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2-10-15 15:00:1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互相關心,經常想到別人。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夜、班、正、姐、習、題、客、情”,懂得夜班、習題、說話、客人、事情、別人“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夜、班、正、姐、習、題、客、情“,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指導生字書寫。

  2.理解”夜班、習題、說話、客人、事情、別人“等詞語的意思。

  3.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導人新課

  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詩歌。板書:40、輕一點,再輕一點。

  指名讀課題,想一想:“輕一點,再輕一點”這個“再”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還要)我們讀的時候就要讀得再輕柔一點。齊讀課題。

  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后,歸納:什么時候,做哪些事情要輕一點?為什么要輕一點?)

  (二)聽錄音,了解課文內容

  邊聽邊想,課文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要輕一點,再輕一點?討論后板書:

  腳步

  開門輕一點,再輕一點

  說話

  (三)學生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

  (2)劃出新詞,讀準字音,記記字形。

  (四)看圖說圖意,學習生字

  (1)出示投影片一。A.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畫著誰和誰?阿姨怎么樣了?冬冬走路時是怎樣的?

  B.學習“班、正”。師范寫“班”,學生書寫。

  C.課文哪一節在寫這一幅圖的意思?讀一讀。

  (2)出示投影片二。

  A.說圖意。圖上畫著誰和誰?大姐姐正在干什么?冬冬開門時是怎樣的?

  B.學習“姐、習、題”,理解“習題”。

  學生進行字形分析,給生字擴詞,教師范寫“題、算”,學生書寫。

  C.找一找課文哪一節在寫這幅圖的意思?指名讀一讀。

  (3)出示投影片三。

  A.說圖意。圖上畫著誰和誰?哪一位是客人?爸爸和客人正在干什么?冬冬和小朋友說話時怎么樣呢?

  B.學習“客”,自己分析字形。

  C.找一找課文哪一節是寫這一幅圖的意思?指名讀。

  (4)學習“情”。

  A.冬冬走路、開門、說話都很輕很輕,她這樣做,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把別人掛在心間。出示生字卡片“情”,讓學生分析字形,擴詞。

  B.齊讀最后一句話。

  (五)齊讀全文

  (六)鞏固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

  (2)做送信游戲。

  (七)作業

  《課堂作業本》第1、2、3題。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夕陽西下時的瑰麗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讀背課文。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

  2.夕陽真美

  西斜收起天空西山

  光芒深藍披余輝

  往下沉臉漲紅染云黃紅紫夕陽真美

  走向西更紅天邊留霞光

  山背后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說話、組詞。

  課外:讀、背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我們學習了上面的一課《秋游》,知道了秋天的景色很美,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文是說太陽落山時天空景色很美。新課文題目是--

  板書課題,齊讀。

  二.指導看圖,解釋題意

  出示投影

  1.圖上的太陽是什么樣兒,什么顏色的?它正朝哪里走?

  2.太陽周圍的云有哪些顏色?

  3.太陽下面的山是什么樣兒,什么顏色?

  由學生按以上順序觀察畫面,認真組織語言,說說自己的感受。

  1.小結圖意。

  2.學習課題里的生字。

  四.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詞語。

  b.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c.齊讀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輕聲讀課文。

  4.分段指名讀。

  5.理清脈絡,說說每段的意思。

  6.誰來把5個自然段分成三部分。把意思概括一下。

  五.精讀訓練

  1.指名讀第一段。

  2."日落"是什么意思?

  3.這一段里的"傍晚"和"日落"兩個詞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4.為什么說"爺爺和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而不說"我帶著爺爺和奶奶去看日落"?

  5.小結。

  6.布置作業:讀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繼續精讀課文

  第二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話說了什么?"西斜"是什么意思?"刺眼"是什么意思?

  3.第二句話說了什么?

  4.第三句話寫的是什么?請學生上臺來畫"連綿起伏的西山"?理解"余輝"的意思?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來。看著黑板上的簡筆畫,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相機理解"壯麗"。

  5.小結。齊讀。

  第三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

  去掉"慢慢",體會意思有什么不同。

  3.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后面用了省略號?這里的"……臉"說的是什么?"身邊的云"是什么意思?靠近太陽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這景象美不美?這樣的美景是誰造成的?有感情地朗讀。

  4.小結。齊讀。

  第四段

  1.默讀。

  2."太陽的臉變得更紅了"說明了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為什么說"輕輕地走向……"?這時太陽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什么?

  4.小結。齊讀。

  齊讀二、三、四段。

  第五段

  1.指名讀。

  2.爺爺臉上的"紅光"是哪里來的?爺爺說的話說明了他的什么心情?感情讀。

  3.有感情地齊讀。

  三.總結

  這篇課文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寫了夕陽西下時的美景。你們讀了有什么感受?

  四.練習感情朗讀。

  第三課時

  一.檢查練習朗讀情況。

  指名三人感情讀,教師相機指導

  二.指導背誦

  1.教師范讀,學生掩書認真聽。

  2.教師指著板書內容,逐段引背,學生分段試背。

  3.學生看板書內容,練習全文背誦。

  4.指名試背。

  5.同桌交互背。

  6.齊背。

  三.寫字指導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組詞:

  皮()主()夕()

  披()往()多()

  3.在括號里填上表示顏色的詞語。

  ()的天空()的云朵

  ()的太陽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讀6個生字,理解“洗漱、愜意、反駁、邏輯、筋疲力盡、電話號碼”等詞語。

  2.讀懂課文,學習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學習重、難點:感悟通過描寫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寫法。

  課前準備:師生一起觀察歐洲地圖,了解歐洲的著名城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歐洲地圖。

  2.有一位14歲的小姑娘經過充分的準備和精心的籌劃,獨自一人游歷歐洲,這個小姑娘就是課文的主人公——烏塔。(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讀,自主感知:

  1.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拼音,遇到生詞可查字典、詞典。

  2.賽讀生字詞:洗漱、愜意、電話號碼、反駁、邏輯、精疲力竭。

  3.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4.四個同學組成小組;每個學生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對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討論烏塔是一位什么樣的小姑娘。

  三、精讀課文,深入體會

  1.烏塔是一位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識的德國小姑娘。再讀課文,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烏塔獨立生活的意識。

  2.讀讀議議:

  a、在初次見面的部分,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烏塔做事有生活經驗,從容不迫?

  b.在地圖上找出烏塔在歐洲游歷的地點,讀讀、議議烏塔為什么不怕危險?

  c.填空了解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異:

  中外父母愛孩子的不同表達方式:中國父母是百般呵護,孩子一般沒有機會獨立鍛煉;外國父母是給孩子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鍛煉;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異:中國孩子靠父母養活、資助;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掙錢;

  認識世界的途徑不同:中國孩子不出家門;外國孩子走出家門;

  中外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中國孩子(父母包辦代替);外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3、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a.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b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c你贊同中國父母謹慎小心的教育方式,還是贊同外國父母這種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

  D 我們能向烏塔學習什么?

  四、了解主題,展開討論:

  1.烏塔的哪些話或哪些做法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見解。

  2.說說自己打算從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五、練習強化:

  1.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和父母商量,先從哪些事做起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2.完成練習,強化任務的完成。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發現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結合語言環境理解字意。

  2、認識9個生字,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3、能看懂圖畫的意思,能根據圖意、聯系生活實際想出辦法,并樂于與同學交流、討論。

  4、能把自己所畫的圖畫用文字表達出來。

  5、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勇于展示課外學習成果。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識字卡片、詞語卡片。

  3、競賽評比用的小紅旗。

  4、讓學生準備展示內容。

  【教學設計】 〖我的發現〗

  要引導學生發現: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不一樣,體會漢字表意的豐富性。

  1、激趣:

  今天我請了一位漢字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回”字,用“回”字來組詞。

  2、引導:

  這位朋友要教給我們新的知識,是什么呢?請你讀讀書上的三句話,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小組的伙伴。

  3、結論: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意思。

  4、擴展積累:

  引導學生用“打”字練習組詞、說句子,進一步體會漢字一字多意的現象。

  〖日積月累〗

  一、讀讀認認

  1、激趣: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炊具、餐具,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名稱。(課件播放:結合實物出現詞語)

  2、小組內練習詞語。

  3、比一比:

  小組開火車讀詞語比賽,比哪組的火車開得好。同學來挑戰,看誰最棒。

  4、認讀生字:

  剛才我們認識的詞語中有很多要認的生字:(課件出示:灶、鋁、鍋、漏、勺、鏟、壺、湯、碟)

  ⑴ 小組內互相讀一讀生字。

  ⑵ 老師用生字卡片抽查。

  ⑶ 聽字音舉卡片。

  ⑷ 小組討論交流:

  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這些字形?

  二、讀讀背背

  1、引入:

  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們可以從中受到啟發。

  2、小組內練習讀成語。

  3、比一比看誰讀得快,讀得最準確,記得最牢固。

  4、學生自由說成語的意思。

  5、擴展積累:

  你還能說出哪些成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生:“黃鸝”是什么意思?

  生:黃鸝就是一種鳥呀!

  師:(展示黃鸝圖片)現在我們來觀賞黃鸝鳥吧!

  生:(好奇而饒有興趣地探身盯著看)

  師:誰來介紹一下黃鸝鳥的樣子?

  生:(爭先恐后的舉手)

  生:羽毛金黃的!

  生:它真漂亮!

  生:好可愛呀!

  師:想聽聽它的歌聲嗎?

  生:(一齊激動地喊)想!

  師:(播放黃鸝叫聲)聽,它的叫聲——

  生:(齊)很好聽!

  師:詩歌里的“黃鸝”指的.是誰呢?請你看課文中的圖說一說。

  生:小女孩!

  師:小女孩怎么成“黃鸝鳥”了呢?

  生:她在媽媽懷里唱歌。

  生:她小時候學說話就像黃鸝唱歌一樣。

  生:“野菊”是什么呀?

  生:就是野菊花。

  師:秋天到了,小河邊的野菊花開放了!請采到野菊花的小朋友把花拿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

  生(從抽屜里拿出、興奮地舉起野菊花,眾生驚喜的擁過來看)

  師:誰來說說它的樣子?

  生:金黃的花瓣,綠綠的葉子。

  生:真好看!

  師:請聞一聞吧!

  生:(深呼吸)好香啊!

  生:清香!

  生:小女孩怎么是野菊花了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小姑娘身上的打扮,想想這個問題。

  生:(沉思,忽有所悟)她穿著粉紅的衣裳,藍藍的褲子,頭上還戴著黃蝴蝶結,就像漂亮的野菊花。

  生:她爸爸把她背到哪里就香到哪里!

  生:我還不懂“曾”是什么意思。

  師:請小朋友把第一小節多讀幾遍,想想“曾”是什么意思。

  生:(各自朗讀,思索)“曾”就是以前。

  生:就是說這個女孩小的時候像快樂的小黃鸝,美麗的野菊花。

  師:我們小朋友在小的時候是不是也在媽媽懷里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幸福地趴在爸爸寬厚結實的背上呀?

  生:(失聲、開心地笑)

  師:小時侯,我們都被爸爸、媽媽寵著、愛著,多幸福呀!讓我們美美地讀第一小節吧!

  生:(個個有聲有色地朗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正確讀寫“任憑、無憂無慮、閉息凝視、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等詞語。

  2、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出示課題:貓(齊讀) 板書:貓

  導語 : 誰養過貓?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貓的整體感覺嗎?(學生發言)同學們,老舍先生也很愛貓,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貓》,就體現了他對貓的喜愛之情。

  (二)學習新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①指名讀生字:媒體演示13個生字。

  ②正音:辟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運用媒體解決:

  A.出示“和”字,讓學生讀出它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的拼音;

  B.讓學生用“和”字的不同讀音組詞。

  ④分析字形結構,記憶生字。

  ⑤理解詞語:(可用法、知字義解詞義的方法)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閉息凝視:有意識地暫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初步感知課文。

  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讀完課文,先標序號,再用一句話說一說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的印象。(只要與課文內容有關均可。)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思考:課文中哪幾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哪兒又寫了貓的淘氣?并分別用曲線畫出概括介紹的句子。

  1——3自然段:貓的性格古怪。(成年的貓)

  4自然段: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思考:成年的貓和滿月的小貓既有不同的特點,又有相同之處,請你從概括介紹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兩句話分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從兩句話中,我們可以分別知道成年的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淘氣的不同特點,從“更可愛”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認為成年貓和滿月的小貓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可愛。(教師根據學生發言修改板書)

  板書:

  小結:老舍先生用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著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3、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6-15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學語文《鋤禾》教案03-14

有關小學語文的教案04-12

小學語文《習作》教案02-25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02-28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