別人批評,不然,變成大病,后悔就晚了。)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9課----啄木鳥和大樹(大屏幕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我們先來復習一下生字新詞。
1、計算機大屏幕呈現詞語,認讀。
(1)、指名(開火車)讀,及時正音(點擊出現音節)。
(2)、齊讀。
2、多音字“干”口頭組詞。
大屏幕呈現:干gan( )
gan( )
3、計算機呈現練習: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
zhuo sen zhi si zhuang shang
()木鳥()林()病痛()年輕力()()害
zhu wei xian ku
()空()干()
(學生獨立完成后計算機反饋時間和正確率。)
4、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段(大屏幕出現第一段和插圖),誰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說:為什么說啄木鳥是森林里的醫生?(呈現“因為…..所以…..”、“….. ,是因為…...”)。
(二)、學習第二段。
1、引入:有一天,啄木鳥又飛到林子里,你們看,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大屏幕呈現動畫:啄木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在一棵大樹上捉蟲,配有“篤篤篤“的聲音。)
2、指名回答后大屏幕呈現第二段。問:這里的“捉蟲”實際上就是什么意思?把“捉蟲”換成“治病”,這句話怎么說?
(三)、學習3----8段。
1、引入:啄木鳥給大樹治病時,它和大樹之間說了些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大屏幕呈現動畫并配有課文錄音。)
2、啄木鳥和大樹說了幾次話?請小朋友自己再讀讀課文3---8段,找出啄木鳥說的話,用“——”劃下來,找出大樹說的話,用“——”劃下來。
3、交流,指名讀句子。想一想;啄木鳥、大樹說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同桌互讀,討論。)
4、討論、交流。
(1)、第一次對話:
a、大樹為什么“叫起來”?(看圖想象大樹會怎么痛。)指導讀句子(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得響,讀得快,連著說。)
b、啄木鳥為什么要啄大樹呢?(指名讀句子。)你覺得啄木鳥怎么樣?指導讀句子(自由讀,指名讀,評議,齊讀,要讀出啄木鳥親切、耐心的語氣。)
c、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2)、第二次對話:
a、從啄木鳥對大樹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棵大樹已經生病了,可大樹自己知道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b、“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哪會有蟲?”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請你換一種說法。(“我這樣年輕力壯,身上不會有蟲。”(看圖理解“年輕力壯”)
c、這時,大樹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為什么“生氣”?指導讀句子。
d、面對生氣的大樹,啄木鳥怎么樣?(指名讀句子)
想象:小病不治,變成大病有什么危險?指導讀句子。
(3)、第三次對話:
a、聽了啄木鳥的話,大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這棵大樹的表情,說說它心里會怎么想?
b、大樹覺得啄木鳥話太多了,沒有耐心再聽啄木鳥說話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不耐煩)指導讀句子。
5、啄木鳥真心誠意地給大樹治病,還耐心地跟它講道理,可大樹卻生氣,不耐煩了,這時,啄木鳥會怎么想?
是的,啄木鳥沒有辦法,它只好飛走了。(大屏幕呈現動畫和字)指導讀句子。
6、分角色讀2----8段。
(四)、學習第9段。
1、大樹最后怎么樣了?請小朋友自學第9段(計算機呈現文字,點擊“熱區”能出現有關圖像。)
2、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樹最后怎么樣了?
3、想想:大樹為什么會枯死?(前后兩幅圖對照)
4、齊讀第9段。
(五)、總結全文。
想象:這時,大樹會怎么想?(互相討論,各自寫一寫。)
(六)、作業。
1、按課文內容填空:
(1)、()在一棵大樹上捉蟲。
(2)、我這樣(),身上()?
(3)、這棵樹被蟲子()。
2、選字填空:
(1)、捉 啄
花貓()住了一只大老鼠。
小雞在草地里()小蟲吃。
(2)、生 身
小妹妹()上穿著花衣裳。
王老師()病了,還是來給同學們上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認識13個生字,做到會認、讀熟,鼓勵學生看上下文隨文識字。
2.掌握10個生字的音、形、義,能自主分析字形,并能在田字格內規范書寫。
3.熟讀課文,通過討論問題“為什么大家說馬莎長大了?”懂得長大的標志不在外表“像”,而是要“懂事”——關心他人,承擔責任。
教具準備:錄音機,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課:師生齊背《我長大了一歲》。教師:長大了一歲,多高興呀!有一個叫馬莎的小朋友也想快快長大。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馬莎長大了》(板題。齊讀。“莎”字注上拼音)“莎”是一個新的生字朋友。大家一起拼拼音節,認認字。
二、識字,初讀課文:1.自己試著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2.聽讀識字。師:大家聽著錄音,用心記你不認識的生字的名字(放錄音)
你打敗了哪幾只“生字攔路虎”?請大聲喊出它們的名字。
(將掃描的課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學生交流:我認識了第幾段第幾行的什么字) 誰還有不認識的字?大膽找出來。
(學生反饋不認識的字)
哪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就由他來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教他,
(課堂營造生生互動的氛圍。如果遇到未在生字表內的生字,如:卷、像、鞋等,教師可發問: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名字的?如有學生提出是根據上下文猜出來的,可對這種方法表揚鼓勵)
3.出示詞語
(課件顯示。從課文中將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摘出來,生字設置成紅色,帶拼音,兩個多音字“發”“覺”設置成藍色,如下:穿上 頭發 有一次 掃地 干凈 回家 倒水 懂事但是 全家 覺得)
全班齊讀,遇到穿彩色衣服的生字,用心記一記
(當學生讀到兩個多音字時,教師提醒一下,這兩個字另外的名字叫什么。)
(詞語接龍:男、女生輪流讀。)
4.出示13個生字
(課件顯示。將每個生字放在一粒種子中,學生每讀對一個字,種子就破土而出,長成小芽芽。)
師:這幾個生字非常調皮,它們鉆到了小種子里,小朋友讀對了,種子就會變成小芽芽。你覺得哪個生字最難記,就勇敢地站起來讀。
(全班活動)
(游戲:生字卡片開火車。)導語:小司機,快坐好,生字卡片開火車,嗚——(火車頭到哪一行,哪一行開火車讀。)
三、讀通課文,讀熟課文。
1.誰想讀第一自然段?怎樣才能長大呢?馬莎想了好多辦法。咱們趕緊看看吧!(將第一幅圖板畫在黑板上)
2.圖文結合,學習第二、三自然段。馬莎想了哪些方法?
(學生交流圖意。在此基礎上,教師出示“她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又學姑姑的樣子,把頭發卷成卷兒……”引導學生讀這句話,教師重點指導好“卷成卷兒”這個詞。)
看到這樣打扮的馬莎,大人們是怎么說的?
(指導朗讀時,考慮到學生不能模仿大人的語氣,因此教師有必要做一下示范并加上動作)。隨之請1~2名朗讀基礎較好的學生繼續范讀,然后再個別讀,全班讀。)
(交流體會:咱班小朋友對馬莎說點什么?在討論中使學生感悟,成長的關鍵不是外表“像”)
馬莎又去干什么了?(同時出示第二、三幅圖)
3.圖文結合,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交流圖意)誰能看圖說一說?
(隨著學生交流的次序,引導學生自己小聲讀讀找出相應的段,然后組織匯報展示。將兩段活動分別打在投影儀上,根據學生讀書的次序,相機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指導學生讀好“就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地掃干凈了。”做到通順、不漏字、不添字。另外,還要指導朗讀媽媽的話,教師可這樣引導:“哪個小朋友能像媽媽那樣,讀讀媽媽的話?”讀完后,請學生評一評,發揮以評促讀的作用。第四自然段中爸爸說的話,學生容易加上“好像是”。在讀之前,教師提醒學生看準每個字去讀,在此基礎上指導朗讀。組織男女生比賽,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女生或男生想讀誰說的話,就讀一讀。將媽媽的話和爸爸的話,分別出示在屏幕上。引導學生注意:爸爸、媽媽夸小馬莎的話一樣嗎?哪兒不一樣?為什么他們說的話不一樣呢?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成長的關鍵是要懂事——關心他人,承擔責任。)
爸爸說馬莎長大了,大人們也是這么想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4.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組織交流:為什么大家說馬莎長大了?
四、拓展活動:馬莎以后自己會怎么做?(采取多種形式可以說,可以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懂得在困難面前不要害怕,不退縮,勇敢的戰勝困難,體會勝利的快樂。
3、自主積累詞語,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14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認真書寫8個字。
教學難點:
朗讀課文,感悟沙柳不怕困難,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個故事,你們想不想聽?教師口述課文。
2、剛才大家聽了誰和誰的故事?
板書課題:19沙柳斗沙怪。
聽了這個故事,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
3、你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文,把課文中遇到的困難說出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解決課文中遇到的困難。
三、創設情景,自主識字。
1、默讀課文,找出要求認識的字。
2、同桌互相讀讀要求認識的字,并說說識字方法。
3、你們想和故事中的沙柳和沙怪一起去沙漠中看看嗎?在去沙漠的路上可,沙怪準備了很多生字想阻止大家,你們有信心和勇氣戰勝它嗎?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說說識字方法。
5、你們能從生字中選一個字說詞嗎?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
作業:
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
2、填一填。
飛()走()()昏()暗
學生齊讀詞語。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大聲的讀,默讀,也可以站起來讀。
2、指名讀課文。
可以是你讀得最好的一段,讓大家分享,也可以是你讀得不好的,讓大家來幫助你。
3、大家讀的這么好,老師也想來讀讀,你們同意嗎?教師范讀。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反饋。
是啊,沙怪的危害再大,我們也不會怕他,大家這么勇敢,我們一定可以戰勝它。
2、學習第二自然段。
人們想了什么辦法對付沙怪呢?
指名讀課文,大家評價,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人們受到挫折不氣餒,勇往直前的精神。
誰能用綠化說一句話。
分男女比賽讀課文。
3、學習3、4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思考:人們請來沙柳后,沙怪對他發起了幾次進攻?
沙怪的兩次進攻是什么樣的呢?
比較:揚起一大片沙塵頓時狂風大作。
飛沙走石天昏地暗。
(引導學生感知沙怪的進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沙柳被沙怪打敗了嗎?它是怎么對付沙怪的?
出示重點句1:
沙柳一點兒也不害怕,樹干上長出了許多不定根,像千萬只小手牢牢的抓住流沙,又像無數根吸管從地里吸收水分。
指名讀句子:誰愿意當勇敢的沙柳讀讀這句話。
評價。指導朗讀。
句子2:沙柳將根深深地扎進地里,緊裹渾身的葉子,在大風沙中頑強地挺住了。
喜歡沙柳的同學請讀這句話。
誰來表演。
齊讀句子。
師:在大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沙柳終于戰勝了沙怪,你們來夸夸它啊。學生自由表達。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假如我是沙柳,你想對我說些什么呢?
3、齊讀第五自然段。
五、總結。
作業: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豐富我的我的詞語庫。
2、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分組說詞,看誰說的多。
3、教師范寫,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順。
4、你認為在寫這些字的時候怎樣才使它更美,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嗎?
5、指名反饋。
6、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作品展示,看誰是小小書法家。
作業:
寫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我們小時侯就學過一首詩《詠鵝》,請齊背一下。
(《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首詩描繪了白鵝色彩的美麗和姿態的優雅,那么作家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
二、檢查預習
1、區別形近字
頸( )
勁( )
項( )
侍( )
待( )
厲( )
歷( )
勵( )
吭( )
抗( )
2、 易讀錯的字音
頭頸( ) 引吭大叫( ) 從容( )
大模大樣( )侍侯( ) 看守( )供養( )
3、易寫錯的字
脾 餐
4、多音字
角
jué( )
jiǎo( )
模
mú( )
mó( )
三、整體感知
a) 指名朗讀課文。
b) 其他同學思考:大師豐子愷筆下的白鵝有什么特點?用一個詞概括,(高傲)
四、體會白鵝特點
問題:都說白鵝是一個高傲的動物,具體表現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樣具體寫的?
方法:學生交流,讀課文,每一部分都讓學生想象,體會,有感情的朗讀
①叫聲:重點圍繞如果鵝會說話,它會說什么進行討論。
②步態:讓學生模仿鴨子和鵝走路的姿勢。
③吃飯:想象狗和鵝的心理活動(6段)
④觀察插圖:用白鵝的口吻說一說圖畫上的內容。
五、感悟寫法
問題:作者是怎樣寫白鵝高傲這一特點的?
方法:
1、 學生讀1、2段后思考,1、2段之間存在一個什么關系,(總分)
第2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句,承上啟下)
2、 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部分讀書、體會、交流。
說說自己從文中發現了那些寫作特點
①對比,如4、6段
②語言,風趣、詼諧、幽默,
③明貶實褒,把直接寫白鵝高傲特點的句子畫出來,體會作者包含的感情。(表面上說不喜歡這只鵝,在說它的缺點,實際上更能感覺到作者喜歡這只白鵝)
④把鵝當作人來寫,那它是怎樣一個人呢?
叫的時候 走起路來 吃飯的時候
六、延伸練習
仿照本文的寫法寫你熟悉的一種動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結合資料理解詩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詩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氣節。
3.理解課后兩組詩句的意思。
4.認識一個生字,學會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感受文天祥寧死不屈的堅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文天祥的資料。
文天祥生平簡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18歲時,文天祥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20歲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即中選吉州貢士,隨父前往臨安(今杭州)應試。 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被主考官譽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由理宗皇帝親自定為601名進士中的狀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歲考中狀元,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祥興元年(1278年)冬,在廣東潮陽兵敗被俘。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絕。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終堅貞不屈,被元軍殺害。其作品有《正氣歌》、《指南錄》、《過零丁洋》、《 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簡介寫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與元軍作戰于廣東潮陽一帶,不幸在五坡嶺被俘。元軍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將勸他寫信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拒絕。經過零丁洋時,他面對浩渺滄海,感慨國家命運,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學生聽讀范讀錄音,強調學生注意朗讀節奏、重音及感情基調。
五、教師進行適當的朗讀提示。
六、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感知詩文主要內容。
七、指名個別學生朗讀,師生對其朗讀進行適當點評。
八、學生齊讀詩作,增強對詩歌內容的感知。
九、組織學生結合課本注釋,逐句閱讀理解詩作,引導、幫助學生說說詩文的大意。
1、首聯回顧了詩人怎樣的經歷?
明確:一是讀經書入仕途(狀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戰斗了四年。
參考譯文:我這一生辛辛苦苦,靠著精通一種經書,并通過考試才進入了政界,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渡過了四個年頭。
2、頷聯風飄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確:風飄絮比喻國家命運慘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參考譯文:祖國的大好河山被敵人踐踏得支離破碎,象被狂風吹散的柳絮一樣;自己的一生動蕩不安,象被風吹雨打的浮萍一樣浮沉不定。
3、頸聯兩個惶恐,兩個零丁各有什么含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緒。表達對抗戰局勢的憂恐不安和對自身處境的自憐、哀怨。
參考譯文:兵敗撤退渡過惶恐灘時,與部下談起那些危難經歷,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敵手,將士們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過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聯表明了詩人怎樣的氣節?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崇高民族氣節。
參考譯文: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寧愿讓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永照史冊,也決不屈服于敵人的刀下!
教師小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千古傳誦的名句,是詩人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贊歌。確是一首動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愛國主義詩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試說說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正氣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節操。
十二、鞏固練習
1、《過零丁洋》一詩押韻,韻腳是。
2、《過零丁洋》前三聯與尾聯在感情格調上有何區別?
十三、作業
1、熟誦并默寫這首詩。
2、課外積累與人生自古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類似的表達愛國、壯志的詩詞名句。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父親”對鳥的了解和熱愛及“我”的護鳥心愿。
3、了解課文通過對鳥的了解間接表現對鳥的熱愛的寫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對鳥的了解和熱愛及“我”的護鳥心愿。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通過對鳥的了解間接表現對鳥的熱愛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分角色讀、指名讀課文。
3、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班上匯報,教師重點強調“喃、濃、騰”的讀音和“味、獵”的字形。
5、指導寫字。
6、學生練習寫“并、喜、重”,體會寫字規律。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體會教師朗讀時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質疑。
3、教師重點引導: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從哪些地方看出父親對鳥很了解?
(2)為什么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分角色讀課文,再討論思考題。
5、匯報。
三、實踐活動。
查閱有關鳥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情感目標: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部分生字。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
2、就課題提問:這兒指哪兒?它好在哪兒?
3、讓我們來讀課文了解吧。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號
3、出示詞語,檢查自讀情況
一座荒島
孤零零
夢見
天空
云兒
飄來飄去
連忙
種呀種
許多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
4、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5、齊讀全文
三、書寫指導
座空年象極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學會本課部分生字。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第十五課--《這兒真好》(齊讀課題)
2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3今天小熊呀,來到了小朋友們身邊,聽,它正向大家打招呼呢!(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看到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了嗎?你們能教會我這些詞語怎么讀嗎?)哦,小熊要向大家請教這些詞語怎么讀,你們能幫幫他嗎?
一座荒島
孤零零
夢見
天空
云兒
飄來飄去
連忙
種呀種
許多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高興極了
不停地說
(1)給你一點時間,把這些詞語先讀給自己聽一聽。
(2)各個聲音響亮都很自信,看來,要把這些詞語讀準確難不倒大家。可要明白了詞語的意思,并把它們念好,可就有點難了,誰愿意來試一試的?你覺得我能把哪個詞語讀得特別好,就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給我打個招呼,好嗎。(指名讀:你想讀哪個詞?)
(3)剛才這些小朋友給小熊當老師,表現得都不錯,這樣讓我們一起再來給小熊讀一遍好嗎?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度:小熊該走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兒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島上。)
1這是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小朋友你們就把自己當成是這只小熊,投入地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一下小熊孤單一人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
2剛才你們是自己讀給自己聽,現在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一人讀)
師:我仔細聽了,這個詞他讀得真好(點出:荒島),讓我知道這個島上什么都沒有,真是荒涼極了。你聽得仔細嗎,他還有哪兒也讀得很棒?
3引導學生討論
生:孤零零這個詞他讀得也很棒,讓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島上很孤單,很寂寞。(點出:孤零零)
生:他把夢見讀出來了,讓我知道小熊連做夢都想找到朋友。(點出:夢見)
生:可能提到每天許多
4xxx聽到了嗎,同學都夸你讀得好呢,我的心里也癢癢的,真想和他比一比,聽我來讀一讀好嗎?(師范讀)我在讀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只小熊,細細地體會他心里的感受,體會得深了,就能讀得很投入。還有誰也能像我們一樣,把自己就當成是這只小熊去讀這段話,把你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告訴大家?(指名讀,師點評:我很同情你這只寂寞的小熊,聽出來了你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朋友啊!)(齊讀)
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就在這時,小熊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1)誰來對著云兒問一問?(你要讓云兒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著云兒給你出主意呀)(聽出你這么著急,云兒肯定會幫你)(如果我是云兒一定很同情你。)
(2)讓我們一起來幫著小熊問一問。(生齊讀)
2
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云兒的主意有點怪,他的意思你猜出來了嗎?(生:他是要讓小熊在島上種樹,島上有了樹,那些愛生活在樹林里的小動物就會跑來和他做朋友了。)(多請幾人)
3小熊和大家一樣聰明,他也明白了師引讀:他在島上種呀種,(想一想這個詞應該怎么讀?生:讀得慢一點,讓大家感覺到小熊種樹種得很辛苦,那就請你來讀一讀。一起來)種了許多小樹苗。(他種得可真多。)
4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小島變了樣。小朋友快瞧,在小島上你們看到什么了?(生看圖自由交流)小島上真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指名讀,齊讀)(要讓大家感覺到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樹)(樹葉長得可茂盛啦,就像撐開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
四、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小島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鳥飛來了,他說--(小鳥可喜歡這兒啦,誰再來夸一夸。)
師:許多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他們在說什么呢?(小鳥說話的時候它多高興,多喜歡這兒呀!)小鳥還說?
生:自由發揮
(2)瞧,又有誰來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劃著船來了。(提醒次序,完整)
師:小鹿蹦上小島也夸這兒真好,小島好在哪兒呀,你也來做小鹿說一說。?小鹿還會說什么?
師:小象一來到島上,他也樂壞了,一個勁地說,你聽到他說什么了?
師:小猴跳上小島高興地說,他會說什么呀?
生;自由發揮(就把自己當成小動物直接說)(注意提醒表情、語氣、聯系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開合理的聯想)
3小島的環境變美了,引來了這么多的小動物要住在這兒,好熱鬧呀。哎,我們來把小動物們紛紛趕來的熱鬧景象表演一下吧?
可是上來表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臺詞了,所以要請小朋友先把小動物們說的話背出來。一邊背可以一邊配上表情,加上動作。自編自演試一試。
(1)生戴頭飾表演,師旁白
(2)引導點評小熊很興奮,很熱情。
(3)再請第二組上臺表演,生齊旁白。(說旁白的重要性)
五小結
1荒島變成了一個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動物成群的地方,我想無論誰去那兒都會夸這兒真好。(指名讀課題)加感嘆號,誰真心喜歡這個美麗如畫的地方的,再來夸一夸?(指名讀,齊讀)
2小朋友拿起書,讓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六書寫指導
小島的環境變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兒陪小熊玩吧,今天我們就學寫玩呀。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做批注筆記,抓住人物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在讀中理解人物思想變化。
3、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進行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熏陶。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
教學難點:
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直奔中心。
1、孩子們,我們學過《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盲姑娘安靜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靜重見光明需要一樣東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的薄膜,相當于相機的鏡頭,捐贈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見光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與“捐贈眼角膜”有關的課文——18、《永生的眼睛》課題前有一個“”,說明這是略讀課文,我們將用一節課的時間把它學完。
2、齊讀課題。什么的眼睛?讀——;永生的是什么,讀——
3、質疑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
預設:永生是什么意思?眼睛怎么能永生呢?誰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課文是題目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為題?
評價:會提問說明你們會思考,我喜歡愛思考的孩子。那么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多讀讀課文內容,你一定有收獲。下面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
課文讀完了,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嗎?先來看看你能不能過“詞語”這一關。誰敢讀?
捐贈盲人痛苦難忍給予與世長辭遵從熱淚盈眶重見天日
(個人讀,處理多音字,齊讀。)
2、課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誰?(琳達、父親、母親和溫迪)簡單的說就是“琳達一家人”,他們做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琳達一家人捐贈眼角膜的事。)
你們的確很棒,不知不覺中說出了一種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歸納法”,即什么人做了什么。這是我們班的發現,就命名為“班要素歸納法”。
會讀詞語了,也能概括課文內容,那么現在就來想一想“永生的眼睛”的含義是什么?
(預設:1、這是你的看法,說明你在用心讀書,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含義,還要細細讀讀課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沒關系,有我呢,老師出馬,一個頂倆!)
其實編書的叔叔阿姨們在單元導讀中已經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關鍵的詞語來學習。那么這一課又怎么學呢?請看86頁課前導讀。
三、緊扣“驕傲”,探究文本。
1、請找出來文中含有“驕傲”的句子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驕傲”一詞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1、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自豪。那么“驕傲”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呢?請自豪地讀一讀這兩句話。
2、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是誰為誰驕傲?溫迪為“我”和外公而驕傲,我們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溫迪驕傲嗎?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驕傲,請畫出描寫相關語句。
⑴當天下午,一位警官來到我們家,對父親說:“先生,您同意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當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導:哪個地方讓你驕傲?(痛快)
師生對話。
預設評價:你的回答毫不猶豫。你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⑵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個人讀。男生讀。
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而父親則認為最珍貴的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一部分”是什么呀?為什么這些東西是最珍貴的?而父親和母親愿意死后捐贈這些最珍貴的東西,是因為他們認為(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同學們,我理解此刻你們的感動之情,但是此時的父親并沒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說話,而是——平靜地說。母親去世了,此時的父親傷心嗎?傷心的父親卻又“平靜的說”是因為他覺得(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⑶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義詞嗎?(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見光明,美妙嗎?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來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個盲童(配樂敘述)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只要你輕輕推開它,你就能看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對于現在的你來說是一扇永遠打不開的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師,看不到同學,看不到爸爸媽媽……如果這種痛苦延長到一天,一個月,一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么?(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別人的幫助重建了光明,快來睜開眼睛看看這美麗的世界——(課件)
②重見光明后美妙嗎?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美妙吧,讀——如果一個盲童……
幫助盲人重見光明自豪嗎?讓我們自豪地再讀這句話——如果一個盲童……
③此時此刻,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學們,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安靜、熟悉了珍視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杏林子,那么,親愛的孩子們,你除了感受到父親這些可貴的品質外,你覺得父親對生命又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這樣的人值得溫迪驕傲嗎?難怪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3、外公讓溫迪感到驕傲,而“我”值得溫迪驕傲嗎?剛開始的“我”對捐贈眼角膜可是極力反對呀。
“我”也是值得溫迪驕傲的,因為“我遵從父親的遺愿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4、文中還有一處含“驕傲”的句子: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出示)那么,溫迪有什么值得“我”驕傲呢?
①溫迪有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是“我”的'驕傲,讀——
②對比出示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溫迪而驕傲。
你發現了什么?琳達為什么要強調這個“14歲”呀?瀏覽全文,你有什么驚奇的發現?是啊,孩子們,14歲的琳達面對角膜捐贈表現的是拒絕、是哭喊,而同樣的14歲,溫迪的表現卻如此不同。在對比中溫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貴,難怪琳達會感慨,讀——
四、拓展升華,主題回歸。
1、琳達一家人的品質感動。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捐贈眼角膜,比如王飛越,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醫生,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癥不久于人世的時候,竟然做出了一個震驚的決定:(看錄像)。
你想對他們中誰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XXXXXXX,我想多你說:XXXXXXXXXX(琳達、父親、母親、溫迪……)
2、親愛的孩子們,你琳達對捐贈眼角膜的態度之所以能有360°大轉彎,溫迪小小的年齡就有如此的奉獻精神,都是受一個人的影響,對,是父親,是父親深深影響了“我”和溫迪,也就是——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親留下的是什么呢,誰能說一說?
3、課前我們提出“永生”是什么意思現在你明白了嗎?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把?變成!)齊讀課題——用心讀——再讀,把你的感悟送進去,把你的感情送進去,把這份情送給琳達一家人,送給王飛越,送給千千萬萬有愛心的人。
五、補充結尾,延伸情思。
課文學到這兒結束了嗎?原文的結尾是這樣的(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落實各項識字訓練,引導學生領悟識字規律。
2、聽故事,設計營救計劃。
3、自讀故事。領悟故事內容。
4、學習參與討論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落實“描一描、寫一寫”的練習。
1、觀察“象、卻”和“垂、步”的筆順和占格位置。
2、討論:我們怎樣記住它們?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3、學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二、落實“比一比,組詞”的練習。
輕()腦()鉆()
經()惱()站()
三、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1、出示帶成語的句子,熟讀,同桌互相說一說它們的意思。
2、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聽故事《猴子兄弟蓋房子》
1、認真聽故事。
2、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金鑰匙”中介紹的學習方法,教師交待學習目標:運用金鑰匙的方法,學習今天的內容。
二、分組討論,設計營救計劃。
1、提要求。要求全組齊心協力救掉到坑里的小兔子,不能有人袖手旁觀。
2、討論。各小組討論怎樣合作救小兔子。
3、表演。全組表演營救的全過程。
4、評價。全班評價合作最好的小組為“最佳營救小組”。
三、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課文《做燈籠》。
(本篇自讀課文內容較容易掌握,重點放在自學生字上。)
四、小組討論: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與別人合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要求:
⒈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興高采烈"造句。
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⒊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準備:
詞卡、小黑板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揭示課題、解題。
⒈板書課題每逢佳節倍思親
⒉解釋題意。
⑴"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朝詩人王維寫的一首詩里的詩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節日就會更加思念親人
⑵介紹王維。
王維,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詩人,畫家。
三、初讀課文。
⒈自學生字詞。
⑴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輕聲讀課文。讀通順語句,畫出不認識的不理解的詞語。
⑵會寫會讀生字。
⑶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兄弟 異鄉 思念 無限 深情
情景 佳節 登高 興高采烈
⒉檢查自學情況。
⒊各人試讀課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
五、布置作業:
⒈朗讀課文。
⒉讀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二、學習課文。
⒈指名讀課文。
⒉分自然段讀。
第1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⑵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說了什么?
⑶小結:這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講的是唐朝詩人15歲離家,到京城已有兩年。
⑷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
過渡:"佳節"指的是什么節日?為什么這一天王維"倍思親"?請讀
第2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2自然段。
⑵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第一到第三句說了什么?
理解"扶老攜幼"的意思。
⑶從那兒可以看出,重陽節是個佳節?
⑷在這家家戶戶興高采烈歡度佳節時,詩人王維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說的?
⑸小結:這一自然段講的是王維看到了重陽節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人。點明了題意。
⑹齊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王維主要思念哪些親人?具體想了?請讀:
第3自然段
⑴指名讀第3自然段。
⑵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第一和第二句說了什么?
⑶第三句到第五句說了什么?
理解"天各一方"。
這三句的省略號表示什么?
⑷小結:這一自然段講的事王維思念兄弟的具體內容。
⑸齊讀第3自然段。
過渡:王維是這樣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思想感情?請讀
第四自然段
⑴指名讀。
⑵這一自然段第一句說了什么?
理解"思緒萬千" 這一句和上面的哪個自然段有密切的聯系?
⑶下面的兩句話說了什么?
⑷齊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⑸看圖,佳深理解全詩的意思。
畫面人物是誰?
⑹理解詩句的意思。
⑺小結:這一自然段講的是王維寫詩表達了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⑻齊讀第4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⒈朗讀課文,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⒉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寫了唐代詩人王維年輕時客居京城長安,在重陽節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達了他思念家鄉親人的無限深情。
二、指名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的意思。
三、朗讀想象,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⒈這篇課文里你覺得哪個自然段最能表達詩人王維思念兄弟的深情?
⒉第三自然段第一話讀時應帶平緩語氣,第二句讀時帶歡樂的語氣,下面三句要帶深沉的語氣,讀到兩個省略號時,停頓要長,表達深思而不平靜的心態。
⒊指名朗讀。
四、背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⒈放錄音欣賞。
⒉揭示板書,引導背誦。
⒊各人背誦。
⒋小組背誦。
⒌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⒍同座二人互背。
五、作業:
1、比一比,再組詞。
2、用"興高采烈"造句。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模板10篇】相關文章: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8篇05-14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08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7篇05-08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三篇05-15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四篇05-14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15篇02-07
小學語文教案模板5篇05-18
【精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案三篇05-06
【精華】語文教案模板集合7篇05-18
【精華】語文教案模板匯編7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