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精選7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1
教學研究活動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特別是課題研究又為教改注入了新的血液,真正將理論教研上升到實踐應用的新高度,它對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課題研究活動的正常開展,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研活動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教研活動應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不是單純的學術研究。
2、普遍性原則。教研活動應研究教學中普遍的共同性問題,探討其內在規律性。
3、實效性原則。教研活動應講求實際效果,不應流于形式,真正為提高教育質量提供指導作用。
二、教研活動的內容
教研活動應以教學為中心,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共同關心的問題。
1、所有課題組教師都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表現,認真完成分配的各項任務。每次教研活動,教師要記好學習筆記,教研組長填好活動記錄。
2、主要有針對性地研究目前教學中面臨的問題,包括教學的各個方面,如教學輔導、教學重點、難點、復習、考試等問題。
3、研究教學計劃、授課計劃的制訂,教材的選定,集體備課的安排與具體操作,練習資料、復習資料的編寫、使用,作文的批改方法等問題。
4、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研究,重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能力的培養。
5、研究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應用。
6、每次教研活動,都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完善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逐步形成和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7、研究課程改革中授課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方法、形式、媒體等問題。
三、教研活動的重點
1、實際開發鄉土教育資源,如何創建有效作文的鏈接問題;
2、教學活動與課件開發整理問題;
3、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與開展課題相協調問題;
4、教育實踐性教學與教研時間科學合理搭配問題;
5、教研成果整理與長遠規劃問題。
四、教研活動的方法
教研活動應采用多樣靈活的方法,使教師樂于參加,實際受益,在教學上真正有所提高:
1、可以互閱備課記錄,交流備課經驗,集體備課活動內容、時間、地點不準輕易改動,組內成員必須準時參加集體備課;
2、可以舉辦公開課,研究不同類型課程內容備課和講課的方法,每學期認真組織好觀摩課,做到課前說課,課堂聽課,課后評課;
3、可以舉行專題座談會,就某個教學問題,各抒己見,并引導教師理論聯系實際,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并在教研組內交流;課題組成員每學期撰寫好較有價值的教學論文,爭取發表或獲獎;
4、可以召開學生座談會,師生共同討論如何提高某些課程的教學質量;
5、可以分析學生作業或試卷,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考試命題質量;
6、可以走出去聽課,請進來介紹經驗,去外校學習取經;
7、可以就某一個與教學內容有關、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組織教師進行專題調查,以豐富教學內容。
五、教研活動的要求
1、教研活動要目的明確,內容充實,組織落實,講求實效;
2、教研活動要做好記錄,不斷總結,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3、教研活動要明確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員;
4、教研活動參加人員要做好考勤,缺席的'要做好補課工作;
5、教研活動的有關資料每學期匯總一次,以便進行經驗交流。教研組要對教研活動進行階段性總結,并上交書面材料。
六、教研活動的組織
1、教研活動每月開展。
2、教研活動由語文課題組長負責,教導處及全體成員協助,所有教研活動事前都要做好計劃,訂好方案,科學運作,健康開展,事后還要寫好總結。
3、教研活動應從實際出發,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以定期為主;每次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以解決問題,以收到實效為標準。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2
教學研究貫穿于我們日常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只有重視教學研究,才能從本質上提升我們的理念,改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增加我們的教學成就感。因此,我們覺得,在教學研究方面,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深入到學生的認知需要中,真正了解學生渴望哪些方面的知識,然后再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在教學研究的區域內,推薦閱讀書目,教師要先行閱讀,明確師生共同學習探究的計劃與步驟;
3、通過舉辦先行課、示范課逐步摸索授課和活動的方式方法;
4、授課過程與活動過程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前提,其主體是學生,老師加以指導;
5、及時集中學生的觀點、心得體會及學生的論述性文章,整理并從中提取教學研究的精華;
6、鼓勵學生及時整理自己課堂上的發現和靈感思想,形成文字,定期匯總展示;
7、教學研究與教學同步,如在教學《唐詩宋詞》時,可以就所學詩人作品進行同步研究;
8、對于學生研究所得的成果鼓勵其向報刊雜志投稿,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的能力。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3
一、學期初,教導處、教研組須根據學校工作意見和教學計劃制定學校、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研究計劃,安排活動。
二、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活動,每周舉行一次備課活動。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觀摩課,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
四、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五、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了解作業份量、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試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學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六、學校要關心和組織多種形式的進修活動。青年教師要制定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計劃,中高年級教師要制定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七、提倡寫教學專題總結或教研論文,鼓勵教師向報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學期召開一次教學經驗總結交流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論文評獎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優秀論文作者。
八、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九、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組工作總結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學校業務檔案,作為晉升、調資、晉級、評比的重要依據。對教學教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4
1、學期初,根據學科實際和該組教師結構擬定操作性較強的教研計劃和部署教育教學研討工作。
2、及時擬寫、審定各科教學計劃,不拖延、不滯后,確保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3、定時或不定時督導和評估本組教師的教學工作和教研組的日常活動,檢查要不講人情、如實記載、及時上報、絕不能補查和隱瞞教師教學情況。
4、嚴格教研考勤制度,嚴禁隨意請假或缺礦。
5、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科知識學習和業務培訓,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習交流和總結。
6、廣泛征求各教研組人員的意見或建設,集中全體教師的智慧,群策群力,扎實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7、加強常規工作督導,做到強化備課、優化上課、活化作業、注重輔導、嚴格考核、合理評估。
8、遵守各項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大膽工作、多加交流、共同協作、努力開拓創新、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圍。
9、確立并認真舉行專題教研活動,確保有計劃、有目的、有側重、有特色、有成效。
10、備課要充分,要將“學生、材料、教法、生活”融為一體,竭力滲透新課改理念,切實發揮備課功能。
11、授課者應虛心請教,廣泛聽取各教師提出的意見或建議,認真剖析成敗,總結得失。
12、嚴把說課、聽課、評課質量關,努力探究教學規律,探究新教法,及時部結經驗并推廣。
(1)、各教研組,根據學科實際和學校指導意見確定聽課、說課、評課任務,并將其列入教研議事日程。
(2)、開展聽課、說課、評課活動應提前一周通知,確保課堂教學與研討“兩不誤、雙促進”。
(3)、聽課時候認真做好記錄,嚴禁抄襲記錄應付常規檢查,凡發現有應付行為,將嚴肅查處。
(4)、說課、評課前須人人充分準備材料。凡沒有材料者視為一次任務未完成并列入當月量化。
(5)、聽課、說課、評課不得流于形式,應將業務理論知識觀實際有機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6)、聽課者應深入課堂,當好“學生”,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努力創新。
(7)、評課時須就課論課,做到客觀、公正、合理,忌拉幫結派,兩極化發展。
13、構建學科教學幫扶小組,發揮傳幫帶的職能,整體提高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
14、開展學科課外實踐活動,努力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學生基本技能。
15、任何教師應具大局意識,維護集體利益,服從安排,不得推卸責任、故意刁難。
16、期末時,應將各類活動資料及時收存歸檔,并做好教研工作總結。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5
一、學期初,教導處、教研組要根據學校工作意見和教學計劃,擬訂好學校、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研究計劃和活動時間安排。
二、每月由教導處主持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教研組每周組織一次教研活動,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活動。認真做好課改研究和考試試卷質量分析工作。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觀摩課活動,課后要認真評課、討論反思;積極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工作。
四、建立各學科教研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五、有計劃一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了解作業份量、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六、學校要開展各種教學研究活動,青年教師要制訂業務進修計劃,中級教師以上要制訂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七、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工作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轉正、調資、晉級、評優的依據。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6
(一)每學期初,教導處、教研組須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制定教導處、學科教研組的教學計劃和活動安排。計劃應有現狀分析,主題教研、聽課評教、學科競賽、校本教材等內容及行事歷。
(二)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每雙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活動。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觀摩課(研究課),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四)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學生在校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了解分層作業、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試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學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五)學校應關心和組織多種形式的進修活動,每年都要制訂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計劃,中高級教師要制訂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提倡寫教學專題總結或教研論文,鼓勵教師向報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學期召開一次教學經驗總結交流會,每年舉辦一次論文評獎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優秀論文作者。
(七)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八)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工作總結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學校業務檔案。教研活動的材料按要求上繳。對教學教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7
—、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在學期初負責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計劃包括素質教育目標、教研活動的安排、研究的課題、公開教學安排等,經教務處審閱后認真貫徹執行。
二、各組教師制訂備課組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實驗安排、說課、聽課、評課活動、課外活動、競賽輔導等)。
三、做好教學研究和教學科研活動。
(1)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形式要多樣:如學習大綱、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習教育理論、進行經驗交流,開展教學科學試驗,組織公開教學、聽課評議、備課組活動、專題研究、講座、外出觀摩學習等。
(2)對活動內容和成績及時總結,積極推廣好經驗。各組教師,要做到統一計劃、統一進度、統一資料、集體備課、互相交流。
四、教研組長對全組教師的教學工作情況經常檢查了解,通過檢查學生作業,召開學生座談會、聽課等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及時與有關教師互通情況交換意見,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困難,協調好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做到團結協作、步調一致、顧全大局。
五、各組教師做好各年級期中質量分析、期未考試的命題和評分標淮,各組教師及時分析、總結,不斷改進教學;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
六、各組教師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研究和業務時候,寫好總結、論文并組織交流,每位教師學期寫好一份總結,一學年內完成二篇論文。
七、各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教研組長特別要關心、培養青年教師(師德規范、教學業務、遵守校紀校規)。
八、組織學科競賽輔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九、物理、化學、生物、外語及電教等組教師要按要求進實驗室、語言室進行教學活動,實驗員及有關教師及時做好設備登記造冊、保管維修和實驗記載工作,完善實驗制度、開好開足實驗,充分發揮教學設備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益。
十、根據教學工作常規要求,教研組長要將各組教師的考績工作,期末上報教務處。
十一、協助教務處和學校檔案室做好各項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
【學校語文教研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初中學校教研管理制度03-22
學校語文教研總結范文12-27
小學校本教研管理制度07-22
學校教研室管理制度(精選3篇)12-30
學校教研室管理制度(精選5篇)02-16
學校語文教研活動主持詞02-06
學校語文教研活動的主持詞05-19
學校語文教師教研工作總結02-24
最新學校教研管理制度(精選5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