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動化管理制度

時間:2022-06-23 17:21:17 制度 我要投稿

公司自動化管理制度

  現如今,大家逐漸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相信很多朋友都對擬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司自動化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分享。

公司自動化管理制度

  1 適用范圍

  為使電網調度自動化(以下簡稱自動化系統)系統穩定、可靠地運行,加強自動化專業的行業管理,確保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和有效手段,提高自動化運行管理水平,特指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組成及其設備的運行管理、檢修管理、技術管理和數據傳輸通道的管理等,并規定了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和維護的職責分工和運行考核考評管理辦法。適用于市供電有限公司自動化專業管理和建設。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規范性規程和規定:

  dl/t516-20xx 電力網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

  dl 408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

  dl/t410 電工測量變送器運行管理規程

  dl/t630 交流采樣遠動終端技術條件

  dl/t5003 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4號) 電力生產事故調查暫行規定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5號) 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

  閩電調[20xx]366號 福建省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

  榕電業調[20xx]310號 福州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

  3 總則

  3.1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以下簡稱自動化系統)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優質、經濟運行和電力市場運營的基礎設施,是提高電力系統運行水平的重要技術手段。

  3.2 自動化系統是系統工程,由主站系統、子站設備和數據傳輸通道等構成。

  3.3主站的主要系統包括:

  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scada)主站系統;

  能量管理系統(pas、avc)主站系統;

  調度管理系統(oms);

  電力調度專用數據網絡主站系統;

  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主站系統(防病毒中心及安全防護裝置);

  主站系統相關輔助系統包含gps衛星時鐘、遠動通道檢測和配線柜、自動化設備專用ups電源及其它相關設備。

  3.4子站的主要自動化設備包括:

  遠動終端裝置(rtu)及相關設備(包括調制解調器、電源設備、連接電纜、屏柜、防雷設備等);

  廠站端計算機監控系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只含遠動部分)及其相關設備;

  遠動專用變送器、輸入和輸出回路的專用電纜及其屏柜,與遠動信息采集有關的交流采樣等測控單元;

  電力調度數據網絡設備(路由器、通信接口裝置、交換機或集線器、安全防護裝置等)及其連接電纜,自動化設備到通信設備配線架端子間的專用通信電纜;

  自動化裝置通道防雷保護器;

  自動化設備專用的電源設備及其連接電纜;

  子站設備間及其到通信設備配線架端子間的專用連接電纜;

  與保護設備、站內監控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等接口。

  3.5 自動化系統中采用的各種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必須符合省網規定的通信規約及接口技術條件,應取得國家有資質的電力設備檢測部門頒發的質量檢測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3.6 自動化系統中采用的各種軟、硬件和技術配置參數的管理必須符合國家和行業安全保密規定的要求。

  3.7調度自動化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采集處理規范化、信息傳輸規范化、信息監視常態化,確保自動化信息的正確和不間斷。

  3.8凡新建的廠站(含電網35kv以上變電站)均應安裝遠動分站,并將自動化信息送往調度主站,否則不予并網。

  3.9自動化系統的建設要做到主站、分站協調發展。調度所應加強自動化基礎工作,確保自動化信息與一次設備同步投產,確保自動化系統投入運行后一年內,達到部頒實用化標準。

  4 管理職責

  4.1調度自動化是為電網調度服務的技術密集型班組,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分層實施,分工負責的原則,電網調度所(簡稱縣調)是調度自動化專業歸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履行全網自動化運行管理職責,對全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實行專業管理。其主要職責包括:

  4.1.1 調度自動化班組負責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管理和技術、業務的指導工作。

  4.1.2貫徹上級頒發的各項規程、規定、標準、規范等文件。結合具體情況編制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檢驗規程、技術管理規定。

  4.1.3參加審查所轄范圍內的自動化系統的規劃和設計審查,負責所轄范圍內新建、擴建、技改自動化工程及新設備的驗收。

  4.1.4監督(或負責)所轄范圍內自動化設備與廠、站一次設備同步投入運行工作。

  4.1.5負責所轄范圍內自動化設備的運行管理、設備維護、設備故障處理、檢修等申請匯報工作。

  4.1.6負責所轄范圍內的自動化系統及設備的運行情況的統計和分析,并定期上報省調、福州地調。

  4.1.7參加所轄范圍內自動化系統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并及時上報。

  4.1.8編制和審核所轄范圍內自動化設備的年度定檢計劃、臨檢申請、編制調度自動化系統技術改造和大修計劃。

  4.1.9組織或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所轄范圍內自動化系統的考核,評比和專業人員的經驗交流、技術培訓等工作。

  4.1.10負責調度二次系統運行安全防護工作。

  4.1.11參與省調、福州地調范圍內自動化系統的實用化驗收及復查工作。

  4.1.12保證調度自動化系統向省調、福州地調傳送電網有關運行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5 運行管理

  5.1運行管理制度要求

  5.1.1應制定相應的自動化系統的運行管理制度。內容應包括:運行值班和交接班、機房管理、缺陷管理、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等。

  5.1.2應建立電網或自動化系統異常情況下的操作規定和緊急處理措施。

  5.1.3應建立自動化系統與其它計算機系統聯網方案審查制度,確保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1.4投入運行的自動化系統和設備均應明確專責維護人員(可按系統、軟件、硬件等分工)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

  5.2運行管理人員要求

  5.2.1 調度自動化班組人員設置要求

  5.2.1.2投入運行的設備應明確專責維護人員,建立完善的崗位責任制。

  5.2.1.3應設自動化運行值班人員,負責管轄范圍內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日常運行工作;

  5.2.1.4 應用軟件(pas)功能,應設軟件專責管理員,負責應用軟件的日常維護工作;

  5.2.1.5無功電壓控制(avc)功能投入實際應用的,應設avc專責管理人員,負責avc功能的調試、運行維護管理及統計分析等工作;

  5.2.1.6在設置各類人員時應考慮交叉互備,滿足各系統運行維護需要。

  5.2.2運行維護、值班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及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脫離崗位半年以上者上崗前應重新進行考核。新設備投運前,必須對運行值班人員和專責維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現場交底和技術考核。

  5.2.3所有自動化專職人員名單應按要求上報省調自動化管理部門。

  5.2.4 根據全年生產計劃及實際情況,制定出年度培訓計劃、月培訓計劃,并嚴格執行。

  5.2.5 根據班員的'文化、技術素質,由班組長或技術人員每月開展一次技術學習及技術問答活動。

  5.2.6 組織學習有關規章制度和專業技術知識,以及先進檢修、試驗方法,熟悉設備技術參數、結構性質、使用方法及運行情況,以提高對設備故障的判斷、處理能力。

  5.2.7 自動化專業人員應具備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并保持相對穩定。

  5.2.8 實行上崗考核制度:

  5.2.9 自動化運行維護人員均須經上崗考核后,方可上崗。

  5.2.10 上崗考核內容可根據有關規程、規范及自動化專業技術知識的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按崗位職責、專業設置等情況制定

  5.3自動化系統和設備運行維護要求:

  5.3.1 投入系統正式運行的自動化設備由自動化班組統一管理,未經自動化值班人員同意,不得無故停運。

  5.3.2自動化設備的運行應符合設備環境條件要求,保持自動化系統設備機房和周圍環境的整潔。

  5.3.3 在自動化系統操作、故障處理、測試時,不得進行值班人員交接班。

  5.3.4 投入系統運行的自動化設備由自動化人員統一管理,未經自動化人員同意,不得無故停用。

  5.3.5自動化班組應建立日常運行巡視制度,對所有管轄設備應于固定周期內巡視完畢,并列入日常工作考核。

  5.3.6自動化主站和子站系統進行運行維護時,若會影響到自動化信息時,應提前通知調度值班員及變電站監控中心運行值班員,獲得準許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若影響向省調、福州地調傳送的電網運行信息的,應上報上級調度自動化值班人員,獲得準許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

  5.3.7調度自動化設備運行維護的職責應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及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自動化班組人員應定期對自動化系統和設備進行巡視、檢查、測試和記錄,定期核對自動化信息的準確性,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好記錄并按有關規定要求進行匯報。

  5.3.8自動化設備定期核對、測試(傳動試驗)的主要內容包括:遙測的準確性,遙信、遙控、遙調的正確性,主備通道切換,通信網絡測試,標準時鐘的校對,ups蓄電池的充放電等,并做好巡檢記錄。

  5.3.9自動化人員應定期巡視子站自動化設備運行情況,做好記錄;發現故障或接到設備故障通知后,應立即進行處理。事后應詳細記錄故障現象、原因及處理過程,必要時寫出分析報告,并報相關部門。

  5.3.10 子站應建立設備臺帳、運行日志、設備缺陷、測試數據等記錄。每月做好運行統計和分析,按時填報遠動裝置運行統計月報等。電網發生事故后,自動化專業人員應認真檢查自動化系統對事故的反應是否正確,應進行詳細記錄并做出結論。

  5.3.11由于一次系統的變更(如廠、站設備的增減、主結線變更、互感器變比改變等)需修改相應畫面、數據庫等內容,應以經公司生技部批準后的書面通知單為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

  5.3.12值班調度員、變電站監控中心值班員及巡操班人員發現自動化系統信息有誤或系統運行不正常情況時,應及時通知自動化人員進行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

  5.3.13調度管轄范圍內的自動化遙測、遙信考核點和監視點,關口總加及計算點設置,信息轉發,計算機通信網絡聯結方案的制定和變更,由我司調度負責,并以文件形式下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變動。

  5.3.14未經調度自動化管理部門同意,不得在子站設備及可能影響自動化設備運行的二次回路上工作和操作,但按規定由運行人員操作的開關、按鈕及保險器等不在此限。

  5.3.15為保證自動化系統正常維護和及時排除故障,自動化班組應配備自動化專用的儀器、儀表、工具(筆記本電腦)及適當的備品備件。

  5.3.16自動化子站設備中的各類儀表、交流采樣測控裝置等須按國家有關標準的檢驗規定進行檢定,未經檢定或檢定不合格,不得在電網中運行。

  5.3.17 運行中的自動化系統、設備、數據網絡配置、軟件、數據庫等需做重大修改,必須經過技術論證,提出書面改進方案,經部門領導批準,確認后方可實施。改進后的設備和軟件應經過3-6月的試運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5.3.18 凡投入avc運行的變電站,必須保證其設備的正常投入,除緊急情況外,未經調度許可不得將投入運行的avc功能擅自退出運行或修改參數。

  5.3.19自動化設備若遇緊急情況,可先退出運行進行處理。事后應對設備退出運行的原因、時間及處理過程予以記錄并及時上報部門領導、公司領導、當班調度值班員和變電站當班運行值班員。

  5.4設備投運和退役管理

  5.4.1 子站向調度傳輸自動化實時信息內容執行dl/t5003和相關調度運行的要求及規定。

  5.4.2新建廠站自動化設備應保證與一次系統同時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

  5.4.3新研制的產品(設備),必須經過技術鑒定后方可投入試運行,試用期限為半年至1年;在試運行期間,建設管理部門應將有關接入申請、技術資料、功能技術規范、竣工驗收報告、投運設備清單提供給調度自動化班組,經我司調度所書面批準后方能正式投入運行。

  5.4.4新建、技改、擴建變電站相關自動化系統的接入申請(包括調度數據網的開通,綜自至后臺機、調度主站的通道、規約等相關問題),由籌建部門提前5個工作日向我司調度自動化班組提出申請。申請批復后,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廠站端與調度自動化主站的聯調。啟動前3日,籌建部門應向自動化班組書面提交新設備接入自動化系統的驗收及檢測報告。

  5.4.5新型設備投入運行前,必須對該設備的維護人員、運行值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現場交底工作。

  5.4.6子站設備不能滿足所轄調度機構的信息需求時,應及時進行更新,并按設備投退役管理進行。

  5.4.7子站設備永久退出運行,應事先向調度自動化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

  5.4.8子站設備投入運行前或永久退出運行,自動化管理部門應及時通知通信部門以便安排接入或退出相應的通道。

  5.4.9 主站系統投入運行或永久退出運行,應履行相應的手續。

  5.5 自動化系統和設備檢修管理

  5.5.1自動化系統和設備檢修分為計劃檢修、臨時檢修和故障檢修。計劃檢修是指對其結構進行更改、軟硬件升級、大修等工作;臨時檢修是指對運行中出現的異常或缺陷進行處理的工作;故障檢修是指對其運行中出現影響系統正常運行的故障進行處理的工作。

  5.5.2 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年度檢修計劃應與一次設備的檢修計劃一同編制,由調度自動化班組上報,部門領導負責進行審核和批復。主站系統由自動化班組提出并報部門領導審核批準。

  5.5.3子站設備的計劃檢修由計劃檢修部門至少在2個工作日前提出書面申請(oms系統填報),報自動化班組批準后方可實施。

  5.5.4子站設備的臨時檢修應在工作前4小時在調度管理系統(oms)填寫自動化系統設備檢修申請單,報自動化人員,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5.5.5 子站設備的檢修及停、服役申請單見附錄表1。

  5.5.6當一次設備檢修影響到四遙功能的工作時,應在工作前2個工作日向調度自動化班組提出書面申請(oms系統填報),征得自動化班組人員批準后,才能將相應的遙信信號退出運行,并檢查相應的遙信、遙測、遙控、遙調二次回路的正確性。一次設備檢修完成后,應將相應的信號恢復正常,并確保信號的準確性,同時應通知調度自動化班組進行信號的核對工作。

  5.5.7主站系統的計劃檢修由自動化班組至少在2個工作日前提出書面申請,經單位其他部門會簽,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影響到發送至省調、福州地調遠動信息的,應提前2天(節假日順延)報上級調度自動化運行管理部門并經相關調度機構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5.5.8主站系統的臨時檢修應在工作前4小時在調度管理系統(oms)填寫自動化系統設備停運申請,經部門領導會簽,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必要時應經分管領導批準。如可能影響到向上級調度機構傳送的自動化信息,應提前通知上級相關調度機構主管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5.5.9 主站系統的故障處理,由自動化人員及時通知部門領導并辦理有關手續后方可進行,必要時應經分管領導批準。

  5.5.10輸電線路檢修或通信設備檢修等影響調度自動化通道時,由通信人員提出受影響的廠站通道名單,附在相應的停役申請單后,送主管部門審批。經領導批準后,通知當值自動化人員、當值調度員以及變電站(含巡檢站)運行值班員。當通道恢復時,也應及時通知當值自動化人員、當值調度員以及變電站(含巡檢站)運行值班員,以便自動化通道及時恢復運行。在影響到自動化通道期間,通調值班員應根據自動化通道恢復時間的長短及時通知變電運行值班員到相應無人值班變電站值班。

  5.5.11自動化班組應針對自動化系統和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和處理流程,編制各種設備的零部件備品定額,并據此在生產維護中,儲備必須的備件。

  5.6值班運行管理

  5.6.1 工作人員須嚴格按操作規定啟閉設備,嚴禁帶電插拔設備。

  5.6.2 嚴禁在設備上安裝、運行各類游戲軟件及非工作性軟件。

  5.6.3 非機房工作人員使用機房設備須辦理機房工作票,經自動化班組人員許可后方可進行工作。

  5.6.4 對外來移動存儲介質應先按照《關于自動化實時監控系統計算機病毒防范工作的管理辦法》處理后,方能使用,平時注意對重要文件和數據的備份工作。

  5.6.5 密切注意設備運行狀態及環境狀態,遇到溫度過高(一般機房溫度保持在15℃-28℃,機房濕度保持在40%-75%),電壓不穩,系統有異常情況后應及時停機并檢查處理。

  5.6.6 應建立機房運行值班制度,對機房內的運行設備按值班制度規定內容定時進行巡視檢查,并做好機房設備巡視記錄卡。

  5.6.7 值班人員必須對調度自動化系統中數據服務器、工作站、前置機及通信柜應定時、定期進行檢查、測試并做好維護記錄,發現異常現象及時處理并做好相應的處理記錄。

  5.6.8 值班人員應做好運行日志、設備缺陷和測試數據等維護記錄。

  5.6.9 電網發生事故后,值班人員必須認真檢查事件順序記錄及遙信狀態變化記錄,遙測異常記錄等,并檢查對事故的反應是否正確,詳細記錄并做出結論,并組織班員進行討論與分析。

  5.6.10 自動化人員應明確設備分管范圍,明確責任,做好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

  5.7報表管理

  5.7.1調度自動化班組應建立自動化系統運行簡報和遠動系統運行情況統計表,按規定逐級上報。報表格式詳見附錄表2。

  5.7.2 自動化系統運行簡報及統計報表等應在每月3日前向福州地調、省調自動化組上報自動化上月運行月報;每年1月5日前上報上年的年報。報表項目包括主站調度自動化計算機系統和子站遠動系統月運行率、自動化遠動通道月運行率等。

  5.7.3自動化班組應編寫年度工作總結、次年工作計劃(設備檢修計劃)及相關的運行情況年度統計表

  5.7.4自動化系統運行簡報及統計報表質量(缺報、漏報、遲報、統計不正確等)列入年度檢查和考核。

  5.7.5自動化班組應保存二年自動化系統運行記錄和報表,以備實用化復查和年度檢查。

  6 檢驗管理

  6.1運行中和新安裝的自動化系統和設備應按照相應檢驗規程或技術規定進行檢驗工作,設備的檢驗分為三種:

  6.1.1 新安裝設備的驗收檢驗;

  6.1.2 運行中設備的定期檢驗和總準確度及功能核對;

  6.1.3 運行中設備的補充檢驗;

  6.2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安全防護按《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的要求進行。

  6.3運行中設備的定期檢驗分為全部和部分檢驗,其檢驗周期和檢驗內容可根據各設備的要求和實際運行狀況在相應的現場專用規程中規定。

  6.4 運行中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補充檢驗分為經過改進的檢驗和運行中出現故障和異常后的檢驗。

  6.5定期檢驗主要內容:自動化系統可根據情況自定。子站設備為功能檢驗和遙測精度、遙信、遙控、遙調功能及回路等檢驗。

  6.6運行中遙測總準確度核對可采用參考計量表進行,當二者相對誤差超過精度要求時,應使用標準儀表接入測量回路進行測試,找出誤差原因,不允許就地調整、隨意調整設備有關參數或修改系數。

  6.7與一次設備相關的子站設備(測控單元、電氣遙控和遙調回路等)的檢驗時間應盡可能結合一次設備的檢修進行,并配合變壓器、輸電線路、斷路器、隔離開關的檢修,檢查相應的測量回路和測量準確度、信號電纜及接線端子,并做遙信和遙控的聯動試驗。

  6.8設備檢驗前應充分準備,如圖紙資料、備品備件、測試儀器、測試記錄、檢驗工具等均應齊備,明確檢驗的內容和要求,在批準的時間內完成檢驗工作。

  6.9在進行運行中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檢驗工作時,必須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和專用檢驗規程的有關規定,確保人身、設備的安全以及設備的檢驗質量。

  6.10各類儀表、儀器和測試設備應有專人管理,處于良好狀態,并按有關標準,按周期進行校驗。

  7 技術管理

  7.1資料管理

  7.1.1新安裝的自動化系統和設備必須具備的技術資料:

  7.1.1.1設計單位提供安裝和調試過程中已校對的設計資料(遠動信號接入申請、竣工原理圖、竣工安裝圖、技術說明書、遠動信息參數表、設備和電纜清冊等);

  7.1.1.2制造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說明書、操作手冊、軟件備份、合格證明、質量檢驗證明和出廠試驗報告等);

  7.1.1.3 工程負責單位提供的工程資料(合同中的技術規范書、設計聯絡和工程協調會議紀要、工廠驗收報告、現場施工調試方案、調整試驗報告、遙測信息正確度和遙信信息正確性及響應時間測試記錄等);

  7.1.2 運行中自動化系統和設備應備有的技術資料:

  7.1.2.1 7.1.1條中所列的資料;

  7.1.2.2 設備的專用檢驗規程,相關的運行管理規定、辦法;

  7.1.2.3 設備投入試運行和正式運行的書面批準文件;

  7.1.2.4試制或改進的自動化系統設備經批準的試制報告或設備改進報告;

  7.1.2.5 符合實際情況的現場安裝接線圖、原理圖、外部回路接線圖、信息表、測試記錄和遠動通道組織圖;

  7.1.2.6 各類設備運行記錄(運行日記、現場檢測記錄、定檢和臨檢報告、故障缺陷和處理記錄、運行分析報告等);

  7.1.2.7相關部門間使用的變更通知單;

  7.1.2.8 軟件資料(程序框圖、軟件文本及說明書、軟件備份、軟件維護記錄薄等);

  7.1.3 軟件備份由專人管理,并制定管理制度。

  7.1.4運行資料、光和磁記錄介質等應由專人管理,應保持齊全、準確,建立技術資料目錄及借閱制度。

  7.2.信息參數管理

  7.2.1 廠站信息參數主要有:

  7.2.1.1 一次設備編號的信息名稱;

  7.2.1.2 電壓和電流互感器的變比;

  7.2.1.3 變送器或交流采樣的輸入/輸出范圍、計算出的遙測滿度值及量綱;

  7.2.1.4 遙測掃描周期和越閾值;

  7.2.1.5 遙信信號的合/斷觸點、信號觸點抗抖動的濾波時間設定值;

  7.2.1.6 事件順序記錄(soe)的選擇設定;

  7.2.1.7 廠站調度數據網絡接入設備和安全設備的ip地址和信息傳輸地址等;

  7.2.1.8 向有關調度傳輸數據的方式、通信規約、數據序位表等參數;

  7.2.1.9 福建電力調度自動化相關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中規定的參數。

  7.2.2 如果參數發生變化,相關部門應提前書面通知自動化班組。

  7.3通過計算機通信傳輸的數據應帶有數據有效/無效等質量標志。

  7.4 自動化系統的安全防護應執行國家、電力行協、電監委的有關規定。

  7.5 遙測的總準確度應不低與1.0級,及從變送器入口(交流采樣方式的應從交流采樣測控單元的入口)至調度顯示終端的中誤差以引用誤差表示的值不大于+1.0%,且不小于-1.0%。

  7.7計算機系統應有良好工作接地。若與大樓合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0.5ω,接地線應獨立并與建筑物絕緣。遠動終端變送器屏柜、轉接屏、執行屏等金屬外殼,應與接地網牢固連接。

  8 信息傳輸通道的管理

  8.1 自動化系統數據傳輸通道(以下簡稱自動化通道),主要指自動化系統專用的光纖(電力數據網絡)、載波等通道。

  8.2 自動化通道由自動化管理部門提出要求,通信部門負責提供符合自動化數據傳輸要求的通道。

  8.3 重要廠站自動化通道原則上應按具備主備兩種獨立路由方式配置。

  8.4變電站基建竣工投產時,自動化通道應保證同步建成投運。

  8.5 電力調度數據網絡通道和遠動專線通道與通信專業的維護界面以通信設備屏柜內的接線端子劃分,兩個專業應分工負責,密切配合。

  8.6 必須保證自動化通道的傳輸質量和可靠性滿足自動化系統穩定運行的要求,自動化通道由通信部門按照通信的有關規定進行全過程管理。自動化系統運行指標中應有通道考核統計數據。

  8.7應建立調度自動化班組與通調班之間的工作聯系和審批制度。

  8.8 運行中的自動化通道,任何人不得隨意變動或停用。通信人員需要中斷、測試、定檢或改變通道路由時,應按有關規定事先取得自動化班組的同意后方可執行。對具備主備通道的,通信部門應事先通知自動化人員切換主備通道后,才能進行;對只有單一通道的還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后才能進行。傳送省調、福州地調數據的通道,應征得省調、福州地調自動化班組同意方可進行。

  8.9自動化通道故障時,自動化和通信值班人員應互相通報,自動化人員應積極配合通信人員及時排查故障。

  8.10為實現調度自動化系統實時數據共享而建立的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的管理按有關規定執行。

  8.11自動化通道由通信運行部門按照通信電路的有關規定和自動化系統運行的要求進行維護、管理、統計和故障評價。

  8.12 為保證實時信息的可靠傳輸,自動化班組應定期測試自動化通道的比特差錯率。比特差錯率越出極限值,應會同通信人員及時進行處理,以滿足數據傳輸的要求。

  8.13 自動化通道質量的有關要求

  8.13.1 遠動專線通道發送電平應符合通信設備的規定,在信噪比不小于17db的條件下,其入口接收工作電平應為-15dbm~-5dbm。

  8.13.2 遠動專線通道比特差錯率的極限規定(傳輸速率300bit/s、600bit/s、1200bit/s):問答式極限值為5×10-5,循環式極限值為1×10-4 。

  8.13.3計算機數據通信模擬通道傳輸速率一般為1200bit/s-9600bit/s;數字通道傳輸速率一般為n.64kbit/s、n.2mbit/s、155mbit/s等。

  8.13.4 通信專業應為調度數據網絡提供可靠并滿足質量要求的數據通道。網絡通道帶寬為n.2mbit/s或155mbit/s。

  8.13.5 基于光纖的sdh通道,比特差錯率要求小于10-8。

  9 電網實時監控系統和電力調度數據網絡安全防護管理

  9.1為了防范對電網調度自動化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攻擊侵害及由此引起的電力系統事故,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建立和完善電網計算機監控系統及調度數據網絡的安全防護體系。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決議》和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及國家關于計算機信息與網絡系統安全防護的有關規定,制定我司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試行)。

  9.2本規定所稱“電力監控系統”包括電網調度自動化主站系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調度數據網絡”包括電力調度系統專用廣域數據網絡等。

  9.3對本單位的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情況,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查,檢查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和電網監控系統及電力調度數據網絡是否進行了有效的隔離,是否滿足安全性要求,做好記錄。

  9.4電力系統安全防護的基本原則是安全等級較高的系統不受安全等級較低的系統影響。電力監控系統的安全等級高于電力管理信息系統及辦公自動化系統。各電力監控系統必需具備可靠性高的自身安全防護設施,僅可與安全等級相同的系統直接相聯。

  9.5電力監控系統可通過專用局域網實現與本地其它電力監控系統的聯系。各電力監控系統與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其它信息系統之間以網絡方式相聯時,必需采用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可的可靠的專用有效安全隔離設施。

  9.5.1 scada系統的web發布、oms系統與我司管理信息系統之間要采用防火墻隔離。

  9.5.2 scada系統的web發布與電力監控系統之間采用專用的物理隔離設備相連(即正向隔離裝置),并確保電力監控系統與外部網絡只能有唯一的出口。

  9.5.3 電力監控系統內各應用系統之間的連接采用網關方式連接。

  9.6 電力監控系統和電力調度數據網絡均不得與公共因特網相連。

  9.7 建立并完善電力調度數據網絡,應在專用通道上利用網絡設備組網,實現物理層面(專線,同步數字序列,準同步數字序列)上與公用信息網絡的安全隔離。電力調度數據網絡只允許傳輸與電力調度生產直接相關的數據業務。

  9.8 建立健全安全防護審批制度。對剛接入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的節點和應用系統需經我司調度所領導審批,對電力調度數據網絡的已有節點和接入的應用系統,要進行認真的清理檢查,若發現安全隱患,盡快解決并向部門領導匯報。

  9.9 建立健全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聯防制度。我司自動化班組應制定安全應急措施和故障恢復措施,對關健數據做好備份并妥善存放。及時開展防病毒軟件及安裝操作系統漏洞修補程序。制定相應的黑啟動方案,在遇到攻擊(黑客、病毒,人為破環等)后,必需及時采取安全應急措施,保護現場,盡快恢復系統運行,防止事故擴大,并馬上向部門領導匯報。

  9.10在與電力監控系統和調度數據網絡有關的規劃設計、工程實施、運行管理,項目審查等各相關環節都必需嚴格遵守本安全防護規定。凡違反本規定,造成電力監控系統和調度數據網絡安全事故的,要追究有關環節安全責任人和其它直接責任。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要同時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10 運行考核考評管理

  10.1為保證自動化系統穩定可靠運行,提高實時信息質量,制定自動化系統運行考核考評管理辦法,是加強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10.2 屬調度機構調度管轄權范圍內的廠站自動化設備及其自動化信息均應列入考核考評;

  10.3 自動化系統和設備事故、障礙的評定和處理

  10.3.1 由于自動化設備故障,構成現行部頒《電力生產事故調查暫行規定》所列事故條款之一者記為事故。

  10.3.2主站系統故障導致自動化系統主要功能失效,對電力調度生產造成直接影響的,主站scada系統連續失效時間超過24小時者,應定為障礙;調度數據網絡故障按其影響程度分為如下等級:核心、骨干節點路由設備導致主要功能失效24小時,定為障礙;多個核心、骨干節點故障導致網絡癱瘓,定為障礙。

  10.3.3子站自動化設備主要功能連續故障停用時間超過48小時者,定為障礙;重要發電廠、500kv變電站及220kv樞紐變自動化設備主要功能連續故障停用時間超過24小時者,定為障礙。

  10.3.4 主站和子站系統安全防護措施出現漏洞遭到病毒或黑客攻擊,引起系統主要功能失效,定為障礙。

  10.4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考核考評工作由上一級調度管理機構負責,自動化系統每月運行和專業管理的情況和考評結果按月在自動化系統運行簡報上公布。

  10.5 自動化系統年終考評結果將作為調度機構年度考評的重要依據之一。

  10.6自動化系統有關運行指標和計算公式。

  10.6.1 運行指標

  10.6.1.1 自動化系統遙測總準確度引用誤差不大于±1.5%。

【公司自動化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自動化公司口號05-16

自動化公司實習報告07-13

自動化公司實習報告03-17

公司的管理制度05-01

公司it管理制度06-16

自動化車間管理制度(通用9篇)04-25

企業自動化設備管理制度(精選5篇)05-16

電廠自動化設備管理制度(精選6篇)04-28

公司大門管理制度04-2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女人天堂ab在线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吉泽明步 | 五月天天堂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