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3-06-24 10:42:5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10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感受海上月出景色的壯觀,體會課文中作者的聯想,激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課后的8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明月升起的段落中的想像句子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準備

  海上升明月的課件及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指導閱讀

  (一)引導學生借助課文的注音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可以用以下問題檢驗學生的理解程度:

  1、課文描寫了怎樣的一種景象?

  2、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的?

  (三)學生讀書匯報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四)運用不同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感情,使學生和作品產生共鳴。

  讀的`過程中,教師提示學生用對比的方式體會課文中聯想的句子。

  二、積累內化

  1、抄寫描寫景色的詞語

  2、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3、出示生字卡片、認識課后的生字,讀準注音。強調“簇、剔、皎”的讀音。

  4、練習

  三、遷移練習:

  觀察月亮升起的過程,學習課文的寫法把觀察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四、實踐活動:

  搜集有關描寫月亮的詩文閱讀。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新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這個小村莊什么樣?村莊里住著什么樣的人?村莊里有什么樣的事情發生?……)

  二、教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檢查自學生字、字詞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斧”讀“fǔ”,不要讀成“fó”或“fǒu”

  “造”讀“zào”,不要讀成“zhào”

  2.分析、識記字形。

  “犁”上下結構,下邊是年“牛”字,不要寫成“木”字。

  “棟”左右結構,注意“棟”和“煉”的右半部分。

  “具”中間是三橫,不要寫成兩橫。

  “冒”這個字是上寬下窄,上扁下長;“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筆的“橫”與兩邊是不相連的,可和下部分里邊的“橫”做比較。

  3.難確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

  具:查“八”字部

  黎:查“禾”字部

  4.理解詞語

  斧頭: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屬工具,頭呈楔形,裝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斷:連續不間斷。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一棟棟:一座座。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齊備。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來勢迅猛,勢不可擋。

  何處: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舉各部分或著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見、少有得多。

  四、自由讀文,把你不明白的句子畫下來。

  五、作業

  1.寫生字、字詞。

  2.讀書。

  3.查找與環保有關的資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詩歌創作風格。

  2.理解詩的思想內容,準確流暢地背誦。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教學,提高朗讀水平,同時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望岳》,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

  2.通過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眾、眷念親人的美好情操。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每首詩的內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詩歌中的景與情、事與情,領悟融情于景的表現手法,感悟詩歌的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詩歌教學必須讓朗讀貫穿始終,反復朗讀、吟誦,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把握詩歌內容。

  2.合作探究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詩歌學習的主體。老師盡量少講,可稍作點撥引導。學生討論,生生互動;老師點撥,師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石壕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喚醒情感

  1.聽讀課文,圈點勾畫重點字詞、生字詞,感受課文的感情基調。

  2.學生自由誦讀。

  3.用一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三、細讀課文,品味探討

  1.觀官吏之舉

  通過詩文改動讓學生品味語言,體會感情。

  2.聽老婦之訴

  文中有一個字最能表現老婦的心情,找出具體的語句談談。

  想象當時具體的情景。

  3.察作者之情

  四、展讀課文,深入探究

  1.領會杜甫矛盾的心理

  2.試背詩文。

  板書設計:

  觀官吏之舉——毒

  聽老婦之訴——苦

  察作者之情——憂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2.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段落,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心理活動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3.3.認識到人類要尊重動物,尊重生命,與動物和諧相處。

  二.教學重點

  了解文章是以“我”的感情變化為線索來敘述整體事件的。

  三.教學難點

  1.1.理解“母畫眉認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竟用毒菌毒死自己的孩子”。

  2.2.感悟心理活動的'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四.教具投影小黑板

  五.教時:三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感知,正確地朗讀課文。

  2.檢查預習,理清思路,了解大意,體會中心。

  教學過程:

  (一)(一)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

  1.1.板書課題,指出作者

  2.2.師述:“自由”是什么?什么人會失去自由?引用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若換了你,會選擇什么?

  (二)(二)初讀感悟檢查預習

  1.1.指名逐節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pao bu jie lu shu 拋棄 捕獲 皆大歡喜 俘虜 述說

  2.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色彩斑斕無影無蹤美妙絕倫皆大歡喜無聲無息精辟

  3.3.再讀課文,討論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三)(三)理清思路

  分段

  1.1.本課講述了“我”童年的一段回憶,找出這件完整的事為文章分段。(抓重點段分段)

  2.2.生討論,師點撥。全文可分三段

  (四)(四)概括主要內容和中心

  1.1.自由讀課文,小組討論。

  2.2.匯報總結本文通過“我”童年時曾捕獲一只小畫眉,可母畫眉認為自由比生命更重要,用毒菌毒死了自己孩子的事,呼吁人們要尊重動物的自由。

  (五)(五)質疑問難

  1.1.默讀課文,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2.2.師根據提問或當堂解決,或留下節課解決。

  (六)(六)檢查生字

  1.1.出示生字詞卡車 拋棄 承認 聆聽 俘虜 厄運 精辟 解釋 毒霉 囚徒 翅膀

  2.2.重點指導字形:厄霉虜

  (七)(七)布置作業

  1.1.抄寫生字詞。

  2.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感悟,體會心理描寫在表達思想感情時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1.1.課文寫了什么事?

  2.2.目標:體會心理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二.賞析課文

  (一)(一)第一段

  1.1.齊讀并回答,作者是通過什么回憶起童年這件事的?看孩子們捕捉蝴蝶勾起的回憶。

  2.從哪個詞可以看出這件事令“我”難忘?(“不由自主”)

  (二)(二)學習第二段

  1.1.指名輪讀這段

  2.2.默讀,畫出“我”情感變化語句。“我”感到萬分高興——對此迷惑不解——心被震動

  3.3.從哪看出“我”的這些情感變化?(討論,點撥)

  ①①捕獲到小畫眉時,“我”心里怎么想?小畫眉怎么想?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通過動作、神態的描寫揣度心理)

  ②②投影出示我對此迷惑不解,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鳥不是已經得到精心的照顧嗎?它怎么會死呢?

  A.A.這句圍繞哪個詞寫的?(迷惑不解)

  B.B.“我”迷惑不解的是什么?

  C.C.“精心的照顧”指什么?(母畫眉口含食物一口一口地喂孩子)

  D.D.從中你體會出什么?(母畫眉寧愿讓被囚禁的孩子死掉)

  ③投影出示當一只母美洲畫眉發現它的孩子被關進籠子以后,就一定要小畫眉()的毒莓,它似乎堅信孩子()總比()好些。

  A.A.填空

  B.B.從哪些詞語看出母畫眉的堅定信念?(一定堅信)

  C.C.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D.你今后在“對待小動物”這個問題上應怎樣做?

  ③③回讀這段,填空因為,所以“我”萬分高興。因為,所以“我”迷惑不解。因為,所以“我”的心被震動了。

  4.4.指導朗讀,讀出相應的語氣。

  (三)(三)學習第三段

  1.1.指名讀,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什么?

  2.2.投影出示任何生物都有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①①如何理解這句話?

  ②②你從中懂得了什么?要尊重自由,尊重生命。

  三.三.布置作業

  1.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2.查找資料,準備寫讀后感。

語文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本設計安排了讓學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個層次。感知,以朗讀為主;感受,以口說為主;感悟,以學習語言為主;感染,以誦讀為主。

  【設計特色】

  在反復朗讀中感知感染,在學習語言中感受感悟。

  【設計目標】

  1、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感悟長城的偉大,進一步激發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點,幫助學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內容,以及由物聯想到人的典型寫法,從而深刻領會題旨。

  3、以各種形式多讀,領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增強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設計重、難點】

  第2、3兩段典型段,通過多讀,引導學生感悟長城的偉大,通過多讀,口語中進行升華,讓學生領會長城是我過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設計過程】

  一、在初讀中感知、感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讀暢。

  2、學生各自談自己閱讀的感受,不受限制,暢所欲言。

  3、從初讀中你感受到萬里長城是怎樣建成的?請再讀有關段落:

  ⑴ 從第三段可看出萬里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⑵ 從第四段可以知道萬里長城的建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后就有表達的欲望,可見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反復讀書之后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學習語言中感悟、感染

  1、讀了全文后你感覺到哪幾段最打動你的?

  (第2、3段)

  2、學習第2段:

  ⑴ 領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體、喻體是什么?

  ⑵ 找出描寫人民勞動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

  3、練習感情朗讀第2段。

  4、學習第3段:

  ⑴ 這么高大堅固的長城令“我”想到了什么?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⑵ 師深情朗讀這段話:

  生凝神傾聽后告訴老師想到、看到、聽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講:

  ① 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腳步。

  ② 我聽到民工那痛苦的呻吟。

  ③ 我看到民工倒斃路上。

  ④ 我想到長城是用民工的血汗、生命筑成……

  ⑶ 仿照老師感情朗讀這段話,集體讀,小組讀,個別讀:

  生:讀多少次?我不能再讀下去。

  師:讀到懂!讀到能理解!

  (充分感知教材是學習的前提,因此安排了多次讓學生讀書的時間,學生讀了課文后就有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反復讀書之后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感受,這時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例如:學生通過多讀上述這段話,學生感情真是流露出來,當時我掃視教室,學生真的流出了眼淚,怪不得有些學生說無法讀下去。)

  ⑷ 嘗試背誦第3段。

  三、在口語中升華

  你讀了這篇課文,肯定印象很深?請同學們用一句話體現出來。

  1、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勞動人民你真偉大。

  3、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4、長城!我生長在幸福的生活中,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社會建設作出一份貢獻。

  【評點】

  情感性是語文學科的個性,本文設計以“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個層次逐層推進,既體現了教材的特點,也完全符合學生的情感心理發展過程,有“知”才能有“愛”,有“愛”才能有“悟”,而 入于“化”(感染)。在導讀過程中,本人以多種手段煽情,把教學推向高潮。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你身邊有與你交往較多,你又特別想寫點什么來表現某個人嗎?談一談你準備如何處理你的寫作材料。

  學生發言,其他學生評點。

  2.作業:寫一篇作文,記一個人,注意學習本篇課文的寫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以郭峰的《讓世界充滿愛》為音樂背景講述故事),暴風雨后的一個早晨,一個男子到海邊散步,他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洼里,有許多被昨夜暴風雨沖卷上岸的小魚;。當太陽升起后,水會被蒸發,魚兒只有死路一條。一個小男孩正一條條的將小魚撿起來,扔進大海。他一邊做一邊對旁邊驚異的男子說:“這條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是的,靠一個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變海灘上所有小魚的命運,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邊的小魚的生命。小男孩的`愛心令人肅然起敬。愛是一種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細流,流淌在人們的心間,你只有用心去體會才能在內心深處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導(投影顯示)

  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

  1.要以口語為主,語氣要親切,可根據故事內容,恰當運用停頓、輕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來表達感情,感染聽眾,以求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勢、姿態、動作等形體語言表情達意,增強表達的生動性;

  3.要根據現場反應,隨時調整自己所講述的內容和方式。

  三、講愛心故事

  要求:

  1.主題“愛心”,故事必須是真實的,要有連貫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內容要集中鮮明,所講故事要能給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

  3.靈活運用講故事的方法與技巧。

  四、談愛的感受

  人生命運存在著難以預測的因素,生活中會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臨,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關懷的事。當你面臨困難、憂傷的時候,你是否接受過別人的愛心和幫助?請你談談自己的經歷和當時的感受。

  五、小結

  1、熱愛他人從熱愛父母做起,父母是我們生活和學習的最直接依賴者,我們要體諒父母的辛苦,關心父母的健康,分擔父母的憂愁。關心的范圍逐步擴大,從關心父母到關心他人、社會、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樣?)

  2、欺侮弱者集中體現了人性中的弱點,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著。例如大國欺侮小國、富人欺壓窮人、健全人歧視殘疾人、高年級欺負低年級等等。強者對于弱者的優越感及這優越感引發的霸道行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惡的。(你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3、從“人”的寫法來分析,“人”字的結構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彼此扶持。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關聯的,因此環境優越的人不該漠視人類生活中存在著的苦難和不幸,尤其不該漠視處于苦難和不幸中的兒童。(當有困難的人需要幫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時候,你持什么樣的態度?)

  4、我們不能對他人的苦難持無動于衷的冷漠態度或居高臨下的憐憫姿態。我們應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態度去愛他們。(請把目光轉向街頭墻角,看看那些撿破爛的、耍把戲的……他們的外表怎樣,說什么話、做什么事?不妨與他們交談,甚至有一些交往,讓彼此心靈溝通。)

  六、拓展

  1.讓每個同學在紙片上寫一句話(和愛有關的),表達自己上完這節課的感悟和體會。

  2.寫作:

  (1)命題:《這就是愛》或《這也是愛》

  (2)話題:博大的愛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嗎?狼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兇殘、狡猾。)

  2.你還了解狼的哪些知識嗎?(簡介資料)

  (狼:哺乳動物,犬科,性格兇暴,平時單獨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襲擊各種野生和家禽,是畜牧業的主要害獸之一。有時也傷害人類,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俺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課文。學習后,你可能對狼有一些新的認識。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解決。

  3.把你感受最深的局部多讀一讀,在旁邊寫出自身的感受。

  三、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練習:(投影出示)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理解詞語:

  厄運:倒霉的遭遇。

  銳減:急劇地減少。

  維護:使免于遭受破壞,維護堅持。

  糟蹋:浪費或損壞。

  威脅:用威力逼迫或恫嚇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違反。

  茍延殘喘: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十分厲害。

  罪魁禍首:罪惡行為的.首要分子。

  3.說出你感受最深的局部,發表各自的見解。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出示閱讀考慮提示:

  考慮題1:羅期福為了維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考慮題2:這個故事告訴俺們一個什么道理?

  2.分組交流討論。

  3.匯報。

  匯報考慮題1。

  甲組: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維護區,并決定由政府請獵人到那里去消滅狼。

  概括地說他采取了兩項措施:①設立凱巴伯森林為狩獵維護區。②雇請獵人捕殺狼。

  乙組:這項決定的結果是①狼等野獸被獵殺得很多。經過25年的獵殺,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動物(豹子等)也被獵殺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說明獵殺的時間長,狼幾乎滅絕。②同時,鹿過著幸福的生活。在這個“自由的王國”中,它們自由地生長繁育,自由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分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群數量急劇下降,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④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

  4.追問:什么原因是森林“寵兒”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數量急別下降。)

  5.追問考慮題2:凱巴伯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它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被看作美麗善良化身的鹿。這個故事告訴俺們什么道理呢?

  同學甲:狼是森林的維護者。狼吃鹿,維護了鹿群的相對穩定。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這樣就維護了森林的生態平衡。

  6.這篇課文通過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訴俺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需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五、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蛇與莊稼》、《塞翁失馬》的故事。請同學快速閱讀,體會這兩個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與莊稼》告訴俺們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塞翁失馬》告訴俺們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2.你還知道這方面的事例嗎?請你說一說。

  六、作業

  1.課下收集有關破壞生態環境的資料。以“環保小報”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傳環保知識。

  2.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講給你的朋友聽。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習以空間為序的說明方法,了解故宮整體特征和文章的結構。二、過程和方法: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故宮的認識,培養對祖國傳統建筑藝術的熱愛和自豪感 ,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按空間順序說明建筑物

  教學難點:以空間為序的說明方法。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一、 解題導入

  我想問同學們一個問題,我國的首都是哪?(北京)對,是北京,那里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時代也是封建統治者的最高權力中心。封建統治者們就在北京建起了代表皇家權威的紫禁城,現在叫做“故宮博物院”(板書)。為什么叫做故宮博物院呢,請同學們集體朗讀課文第一段。(明清兩代的皇宮,是已經過去了的,今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文物)

  二、理清順序

  1、簡介說明順序

  《故宮博物院》是一篇說明文,故宮里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作者怎樣才能向讀者說明白呢?這個就涉及到說明順序的知識。

  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注意表明時間的詞語。

  空間順序:說明物體的結構,注意表明空間方位的詞語。(內外、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等)

  邏輯順序:說明事理的,注意表明因果關系的詞語。(因為…所以、因此等)

  2、課堂活動

  A.速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練習一的圖表。

  B.每組選一代表到黑板填寫,每填對一個序號得一分,最高為18分,得分最高的組勝出。

  C.選定兩個學生參與評分,統計得分,勝出組以熱烈掌聲鼓勵。

  ⑴端門 ⑵午門 ⑶西華門 ⑷東華門 ⑸神武門 ⑹西華門 ⑺角樓 ⑻金水河 ⑼漢白玉石橋 ⑽太和殿 ⑾中和殿 ⑿保和殿 ⒀白石臺基 ⒁乾清門

  ⒂乾清宮 ⒃交泰殿 ⒄坤寧宮 ⒅御花園

  3、理清本文說明順序

  根據以上圖表分析,請同學們判斷一下本文是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進行說明的`呢。

  明確:空間順序。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出來是廣場,廣場以南的建筑稱為“前朝”,以北的叫做“內廷”。 “內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三、掌握特征,理解結構

  1、我們已經學習過了說明特征,那么故宮博物院的特征又是怎樣呢?(集體朗讀1、2段,找出表明特征的一句話)

  明確:故宮建筑群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

  2、文章開頭就總說了故宮博物院的特征,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想想本文采用了什么結構。

  說明文結構:一是總分式(總-分、總-分-總),二是遞進式。

  明確:用了總分式中的總-分-總。

  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沿著從南向北的中軸線進行介紹,從午門一直到神武門。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的宏偉,布局的和諧統一的特征,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四、活動與探究

  請你以導游或解說員的身份抓住立足點口頭介紹我們的學校或教室。要求: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說明的順序;語言力求準確和簡潔。

  五、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色,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板書:

  故宮博物院

  黃傳惕

  (1-2)總:位置、歷史、建筑地位、總體布局。

  外觀概貌、建筑總特點。

  具體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內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啟下

  內廷(12—15)后三宮

  御花園

  (16)總 回望故宮,強調藝術特點。

  空間順序(由南向北)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1、能夠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2、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畫面的精美,語言的精練,優美的意境,培養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標]: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優美的意境。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集體背誦《三峽》后,教師導入:同學們,學習了《三峽》這篇課文后,我們領略到了三峽的奔放之美、清幽之美以及凄婉之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山水美文《答謝中書書》,再一次感受中華大地如詩如畫般的美景。

  (二)、明確教學目標

  多媒體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三)、朗讀訓練

  1、多媒體配音示范朗讀(教師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語調,感情等);

  2、自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模仿朗讀的節奏、語調、感情等;

  4、分兩大組進行朗讀比賽;教師做出評價;

  5、全班齊讀;

  (四)、文本解讀

  1、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幻燈片出示問題)

  教師提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請用一個詞來概括?

  (2)、文章可以分為幾層?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各層層意?

  (3)、文章是按照怎樣的結構來布局的?

  2、合作、探究學習,感悟文章之美。

  1)、感受文章的畫面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教師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一共描繪了幾幅風景圖畫?結合課文內容,給每一幅風景圖畫取名。

  (教師舉例,如:高峰入云圖)

  (2)、根據課文內容,想像文中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畫面。

  2)、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1)、課文中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優美的意境。細細品味文中寫景部分,分析文章的.意境美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

  (2)、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山川之美的?

  3)、感受文章的語言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文章語言清新凝練,言簡意賅,極富特色。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并說一說,好在哪里?

  (例如:我認為“高峰入云”,這一句中的“入云”一詞用得很好。因為它寫出了山高聳挺拔的特點。而且“入”字把靜止的山給寫活了,顯得生動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品味:“見底、亂(“亂”可不可以用“齊”來替代)、躍、實是”等詞語。

  4)、感受文章的人情美(幻燈片出示問題)

  文章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3、質疑問難:

  你在學習本文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你不理解的問題,請大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討論解決。(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師生共同討論釋疑)

  七、知識遷移:

  1、教師提示:這篇課文不僅景美情真,語言凝練,而且在寫作方面給了我們不少啟發。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篇課文在寫作方面有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去借鑒呢?(學生歸納,教師板書)

  2、練筆:教師播放一段有關長城的視頻影象,要求學生運用多角度寫景、寓情于景的方法寫一段文字。

  3、朗讀學生作品。

  八、小結

  同學們:孔子曾經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們膾炙人口的文章寫盡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讓我們去品味,讓我們去感懷。其實,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靈性感染著我們,只要我們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寬廣的胸懷去發現,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們的陽光將會變得更加燦爛,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無限的美好。

  九、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題組訓練;

  十、板書設計:

  結構嚴謹:總 分 總

  俯仰結合

  多角度寫景: 動靜結合

  視聽結合

  借景抒情:熱愛自然之情,歸隱山林之趣

語文教案 篇10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們來猜個謎語: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著,能讓樹跳舞,能使土飛揚。(打一自然現象)。學生回答后,師評價: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來了,

  就是[風][出示一幅學生畫]請大家看畫面:圓圓的荷葉、美麗的荷花,兩個小青蛙正在打電話,畫面充滿了童真童趣,真是太美了!這時一陣風吹來,池塘里的景物就會動起來,想不想把它畫下來?下來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畫風。板書[畫風]

  可是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呢?今天我們就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探討。請大家把書打開,翻到六十六頁。

  二、初步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聽課文錄音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

  2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詞。

  3課件出示生字詞、多音字,學生認讀、交流識字方法。

  三、學文

  1、這么一會兒功夫你們就學會了生字,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給你們。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A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B你喜歡文中的哪個小朋友?為什么?學生讀后匯報

  [喜歡宋濤,因為他愛思考愛提問;喜歡陳丹,因為她善于向別人學習;喜歡趙小藝,因為她愛動腦筋,第一個畫出了風。]師提問:“從文中哪里能看出趙小藝愛動腦筋?”學生在文中找、讀抓住:“眨眨眼睛”“想了想”去體會。師追問:“經過思考趙小藝畫出風了嗎?”學生匯報,師板書[飄動的旗子]師追問:“旗子為什么會飄動?”學生匯報,師說:“原來風就在飄動的'旗子上。”

  師接著問:“看到趙小藝的畫,宋濤是怎么說的?”學生匯報,師指導朗讀宋濤說的話。師繼續問:“受到趙小藝的啟發宋濤是怎樣畫風的?”學生匯報,師板書[斜斜的雨絲]

  師接著問:“看到趙小藝畫的風陳丹是怎么說的?”學生匯報,師追問:“之前陳丹是怎么說的?”學生匯報,師引導學生體會陳丹善于向別人學習,知錯就改的好品質。師繼續問:“陳丹是怎樣畫風的?”學生匯報,師板書[彎彎的小樹]這時趙小藝又想出了一種畫風的方法,她是怎樣畫的?學生匯報,師引導學生體會趙小藝善于動腦的好習慣,相機板書[轉動的風車]

  2、師引導啟發學生學習文中小朋友的好習慣。師說;“文中的小朋友都畫出了風,解決了畫風的難題。其實在生活中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難題,當遇到難題時你是怎么做的?”

  學生匯報,師相機引導學生對比,學習文中小朋友的好習慣,并板書[勤于動腦善于創新]

  3、指導朗讀。范讀、分角色朗讀。

  4、實踐活動:學生動手、動腦、畫風。

  四、布置作業:一陣香味飄來,香味怎么畫?

  這節課,我根據二年級學生邏輯思維差,但天生愛畫、愛說的特點,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通過朗讀理解。通過實踐,我覺得我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陶冶了情操。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06-1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10-10

有關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簡單05-18

燕子語文的教案07-05

語文下冊教案12-13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在线看的国产网站 | 新91精品中综合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另类图片 | 亚洲精品911在线 | 亚洲综合激情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