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時間:2024-05-27 07:41:4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實用9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實用9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師:剛才我們講到了電腦,那如果說一座房子,它所有的東西都由電腦來控制,那么這樣的房子就稱為“電腦住宅”(板書:住宅)

  2.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

  預設:電腦住宅里有什么?電腦住宅是怎樣的?

  過渡:還有這么多的同學想提問,真好。讀書有疑問是個好習慣。在心里記下你的問題,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悟

  1、默讀課文,并思考:

  課文介紹了一棟安裝了( )臺電腦的住宅,具體寫了( )、( )、( )、( )、( )、( )等地方的特殊電腦裝置以及它們的功能。

  2、寫作順序:這是課文里的.順序。如果我將這些順序調亂,你覺得可以嗎?那個更好?你看,課文先帶我們到大門外,然后走進門口,到了一樓的會客廳,再到廚房,接著來到二樓的臥室、浴室。像課文這樣隨著空間的轉換有順序地介紹,這樣的順序,我們叫做什么順序?(空間轉換順序)【板書】以后,同學們在介紹類說明文或是參觀某個地方的作文,也可以按照空間轉換順序來寫。這樣,文章寫起來就顯得有條有理,線路也是清清楚楚。 那我們就把這條清清楚楚的線路送進課文的主要內容,來我們一起說一說:

  過渡:那么,在這個電腦住宅當中,你最喜歡課文給我們介紹的哪個地方?

  三、 精讀

  1.那你喜歡這住宅里的什么地方呢?

  2.預設“臥室”段落

  3.自己先讀一讀這個段落。(課件出示“臥室”段落)看看你們從中獲得什么信息?(這段話寫了什么)

  地方——臥室

  臥室里安裝了什么電腦設施——“休息”開關

  電腦在臥室里是如何工作的?——主人睡覺前,只要

  感受——你覺得電腦真是這住宅的(節能專家、盡職的保安 )。

  四、略讀

  其實不僅是“臥室”,作者在描寫其他地方的時候也是按照這樣的順序寫的。現在請大家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一下你喜歡的地方。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把握文章內容,明白大雁的生活習性;

  2、熟悉文章寫法上的特點;

  3、體會文章飽含情感的語句;

  4、培養關愛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熟悉大雁的相關習性;

  2、體會文章飽含情感的語句。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寫法上融知識性、形象性、抒情性于一體的特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創意:以題目為突破口,用加標點的方法啟發學生思考文章,理解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學生介紹自己課前查找的有關大雁的知識,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提要:

  如:鳥綱,鴨科、候鳥、 益鳥、游禽(類屬)

  善飛、尊老愛幼、有智慧(性情)

  對作者可以簡單介紹,略。

  2、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自己預習中發現的生字生詞。兩名同學,其他學生在書上標出來。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閱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大雁的相關語句,思考文章都介紹了與大雁相關的哪些知識。

  比如:大雁是報春的使者;大雁在3月份和11月份對待自己喜歡的水塘和沼澤態度不同;孤雁是失去親人的,叫聲充滿憂傷;大雁為了聯合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等。

  2、這里有三個標點符號:“,。!”讀完課文,你傾向于在文章題目后面加哪一種?

  討論明確:大雁歸來。是一個簡單的陳述句,只是表述了一個客觀事實--大雁飛回來了。

  大雁歸來?是一個疑問句,表示了對大雁歸來的疑惑,吃驚,--大雁難道飛回來了嗎?

  大雁歸來!是一個感嘆句,表示了對大雁歸來的期盼、激動和興奮--大雁可算飛回來了,太好了。

  三、深度品讀

  這是一篇寫法上融知識型、形象性、抒情性為一體的文章,試以文中具體語句或段落來說明。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明確:

  知識型主要體現在文中對大雁有關生活習性的描述和介紹(段落略)

  形象性主要體現在文中對大雁的相關的描述上,語言很形象(語句略)

  抒情性主要體現在文中多出流露出作者對大雁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語句略)

  四、疑難探究

  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語句來進行集體討論。(過程略)

  五、拓展延伸

  大雁為了聯合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這與人類的表現有什么不同?給了你怎樣的啟發?

  六、作業

  查找陳百強的《孤雁》一首歌的歌詞,進行簡單賞析。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理解“龜裂、失魂落魄、疲憊”等詞語意思。

  2.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課文的好詞好句。

  3.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養育之苦,母親的慈祥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 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課文,合作探究掌握本課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母親的養育之苦。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母親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重點句、段、體會母親的養育之苦,母親的慈祥善良和我對母親的感激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深入體會母親生活的辛苦,從而進一步理解母愛的無私崇高,激發對母親的感激熱愛。

  教學過程:

  一、自學指導

  1.大聲讀,讀準生字詞;細細想,課文中的母親是怎樣一個人。

  2.交流: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貧窮、辛苦、瘦弱,無私、關愛孩子、通情達理……)

  6分鐘后看誰學的最好!

  二、檢測學習效果

  1.課文中有些句子,最能反映母親的苦,最刺痛作者和我們的心,請你仔仔細細地再讀一下全文,劃出來好好讀讀。

  2.師:同學們,如果把這些片段想象成一個個畫面,哪個畫面最能打動你的心?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教師巡視,預計從兩、三個畫面中去深刻體會,主要是畫面一、三、四)

  3、引導匯報

  形式:學生在匯報中,教師主要抓住語言文字引導學生細細感受

  畫面一:七八十臺縫紉機發出的聲音震耳欲聾。

  切入點:震耳欲聾

  (1)什么叫“震耳欲聾”?聽到這樣的聲音會是怎樣的感受?帶著這種感受讀一讀。

  (2)可是,媽媽卻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停止過嗎?你怎么知道?(從書中找證據)

  (3)指導朗讀:從我進入,到我離開,母親一直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孩子,你知道母親昨天在怎樣的環境下工作?那么明天呢?去年、今年、后年……

  (4)師小結:同學們,這就是母親,即使這聲音震耳欲聾,穿透云霄,為了孩子,她依然工作著,慈母的情就深在了這震耳欲聾的聲音里。

  畫面二、我穿過一排排縫紉機,走到那個角落,看見一個極其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

  慈母的情深在彎曲瘦弱的脊背里。(這瘦弱的脊背挑起的是生活的重擔,這瘦弱的脊背是孩子們的天。)

  畫面三: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1)為什么母親的眼睛疲憊不堪?想象一下,那本應該是怎樣的眼睛?

  (2)提問:“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我看到的是母親怎樣的背?

  (3)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即使帶著口罩,我看到的是母親怎樣的臉?

  (4)師小結,指導朗讀:這樣的母親怎不令我驚訝,這樣的母親,怎不令我辛酸,怎不令我痛心,所以,作者一次次地呼喚“我的母親”。誰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畫面四: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母親卻已將錢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1)齊讀。

  (2)提問:這里有幾個詞最能打動人,你找出來了嗎?為什么?(龜裂、塞)

  (3)如此勞累,如此辛苦才掙到錢的母親,是怎樣把錢塞給我的?請你想象一下?

  (4)把詞語帶入句子讀:(出示)

  母親卻已將錢迅速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母親卻已將錢毫不猶豫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母親卻已將錢使勁地塞在我手心里了,大聲對那個女人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5)提問:母親塞在我手里的僅僅是錢嗎?(是母親的心血,是母親的關懷,是濃濃的母愛)

  畫面五、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1)提問:作者一連用了四個“立刻”,你讀出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小結: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就在這枯燥、單調的勞作中。同學們,母親的情就深在這枯燥、單調的勞作中

  4. 面對如此憔悴、疲憊,甚至可憐的母親,我卻來向她要錢,要她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掙不來的一元多錢。不為別的,只因為(引讀課文第一節),只因為(引讀課文第三節)。

  5.品讀母親的話:“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讀出母親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個性化感悟母親的純粹樸實之情,忘我無私之情,博大深沉之情,滿懷期待之情和無比驕傲之情。)

  6.母親是如此的通情達理,她竟然這樣的的關愛我,理解我!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寫話訓練

  7.交流寫話內容,對話互動。

  三、大班展練

  1、一個小班展練生字、讀音。

  2、一個小班展練詞語。

  3、一個小班展練重要和喜歡的句子。

  四、課題練習

  1、寫一首小詩贊美母親,抒發熱愛母親之情。

  2、寫一段描寫母親外貌、語言或動作的片斷。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后也能留心觀察身邊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體會一份份獨特的恩師情深、嚴父情深、朋友情深!

  板書設計:

  慈母情深

  震耳欲聾

  疲憊不堪

  龜裂 塞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足球的意義,感悟作者對足球的獨特體會。

  2、技能目標:

  (1)、賞析文章真切、富有哲理的語言。學習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2)、學習形象的描寫與深刻的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知作者通過足球而產生的人生感悟。 教學重 點 學習形象的.描寫與深刻的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教學難 點 學習形象的描寫與深刻的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學情分 析 學生對下棋比較感興趣,但對事件之外的主旨探究做的不夠細膩。本節課意在引導學生學會學會探究。 教學準 備 搜集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集體備課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學習建議,學生自主學習:讀書、批注、討論

  教師指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作者對足球的認識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三、同層展示,評星小組合作

  四、小組交流,異質幫扶

  五、師生探究,拓展延伸:

  1.《門外觀球》這篇文章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描寫生動,栩栩如生,議論精彩,句句精辟。從文中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把它積累到你的大腦中,并向小組同學推薦。學生自由欣賞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背誦一兩句話,同時向小組同學講講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2.藍天澄澈,青草芳香,足球翻飛,激情飛揚。一個小小的足球竟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讀完這篇文章,你對足球有了哪些感悟?足球里蘊含著真,它能使人們看到一個淋漓盡致的自身。足球還每一個人一個真實的面目,讓人看到真的自我,真的世界。足球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的出其不意,每一個出其不意的必然和必然的出其不意,都令我們感受著人類正創造著一切可能,又失掉著一切可能。看到足球觀眾們為足球而狂喜、悲傷、癲狂,我想到足球巨大的凝聚力,正是這種凝聚力,使他們走到了一起。

  六、教師小結,當堂檢測

  七、布置作業

  個人備課 小結: 學科知識構建與板書設計

  門外觀球鐵凝

  不喜歡足球偶識足球,領略足球觀球所得:球員——真觀眾——真足球于人類的意義:看到真的自身 反思與重建

  附:

  一、課前檢測題:

  聽寫下列成語: 排山倒海不負重望 旗開得勝 問鼎之戰精美絕倫落花流水 出其不意心不在焉千載難逢如夢方醒淋漓盡致凝神屏息面目猙獰

  二、課堂檢測題:

  《門外觀球》這篇文章記敘、描寫、議論相結合。描寫生動,栩栩如生,議論精彩,句句精辟。從文中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講講自己對這個句子的理解。

  三、作業設置:

  必做:同步

  選作:描寫一個球類比賽的場面,并學習《門外觀球》寫寫自己在觀看時的心情,試著用上幾個成語。

語文教案 篇5

  鴻門宴[ 設計依據與教學目標 ]

  《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融司馬遷廣博的學識、橫溢的才情、卓絕的思想、獨特的審美于一爐,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對后世文學、史學的發展都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史記項羽本紀》將秦漢歷史轉折時期,一個悲劇英雄鮮明的個性和一生成敗的始末,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鴻門宴》節選自《項羽本紀》,作者通過對鴻門宴全過程的具體生動的描寫,揭示了項羽自矜功伐、為人不忍的悲劇性性格及其失敗的必然性。而劉邦能化險為夷,與他知己知彼、知人善任、果敢堅決的性格優勢密不可分。宴中人物眾多,形態迥異,栩栩如生。矛盾此起彼伏,險象環生,引人入勝。精彩紛呈,耐人咀嚼。司馬遷以他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引發我們對人生、歷史、性格、命運的重新審視和深入思考。千年文章,讀來仍蕩氣回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習文言文應“了解并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具有積極的鑒賞態度,”“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了解人物分析法,全面客觀地分析人物;重新審視民族性格中的傳統因素。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積累文言知識,理清情節結構。(2)抓住人物特點,把握人物性格。(3)培養學生從歷史發展角度理解作品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

  [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對對聯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對聯短小精悍,講求煉字,對仗工整。今天我們來嘗試一下。老師出上聯,大家來對下聯。上聯:八千弟子隨流水下聯:百二河山委大風 , 上聯:辜負重瞳,老范老韓皆不識 下聯: 枉生雙膂,學書學劍兩無功。兩副對聯說的是項羽。下面我們通過一起欣賞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 》中精彩片段《鴻門宴》來進一步了解這位傳奇式的悲劇英雄。

  (創設對對聯情景,嘗試仿寫,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二、積累文言,整體感知

  1 、梳理字詞,積累文言知識

  (1)總結歸納文中的文言知識點,按通假字、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分組,每組完成一個知識點的歸類。

  (2)投影小組歸納結果,補充完整。

  2 、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1)《鴻門宴》是編者加的題目,你認為取此題的用意何在?

  (第一,以鴻門宴為線索,有宴之由來、宴上爭斗、宴后余事,這些都是圍繞“宴”來展開的。第二,鴻門宴是楚漢矛盾最集中的體現,也是劉項爭斗中最關鍵的一環,成為各自勢力的轉折點。第三,鴻門宴是雙方表面平和,實暗藏殺機的宴會,后演化為政治集團間激烈斗爭的代名詞,以此為題簡潔明了。)

  (2)鴻門宴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試有創意地畫出情節發展圖。

  參考:

  失項i項劍項帳項逃張玉項勿 伯舉 王舞 伯闖 王脫 良獻 王擊 勸增 不莊 翼噲 款邦 留良 授急 諫范 應項 蔽樊 待劉 謝張 璧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級的一篇講讀課文,是外國文學作品中的名家名篇。從整個初中語文教材小說應完成的教學目標看,要教會學生體會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情節、描寫環境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單元,本課教材應完成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其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體會作者的態度感情,認識資本主義社會里幾乎沒有人間親情、友情,只有金錢的現實。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品質。

  【教學目標】

  1、理解小說表現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3、你讀這小說后,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⑴ 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⑵ 層次分析(第一課時)。

  2、難點:

  ⑴ 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⑵ 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呼是如何變化的?(第一課時)

  【教學方法】

  點、線、面教學和啟發式:

  在語文教學中,把握好的切入點,以點畫出一條或兩條反映課文內容或主題的亮線,圍繞其主線深入分析全篇課文,這樣便于激發學生興趣,便于教學有序生動,也容易達到教學目的。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可以這樣設計:先找出切入課文的點──課文對于勒稱呼的詞語,然后畫線──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稱呼,畫出一條小說構思的情節線;這其間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在如何變化?畫出一條人物情感變化線。再以線及全篇──小說是從人物的哪些語言、動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態度變化的,這樣便于深刻理解小說隱含的主題思想。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段時間,大街小巷流行著一首《流浪歌》,大家想聽嗎?(生答想,放歌曲)歌聽完了,可一個愁苦、孤獨的浪子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不由得產生憐憫之情,是啊!家是溫馨的港灣,流浪的心多么渴望這個港灣的慰藉啊!可有這樣一個浪子,在外流浪多年,當家人遇到他時,不但不接受他,反而還罵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這個故事?(生答想)這個故事說它遠,它發生在遙遠的19世紀的歐洲,說它近,它就在我們眼前,請大家打開課本92頁,這個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二、作者介紹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出身于法國諾曼底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中學畢業后,普發戰爭爆發了,他應征入伍,兩年的兵營生活使他認識了戰爭的殘酷,祖國的危難啟發了他的愛國思想。戰爭結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小職員,同時開始了文學創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創作,轟動了法國文壇。以后離職從事專門文學創作。10年間他寫了解情況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其中許多作品流傳久遠,尤其是短篇小說,使他成為一代短篇小說巨匠。長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三、課文分析

  1、(教師)請同學們掃讀課文,把課文中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找出來。

  同學們掃讀課文,勾畫圈點,找出課文前后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是:

  壞蛋、流氓、無賴;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賊、流氓。

  2、學生們分組討論發言:小說前前后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對于勒不同的稱呼?

  教師指名回答后小結。因為于勒當初花了菲利普夫婦的錢──于勒到美洲賺了錢,不僅愿意還他們錢,而且還可以多給他們錢──破產又失去了錢,又可能要回來花他們的錢。

  3、(教師)在上面這一過程中,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態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學生讀書討論,教師引導小結: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四、層次分析

  第一部分:(1~4)盼

  第二部分:(5~19)贊

  第三部分:(20~47)見

  第四部分:(48~49)躲

  五、布置作業

  1、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于勒?

  2、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躲開日夜盼望的于勒,原因是什么?

  3、這篇小說揭示了什么主題思想?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體會作者的感情,了解方法。

  2.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感悟作者的情感,了解方法

  教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聽寫詞語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這節課,我們就去感悟作者的感情,了解方法。

  二.感悟理解,指導朗讀。

  1.巧設問題,品讀理解。

  1)地球這個大信箱里都有些什么愛的信件?都是誰寫給誰的?

  交流:

  落葉寫給大地母親

  太陽寫給大地

  冬天寫給春天

  遙遠的過去寫給今天

  2)你最喜歡那一封信?為什么?

  出示問題后,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交流匯報,教師點撥:

  “那里有它剛一泛綠,就開始寫給大地母親的思念。葉兒越寫越多,葉片越寫越大,直到把碧綠寫成了黃色,才把滿載的情思,托付秋風郵發。“

  這兩句,采用擬人得手法,把葉片生長凋落的過程,當成落也寫給大地母親的'信。發信的使者是“秋風”。多么精巧恰當的比擬啊!讀起來十分形象生動,令人感覺含英爵華。

  3)這些多情的信件給作者和讀者怎樣的啟發?

  學生自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邊讀邊感悟。

  交流匯報:

  課文的中心:呼吁人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2情理交融,誦讀吟詠。

  1)指導朗讀:

  課文2~5自然段,要讀的輕柔舒緩,讀出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第6自然段要讀得稍微激昂,語速稍快一點。

  2)學生朗讀,讀中感悟,升華情感。

  3)指明朗讀

  4)全班齊讀

  5)自由朗讀

  3體會寫法

  1)。讀2~5自然段開頭,體會好處及寫法

  他們都是個段總起句,全段都圍繞這句來寫,這樣寫是重點突出。

  三.拓展延伸

  學生寫一封愛的信箋,寫給沙漠、荒山。

  板書設計:

  12地球信箱

  落葉

  地球信箱{云}愛的信件

  煤

  雪

語文教案 篇8

  第五單元

  17、《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古詩的教學,力求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在當前的古詩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的物質,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9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畫面,吟誦古詩想象意境,理解詩句,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古詩配畫、有文字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第 一 課 時

  一、揭題:理解詩題,知曉詩人。

  1、談話激趣:

  師:同學們,大家肯定知道唐代不少大詩人的名字吧,你能說出幾個?能把他們介紹給大家嗎?(李白,他號稱詩仙,五歲時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杜甫,盛唐大詩人,號稱詩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兩首》分別是李白、杜甫所寫的名篇佳作。

  2、揭題:認真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注意停頓

  二、初讀:疏通句讀,初知詩意。

  1、讀準字音,認識生字

  (1)導語: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地看老師寫課題,讀課題,指導停頓。

  (2)以多種形式讀這首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讀后借助課文注釋,說說這首詩的大意。

  請學生讀詩(可以自由讀、同桌一起讀、互換讀、對讀)。教師巡視點撥。

  (3)反饋:

  檢查生字:

  a、學生運用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b、全班交流識字的好方法:說一說你記住那個字了,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辦法記憶生字。如:在生活中識字,爐,火爐,冬天家里要生火爐。可用猜字謎,比較法,熟字換偏旁,加一加或減一減等來記等。

  c、開火車讀詞語(多媒體出示生字,摘星星游戲)

  ·個讀詩歌,要求讀好節奏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②請學生說詩的大意,疏通全文。

  [設計意圖1.教給學生學習方法;2.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自主識字,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③讀了這首詩,你讀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圖文結合,畫中會意

  (1)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語文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預習,聽寫。

  范讀(聽錄音),齊讀,一人一句開火車讀,結尾齊讀。

  分析第一、二小節詩的含義、修辭。

  第一小節: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運用了比喻、排比、頂針的修辭。頂針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應該揭示其特點,并且舉例:“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木蘭詩》)

  第1、2個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節:理想有時代性。

  第12和34句之間為何是句號而不是分號?

  [作業]:模仿第一、二小節寫8句詩,要運用三種修辭,內容自定。

  聽寫改錯。

  第二課時

  齊讀。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節。

  三:人類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動歷史的發展。

  “歷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實現要經歷多次的挫折和失敗。

  與《在山的那邊》相同的詩句是哪些?

  五:理想給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寫理想給人何種力量?

  與34句含義相同的古詩:“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曹操)聯系書后背誦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給你帶來榮譽,那只不過是它的副產品”?

  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

  “不幸”指哪些?

  “大寫的`人”指什么樣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對理想要執著。

  “玷污”和“被扒竊”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性。

  [作業]:做課程探究。

  第三課時

  交流仿寫的詩。

  十二: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比喻的內涵。

  結尾抒發了什么樣的感情?

  與本詩結尾含義相同的《在山的那邊》的詩句是哪些?

  記憶附錄中關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講課程探究。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6-12

語文的教案02-22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秀教案04-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夾竹桃》教案09-26

語文園地的教案09-04

語文荷花教案09-0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一本一道a√无碼中文字幕 亚洲无毒AV在线 |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中文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日本乱子伦一级视频 |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