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學語文教案范文8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語文百花園八”安排了五個欄目:語海暢游、積少成多、閱讀平臺、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語海暢游”安排了三項內容。一是“詞語真有趣”;二是“讀一讀,填一填”;三是“讀讀比比,說說哪句好,為什么”。
“積少成多”安排的是“讀讀背背”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閱讀平臺”提供的短文是《俞伯牙遇知音》
“能說會道”的話題是“說說家鄉的習俗”,意在讓學生了解家鄉的一些風俗習慣,知道這些習俗的意義。
“筆下生輝”的內容是把自己在某個節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寫下來。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詞語構成的趣味性。
2、讓學生體會“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顯然、當然”等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
3、引導學生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積累語言,豐富知識。
4、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閱讀理解詩及短文,提高閱讀能力。
5、對學生進行民間文化傳統教育,并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6、寫出自己在某個節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掌握詞語的構成、用法及句式的表達效果。
難點:寫出自己在某個節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準備:教師自制的簡單課件。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自主練習為主,教師的點撥、講解為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凸顯閱讀訓練重點,加強說與寫的結合,著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教學時間:第周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語海暢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進本學期的最后一個“語文百花園”,相信大家在這里會收獲更大的知識碩果。
二、分項訓練
語海暢游
1、詞語真有趣(課件出示)
鳥獸蟲魚梅蘭竹菊亭臺樓閣
琴棋書畫筆墨紙硯喜怒哀樂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酸甜苦辣
。1)請同學們讀讀這些詞語,你發現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
[教師不要去講解,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總詞語的四個字分別表示一種事物,而這四種事物同屬于一類,它們的構成屬于并列式)
。2)動動腦筋,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3)教師再出示一些詞語,讓學生讀讀。
[教師的參與,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讀一讀,填一填。(課件出示)
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顯然當然
。1)請同學們讀讀這幾個詞語,它們有什么特點?你能說出這幾個詞語的意思嗎?
。ㄟ@些詞語都帶有一個“然”字,但意思卻有所不同。)
[對于詞語的意思學生能說出來就可以,不要死記硬背。]
。ㄕn件出示)
夏天還沒到,天氣熱起來了。
花落了一地,昨夜刮了大風。
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保留了下來。
西門豹及時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員騙錢害人的把戲,村民們還會上當受騙。
(2)同學們讀讀這幾個句子,想一想,應該怎樣填呢?
(3)學生試填,并說明理由。
夏天還沒到,天氣忽然熱起來了。
花落了一地,顯然昨夜刮了大風。
端午節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竟然保留了下來。
西門豹及時巧妙地揭穿了巫婆和地方官員騙錢害人的把戲不然村民們還會上當受騙。
。ā昂鋈弧北硎緛淼醚杆俣殖龊跻饬;“顯然”是容易看出或感覺到,非常明顯的意思;“竟然”是沒想到,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不然”表示如果不是上面所說的情況,就發生或可能發生下面所說的情況。)
[對于詞義的差別和用法的不同,應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體會,不要求死記硬背。]
3、讀讀比比,說說哪句好,為什么。(課件出示)
這些年來,你們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騙了百姓多少錢財,我怎么能饒你們呢?
這些年來,你們為非作歹,不知害死了多少姑娘,騙了百姓多少錢財,我不能饒你們。
孔子搖搖頭說“我還沒有真正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內容,這樣彈奏怎么會使人感動呢?
孔子搖搖頭說“我還沒有真正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內容,這樣彈奏不會使人感動。
。1)請同學們分別比較著讀讀每組中的兩句話,哪種句式表達的感情更強烈一些呢?為什么?你是怎樣體會到的?
(2)學生反復品讀、體會后匯報。
。拷M中的第一句是反問句,比第二句陳述句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3)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讀出反問句所表達的強烈感情。
(4)你還能從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找到反問句嗎?讀一讀。
三、課堂總結
看來,無論是“字”“詞”“句”都有它的奇妙之處,只要同學們仔細的去學習和探索,就會知道得更多。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積少成多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有兩項內容:一是讀背古詩《芙蓉樓送辛漸》;二是閱讀短文《俞伯牙遇知音》。希望你們能從其中有所收獲。
二、分項訓練
1、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課件出示)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ㄌ啤ね醪g)
。1)請同學們來朗讀這首詩,你能說出詩的大意嗎?
。ㄇ锒瑫r節,冷雨灑滿江面的夜晚,詩人來到潤州。天亮的時候,詩人送走了好朋友,眼前只留下楚山的孤影,詩人對他的朋友說“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問起我的情況,就說我的心如同玉壺中的冰一樣晶瑩純潔。)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呢?
。ㄟ@首詩借送友人,一方面表達了他當時強烈的離愁別恨,點明自己孤獨的心境,另一方面表白自己對世人的種種非議的抗議。)
(3)反復練讀
。4)背誦
2、閱讀平臺
。1)簡介俞伯牙
。2)請同學們仔細讀文,想一想,這篇短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ù呵飼r代著名的音樂家俞伯牙和樵夫鐘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乘船回家途中,遇到能從琴聲聽懂他的心意的鐘子期,激動地稱鐘子期為知音。)
。3)再讀短文,說說短文中的“知音”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現在我們說的“知音”是什么意思嗎?學生討論交流后匯報。
(短文中的“知音”是指鐘子期懂得俞伯牙的音樂,知道他的琴聲表達什么意思。后來“知音”指知己的朋友。)
(4)你有知音嗎?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誰來說說,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2、了解家鄉的一些習俗。
第三、四課時
教學內容:(能說會道筆下生輝)
教學內容:
一、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在你的家鄉有著特定的習俗,在那些特別的日子里一定有令你難忘的事。今天的“語文百花園”,就給了你一個暢所欲言、盡情書寫的機會,趕快展示自己的才華吧!
二、分項訓練
1、能說會道
。1)同學們,你還記得《端午節的由來》這篇課文嗎?誰來說說文章主要內容。
。2)是啊,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習俗。在你的家鄉有哪些習俗呢?他們都有哪些特殊的意義呢?
。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家鄉的習俗。
[因課前已布置了收集任務,所以學生交流起來并不困難,而且可以互相補充。]
(4)哪個小組愿意在班級交流?把你了解的家鄉習俗講給大家聽。
[學生可以按不同的分類來匯報:可以是紀念歷史人物的;可以是寄托某種愿望的;可以是表達一種心情的。另外也可以按時間的順序來說明。教師不做固定的要求]
。5)看來,同學們了解得還真不少!在這么多的習俗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說說你的理由。
。6)你對哪些習俗還有自己的看法呢?又有哪些建議呢?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
。7)誰來說說你的建議?
[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價。]
筆下生輝
1、同學們知道的節日很多,既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這樣的民間傳統節日,又有婦女節、勞動節、兒童節這樣的現代國際節日,還有一些特殊的節日,如國慶節、教師節、植樹節,等等。節日里的事情往往令人記憶猶新。這次習作,就寫某個節日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吧!
。ㄕn件出示)
。1)你想寫什么節日?這個節日有什么特點?
。2)在這個節日里什么事情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是這件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怎樣寫才能表現節日的氣氛呢?
2、讀了這些內容,你又明白了什么?
[通過閱讀提示,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明確習作的要求]
3、下面就請同學們回憶,在小組內說一說。
[通過互相交流,可以互相啟發]
4、想好了,就把它寫下來。
[自擬題目,寫草稿。注意要通過場面的描寫來突出節日的氣氛。]
5、寫好后,學生自讀自改。
三、課堂總結,置留作業
1、本節課,我們結束了本學期的最后一個“語文百花園”的暢游,相信同學們都會有自己的所得,只要你努力,就會有更多的收獲。
2、繼續完善自己的習作。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1、主題單元。
“園丁之歌”“自然的奧秘”“故事集錦”“無私奉獻”“祖國各地”“百折不撓”“走進名著”
高林生老師說解讀教材是一種上有課標,下有學生,中間有文本的活動。感覺這種說法很是精妙。因此,下面的所有教材解讀都必須要沿著這條思想的軌跡前行。
2、本階段的訓練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1.提高默讀速度,學會瀏覽。
2.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
3.揣摩表達順序,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4.學會閱讀敘事性作品、詩歌和說明性文章。
3、篇章分析: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讀書做筆記,二是學會使用工具書
讀書做筆記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這個習慣我目前也在使用,它可以起到博聞強識的作用。從教材的編排來看,做讀書筆記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寫讀后感,二是做讀書摘抄。我平時給學生做的摘抄比較多,一般是先閱讀后摘抄的再復習運用的。
我感覺引導學生做摘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摘抄與學生平時語文學習的緊密結合性。不能平時摘抄歸摘抄,語文學習歸語文學習,這樣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要讓學生的語文摘抄直接服務于學生的語文學習。
2、注重對學生摘抄的評價。學生辛苦做了摘抄教師該如何評價?首先要確立評價的目的,那是引導學生感受摘抄的妙處的。所以,評價要注重啟發引導的功能!
讀后感教師可以與課外閱讀輔導結合起來搞,讓學生真正能夠讀透書本。
學會使用工具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那么多的工具書,然后開展一些查字典的比賽。記得我初中時候老師開展了一次查字典比賽到今天我還記得。
第一單元教材的編排沒有看出很嚴密的體系,教材倒有一種復習前面內容的意向在這里面。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盡量把教材教得有體系一些。
《師恩難忘》我覺得這篇課文的教學應該抓“難忘”二字,什么難忘?師恩。師恩為什么那么難忘呢?
主要是老師編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來教育我,讓“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聲音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要抓住田老師所編的故事對我的影響來引導學生體會田老師的教育對我的影響。課后作業第二、三題教師應該抓住,讓學生細致體會。
又:田老師的教育方式對我們也是很有啟發的,為什么我們現在的語文教育反倒不如一個小故事來得有吸引力?真是咄咄怪事!可見,現代語文課堂的繁文縟節太多了。
再又:我們應該讀一讀回憶老師的文章,看看別人是如何做老師的。
《陶校長的演講》這篇課文很是實在,主要就是講了陶校長的四點要求。掌握這篇課文的大意是教學的重點之一,要讓學生明白有哪四問,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四問。
重點之二就是學習陶行知的語言,他講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問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設,有深入透徹的說理,也有淺顯易懂的比方
《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歌很有哲學意味!安挥觥笔且环N意味,本身要找的人是隱者;其次,身在此山中,存在也是一種意味。他是隱者,我們看不到,但是,他又是存在的。這恐怕只有從哲學的角度來講解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田園詩情》是一篇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田園風光,洋溢著寧靜悠閑的情趣.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象,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贊美和向往之情。全文仿佛是介紹荷蘭的影視風光片的解說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教師要引導學生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上課一開始,多媒體展示荷蘭如詩般的美景,草原、風車、郁金香都充滿了濃濃的異域田園風情,而成群的牛羊、駿馬則讓人感受到荷蘭這片自由土地上的勃勃生機。一幅幅精彩畫面的展示,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讓學生不知不覺就進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激發起學習課文的欲望。
再通過感受這首田園詩,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感覺作者對荷蘭的喜愛之情.再進行學習。
然后讓學生逐段深入的品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讀出自己喜歡的景色,說出自己為什么喜歡。
用賽讀,配樂讀等方式,啟發學生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悟出新的見解。鼓勵學生對語句的個性感悟。避免煩瑣的分析而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并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積累優美詞句。
最后,讓學生回歸整體,真正理解“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含義。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情感目標:
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要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具準備:
荷蘭風光的多媒體課件有關荷蘭的資料、圖片 抒情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心中的田園是什么樣子的?(板書:田園)
是的,同學們心中的田園充滿了詩情畫意(板書:詩情)
今天,我們要領略的田園詩情來自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讓我們隨著課文一睹那獨居特色的域外風情吧.
二、 精讀細品,讀中感悟
1播放荷蘭風光的視頻,師抒情配畫面解說.
2欣賞完后,你認為荷蘭是一首怎樣的田園詩呢?(板書:這是一首_____的田園詩!)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有自己初步的感受.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2--4自然段,說出自己的感受.
3 你覺得這是一首什么樣的田園詩呢?(根據生回答板書:充滿溫情 悠然自得 無憂無慮等)
4再讀2--4自然段,你是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來的?
5指名交流.
重點體會的句子1)“牛犢跑前跑后,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群的家長!边@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擬人和比喻)把它們當作人來寫,把牛犢比作——孩子,而且是——頑皮的孩子,而老牛呢,儼然是——牛群的家長,那它們的家就是——這草原,這大自然。(評:這是一幅生動而溫情的畫面。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呀。┰谶@大家庭中其他成員在做什么呢?(引讀前兩句,談感受)
(2):“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薄拌偳丁钡囊馑际(生查字典)——(把一樣東西嵌入另一樣物體內)用在這里你看到了什么?(評:荷蘭的低地和運河相互交錯,也說明了荷蘭運河多,面積廣。)“隨風飛揚”這個詞你感受到什么?(駿馬飛奔時的情景,強壯的原始生命力,自由的向往和熱愛)
(3)“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彼鼈兪钦l?(駿馬)為什么說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尊貴的主人,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的自在和任意馳騁的英姿,駿馬和草原是這樣的“和諧”。)
(4)和草原如此和諧的又豈止是駿馬,它們還指誰?(奶牛、綿羊、豬群、小雞、長毛山羊)讀相關句子,讀出安閑與悠然自得。
6指導學生美讀品味.配樂朗讀。
7教學5--6自然段
白天的荷蘭牧場是一首如此生動和諧的田園詩,那么傍晚、晚上呢?這又是首怎樣的詩呢?請你讀讀5-6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受到這份詩情畫意的句子,多讀幾遍,細細體會。(板書:寧靜美好)
(1)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分別從時間、空間、動物的狀態營造了一幅寧靜的田園夜色圖。而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一方面反襯出夜色的寧靜美好,一方面也為寧靜的夜色增添了生氣。
8 配樂朗讀。
三、總結課文
1齊讀板書;
2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學生讀自己認為優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作業
10 田園詩情
花之國 水之國 牧場之國
這是一首_________的田園詩!
充滿溫情
悠然自得
無憂無慮
寧靜美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币痪湓挼囊馑。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教學中難點:
理解深層文意,體會文章中優美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W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購奈闹姓页觥拔摇毕矚g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谟懈星榈乩首x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的樂趣。
。╨)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倮斫狻斑@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通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的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板書設計:
11
桂花雨
我喜歡的是桂花
搖花
樂(言、行)
懷念、熱愛家鄉
比不上家鄉的桂花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二、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形式,將學文感受蘊含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小組交流
三、指導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紅體會間架結構
3、議描紅體會后,完成習字冊。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能根據注釋讀懂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教學難點:理解“之”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20xx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2.讀課題,解題。
什么是學弈?請同學們通過閱讀預習提示尋找答案。
(學弈:學習下圍棋。)
3.本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4.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孟子的資料?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二、自讀課文,解決疑難。
1.按要求讀文。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工具書和注釋解決。
(3)掌握生字字形。
2.匯報交流
(1)字音: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huìwéihúzhuófúyuē
誨惟鴻鵠繳弗若曰
(2)解釋古文詞語的意思。
三、熟記課文。讀正確、流利。
1.教師范讀。
2.指導文言文讀法。
3.學生練讀。
四、布置作業
1.讀課文。
2.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件什么事?(兩個人向弈秋學習下圍棋,由于學習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學生質疑問難,全班討論解決,老師輔導。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國下圍棋的人。)
使弈秋誨二人弈。
(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
其一人專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其中一個人聽得很專心,只要是弈秋說的,他都聽。)
一個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講著,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要飛過來,想象著拉開弓用箭射天鵝。)
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雖然與第一個人一起學,但是不如他了。)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2.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三、體會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所以比第二個人學得好。)
2.請大家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3.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四、背誦課文。(分組背)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板書設計:
25學弈
在一人……
弈秋善弈誨二人弈為是其智弗若與
一人……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材說明:
這是一首兒歌。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示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兒歌用擬人化的手段來寫,語言親切、生動。所配四幅插圖,形象優美,色彩明麗,便于同學觀察想象,
預設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練習朗讀。要讓同學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讓同學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發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七、九"和4個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我們來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節?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看圖片,以動畫形式連續出現課文中的4幅圖,最后定格)
揭題:這四幅有趣的圖和幾句優美的文字組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板書課題2.四季
二、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根據注音,讀讀課文。①碰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橫線劃下來;③標一標課文有幾句話,想一想每一句講了什么。
2、小組交流,看看小伙伴間能不能解決你感到困難的問題。(新型生生關系)
3、反饋
①課文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么?
、谔岢鲭y點,全班協助解決(自主、合作、探究)(字詞在本節課解決,課文理解教師酌情放入下節課解決)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11個生字。
哪些字的讀音你認為應該注意,能給大家提個醒嗎?(注意整體認讀音節和平翹舌音)
①指名說、帶讀
、谧杂勺x、開火車讀生字。
* 練一練,連一連: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對 說 是 葉 圓 夏 秋 雪 肚 就 冬
*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給這些字找找好朋友嗎?(指名說)
*"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這些詞語多好呀,我也會試著說幾個。
2、學寫"七、八、九、無"4個字
、僮x讀"七、八、九、無"4個字
、谶@幾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重點指導"七"和"九"兩種筆畫,讓同學明白:①它們都是一筆寫成②觀察轉折角度、運筆的大小
、蹖懸粚戇@四個生字
四、小結
本節課同學未解決的問題,下節課解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水滸傳》的喜愛。
4.學習作者通過具體情節、事例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情感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查閱工具書,理解字詞。
2.通過朗讀、默讀、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3.通過默讀、感悟作者童年時對水滸傳的喜愛之情。
4.通過品讀具體情節、事例、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讀書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童年時對《水滸傳》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錄音、燈片。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默讀,適當點撥,在讀中體會、領悟、理解。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詞。
2.同桌互讀課文,檢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讀。
4.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幾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2.默讀課文,畫出足以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在旁邊做上簡單的批注。
3.自己讀一讀所畫的句子。
4.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
四、熟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交流讀書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體會到作者喜歡讀《水滸傳》?
(1)學生交流。
(2)出示重點語段。
“九歲時,我讀四年級了,……我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盡管有些字還不認識,……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從“盡管…仍然…”這兩個分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個沒完!
從中得到的體會。
(3)自由讀這些重點語段。
二、質疑探究
1.質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與文章中心有什么關系?
2.學生交流。
3.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圍繞一個中心選材,有條理地組織材料,敘事結構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語言樸實,感情真摯。)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寫作思路
四、小結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 學
目 標1、初步學會抓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25個詞語的意思,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鬧”的在文中三個句子中的意思。
3、了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跡,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敢于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知識點梳 理理解西門豹將計就計的方法、能夠復述故事
教 學
過 程第一課時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寫了西門豹在什么地方為當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2、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再讀課文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學習“單元提示”,指導分段
四、研讀課文第一段
1、西門豹到了鄴地,發現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于是展開了調查,現在請同學們來研究西門豹所作的調查,分析造成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大原因,并說說你是根據什么研究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共同研究)
2、交流,匯報,得出結論:(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板書)隨機解釋“鬧”在三個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3、共同討論,寫調查報告 4、交流
五、練習拓展:修改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研讀第二、三段
1、西門豹是鄴的地方官,他了解到巫婆官紳禍害百姓的事實后,可采取歸些辦法懲治他們?
2、但西門豹采取了什么辦法?他的辦法巧妙在哪里?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三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4、想象說話:漳河邊上的百姓看了事情的以過會怎么說?
5、西門豹還為百姓做了什么事?
三、總結,領悟人物品質:現在誰來說說20xx多年前的西門豹為什么到現在還被人稱頌?
四、練習拓展:《西門豹,你真 》
課 后
反 思上完《西門豹》這一課,自以為抓住了人物言行品悟了“巧妙”,親歷了文本,也感受了西門豹的聰明才智,用語之巧妙,從而吸納了那種言外之意話中有話的語言魅力。可作業批下來,實感孩子們聯系上下文完整地回答問題組織語言的能力欠缺,仍需加強訓練。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7-21
小學語文《雷雨》教案07-22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教案05-29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02-28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