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嬰醫院管理制度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那么什么樣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嬰醫院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1
待產室:
1、參加集體交班
2、共同打掃衛生后,整理敷料,負責消毒物品的準備
3、責任班負責接待新入院產婦,做好各種檢查,如B超、心電圖、胎兒電子監護等
4、潛伏期內負責待產婦的心理、生理護理
5、要求工作認真,主動熱情,面帶微笑,服務周到
產房:
1、當待產婦進入活躍期后,由責任班送入產房,由主班負責觀察產程,并做各種表格記錄,責任班始終陪伴在待產婦身邊,充當導樂陪伴人員,持續地給產婦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讓她對分娩充滿自信心,適時地給予待產婦喂飯,喂水,指導其用力,鼓勵排空膀胱,使其盡快結束分娩。
2、嬰兒娩出30分鐘后,由責任班負責皮膚早接觸,早吸吮,使其早開奶,提高母乳喂養率。
3、產后2小時內,由主班負責觀察產婦的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出血量,待產婦生命體征平穩后送入母嬰同室修養。
待產室及產房管理
1、產婦臨產住院,工作人員介紹愛嬰醫院常規,并進行有關母乳喂養好處及管理的強化教育。
2、對無母乳喂養禁忌者,不允許攜帶嬰兒奶粉、奶瓶、奶頭入院。
3、產程中鼓勵產婦吃高營養食物及補充足夠水分,以增強體力,準備產后哺乳。
4、新生兒娩出后,擦干皮膚,清理呼吸道,處理臍帶后,正常新生兒在生后30分鐘內即抑放在產婦胸前行皮膚接觸,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并繼續協助新生兒吸吮,觀察覓食、吸吮、吞咽情況,有異常情況未能進行早接觸、早吸吮的新生兒,應在分娩記錄中注明原因,實施皮膚接觸中要注意保暖。
5、剖宮產術后可行母、嬰面頰皮膚接觸。進入母嬰同室,產婦有應答反應者30分鐘內正規進行皮膚接觸、早吸吮,皮膚接觸至少持續30分鐘。
6、對早產、輕度窒息新生兒,由兒科醫師決定早接觸和早開奶時間。
7、不宜早接觸、早吸吮的指征:
(1)新生兒重度窒息、產傷或其他合并癥,經新生兒復蘇搶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兒病房繼續搶救或觀察者。
(2)高危母親搶救者。
(3)剖宮產母親,麻醉未清醒者。
(4)有母乳喂養禁忌癥者。
(5)34周及以下的早產兒,吸吮、吞咽不協調者。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2
1、醫護人員上班時要衣帽整潔,下班就餐、開會時脫去工作服。
2、診治、換藥、處置前后均洗手,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3、病室通風,每日兩次,每次30分鐘。
4、病室空氣消毒,紫外線每日照射兩次,每次1小時,保持母嬰同室環境整潔,舒適。
5、晨間護理,一床一套,濕掃床。
6、保證被服的清潔。臟衣服、臟被服裝入污衣袋內,不得隨意亂丟亂放。
7、清潔床頭桌,要求一桌一布,每日兩次,用后用300mg/1含氯消毒液消毒備用。
8、各種治療器械用后清洗、浸泡、消毒滅菌。
9、產婦所用餐具、藥杯必須嚴格消毒。
10、病室定期空氣培養,每月一次。
11、如需隔離者,嚴格按消毒隔離措施進行。
12、產婦出院后病室床單元終末消毒。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3
1、產后2小時母嬰同時進入母嬰同室、病房護士與助產士認真交接班。
2、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與方法:
(1)播放錄音及錄像宣傳;
(2)個別談心、解除心理障礙。
3、幫助母親正確的母乳喂養
(1)剖宮產的母親在有應答反應后,護士需幫助嬰兒早吸吮及母嬰皮膚接觸不少于30分鐘;
(2)護士每2小時巡視一次,幫助母親掌握正確的母乳喂養姿勢及含接方法;
(3)鼓勵產婦按需哺乳;
(4)告訴產婦每次哺乳后,將少量乳汁涂在乳頭上;
(5)指導因醫學指征暫時母嬰分離的母親保持泌乳,使母親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
4、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每日嬰兒洗澡及醫學處理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
5、廢棄奶瓶、奶嘴及代乳品。
6、做產后體操,每日一次。
7、提供營養豐富之產婦飯,一日五餐。
8、產婦出院時,要將母乳喂養狀況介紹給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隨訪、產后訪視,熱線電話0476-4263735指導母親正確母乳喂養。
9、護士每2小時填寫母乳喂養情況記錄表,醫生記錄母嬰情況一次,出院時做住院期間母乳喂養評價。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4
1、母嬰同室醫護人員必須經過18學時的系統母乳喂養知識的學習培訓,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并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強化母乳喂養的新知識。
2、母嬰同室要保持空氣清新、安靜、舒適、溫度、適度適宜,為母嬰創造一個良好的`修養環境。
3、每日紫外線照射2次,每次1小時,每月做細菌培養一次。
4、醫護人員要熱情接待孕產婦,介紹愛嬰醫院基本知識,對孕產婦進行細致的心理護理,強化宣教,禁止產婦及家屬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5、產婦產后入母嬰同室2小時內要協助并教會產婦哺乳的姿勢、體位、方法及嬰兒含接姿勢,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
6、護理人員定時巡視母嬰同室,密切觀察母嬰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7、對母嬰同室的嬰兒進行晨護及預防接種等工作時,母嬰分離不能超過1小時。
8、非本室工作人員不得隨便進入母嬰同室,要嚴格執行探視制度,在規定時間內探視,每次不能超過1人。
9、母嬰出院前,醫護人員要向產婦及家屬進行母乳喂養、計劃生育、產褥期保健知識的宣教,安排產婦出院后的隨診工作并進行登記。
10、母嬰出院時,主班護士應清點室內和床上用物是否丟失并將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時進行必要的室內清潔消毒。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5
1、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我國衛生部的號召,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并宣傳雙“十條”。
2、成立“愛嬰醫院”領導組,由科主任掛帥制訂母乳喂養管理制度,并監督職工嚴格執行。
3、為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產科實行母嬰同室,兒科建立母嬰同室的新生兒病房。
4、產科及兒科工作人員必須接受18學時的培訓,并考試及格方能上崗。
5、在全院范圍內不得張貼任何代乳品、奶瓶及橡皮奶嘴的宣傳廣告、宣傳畫、掛歷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宣傳人工喂養。
6、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接受代乳品商的饋贈,不得推銷和使用代乳品及奶瓶、橡皮奶嘴等。
7、開辦孕婦學校,向所有孕產婦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及方法。
8、促進早吸吮、嬰兒出生半小時內開始皮膚早接觸及早吸吮,24小時母嬰同室及按需哺乳。禁止給新生兒吃任何代乳品和飲料(除非有醫學指證)。
9、產后幫助和指導母親實行正確的母乳喂養,以及因醫學指征暫時母嬰分離情況下如何保持泌乳。
10、建立熱線電話:指導母乳喂養,并詳細做好登記。
11、與母乳喂養支持組織做好交接工作以便順利進行家訪,使純母乳喂養4-6個月。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6
1、對全院職工進行“愛嬰醫院”基本知識首次培訓4-6小時,鞏固培訓,每年一次,每次1-2學時。
2、產科兒科專業人員首次培訓18小時加3小時實習鞏固培訓,每年一次新知識培訓每次2小時,每晨交班后復習母乳喂養知識10-15分鐘。
3、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時,參加18個學時“愛嬰醫院”知識學習。(根據不同聽課對象,決定開課時間及內容)
4、防保科負責社區“愛嬰醫院”知識學習。
5、以WHO/UNICEF共同制定的18學時母乳喂養培訓教材為藍本,對產科,兒科全體醫護人員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7
一般護理常規
一、產前護理常規:(待產孕婦護理常規)
1、為新入院產婦(孕婦)辦理入院手續,入院指導,并通知主管醫師。
2、了解孕婦的胎次、產次、有無宮縮、陰道出血、流水等,有產兆者隨同病歷送往產房(分娩室)并向助產士交接孕婦情況。
3、每日測T、P、BP一次,T37、5°C以上者每日測4次,住院一周未分娩者每周測體重一次。
4、注意營養,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5、向孕婦宣教母乳喂養的好處,正確的哺乳姿勢,早吸吮,按需哺乳及母嬰同室的重要性,人工喂養的缺點。
6、注意外陰清潔,督促孕婦每日清洗外陰,禁止坐浴。
7、待產孕婦注意觀察胎兒、宮縮、陰道流血、流水情況。
二產后護理常規
1、產婦送回母嬰同室時,要交接分娩情況,出血量、血壓、小便等排泄情況,分娩方式,有無產軟道損傷,是否進行早吸吮等。
2、24h以內注意觀察宮縮、出血量。24h以后注意觀察惡露性質、量,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處理。
3、協助指導鼓勵產婦按需哺乳、喂養姿勢,早吸吮,純母乳喂養。
4、產后6小時以內未小便或排便困難者,用各種方法誘導排便仍無效者,可在無菌操作下導尿。
5、每日測T、P、BP一次,T37、5°C以上每日測4次,T38°C以上停止哺乳,報告醫師處理。
6、嬰兒每日晨沐浴,臍部護理,行預防接種,每日測體溫二次,嚴密觀察嬰兒情況。
7、每次接觸嬰兒時工作人員要按洗手程序洗手。
8、乳房護理:哺乳前要用溫水洗手,并用清水毛巾或潔凈毛巾擦拭乳頭。
9、正常產婦產后2h可下床活動,促進子宮復舊,利于按需哺乳。
10、產后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三天無大便者通知醫師處理。
11、會陰處理:正常產婦每日用潔爾陰液沖洗一次,有會陰裂傷或側切者,每日用潔爾陰沖洗二次,并用75%酒精濕敷,外陰水腫者可用50%硫酸鎂濕熱敷每日二次。
12、作好母乳喂養的宣教,產褥期衛生,嬰兒保健計劃生育宣教及出院后純母乳喂養4-6個月指導工作。
13、指導好新生兒撫觸工作。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8
1、醫院應設立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咨詢熱線電話,提供母乳喂養咨詢服務。
2、產婦出院前,主管醫生應告知產婦如何與醫院保健科或社區隨訪組織聯系,并填好圍產保健手冊。
3、產婦出院后,圍產保健手冊交戶口所在地或休養地的社區保健組織,由保健人員進行訪視,并詳細了解記錄母乳喂養情況,指導繼續堅持純母乳喂養至4-6個月,按時添加輔食的同時繼續堅持母乳喂養2年。
4、產后6周復查時應了解母乳喂養情況及嬰兒生長發育情況,并給予咨詢和指導。
5、醫院、保健組織、母乳喂養支持組織共同做好母乳喂養隨訪工作,將母乳喂養隨訪作為一個重要工作內容,了解出院后母親的母乳喂養問題,及時進行咨詢服務。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9
1、母嬰同室護理人員必須經18學時母乳喂養知識培訓,考試合格者方可上崗。
2、分娩室送產婦回母嬰同室時,值班護士要認真交接清楚分娩情況,并主動向產婦作自我介紹,態度和藹,語言親切。
3、產婦入母嬰同室后,責任護士(夜班由值班護士)應對其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宣教,指導喂哺姿勢,鼓勵按需哺乳,教會母親正確的擠奶手法。
4、剖腹產術后作出反應時,立即進行早吸吮,早接觸,幫助母親喂養。
5、責任護士每2小時巡視一次,鼓勵產婦早活動,按照護理程序對母嬰進行整體的護理、密切觀察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值班醫生處理,鼓勵產婦夜間哺乳。
6、認真給產婦宣教母乳喂養知識,作好健康教育,指導產婦及家屬學會嬰兒撫觸,沐浴技巧。
7、每日晨護為嬰兒洗澡,臍部護理,按時接種疫苗。
8、禁止家屬向院內攜奶瓶、奶嘴、奶粉等,巡視病房時要認真檢查,發現有以上物品應向產婦及家屬說明危害,并令其立即拿走。
9、鼓勵產婦進行早吸吮、勤吸吮、促進乳汁的分泌。
10、作好出院指導,告知熱線電話。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10
1、收住對象
(1)凡住院分娩(陰道或剖宮產)的產婦及新生兒,除不宜母乳喂養者外,均應收住母嬰同室。
(2)有嚴重并發癥或合并癥,暫不宜母乳喂養,待病情好轉后酌情轉入母嬰同室。
(3)高危新生兒的母親,如兒科無條件提供母嬰同室,可繼續留住母嬰同室。如新生兒,則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有條件的醫院應盡量將母親共同轉入兒科母嬰同室。
(4)母嬰同室期間,母親或新生兒患傳染病需隔離時,應將母嬰共同進行隔離治療。
2、工作人員職責
產兒科醫師工作職責:
(1)產、兒科醫師分工合作,負責產婦及新生兒的醫療、保健、健康咨詢等全面工作,24小時有人負責。
(2)產、兒科醫師與護士密切配合,指導母乳喂養。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應診治工作。
(4)認真書寫病歷,包括有關母乳喂養記錄。
護理人員工作職責:
(1)實行母嬰責任制護理,認真執行母嬰同室護理常規。
(2)醫護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養工作。
(3)產房及待產室護士協助產婦做好早接觸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時指導產婦母乳喂養。
(4)產房護士或助產士與產后母嬰同室護士認真交接母嬰情況。
3、護理常規
產后6小時內母嬰觀察及護理:
(1)觀察產婦生命體征及傷口、宮縮、陰道出血和排尿情況。
(2)核對新生兒姓名、性別、住院號。
(3)觀察新生兒呼吸及皮膚、臍帶有無滲血、嬰兒有無嘔吐并注意保暖。
(4)協助剖宮產的母親進行早接觸,早吸吮,并指導正確哺乳姿勢及按需哺乳。
(5)協助并指導全部母親生后6小時內再次喂奶,按需哺乳。
產褥期的觀察及護理:
(1)每日檢查惡露、傷口愈合、子宮復舊情況,保持外陰清潔。
(2)每日檢查乳房情況(脹度、乳量、乳頭形狀),指導母親正確的哺乳體位、含接姿勢及擠奶手法。發現異常情況(如奶脹、乳頭皸裂、副乳等)及時加強指導和咨詢。
(3)加強心理護理,針對產婦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的解答,使母親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
(4)指導并提供母親科學膳食,保證充分營養。
新生兒及患兒的觀察及護理:
(1)記錄新生兒及患兒的一般情況,每日測體溫、體重、大小便次數及性質、黃疸情況并做好記錄。
(2)了解新生兒的吸吮次數及吸吮情況。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兒皮膚護理、臍帶護理、預防接種工作。
(4)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5)加強巡視,了解母親及新生兒情況,做好護理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5、探視制度
(1)嚴格執行醫院探視制度,以確保母嬰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療。
(2)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視。
(3)嚴格控制探視人數,每次不超過2人。
7、基本設施
房屋環境應舒適、清潔、明亮、安靜,溫濕度適宜,每一母嬰床單位的面積應不少于6平方米。
室內設備:
(1)每個母嬰床單位應設有產婦床、新生兒床各一張,床頭柜1個,靠背椅1把(方便產婦哺乳)。嬰兒床應在產婦床旁,以便產婦隨時可以觀察新生兒及哺乳。
(2)室內有通風、保暖裝置,室溫應保持在22-24℃。
病區內設備:
(1)有治療室。
(2)嬰兒洗澡室。
(3)流動水洗手池及盥洗室。
(4)熱水供應設備。
(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設施,如電視機、錄像機、示教實物、宣傳畫、板報等。
(6)廁所及污物間。
(7)其他產科、兒科病房必備醫療、保健、搶救藥品及設施。
每個醫院應設有隔離的母嬰同室。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11
1、凡經過產前檢查的孕婦在產前至少接受一次有關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家屬同時參加培訓,同時進行妊早期、妊中期、妊晚期產褥期相關知識培訓。
2、宣教人員要有一定業務水平,接受過母乳喂養培訓,服務熱情周到,有一定表達能力,能讓群眾了解宣教內容,并能解答提出的各項問題。
3、宣教的基本內容,包括:愛嬰醫院相關知識和妊期保健、產褥期護理及科學育兒。
(1)母乳喂養的好處及意義;
(2)母乳喂養的技巧,正確的喂奶體位及含接姿勢,擠奶方法等;
(3)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4)母嬰同室的好處,如何保證充足的母乳;
(5)嬰兒扶觸的好處與技巧;
(6)嬰兒沐浴程序及技巧;
(7)若孕婦未受過相關培訓應在產后由責任護士進行母乳喂養系列宣教指導。
4、宣教的形式應多樣化,產婦易接受:如講課、錄音、錄像、宣傳畫、小冊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詢等。
5、在產前門診、產前病房、產房、母嬰同室及產后隨訪各階段應進行有關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讓產婦及家屬了解有關母乳喂養的知識及技巧,提高4―6個月嬰兒的純母乳喂養率。
6、所有工作人員均有進行宣教的義務。
7、孕產婦爭取完整地接受系統宣教,達到4次以上。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愛嬰醫院管理制度(精選7篇)07-19
愛嬰醫院計劃05-26
愛嬰醫院培訓總結01-11
愛嬰醫院的工作計劃03-02
愛嬰醫院試題答案12-16
愛嬰醫院的宣傳標語01-23
愛嬰醫院工作總結12-19
愛嬰醫院工作總結08-18
愛嬰醫院工作計劃06-15