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08-16 18:15:12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小學語文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愛、自強的健康心理和珍愛生命、正確對待平凡職業的積極人生態度。

  2、在概括段意和層意的基礎上,能夠自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3、學習多方設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1、學生的感悟和體驗。

  2、文章總體思路的把握。

  3、學習多方設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和理解個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方法:

  1、小組研討法

  2、質疑點撥法

  3、辯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思考:在學習新課以前,請同學們思考:“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呢?”

  2、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當代作家畢淑敏女士就這一長期無人敢公開談論的話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她從人的兩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深刻剖析了個體生命的價值,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結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撼人心靈的女作家畢淑敏。

  二、檢查預習

  1、字詞檢測

  戰栗(lì)菽粟(sù)單薄(bó)回溯(sù)

  霧靄(ǎi)混淆(xiáo)微蹙(cù)一沓(dá)

  生死攸(yōu)關一模(mú)一樣

  這一題目的設置旨在幫助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可采用搶答的方式進行。

  2、文章體裁

  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明確本文的體裁,對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有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本文以“我很重要”為線索,從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發,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觀點,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這一主張。

  2、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提出“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的問題。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至第29自然段):分析為什么“我很重要”?

  第一層(第8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

  第二層(第16自然段至第26自然段):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結束),發出了“我很重要”的吶喊,充分肯定了個體的價值。

  學生討論回答。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

  四、初步體會文章主旨

  1、文章開篇為什么寫“我不重要”?

  明確: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筆法。“當我說出‘我很重要’這句話的時候,頸項后面掠過一陣戰栗。”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說出這四個字就會有大禍臨頭的感覺?這一懸念很快調動了讀者的好奇心。

  2、人們為什么不敢說“我很重要”?

  明確:首先從文化心理上加以追溯。“許多年來,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謙虛是做人的美德”,因此,比之于國家、集體、他人,因此個人顯得“不重要”。作者列舉多年來“我不重要”的例證:士兵與勝利相比、個體與集體相比、女性與家庭相比、眾生與物質相比,都是“我”處于次要位置,闡發了這個問題。

  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找出內容,理解主旨。

  這一環節的處理可以采用搶答的方式。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第一題、第三題。作業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2、班級分成兩個小組,請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為下節課的辯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辯論“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

  教師指導:“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這需要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感悟和體驗。無論持怎樣的觀點,都要懂得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展現生命的光輝。

  二、主旨探討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1、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首先從人體的物質構成進行論證,每個人都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的萬物之靈。其次從人類的宏觀發展歷史進行論證,我們是人類進化最精致的一環,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的神圣使命。最后從每個自我的個體誕生進行論證,每一個“自我”的誕生都充滿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概率如同“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一樣微乎其微,每一個“自我”都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我們的降臨是如此的偶然和神圣,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說自己不重要。

  2、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文章著重從社會關系的五個方面論證了主旨。其一、父母。仰對父母,我們是“孤本”,承載著父母的關愛。此處,連續三段用假設關系的復句,以其強烈的語氣,充沛的情感,寫出了父母對我們情的傾注和愛的奉獻。其二、伴侶。以色彩的調和為喻,說明終身的伴侶是雙方感情的高度吻合。連用兩個比喻句,寫出了失去愛人的凄楚。失去了另一半,愛人的精神就會變得孤苦無依。其三、后代。我們有撫養后代的責任,失去了父母,孩子就永失淳厚無雙的父愛、母愛,而且永遠無法彌補。這里作者運用夸張和想象,“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萬劫不復。”、“傷口流血了,沒有母親的手為他包扎。面臨抉擇,沒有父親的智慧為他謀略……”道出了孩子失去雙親的痛苦,也從另一個角度闡明每個“自我”應負的責任。其四、朋友。“千金難買是朋友”,作者用計算機中“不曾復制的文件”、“沙漠中的古陶”作喻,抒寫了知音的珍貴。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將永失可以暢談的知己,逢年過節,只好在風口默默地將我們祭奠。其五、事業。每個“自我”在各自的事業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沒有人能夠替代。運用排比句式,說明每個“自我”在自己的事業中都是一道亮麗的獨特風景。

  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恰當的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揣摩文章關鍵文句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最后發出了怎樣的宣言?

  參考:從“身份和地位”,“從成就事業的角度”,對“我很重要”的命題作了進一步補充。“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在于他的偉大。如一片葉子對于一株新生的樹苗、一段染色體碎片對于一個孕育中的胚胎、一個油封橡皮圈對于馳騁寰宇的航天飛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斗著,”就是實現了人生的自我價值。

  三、寫作特點

  1、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某些語句、語段富有哲理,催人思考,令人深受啟迪。如“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鏈條,作為精致的一環,我們否認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種神圣的承諾。”是說人類的文明是代代相傳的,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前人無可比擬的程度。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者,我們有責任推動人類的進步。再如“重要并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說明只要我們時刻努力了,即使不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也會無愧于自己,無愧于人生。

  2、文辭優美,比喻、排比、反問、夸張、反復、設問等多種修辭格運用得恰切得體,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生動形象的比喻,如:“我們是一株億萬年蒼老樹干上最新萌發的綠葉,不單屬于自身,更屬于土地。”用綠葉來作比喻,突出新生生命的旺盛。“我們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用金字塔的頂端體現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的孤本”中“孤本”一詞比喻我們是父母中無可替代的最獨特的一個。“假如我生了病,父母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一句中“皺縮成石塊”生動而具體地把沉重的程度體現出來。“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古陶亦碎而珍貴,比喻朋友失去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了。

  排比的運用增強了語勢和情感力度。如開頭列舉四個“我不重要”的排比段,使人感到壓抑、沉悶的同時,又有一種想要大聲吶喊以證明自己價值的沖動。“我的獨出心裁的創意,像鴿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著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形象地說明了我在事業中“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的獨特作用。

  反問句語氣強烈,起了突出強調的作用。如“難道可以對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的萬物之靈,掉以絲毫的輕心嗎?”“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面對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忍心說我不重要嗎?”等等,突出強調了“我”的個體價值。

  夸張的運用增強了感染力。如“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發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為之漲潮。”烘托了父母失去子女后的悲傷心情。

  運用整句形式整齊,音節和諧,氣勢連貫,意義鮮明。如文章中闡述生命的誕生時,運用了三個連續的假設關系的復句,抒寫了個體生命誕生的不可確定性。

  四、作業

  1、課后第二題、第四題。

  2、預習《我的四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凡爾賽宮的`建筑特色、藝術風格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勝地的地位。

  3.學習抓住特征、突出重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凡爾賽宮的建筑特點、藝術風格及作為政治文化中心、旅游勝地的地位。

  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特征、突出重點進行說明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說到法國,那是一個非常浪漫的國度。法國的建筑尤其出名。能說出法國出名建筑的請舉手。(投影出示幾幅建筑圖片,如巴黎盧浮宮、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可見,建筑是科學,建筑是藝術,建筑還是凝固的音樂。今天,我們要跟隨作者吉祖英來了解人類建筑藝術寶庫中一顆絢麗燦爛的明珠——法國的凡爾賽宮。(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說說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重點寫的是什么?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重點寫凡爾賽宮的建造時間、建筑特色和藝術風格)

  三、學習課文

  1.同學們,請你們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紹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藝術的寶庫。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根據課文內容,向老師和同學們解說凡爾賽宮。

  2.走進凡爾賽宮。

  生一,介紹第1、2自然段。(先個別練說,再指名說)

  同學們,在我們面前的是馳名世界的、被稱為人類藝術明珠的法國凡爾賽宮,它坐落在……主要建于路易十四時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宮殿建筑氣勢磅礴……正宮……宮頂……宮殿外壁上端……如果想看到凡爾賽宮更為美麗的景致,就請跟隨下一位導游一起走進凡爾賽宮。

  師:走進凡爾賽宮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這位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介紹時注意了什么?(板書:方位、藝術價值,外部:建造時間、面積、特色)(要注意抓住重點,準確生動、表達流暢、聲音響亮)

  凡爾賽宮里面的景致怎樣呢?請下一位導游為我們介紹。

  生二,介紹第3自然段。

  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到了凡爾賽宮的內部,這里有大殿小廳500多間,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現在,我們來到了由皇家大畫家……的鏡廊,這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名勝,它全長……凡爾賽宮內部的陳設和裝潢那么富有藝術魅力。其實它的外部景物同樣充滿藝術魅力。不信,請隨下一位導游進入法蘭西式大花園。

  (1)師問:這位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板書內部:陳設、裝潢)

  (2)作者為何要重點介紹鏡廊?

  (3)這一段的第一句在這節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啟下)

  接下來,我們繼續觀賞正宮前面的法蘭西式大花園,有請下一位導游帶我們去游覽。

  生三,介紹第4自然段。

  同學們,我們現在來到了正宮前面的法蘭西式大花園……

  (1)這一節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向我們介紹的?(由遠及近)

  3.除此之外,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板書:歷史逸事)指名朗讀。

  4.文章的第6、7自然段介紹了什么?齊讀第6、7自然段。

  四、總結課文,學習寫法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說明“凡爾賽宮是人類藝術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的?

  (一是宮殿建筑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調,內部陳設和裝潢富于藝術魅力;二是外圍環境優美,正宮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三是建筑歷史悠久,有許多動人的歷史逸事;四是在歷史上曾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

  2.本文在介紹凡爾賽宮時,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先總說其藝術價值,再具體說明藝術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最后歸納)

  3.文章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句子加以說明。

  (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五、課外拓展

  運用文章的寫作方法介紹一下我們的校園。

  【希臘巴特農神廟】 巴特農神廟是希臘祭祀諸神之廟,以祭祀雅典娜為主,又稱“雅典娜巴特農神廟”。

  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伯里克利當政時代重建衛城山工程中的重點項目。神廟位于雅典老城區衛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點。它外形呈長方形,長228英尺,寬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環形立柱構成柱廊。神廟的主體為兩個大廳,兩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圓柱的門廳。東邊的門廳向內殿,殿內原來供奉著巨大的雅典娜女神,但是,這一杰作在公元5世紀失蹤。中楣飾帶是由92塊白色大理石裝飾而成的,上面有描述希臘神話的浮雕。東西廟頂的山墻上也有精美的浮雕。

  巴特農神廟被認為是多立克式建筑藝術的極品,有“希臘國寶”之稱。

  【吳哥古跡】 1861年,法國博物學家亨利莫奧在向導的陪同下,前往柬埔寨金邊北部的密林中采集蝴蝶標本。

  亨利莫奧一再催促向導向密林深處進發。結果,他們發現了一個寬10千米的雄偉的建筑群。建筑群由一組組宏偉的石構建筑和精美的石刻浮雕組成。

  這些大大小小600多座各式建筑物,散布在40多平方千米的森林之中。

  這個發現震動了世界。

  經過考證,人們發現這個在密林中沉睡的雄偉的建筑群原來就是公元9世紀到15世紀柬埔寨歷史上的吳哥王朝的國都。

  吳哥在柬埔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240千米。吳哥南臨大湖,北枕群山,土地肥沃,人煙稠密,是理想的建都地方。從公元9世紀到13世紀是吳哥王朝最興盛的時代,人民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燦爛的歷史文化,吳哥古跡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令人奇怪的是,這么一個輝煌的古都為什么被遺棄在叢林間而沒有在史冊上留下痕跡呢?專家們猜測有四種可能:一是全城傳染瘟疫死得一個不剩;二是全城發生饑荒,人們只得棄城而逃;三是外族侵略,屠城后又棄城;四是都城內兩派政治勢力發生內訌,互相殘殺,最后勝利的一方又在死尸堆里感染了瘟疫。這四種可能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吳哥城從此荒蕪,宏偉壯麗的建筑物為浩瀚的林海所湮沒,直到19世紀才被人們發現。

  吳哥古跡連同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圖被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觀”。

  【國子監街】 國子監街位于北京城的北部,街東與雍和宮大街相通,西口連著安定門內大街。

  這條街至少有570余年的歷史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修建了皇城、太廟和天、地、日、月等壇之后,當然沒有忘記在北城根兒大興土木——建立孔廟和太學。于是,國子監街也就由此誕生了。

  國子監街還有一個名字叫成賢街,這三個字工工整整地雕刻在街的東西兩頭的兩座巍峨的牌樓上。牌樓為磚木結構,朱紅漆的樓柱。輝煌,不敢說;莊嚴,足夠得上。

  從街東口往里漫步,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與外面喧鬧的世界迥然不同的景象:幽靜、深邃。道邊參天的古樹,讓你領略到老北京街道的那種古樸的韻味兒。打個比方吧,喝罷咖啡、扎啤、可樂,若是這時面前又擺上一碗冰鎮的、加了桂花的信遠齋老字號的酸梅湯,我想是沒有人不動心的。

  往街的深處繼續前行,路邊出現幾組高大的石碑。碑上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寫著兩行大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原來這是有名的“下馬石碑”,它標志著孔廟、太學的禁地到了。據說,出于對孔圣人的敬仰,甚至連皇帝御駕至此,也要下輦或下輿來步行呢。

  國子監街是條文化色彩濃郁的街。就拿街中的孔廟來說,大殿內除陳列有全套祭孔儀仗外,還懸掛著13件無價之寶——明清12位帝王和民國的黎元洪總統手書的13塊贊揚孔子懿德的匾額。其中有康熙帝御筆親書的“萬世師表”四字匾,后來被懸在殿外屋檐下最醒目之處。與孔廟相鄰的太學的大院內,有一座碑林,它和曲阜的孔家碑林不同,碑上鐫刻著的不是逝者的銘文,而是密密麻麻、數以萬計的明清兩代中了進士的國子監的太學生的大名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似乎每一條街都將變得日益繁華、喧鬧起來。然而,我唯獨希望這條國子監街還是保持原貌,越靜越好。原因很簡單:就像人活一世總要有點值得留戀的往事一樣,就像潮漲潮落總要留下幾片記述海之歌的貝殼一樣,我們總要給后人留下點用以追溯歷史、求本逐源的東西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識字寫字,自主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體會菲迪皮茨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

  3.通過讀文,了解馬拉松運動的來歷,并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楚。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受體會菲迪皮茨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與奧運會有關的資料(如:比賽項目、來歷等)。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你知道“奧林匹克運動會”嗎?指名說一說。

  2.板書課題,讀題。

  3.識記生字“圣”,練寫“圣”字。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自己想辦法解決。

  2.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字詞的讀音。

  3.指名分段接龍讀課文,要求做到四不。

  4.評議并正音。

  5.小老師上臺教生字。

  帥援浴略炬

  艱訊胞沸

  6.齊讀課文。

  三、鞏固識字,練習寫字。

  1.游戲鞏固識字。

  2.練寫左右結構的字。

  帥利格項

  (1)教師重點指導寫“帥”字。

  (2)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下列詞語。

  主帥援助沸騰喜訊

  浴血奮戰侵略火炬

  神圣艱苦同胞

  2.說一說:你從讀文中知道了什么?

  你覺得菲迪皮茨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讀文理解。

  1.默讀全文,邊讀邊畫記,哪些句段最能體現菲迪皮茨的堅強和勇敢。

  2.交流匯報,師相機指導朗讀。

  重點句段如:

  他日夜兼程,跑了兩天兩夜……斗志昂揚,浴血奮戰,終于戰勝了強大的波斯侵略軍。(結合語境理解“日夜兼程、斗志昂揚、浴血奮戰”的意思。想象菲迪皮茨兩天兩夜中經歷的艱難險阻。)

  在艱苦的戰斗之后,菲迪皮茨已經很疲憊了,而且,他還負了傷,胳膊上的傷口還在淌血。

  3.練讀第4、5自然段。注意讀好兩個帶省略號的句子。

  4.談自己的感受或體會。

  5.齊讀文章的最后兩段。

  三、拓展延伸。

  1.說說自己了解的奧運精神或其他的奧運項目的來歷。

  2.組內交流資料。

  四、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這個感人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父母聽。

  第三課時

  一、檢查讀文情況。

  1.齊讀全文。

  2.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給同桌聽,請他評一評。

  二、講故事。

  1.了解講故事的要求。

  2.組內講這個故事。

  3.指名上臺講,評議。

  三、簡述馬拉松運動的來歷并寫下來。

  四、完成課堂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動一動、(試一試)等,生活情境出發,從感興的話題切入,在一次告訴學生,遇事要動腦想辦法;同時培養學生完整地表達和認真有順序地編故事能力。

  二、教學內容:

  能說會寫《小猴子撈球》。

  三、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表達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在教育中,構建一個開放的交際的課堂,自然地將兒童多彩的生活與文本“鍵接”,營造寬松的氛圍,使學生的說,寫能力在多維的互動中得到切實鍛煉。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能力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憑借教材,自主構建,多元解讀。

  六、教具準備:

  實驗用品,圖片,投影片。

  七、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我們來給小猴想辦法。

  1、出示《小猴子撈球》的畫面,播放有趣的童話故事。

  2、聽童話,看畫面,提出問題“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議一議“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書“小猴子撈球”。

  小猴子把球撈上來了嗎?怎么撈的?我們來幫小猴子想想辦法。

  (二)口語交際,互相評說。

  小組討論: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辦。

  1、全班交流,學生。

  師隨機提示“如果用這種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2、學生們幫小猴想出了不少好辦法,那么他們會采用什么辦法呢?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現在請大家扮演小猴子,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好你們打算用什么辦法撈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請你完整地講一講“小猴子撈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字詞得到落實。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教學之前,老師運用多中方法落實了學生對字詞的學習效果。其中的方式也是多樣話的,有指名朗讀,有小組齊讀,有開火車讀等,形式讓孩子們在增加了情趣的同時,增強了鞏固的效果。

  二、朗讀得到重視。

  課文的內容比較簡單,有童趣。教師將其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其間,化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進行強化,達到了要求,實現了教學的目標。由此,老師也比較重視朗讀形式在其間的作用里,使孩子們的朗讀具有興趣盎然的狀態。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初步接觸體驗。

  童話類的文本內容,其一大辦法就是要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性感悟,對此,老師在具體的過程中也能有所體現。如,小松樹的開始的沒有禮貌,后來的知錯就改等等,不光在文字上進行理解,而且,通過動化的讓孩子表演,實現了文字理解與實踐操作的結合。

  四、幾點想法:

  教學語言的輕重緩急。是對文本的獨到理解后的演繹,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使之抑揚頓挫,那是教學語言的最高追求。

  鼓勵的恰到好處。是對學生的肯定或指向,其間的針對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后是激勵性,使之行為上表現為努力,心理上產生愉悅,從而使之產生學習的新動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教學準備教師查閱、收集關于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于發現、極具科學精神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作者為什么說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

  (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說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劃、議)

  四、回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精神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于發現問題并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敢于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篇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精神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閱讀,遷移延伸

  閱讀《嗅蘋果》,讀后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后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著,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說:“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然后,他回到講臺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臺,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臺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于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說:“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春潮》教案10-0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10-26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10-26

小學語文《翠鳥》教案10-24

小學語文《插秧》教案10-24

小學語文《比尾巴》教案08-24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8-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国产二三区精品视频 | 天天噜啦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AⅤ一二三区 | 永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 | 亚洲激情网五月婷婷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