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4-05 14:37:3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精選(6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宋、濤、陳、丹、趙、藝”這7個認讀的生字,會寫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3、啟發學生善于觀察,勤于動腦,做生活上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7個要求認讀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聽辨聲音引入風

  師: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美麗的畫。(出示課件1)請同學們聽聽畫上的聲音,都是什么聲音呢?

  ⑴指名回答 師:對,是公雞的叫聲,再聽聽。

  ⑵點擊“鳥”的聲音,學生猜答。

  ⑶師:這個呢?(點擊“風”的聲音)

  師:對了,是風先生來到我們的教室了。(板書:風先生的簡筆畫)

  2、揭題

  師:風看不見,摸不著,他藏在哪兒呢?有三個心靈手巧的小朋友,不但能找到風,還能把風畫出來!想知道他們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5課《畫風》(板書:畫)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

  師: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文,一起把課題讀一遍(生齊讀課題)

  出示課件2:讀課文之前,請同學們看一下自讀要求,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再把文中這7個認讀的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能做到嗎?

  2、學習七個認讀的生字

  師:文中的小朋友看你們讀得這么認真,也想和你們交朋友,他們來了!(出示課件3)

  ⑴與文中的小朋友打招呼,問聲好。

  ⑵師:誰能借助拼音讀出哪個小朋友的名字?(指名回答并齊讀)誰還能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注意:“趙、陳”是翹舌音,“宋”是平舌音)

  ⑶出示課件4

  師:沒有了拼音,還會讀嗎?(全班齊讀)

  ⑷出示課件5

  師:找一找在生活中“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哪里見過?

  “陳”:耳東陳(是識字的好方法)

  “濤”:海濤、波濤(哦!“濤”跟水有關系)

  師評:原來這些字你們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呀!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這個呢?(拿出“顯”的.卡片,讓學生接讀)

  ⑸識字鞏固環節

  師:誰能從課文中找到含有“顯”字的句子讀一讀,誰來?(指名讀)

  老師這兒有許多精美的卡片,還想要嗎?(想)想,就看你們的本領了!

  “趙、宋”:要求學生能說出識字的方法

  “藝、丹”:要求學生能組詞

  3、寫字教學

  ⑴出示“丹”的錯別字圖,讓學生進行糾錯

  師評價:你觀察得真仔細!

  ⑵出示烏云圖,讓學生認讀(老師故意把“烏云”寫成“鳥云”)再進行糾錯

  ⑶范寫“丹”和“烏”

  注意:“丹”的“一”要寫在橫中線;“烏”的“豎折折鉤”要一筆寫成

  ⑷師巡視輔導,相機表揚寫得好的同學

  三、初讀課文

  1、讀課文,找出三個小朋友畫風的句子

  師:生字會認了,課文一定讀得更好了。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找出宋濤、陳丹、趙小藝是怎樣畫風的?(讀完評價)

  2、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一)理解趙小藝畫風的句子

  過渡:請一位個同學說說趙小藝是怎樣畫風的?

  ⑴指名回答(出示課件6),再指名讀

  ⑵用動作表現“眨”字,注意正音。

  ⑶理解趙小藝為什么這樣畫風

  師: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這時候,她在想什么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全班再交流)

  師評價:趙小藝真是個善于思考、勤于動腦的好孩子。所以,她第一個說“我能!”

  ⑷師示范三種“我能!”的讀法,指導學生讀出自信的語氣

  ⑸全班表演讀

  (6)出示課件7,問:趙小藝還畫了什么?

  (7)指導朗讀

  (二)理解陳丹和宋濤畫風的句子

  ⑴出示課件動畫

  師:風先生來了,三個小朋友的發生了什么變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師:發現了什么?指名回答并相機板書貼出旗子、風車圖)

  ⑵指導朗讀陳丹畫風的句子

  ①出示課件8

  師:噢!老師聽出來了,小樹彎彎的!(貼出小樹圖)

  ②再指導朗讀

  ⑶指導朗讀宋濤畫風的句子

  ①師:宋濤也把風畫出來了,快和同桌一起讀一讀吧!(出示課件9)

  ②讀好“斜斜的雨絲”

  ③小組分角色朗讀、全班分角色朗讀(出示課件10)

  3、師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也看到風了。這節課,我們不僅認識了七個認讀的生字,還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4、說說風,培養想象力

  過渡:讓我們把風車轉起來!

  ⑴指名玩風車,在玩中觀察風

  師:其余的同學要仔細觀察,看看誰能在他們身上找到風?

  ⑵想象風

  師:現在老師要帶你們去別的地方找找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風來時你看到什么景物發生了什么變化?(出示課件11)

  師口述:風先生邁著輕輕的步子走來,他躲在我們的教室里,他藏在小朋友的身上,他在你家的陽臺上,他走在碧綠的田野上,他來到無邊無際的大海!

  ⑶說說風,指名回答。

  四、作業超市(出示課件12)

  喜愛朗讀的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喜愛觀察的你:找一找生活中的風。

  喜愛想象的你:想象一下風還會是什么樣的?

  喜愛畫畫的你:把你找到的風畫下來。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大寫字母表,辨析形近字,練習詞語歸類,認識排比句。

  2.閱讀短文,練習概括中心思想。

  3.把排列錯亂的幾段話重新整理成一篇條理清楚的文章。

  4.以“我敬佩的一個人”為題練習作文。

  二、教具準備

  1.抄寫“字·詞·句”部分第三題的小黑板。

  2.供講評用學生作文三篇,用大字抄寫。

  三、教學時間 五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學習“字·詞·句”部分的四道題。

  二、學生自己練習第一、二題(在課本上答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第一、二題。

  1.討論第一題。

  (1)指名說說是怎樣按字母表排列的。

  (2)集體朗讀字母表。

  2.討論第二題。

  指名說說每組字音、形、義的異同,說說自己組的詞語,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或糾正。

  四、練習第三題。

  1.掛出小黑板,指名讀題,明確練習要求。

  2.學生自練,試著畫出不是同類的詞語。請一名學生在小黑板上畫。

  3.指名說說畫掉的是哪個詞,為什么畫掉這個詞。有畫錯的討論糾正。(第一行畫去“西瓜”,第二行畫去“自行車”,第三行畫去“鯨魚”,第四行畫去“照相機”。)

  五、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這種句子有什么特點。(特點是接連用上好幾個相類似的語句,更加強調要表達的意思。)

  3.從本學期學過的課文中,找出幾個類似的句子讀一讀。(如:《盧溝橋的獅子》中的“有的小獅子……有的小獅子……有的小獅子……”)

  六、布置作業。

  1.訂正做錯的題目。

  2.預習“閱讀”練習。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進行“閱讀”練習,還要完成“作文”的'第一題。

  二、進行“閱讀”練習。

  1.提出自學要求:讀讀短文,弄懂故事的內容,再想想“囊螢”和“映雪”的故事說明了什么。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1)請兩三名學生朗讀短文,每人讀一遍,要讀得正確流利。

  (2)說說這兩個故事說明了什么。(說明車胤和孫康非常好學,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堅持學習。)

  (3)我們應該怎樣向車胤和孫康學習?(要學習他們勤奮刻苦的精神,而不是學習他們的具體做法。他們的做法會傷害眼睛。我們既要認真學習,又要注意保護視力。)

  三、練習整理排列錯亂的幾段話。

  1.明確要求,交代練習方法:讀懂每一段話,想想應該怎樣排列才能把事情說清楚,然后按照正確的排列次序,在每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2.學生自己練習。

  3.討論交流。

  (1)指名說說應該怎樣排列。(排列順序應為:4 2 5 3 1)

  (2)指名按排列的順序朗讀短文。

  四、布置作業。

  1.朗讀短文。

  2.預習作文要求,想想下次作文寫什么內容。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作文”練習題目。

  二、討論作文要求。

  1.這次作文要求寫什么內容?(寫自己敬佩的一個人。)

  2.作文的具體要求是什么?(要用一兩件事寫出這個人的特點,寫出自己為什么敬佩他。)

  三、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誰?想到了他的哪些事情?(請幾位學生談談。)

  四、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第四課時

  學生繼續.寫作。教師對先完成的學生進行面批,指導學生認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五課時

  一、作文交流。

  1.教師概述這次作文的特點。(著重表揚內容豐富、具體,寫出了自己所敬佩的人的特點的作文。對.寫作文有進步的也要熱情鼓勵。)

  2.請幾名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選擇寫不同的人,寫出不同特點的作文。有的讀全篇,有的讀片斷。讀后酌情評議,主要評議寫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

  二、重點講評。

  1.貼出抄寫好的三篇作文,讓學生閱讀比較,哪一篇寫得最好,好在哪里;三篇作文中還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2.討論哪篇作文寫得好。(重點放在讀了以后能知道為什么敬佩他。)

  3.討論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重點放在看不出為什么敬佩他,也可以是條理不清楚、語句不通順的問題。)

  三、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第五課時在本次作文后的一周內安排。)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二)體會特殊的比喻——通感在修辭上的作用。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藝術,作者是怎樣側面進行了細致的描寫的?

  分析:白妞出場之前,作者先以戲園的盛況、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和觀眾的議論來烘托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藝。

  先寫戲園的盛況:白妞說書本來是下午一點才開始,可是老殘進園子時,才不過十點,這個大戲園子已經坐得滿滿的了,他好不容易花了二百個錢,才弄了一條短板凳,在人縫里坐下,到十一點,那些一向等他們到齊了才準開演的官員們,也都提前著了便衣,帶著家人,陸續來了,不到十二點鐘,幾張空桌俱已滿了,還不斷有人來,只好搬張短凳,安插在夾縫中。

  來的人有當地官員,有生意人,也有讀書人。

  來的人有的彼此招呼,有的高談闊論,有的嘁嘁喳喳,什么話都聽不清楚。

  作者通過這一張時間表,一個人物分析,幾筆動態描寫說明了以下幾點:

  (1)說明在濟南已掀起了一股白妞熱,為了欣賞白妞的演唱,人們不惜提早幾個小時趕到戲園,就是那些早已在戲園定了桌座的撫院、學院的貴人們也不例外;甚至有些連飯也顧不得吃,匆匆忙忙在戲園里買燒餅油條充饑。這就有力地烘托出白妞說書的無窮魅力,為白妞出場渲染出濃烈的氣氛。

  (2)說明白妞的演唱藝術雅俗共賞,對各階層的人都有吸引力。從側面襯托出其藝術造詣之高。

  (3)對戲園里嘈雜場面的描寫,為白妞出場的肅靜埋下了伏筆。一個是“什么都聽不清楚”,一個是“連一根針吊在地上都聽得見響”,兩相對照便襯托出白妞演唱技藝的高超。

  再寫琴師的彈奏、黑妞的演唱和觀眾的評論。寫琴師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先寫他“甚為丑陋”的外貌和令人“不甚留神”的一兩個小調;然后就寫他那絕妙的輪指,“抑揚頓挫,入耳動心”,引起臺下不絕于耳的叫好聲。為描寫他為白妞伴奏埋下伏筆。

  寫黑妞,也是從兩方面入手:先描繪她的外貌,再重點寫她的演唱,“字字清脆,聲聲宛轉”,“轉腔換調”,“百變不窮”。聽了她的演唱,就覺得“一切歌曲腔調俱出其下,以為觀止矣。”

  作者這樣描寫黑妞的作用,在于:

  ①詳寫黑妞的外貌,是為白妞出場時的裝束描寫作伏筆,后面用“裝束與前一個毫無分別”,就可以省去不少筆墨。

  ②把黑妞的演唱寫到嘆為觀止的地步,好像已詞盡意窮,無可復加。

  然后結合觀眾的評論,說明:“他的調門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使文章絕路逢生,從而從側面烘托白妞演唱技藝的絕妙。

  (二)文中白妞進行了哪些正面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分析:文中的正面描寫從出場、演唱和反映三方面來描寫白妞的演唱技藝。

  (1)白妞出場:對于白妞的出場,先寫她的外貌:“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然后著重以梨花簡的幾聲丁當,鼓錘子的兩下輕點以及兩眼的一顧一盼,來寫她出場時的動作和這些簡單的動作所產生的效果。

  (2)白妞說書:描寫白妞說書是本文的重點內容,也是本文的精華所在。為了更清晰地表現這轉瞬即逝,只可意會的聽覺形象,作者首先根據白妞演唱時聲音的或高或低、或緩或急,把整個演唱過程分為:

  “初不甚大”——演唱的起始

  “越唱越高”——演唱的發展

  “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忽又揚起”——演唱的高潮

  “人弦俱寂”——演唱的結束

  五個階段,完整地表現了演唱的全過程,這樣就便于讀者從整體上體會白妞說書的全局。

  當然光有這樣段落的劃分,還不能表達白妞演唱技藝的高超,如果在描寫上不比對黑妞演唱的描寫更加具體與美妙,便不會產生“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效果,觀眾所說的黑妞“若比白妞,還不曉得差多遠呢”,在寫作上,就沒落到實處。為此,作者又從聽眾的感受出發,用了大量的比喻,以人們的感覺和視覺形象,賦形于聲,把每一個階段又作了聲聲入耳,歷歷在目,句句銘心的細致描寫。

  作者設喻的角度是多方位的:

  (1)有的'用人們的感覺(感受)設喻,比如王小玉初唱時那種并不甚大的聲音,聽起來使人感到甜潤、舒暢,聽起來“五臟六腑,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作者通過這個比喻把人們的感覺器官與聽覺器官溝通起來,使音樂成為一種不但可以用耳聞聽,而且可以用心來感受,從聲音中體驗到身心的愉悅與歡暢。

  (2)有的是用視覺設喻。比如描寫那“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的聲音時,說它“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在描寫那“迥環轉折”,“節節高起”的聲音時,又用“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作比,這樣就把轉瞬即逝,過而難留的音樂,用層層疊疊的山峰形象凝固了下來,形成一幅由聲音構成的立體圖畫。

  如果說用層層疊疊的山峰來比喻一句比一句更高的演唱,在讀者面前所出現的,還只是凝固的、靜止的畫面,那么,當作者在描寫那“陡然一落”,“千迥百轉”的聲音時,就選用了一個活動畫面,用一條“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盤旋穿插”的飛蛇作比,把白妞那輕快、曲折、甜潤、宛轉的歌聲寫活了。

  《明湖居聽書》..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作者以視覺設喻不但善于繪形,而且還點染以色彩。比如描寫“陡然落下”,“忽又揚起”的聲音時,作者就選用了一個“東洋煙火”上天的比喻,使揚起的聲音形、色兼備,更體現了白妞演唱的美妙。

  (3)作者也選用了一些在生活中常見的容易體會的聲音作比,來描繪那些不容易體會的、難以描述的演唱,如用“花塢春曉,百鳥亂鳴”來比喻白妞的演唱和琴師的輪指彈奏相和相合的聲音,以“百鳥”突出多種聲音交相配合的音樂效果。

  作者通過這多角度的描寫,精彩的設喻,便淋漓盡致地描繪出白妞演唱的妙處。通過他的描寫,觀眾對白妞的演唱,似乎不但能聽到甜潤清麗的歌聲,而且可以看到參差錯落,起伏跌宕的形象,不但可以欣賞到那委曲宛轉,盤旋穿插不斷流動的音響,而且可以體會到沁人肺腑,令人輕松暢快的感受。

  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在描寫中除了運用大量比喻以外,作者也還反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層層烘托,步步映襯。

  從總體上說,作者一共寫了三個人物,但卻并不平均使用精力,寫琴師是為了襯托白妞,寫黑妞更是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技藝。

  具體來說作者運用對比,又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

  (1)在對同一人的描寫中進行對比。如寫老琴師,初時“隨便和了和弦,彈了一兩個小調,人也不甚留神去聽”,后來,全用輪指,“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這樣前后一比就突出了老藝人演奏的成功。寫黑妞的表演,是用“錚錚”,“丁丁當當”看似平常的伴奏和那“百變不窮”嘆為觀止的演唱進行對比,來突出黑妞的動人歌喉。寫白妞則是以她那相貌的平常和演唱的絕妙進行對比,以增強讀者的美感享受。

  (2)通過人物的評論進行對比對黑妞的演唱,人們議論說:“他(黑妞)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議論的重點不在黑妞而在白妞,處處說白妞的好處;而對白妞的演唱,在觀眾中也有議論,議論的重點仍在白妞,總覺得聽了白妞的演唱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三日”,改為“三月”才透徹些。通過議論的對比就更突出了白妞的演唱的精妙。

  (3)通過觀眾的不同反映進行對比對琴師的彈奏,臺下是“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對黑妞的演唱,臺下是“談心的談心,說笑的說笑’,“滿園子里聽來都是人聲”,而對白妞的演唱,臺下卻是“叫好之聲,轟然雷動”。通過觀眾對三人演出的不同反映,也突出了白妞演唱的技藝。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個科幻故事。

  2、能將頭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教學重難點

  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個科幻故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交流印象最深的科幻故事,感知科幻故事的特點。

  2、大膽設想故事,描述神奇的科幻世界。

  3、將頭腦中天馬行空的想象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板塊一交流導入,暢談故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老師曾看過一部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書中作者葉永烈幻想的事物,有的現在已經變為現實了。如小說中提到的下棋機器人,現在已經有了。

  課件出示:

  2、回憶交流,暢談故事。

  (1)提出問題:你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是什么?故事里寫了哪些現實中并不存在,卻看起來令人信服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用《小靈通漫游未來》中寫到的下棋機器人導入,無疑會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接著,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科幻故事,為后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板塊二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1、熱身練習,引導想象。

  (1)提出問題:如果你的大腦可以直接從書上拷貝知識,如果你擁有一個背包飛行器,如果你用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恐龍時代……你會做些什么?

  (2)讓學生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展開想象。課件出示思維導圖:

  課件出示:

  過渡語:讓我們寫一個科幻故事,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記錄下來。

  2、討論交流,大膽想象。

  (1)提問:在你的筆下,人物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他們可能運用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使故事中的人物有了怎樣的奇特經歷?

  (2)提示:放飛想象,你想到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

  課件出示:

  (3)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大膽想象:人物有怎樣奇特的經歷呢?課件出示例子: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有了熱身練習的基礎,這個環節就讓學生天馬行空地自由想象:你想到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科學技術?老師依然采用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的思維。每一個聯結點都可以成為另一個中心主題,再向外發散出無數個關節點。例如,假如擁有恒溫衣服,接下來的'奇特經歷可能是火場救人、去南極探險、潛水、登珠穆朗瑪峰等。學生打開了思路,想象的世界便無限廣闊。

  板塊三讀寫結合,領悟寫法

  1、了解科幻故事的基本特點。

  (1)回顧學過的課文《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思考:科幻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呢?

  明確:科學、幻想、小說,對應的就是科學性、預言性、文學性。

  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說有很多相同之處,我們推測一下:科幻故事的三要素是什么?

  明確:科學、幻想、故事是其三要素,即科學性、預言性、故事性。

  (2)重點講述科幻故事的“故事性”:強調故事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

  課件出示:

  科幻故事科學——科學性:基于現實幻想——預言性:大膽幻想故事——故事性:生動和連貫的情節

  2、引導學生回憶課外閱讀的科幻故事或科幻小說,領悟寫法。

  (1)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課外一定閱讀過科幻小說或科幻故事,想一想:哪篇故事的寫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相機從“科學性”“預言性”“故事性”等方面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首先,回顧學過的課文《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意在促進知識遷移。接著,引導學生回憶其他科幻故事或科幻小說,領悟寫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生根據提綱完成作文。

  2、展示習作,師生評議。

  3、修改習作。

  4、和同學交流,看看誰寫的科幻故事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作文并進行自我修改。

  教學過程

  板塊一動筆起草

  1、啟發談話:作文時,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來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教師巡視,相機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3、提醒已經完成習作的同學嘗試修改習作,其他的同學加快寫作的速度。

  【設計意圖】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我們要做到“因材施教”。對寫作有困難的同學予以指導,對速度慢的同學加以提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板塊二指導修改

  1、啟發談話。

  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托爾斯泰說過:“必須永遠拋棄那種認為寫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這還不夠。”古往今來,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下過功夫。習作初稿寫好以后,我們還要反復修改完善。

  2、指導自改,提示修改方法。

  課件出示:

  修改步驟:

  自讀。

  自改:“換”拗口、意義不明確的語句,“調”前后紊亂的語序,“添”一些具體內容,“刪”多余的內容。

  自查:對照本課的習作要求,看內容是否奇特而又令人信服。

  3、互改習作。

  同桌之間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修改。

  4、課堂交流。

  (1)說一說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和體會。

  (2)講一講修改他人作文的過程和理由。

  【設計意圖】“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5、6年級)提出的關于習作的目標。本環節要著重注意兩點:一是指導修改方法,讓學生知道怎么修改作文;二是通過自改、互改、交流,培養學生自覺修改作文的習慣。

  板塊三評價欣賞

  1、交流展示。

  教師引導:你的習作通過自己幾次修改,一定有許多精彩之處。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精彩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的成果。還要簡單說一說這些句段好在哪里。

  2、班級評賞。

  (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習作或片段組織學生評賞。

  將習作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上,讓學生念出來。組織學生評一評,并說明理由。

  (2)分組交流自評,暢談習作收獲,分享習作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發現作文的精彩之處,并念給大家聽,增強寫作自信。在班級展示學生的優秀習作或片段,讓學生體驗習作的樂趣,并熱愛寫作文,從而更加努力地寫好作文。

  板塊四課后展示

  1、將優秀習作裝訂成冊,并傳閱。

  2、將優秀習作張貼在“作文園地”,供大家欣賞和學習。

  3、將優秀習作推薦給少兒報刊,爭取發表。

  4、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向學校廣播站或學校文化長廊投稿,力爭展示。

  5、鼓勵學生把這篇作文編入自己的優秀習作集。

  【設計意圖】學生寫完了作文,并不等于作文課已結束。還要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更多的平臺展示學生習作。課后的作文展示是作文課的必要延伸,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學生的習作得到發表或展示,他(她)就十分自豪和自信,從而更加努力地閱讀和寫作,寫出更好的作文。同時,對其他的同學又是一種鞭策。

語文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歷史的星空多么璀璨,是英雄俊杰之士的肝膽,像日月一樣照徹了歷史的乾坤。天地因有正氣而萬劫不衰,一個民族也因為有英雄而萬代不朽,他們是照耀星空的日月!他們是貫穿古今的永不枯竭的江河!他們是民族的脊梁!這些英雄的品質比松挺,比梅香,比翠竹更挺拔!今天,讓我們借助《梅香正濃》這篇課文回到那民族危亡的時刻,感受他們的氣概。

  二、自主學習:

  (一)、讀標準音:寡廉鮮(xiǎn)恥縱情逸(yigrave;)樂高官厚祿(lugrave;)

  拜謁(yegrave;)崇(choacute;ng)敬虬(qiuacute;)枝崢嶸(zhēngroacute;ng)捐(juān)軀昏庸(yōng)

  殉(xugrave;n)自刎(wěn)尸骸(haacute;i)饗(xiǎng)楹(yiacute;ng)酷(kugrave;)愛召(zhagrave;o)集

  瞻(zhān)仰體恤(xugrave;)戕(qiāng)害佇(zhugrave;)立慫恿(sǒngyǒng)

  (二)解詞:

  1、酷愛:十分喜愛。

  2、拜謁:拜訪、拜見。

  3、高官厚祿:官大,待遇高。

  4、尸骸:尸骨。

  5、楹聯:掛或貼在堂屋柱子上的對聯。

  6、寡廉鮮恥:形容人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7、戕害:殺害、殘害。

  (三)自由閱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主題:作者借傲雪的梅花,在風雨中依然清香如故的不屈不撓的品格,重點介紹了明朝的遺臣的史可法的`感人事跡,歌頌了民族危亡之時英雄們的崇高氣概。)

  三、合作學習(深入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第2-6自然段,詳細寫了史可法的英雄事跡,共寫了哪幾件事?

  第一件:寫在民族危亡之時幾次起草奏章,提出救亡方略,規勸皇帝,為國家民族的前途擔憂。

  第二件:寫史可法在明朝大勢已去之時,發誓與揚州城共存亡。

  第三件:揚州陷落,史可法寧死不降,最后“大罵氣絕身亡”。

  2、感情線索:

  崇高——感動——傷感而肅然——感慨萬分

  四、探究學習:

  文章的結尾“梅香”的含義?

  (指梅花的品格,及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身上所體現的凜然正氣)

  五、回顧反思:

  1、請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2、請學生結合歷史講,具有“梅香”品格的英雄的事跡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的:1、認清這篇“記”的特點,理清這篇“記”的思路。

  2、探究文章的主旨:以竹喻人,贊揚任光祿不務紛華、不陷流俗的孤高獨立的人品。

  課前學習:反復朗讀課文。記識實詞的詞義。

  一、復習鞏固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情境1:有問必答:學生自出題,學生搶答。組織問答。 一問一答,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教學反思

  二、分析課文,探究主旨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問題設計:1、文章開頭為什么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論述世人對竹的態度?2、作者為何對任君治園植竹之事只用寥寥數語,而對任君的一番話卻記之甚詳? 小組討論、交流

  2 組織交流。 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三、拓展遷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比較閱讀:龔自珍《病梅館記》 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病梅館記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第10課時 口語交際 (可放在課外進行)

  學習目標: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思想觀點,不離話題。

  學習過程:1、收集有關網絡的資料。

  2、向學生征集一個“網絡與中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3、在課代表的主持下開展活動。

  第11、12、13課時 寫作

  第11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運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組織學生自學 自學“運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2 寫作指導: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歸納他們的結構特點并尋找共性。1、“形散而神不散”2、寫景狀物的順序。 回顧、歸納、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可把前面布置的觀察筆記整理出來)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詠物抒懷的作文。 學生討論自定

  2 明確寫作要求 寫作

  3 組織學生自改 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備注

  1 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 組內交流,互改

  2 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 單元小結

  總結方面 獲得收益 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5-30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5-11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園地教案03-16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五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日韩少妇一区 |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