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理解為學由難向易轉化的關鍵是“事在人為”。
2、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的意思。
3、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不同語氣和感情,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 理解“認知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教學方法:閱讀式、討論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利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學習中一定都遇到過困難,那么面對困難,應該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吧。
二、引導學生讀課前“閱讀提示”及書下注釋①,了解如下內容:
①解題:為學即求學、做學問。本文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勉勵他的子侄們努力學習的。示:給……看。
②作者的簡單情況。
三、讀文體會
1、學生自己放聲讀一遍課文,生字詞看注釋或。
2、互讀課文。
兩個學生一組,一讀一聽,互相糾正錯誤。
3、三讀,訂正讀音。
出示需注意的字,集體訂正。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成 屏棄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4、學生再次放聲讀。提示:讀準字音。
5、指導朗讀,讀順句子,讀好停頓
出示下列語句,要求學生讀出其中的停頓。然后讀課文,做到不掉字、不多字、不錯字。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蜀之鄙/有二僧貧者語于富者/曰子/何恃而往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6、讀、譯課文
兩人小組互說互訂正,存疑。
讀、集體讀并討論
全班齊讀。小組提出沒有解決的問題,集體討論,老師適當點撥。
說出下列語句的意思和加點詞的意思。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b、吾欲之南海,何如?
c、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d、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e、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f、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g、貧者語于富者曰:
h、圣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
四、聽讀課文。
老師讀課文,要求學生不看書,邊聽邊想每句話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 復習質疑
1、研讀課文作者對“為學”是怎樣看的,又是怎樣提出看法的? “人之為學……不學,則易者亦難矣。”作者通過兩問兩答提出看法。為學難易的轉化在于是否“為”。每一設問中都是先提出問題,然后從正反兩方面作答。這樣,對比鮮明,突出了“為”對“學”的作用,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關系。
2、本文說的主要是關于做學問的道理,為什么開頭卻從“天下事”寫起?
因為“為學”是“天下事”之一,這是從一般到具體的說明事物道理的方法。
第2-3段各寫了什么內容?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第2段采用對比的方法講述了昏庸聰敏不是固定不變的道理。
第3段敘述了蜀鄙之僧朝南海的故事,在寫法上采用了設喻論證的方法,用貧富兩僧的故事來講道理有很強的激勵作用,運用對照比較一貧一富兩個僧人十分鮮明,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題。
3、“貧僧自南海還”、“富者有慚色”的故事結尾說明了什么?它與作者看法有什么關系?
說明“事在人為”,這個故事是一個例證,作者用它來生動形象地證明作者看法的正確。
4、第4段得出什么結論?
人貴有志,事在人為。
二、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蜀鄙二僧朝南海的故事,說明了“事在人為”的道理,告訴我們主觀努力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背誦課文
方法:給學生3-4分鐘自己背,然后老師讀課文,學生隨之默讀;請若干學生試背,全班結合投影提示背。
三、拓展練習 積累內化
(1) 指導書寫生字。重點指導“鄙”和“曰”
(2)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勤奮學習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豐富課外知識。
四、總結:學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把蜀鄙之僧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13為學
人之為學
貧僧:一瓶一缽
富僧:欲買舟而下,富者有慚色
人之立志,故不如蜀鄙之僧哉?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能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培養學生朗讀、理解能力。
3基本功訓練:練習說“()極了;()來()去;立刻()等詞組。積累詞匯。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在讀中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明白相互尊重,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而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不好的。
一情意目標:
接受和理解尊重他人的處世原則。
二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積累詞匯;體會課文蘊涵的情趣和道理。
三教學思路:本文是個有趣的小故事,通過故事是說明了一個道理:明白相互尊重,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而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不好的。我采取情境教學法,讓孩子讀故事,演故事,表演課本劇,感悟語言文字的方法來學習。
四課前準備:自制課件(電子卡片、練習);頭飾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授課時間
星期三、星期四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明確學習目標。
師:今天我們來讀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我們比一比,看誰讀完第一遍以后,能說出故事講的是關于誰的什么事情,發生在哪里。(板書要求:誰?哪里?什么事?)借助拼音能讀出生字。
二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弄清課文大意,培養抓主干的閱讀能力。
1自讀,巡回檢查、指導。
2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讀懂了什么。
3交流生字詞語的認讀,達到能在文中順下來就行,不影響理解課文。把識字重點放在鞏固階段。
課件出示詞語(讀出這些詞語,把小烏龜送回家): 輪流 到期 第三個 上任 習慣 方式 笑瞇瞇 鄭重 森林之王
三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1質疑,提出自己的問題。如:獅子為什么要讓大家輪流當“森林之王”?貓頭鷹和袋鼠為什么沒當上森林之王?猴子說完話后,大家為什么歡呼起來?
2自讀課文,解疑。讀一讀,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3選代表說自己的觀點,相機讀課文,弄清楚三個問題的實質。
4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分角色讀課文,讀出各種動物的語氣。
指名讀三種動物,老師讀旁白。抓住重點詞“神氣極了、立刻”讀出貓頭鷹的心理。“動物們聽了議論紛紛”,會議論些什么呢?假設你是一個?怎么議論?(指導學生拓展延伸,想象說話,明白為什么貓頭鷹當不了“森林之王”)
接讀課文,在讀中體會袋鼠的荒唐。
師讀“第三個星期,輪到小猴子當“萬獸之王”了,這時―――――?剛才議論紛紛的小動物們,你們怎么想?
讀最后一段,指導學生讀好獅子“鄭重宣布”的語氣。
5請獅子大王說說為什么自己說了要讓大家輪流當,現在又不輪了呢?不是自相矛盾嗎?誰能幫獅子大王解釋解釋。
四總結提高。
1從猴子那里,你明白樂什么道理?
2把自己明白的道理總結出一句話,寫下來。
五鞏固詞語,認讀一遍。
六作業。
一星級:認讀詞語。
二星級(選作)找小伙伴,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劇。
第二課時
一利用多媒體復習鞏固。
1認讀詞語。
2辨析詞語。
這些字都很容易混淆,比一比,組成詞語。
之( ) 期( ) 第( ) 直( )
只( ) 其( ) 弟( ) 真( )
棋( )
二基本功訓練。
讀讀寫寫。
神氣極了 蕩來蕩去 立刻喊起來
可怕極了 跑來跑去 立刻歡呼起來
極了 來 去 立刻
三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字。
重點指導“之、第”“直”里面是三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漢字規律,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詞。
3、積累詞語。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運用規律自主識字。
2、創設情景,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具準備:
1、學生自制識字課本(可剪剪貼貼,或請家長把自己會認的字寫出來)。
2、教學課件。
3、識字蘋果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去發現
1、同學們,歡迎大家到語文園地來做客。(教師邊說邊出示圖標),我們先一起完成第一題:我的發現
(1)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師出示大眼睛圖片)
(2)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詞,說一說你發現什么啦?(教師出示掛板,與書上的第一組相匹配)
學生A:我發現左邊的漢字比右邊的漢字多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把左邊的偏旁去掉就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我還發現這些字的讀音有些像。
(3)他們說得非常好(獎給發言學生大眼睛的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4)再用上你們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組字詞(教師出示),說說你們又發現什么啦?
學生A:這一組左邊的字比右邊的字少了偏旁。
學生B:我發現給左邊的漢字加上偏旁就能變成右邊的漢字啦。
學生C:這些字的讀音也有些相同。
(5)你們真會發現(獎勵學生大眼睛圖片)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
(6)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請學生們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7)小結:聰明的同學們,說一說你們記字的方法。
學生A:這幾個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記住的
學生B:前三個字我是用去偏旁記的,后三個字我是用加偏旁記的。
教師:同學們總結的方法好極了,許多漢字都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記憶,想一想還能說出一些嗎?(讓學生舉例說明)2、接下來,我們繼續去發現。
(1)你們看這些詞語(教師出示)讀一讀。
張貼一張畫東張西望
開張張爺爺張開嘴巴
(2)動腦筋想一想,這些帶點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嗎?誰說一說。(待學生發現后指名說一說,能說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還能說出帶有張字的詞語嗎?指名請學生擴詞。
第二課時
帶領學生去積累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數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各個小組采用輪流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2、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3、自由背誦小詩《鞋》。
4、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一、口語交際。
1、創設情景,激發交際欲望。
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好幾篇關于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課文,許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學著幫父母做家務,可前兩天,我卻收到了一位同學的來信,向我訴說了他的煩心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你們先猜一猜會有什么煩心事呢?
2、揭開謎底,引出交際話題。
(1)教師讀這封信,揭開煩心事到底是什么?
(2)尋找有類似苦惱的同學。
(3)揭示交際話題:出主意,想辦法。
3、引導交際主題,開展討論交流。
(1)找根源:說說父母為什么不讓這些同學做家務?
(2)出主意:怎樣才能說服父母?為什么?
(3)想辦法:在什么情況下,怎樣做?
4、分角色表演,評價激勵。
(1)小組內分角色練習。
(2)選出代表上臺表演,評價激勵。
二、識字交流,擂臺賽。
1、拿出自己的漢字積累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賽。評選一名在看電視時認識漢字最多的同學。
2、每組優勝者再比賽,選出第二期擂主。頒發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臺賽內容:看誰積累的食品商標最多。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有條理地介紹一個人物,說清其尊敬的原因。
2、進一步提高有條理地介紹一個人物的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培養向先進英雄人物學習品質。
教學設計:
一、復習入題,明確要求。
1、你是怎樣介紹一個人的?2、人是怎樣介紹最高興的?討論歸納:
①人—樣子、特征、特長②最高興的是抓住高興來說清高興的原因。
3、提出目標:人們要把以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介紹自己最尊敬的(人)。
二、試說點撥,掌握方法。
1、學生試說:我的老師:①總說②具體、關心、幫助、鼓勵③總結
2、學生自由說時提出:請你說說最尊敬的是誰?
先進人物、模范人物、英雄人物點撥學生自由說。
3、學習例文:
①在生活中,我最愛的是我的爸爸媽媽,而我最尊敬的是×老師。雖然他其貌不揚,但能說會道;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心靈手巧,畫得一手好畫,剪得一手好剪紙,寫得一手好字;能文能武,不光能寫得好文章,還能帶領我們打籃球,踢足球。在我們的心目中他是一個能人。
②其實最讓我服貼的還是他對我們的教育。平時他雖然經常和我們嘻嘻哈哈。但對我們的教育可嚴啦,在行規上,你絕對鉆不到空子。記得有一次,×老師宣布去看電影,我因為最近學習太緊張,有放松的機會真是太高興了,我就忘形地怪叫一聲,當時急著排隊,老師也沒有理睬我,我也以為沒事,在去電影院的路上,他走在我旁邊,和我說著話。忽然前面出現了幾個吹口哨怪叫的人,老師話頭一轉問我:“前面幾個人很瀟灑是不是?”我“哼”了一聲:“小流氓!”老師卻淡淡一笑:“可有人還在教室里怪叫呢?”聽了這話我的臉紅了。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事。
你說,這樣的老師你能不尊敬嗎?
4、總結方法:①以總—分一總的方法介紹他人。抓住你尊敬人的樣子、特征、特長來反映人物,并要讓聽者一開始就對人物有肅然起敬的感覺。
②尊敬他人要從內心開始,只有從心里發出的那種真實情感才能使人感動,要用真實的事例,采用總一分一總方法來說明你為什么最尊敬他。
三、指名全班說,師生評議打分,明確要求。
四、四人小組互說打分
五、作業:生活中值得你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在班級《英雄故事會》上作介紹。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別、到、那、都、嚇、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
3、感受司馬光遇到緊急情況,沉著、勇敢、果斷救人的品質。
4、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一、指導看圖,從圖中質疑。
1、出示插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看不懂得嗎?
學生質疑,教師歸納問題:(1)爬出來的孩子是怎樣掉進缸里的?
當時的情況怎樣?(2)是誰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題釋題。
1、板書課題,讀題。(1)知道“司馬”是復姓。(2)識記司,組詞。
2、簡介司馬光。(學生或教師)
三、初讀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識記生字。自主選擇生字識記,組內交流,全班反饋。(采用各種形式認讀生字,隨機選擇生字擴詞或選擇句子指導朗讀。)
3、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問題(1)(2)
4、小組討論交流讀懂的問題。
四、再讀感悟。
1、學習1~3段,解決問題(1)。
(1)借助插圖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這是怎樣的一口缸。
(2)讀文后討論,理解:不小心。
啟發想象:掉進缸里的孩子會怎樣?
(3)朗讀指導。
2、學習4~6段,解決問題(2)
(1)看圖讀文了解別的孩子的表現,板書:哭喊叫找
小組討論這些孩子當時是怎么想的?
(2)討論司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個怎樣的人?
劃出司馬光的動作。理解:使勁砸。
(3)質疑釋疑。(針對課文內容提問,自由解答,教師引導)
3、你喜歡司馬光嗎?用一句話夸夸他吧!
4、朗讀指導。
五、學會背誦技巧。
教師引導,讓學生悟出背誦的方法:看圖背誦、想情節背誦、看板書背誦。
六、指導書寫。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訓練。
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么做呢?
要求:大膽想象。
八、作業布置。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九、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都慌了
掉進缸里
別的小朋友——叫喊
跑 找
沒慌
司馬光——拿砸(幾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機智勇敢)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列舉,讓學生辨別同音字與形近字,正確地搭配詞語。
2.積累名言警句。
3.練習寫字。
4.閱讀欣賞《繁星》,感受文中描繪的意境,感受本文用詞語造句的特點。
5.通過語文綜合學習(搜集、交流與星空有關的資料并完成一篇相關的習作),融觀察、閱讀、交流、習作于一體,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教學重點
閱讀欣賞與習作。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搜集的資料。
2.準備“漫談星空”發言稿。
教學時數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讀詞語、讀讀想想,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匯報,明確“秘、密、蜜”三個字為同音字與形近字。
3.討論:怎樣區分“秘、密、蜜”這組形近字。
4.學生齊讀詞語體會。
5.學生列舉其他同音字及形近字,并想辦法區分它們。
如:惱——腦決——絕在——再嘗——常
二、詞語搭配
1.學生獨立完成。
2.針對個別現象由同學互幫互助解決。
三、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反饋,解疑。
3.明確:本類三組詞語都是戒驕戒躁、虛心類。
4.引導學生繼續積累這類名言。
5.讀一讀名言,增強記憶,加強理解。
6.選擇或收集一則寫在語文筆記本上作為座右銘。
四、作業
1.積累同音字、形近字。
2.收集名言。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2個左右結構的字或4個上下結構的字,看看它們各部分占位比例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
3.教師重點指導寫其中的一兩個字。
4.學生練寫。
5.小組內評比打分。
二、閱讀欣賞
1.自讀思考,文章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默讀:用“”畫出你不懂的地方。
用“”畫出你認為精彩的詞句。
4.學生匯報。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如:半明半昧:昧——昏暗的意思。
搖搖欲墜:墜——落下的意思。
5.再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6.指名朗讀、賽讀。
7.積累好詞好句。(充實“詞語庫”)
第三課時
一、學習準備
1.讓學生觀察星空,找一找北斗星、北極星、銀河等。
2.讀一讀有關星空的叢書,了解一些有關星星的傳說,搜集一些有關資料和圖片。
二、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及完成作業情況等。
三、活動程序
1.小組交流有關星空的資料。
2.小組報選代表準備在班級匯報。
3.小組代表逐一匯報。介紹的內容包括資料的出處、內容、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接受同學的提問。
4.評出最佳資料搜集員、最佳發言者。
第四課時
一、習作指導
1.說一說:參加“漫談星空”活動,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還聽到了哪些美麗動人的故事?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應該選擇哪些資料?
3.討論:開頭可寫些什么?怎么結尾?
二、習作練習
1.將發言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發言稿,題目自擬。
2.學生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謄寫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熱愛生活,開始感受“一切過去的都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認識10個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風一樣的日子”的意思。
易錯點:“烤”的字形 拓展點:閱讀童謠,提高閱讀能力。
問題預設點:在學習生字時,注意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教學準備:
童謠,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播放歌曲
《童年》,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的文章。板書課題。
二、讀文理解內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
2、正音。
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通過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畫面。
2、質疑、討論。 文中有那兩句話幾乎是一樣的?畫、讀、想,說說你的理解。
3、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
三、識字寫字
1、利用形聲字特點,提高識記效率。
2、重點指導易錯字“鹽”和“烤”的字形。
3、獨立完成“自選詞語”。
四、練習
1、把自己搜集的童謠與同學交流。
2、結合課文,展開想象,完成仿寫。 泥物擺滿了一大片河灘,有 的 、 的 、 的 ,有 的 、 的 、 的 。
資料收集:童謠是民間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萬紫千紅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 束瑰麗之花。它經過民間長久流傳,精煉爽口,和諧押韻,同詩歌一樣具有音樂 性,它從孩子們的心理、生活、游戲情趣、 童話世界意向,以及兒童語言的感受出發,口傳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誦的詩歌,要開放自由得多。
童謠的特點:句式自由;結構多變;比興特多; 聲韻活潑;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語平白;順口成章。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貓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