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難忘師恩征文
一個周一的下午,上小學二年級的侄女從學校回來,滿臉不高興。仔細一打聽,原來是今天她的班主任老師來上課時不小心在走廊上絆了一跤,正好她在旁邊,急忙幫老師將撒落的備課本、粉筆等撿起來,老師接過后,什么也沒說就走了。
“我幫助了老師,老師為什么不謝我呢?老師不是經常跟我們說,要對別人的幫助說‘謝謝’嗎?”侄女的小嘴巴嘟得老高。
聽了侄女的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里,學生幫助老師似乎是從來不需言謝。審視自己,不也是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學生的幫助而吝言謝字嗎?常年做班主任工作的我也不知不覺中總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命令式的語氣對待身邊的學生。上課時走進教室,只要發現黑板上還留有字跡,或者是哪一塊擦得不干凈,便很不悅,學生見狀馬上跑上講臺迅速地將黑板上的字跡擦掉時,自己總不忘十分生氣的批評一句:“下次早做準備!”如果擦黑板的抹布沒有擰干,自己還會不高興地說:“太濕了,讓老師怎么寫字呀?”我覺得自己應該改變些什么……
從此以后,我開始學會對學生說“謝謝”,我發現,每當我說“謝謝”后,學生會流露出喜悅的神情,這種神情也感染了班上其他同學和我,授課時無論是效果還是紀律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在班干部幫助自己管理班級時,我表示感謝后,他們會更加努力做好我的助手;在課代表幫我收發作業,我表示感謝后,他會更加積極主動;在值日生清理班內垃圾廢棄物,我表示感謝后,他會任勞任怨,更加高質量地完成任務……逐漸適應了我說感謝的.學生們,也從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更加自尊并懂得尊重他人,學習也變得更加努力。
生活中“回報”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們不一定要與金錢、物質扯上干系,一句簡單的“謝謝”,一聲真切的問候,都會給曾幫助過你的人帶來無限的欣慰與快樂。“謝謝”雖然只有區區兩字,但它卻是維持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的紐帶。各地教育部門也行動起來了,就如北京,從這學期開始,大中小學生課程中,多了一門文明禮儀。見了老師要主動問好;對于別人的幫助要不忘說“謝謝”;紙屑要扔進垃圾桶;不說臟話……這些禮儀知識,目前已進入學生們的課本。
老師對學生說謝謝,說明老師自己對師生關系觀念的一種變化,老師渴望學生尊重自己的同時,其實學生也需要老師的尊重。學生幫助了老師,老師衷心地道聲感謝,說明老師對學生日趨尊重。老師向學生說謝謝,也從根本上把學生本身應有的權利和責任還給學生自身。只是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里,學生幫助老師似乎是“歷來如此”不用言謝,因為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師恩似海”,就像孩子幫助父母做了事一樣。多少年來,學生也從來不奢望老師對自己言謝了。
但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人人都是平等的。平等的教育應該是互動而不是一邊倒的。因此,在得到學生的幫助時,請記得對學生誠懇地說一聲:“謝謝!”
【教師節難忘師恩征文】相關文章:
師恩難忘教師節征文07-29
教師節師恩難忘征文01-07
師恩難忘的學生教師節征文09-25
師恩難忘教師節學生征文12-20
師恩難忘學生教師節征文02-03
難忘師恩學生教師節征文02-03
教師節師恩難忘征文15篇11-23
師恩難忘教師節征文15篇02-22
難忘師恩征文作文09-01
中學生教師節難忘師恩征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